在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的关系直接影响到整个中国的前途和命运,他们历经了两次合作两次分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4——1927年,国共第一次合作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展开了北伐战争,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材料二 1927——1937年,国共十年内战,给日本侵略中国带来可乘之机
材料三 1937——1945年,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共同抗日,并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材料四 1946——1949年,国共第二次内战,国民党败逃台湾,导致祖国至今未能实现统一
请回答:
(1)请写出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时期创办的军事学校的名称及第二次合作时期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性事件。
(2)说说第二次国共合作的重大影响。
(3)列举国共两党第二次分裂时期发生的重大战役两例。
(4)通过学习国共两党关系变化的历史知识,你有什么感悟?
(5)结合当前的形势,谈谈要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我们应该做哪些努力。
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站在时代的前列,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请回答:
(1)图1反映的是洋务运动,据此写出图2、图4相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
(2)图3所示人物领导的事件,有人说它成功了,有人说它失败了。你赞成哪个观点?请简述理由。
(3)上述四幅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体现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在探索近代化过程中怎样的追求?
很多人认为可以把贵州省的旅游归纳为:一栋房子,一个瓶子(茅台酒),一棵树(黄果树)。你认为贵州省这“一栋房子”之所以能够成为旅游景点,主要是因为这里
A.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
B.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
C.宣告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 |
D.洗刷了中华民族近代百年的屈辱 |
在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中,下列口号或主张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自强与求富 ②维新变法
③民主共和 ④民主、科学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① |
C.③④①② | D.①③②④ |
改革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根据以下材料,回忆所学内容,完成问题:
材料一: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富国强兵,对本国的政治、经济制度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商鞅在秦国的变法。(下图)
材料二: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发吏捕商君。……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
——《史记·商君列传》
请回答:
(1)请根据材料一内容,指出商鞅变法的意图是什么?商君变法时是哪一位国君在位?
(2)材料二反映商鞅后来被秦惠王用车裂酷刑致死,有人认为:“人亡政息,人都死了,那么商鞅所进行的变法也一定失败了。”你同意这个观点吗?根据所学知识请说明理由。
观察下图回答(6分 )
请回答:
(1)图中是西周实行的哪一种制度 ;
(2)春秋五霸属于 阶层;
(3)发生国人暴动的是 阶层;
(4)孔子、孟子属于 阶层;
(5)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
有什么作用? ;
根据以下材料,回忆所学内容,完成问题:
材料一:《秦朝疆域图》
材料二:“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材料三:“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烧之。……以古非今者族。……所不去者,医药占卜种树之书。……”制曰:“可。
——《史记·秦始皇本纪》
请回答:
(1)填图:材料一是秦朝的疆域图,根据图片说出秦朝疆域:东端: ,南到南海,西端: ,北到长城一带。
(2)材料二“秦王扫六合”、“诸侯尽西来”是指什么重大历史事件?“秦王”指的是谁?
(3)材料三反映的是秦王在思想方面采取的哪一项强制措施?这段材料中出主意的“臣”是谁?
(4)结合学过的知识,谈谈你对秦始皇在思想方面采取的这一措施的看法。
二战后,西方各国走上了不同的经济发展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91年12月11日,欧共体首脑会议通过了建立“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和“欧洲政治联盟”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1992年2月7日,《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签订,设立理事会、委员会、议会,逐步由区域性经济共同开发转型为区域政经整合的发展。1993年11月1日,《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正式生效,这标志着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
(1)据材料一回答,根据《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形成的国际组织是什么?这一组织的性质是什么?
材料二 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取得了过去30年以来最好的经济成绩。到2000年,美国经济增长时限超过了60年代,创造了增长时间最长的纪录……每年的经济增长达到了4.5%,失业率降到了4%,发展速度名列西方发达国家前列。
(2)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九十年代美国经济发展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以上特点的原因。
材料三 日本是缺乏资源的国家,是教育作用于开发人的脑力、心中的智慧资源和文化资源的。这是今天日本在经济上、社会上获得发展的原动力。
——1984年日本文部大臣在北京大学的演讲
(3)据材料三回答,日本战后经济飞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四 欧盟作为一个整体,正在一体化的道路上阔步前进,在全球的事务中影响越来越大;日本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并向成为世界政治大国和军事大国的方向努力。
——人教版教材九年级下册
(4)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欧洲、日本经济的发展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的影响。
制度建构与制度创新关系国家与社会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伯利克里扩大公民的权力…全体公民可以参加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决定内政、外交、和平、战争等重大问题,他们在行政和司法机构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 人教版《世界历史上》
(1)伯利克里的这些措施对于雅典的政治和经济文化有什么影响?
材料二 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停止法律的实施或废除法律;未经议会准许,国王不得随意征税;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组织常备军;议会选举自由;议会应时常集会。
——英国《权利法案》
(2)据材料二指出《权利法案》制定的主要目的。它的颁布使英国的政体发生了怎样的转型?
材料三 美国1787年宪法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部分。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掌握立法权;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军队总司令,掌握国家行政大权;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对法律拥有最高司法解释权。三者平等独立,但互相制约,以防止专制的出现。
——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1
(3)据材料三可以看出,美国根据什么原则来管理国家?美国政府机构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该宪法的制定对于美国联邦有何作用?
下边图示反映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是
A.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不断加快 |
B.科学技术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与结合 |
C.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格局走向多极化 |
D.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发展中最活跃的因素 |
自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为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伟大梦想,进行了不懈地探索、追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阶 级 |
代表人物 |
探索时代 |
主张 |
地主阶级 |
① |
19世纪60—90年代 |
自强、求富 |
资产阶级 |
② |
19世纪末 |
维新变法 |
资产阶级 |
孙中山 |
辛亥革命期间 |
③ |
(1)上面是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进行“近代化”研究性学习的成果表,请你在表格空白处填上相应的内容,帮助他们完成学习内容。
(2)依据上述表格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个代表人物(阶级),简述他(们)在近代化探索中进行了哪些重大历史活动。
科技是一柄双刃剑,在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阅读材料
材料一 :
(1)材料一中的图片反映的成果分别属于第几次科技革命?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的发明分别给人们的生产或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
材料二
(2)材料二是哪些能源开发和利用的结果?,以上三幅图片,反映了人类在利用科技成果的过程中,产生了哪些不利因素?
世界历史上国家之间的分分合合,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较量,左右着历史发展的进程,影响着世界格局的演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雅尔塔会议上,斯大林指出“战时,要保持团结并不太难,因为有一个打败共同敌人的共同目标,这一点谁都清楚。艰难的工作在战后,那时,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往往会使同盟国分裂。”
---摘自《全球通史》
(1)所学回答,为实现“打败共同敌人”的目标,美、苏等国是怎样“保持团结” 的,举两例说明 (4分) 材料三中“同盟国”因“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产生分裂,其正式分裂的标志是什么?(2分)
材料二 下图漫画中的赫鲁晓夫和肯尼迪正在起劲地扳手腕,他们的另一只手分别摁向控制对方导弹的按钮,赫鲁晓夫满头大汗……
(2)材料二是哪一国际格局的生动写照?“双方扳手腕”的典型事件是什么? “双方扳手腕”的最终结局如何?
材料三 下图
(3)“不平衡的跷跷板”反映的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点是什么?这一特点对世界历史发展有何积极意义?
“民主”是无数先贤孜孜以求的目标,也是党的十八大倡导的核心价值观之一。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许多人在追求民主的路上不断前行。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伏尔泰认为: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都是平等的;当他们发挥各种动物机能的时候,以及运用他们的理智的时候,他们是平等的。
材料二:陈独秀提出: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德先生和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一切的黑暗。
请回答:
(1)材料中伏尔泰提出了什么观点?
(2)陈独秀提出的“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指什么?伏尔泰和陈独秀的共同贡献是什么?
许多人为建立民主制度作出了贡献。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三: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批准,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权利法案》
材料四:当民众发现他们在有力的政府的管理下生活安定时……当栽下的幸福的种子开始生根发芽时;当每个人开始品尝自由的果实时……所有这些幸事都会被归功于新政府有利的影响。
——华盛顿的私人信件
请回答:
(3)材料反映了《权利法案》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该法案的颁布,使英国逐渐确立了什么制度?
(4)华盛顿认为新政府有何作用?写出这个政府建立的前提条件。美国人是如何赞誉华盛顿的。
(5)今天,我们的使命就是践行民主。根据上述民主的演变史,概括民主的本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其意义日减,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中国的近代化一日未完成,鸦片战争的意义就一分不会减。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
(1)简析材料一中“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 ”的含义。
材料二、请政府派李鸿章到日本马关,与日本内阁总理大臣伊藤博文举行谈判。经过二十多天的谈判。经过二十多天的谈判,日本下了最后通牒,限四天内答复,否则北京必不可保。请政府被迫全部接受了日方提出的条件。
(2)材料二反映的是我国近代史上哪一个不平等条约签订的情况?该条约给中国社会带来的严重危害是什么?
材料三 、百年历史,沧桑巨变。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20世纪初,列强给清廷送来了大餐——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团结抗战,浴血奋斗,一洗百年民族耻辱……
(3)“20世纪初,列强给清廷送来了大餐”是指什么事情?
(4)结合以上的史料,说说你的感悟。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