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历史试题
初中历史

学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后,小芳整理出了以下知识点,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战是一场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B.爆发前在欧洲形成了两大军事对抗集团
C.萨拉热窝事件是战争爆发的导火线
D.凡尔登战役是大战中最惨烈的战役之一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曾经以北京为都城的政权有
   ①唐 ②金 ③元 ④明 ⑤清

A.①②③⑤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今天的世界,是一个既充满希望,又遍布危机的世界,让我们回眸人类曾经的危机与战争,促进世界繁荣与发展,共同维护世界和平。
第一篇:积极应对,战胜危机
材料一:1920年~1921年,苏俄遭遇大旱灾,许多人死于饥饿。1921年2月,喀琅施塔得水兵叛乱。为此,列宁说:“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材料二:面对“大萧条”现状,罗斯福坚定地认为,这个国家需要进行大胆的、坚持不懈的试验,如果试验失败,就再试行另一种办法,最重要的是要进行试验。
材料三:二战后,东欧和亚洲的一系列国家由于照搬苏联模式,其弊端日渐显露出来,改革势在必行。……匈牙利从1968年起在全国推行全面经济体制改革。主要是把国家的计划管理和商品生产,市场调节有机的结合起来……实行改革后,20世纪70年代的匈牙利成了“东欧消费者的天堂”。
材料四: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一代共产党人,经过拨乱反正,实现了中国经济繁荣与快速发展。                                  
请回答:①前三则材料中的国家改革前面临的相同境况是什么?
②为解决材料一中的危机,新兴的苏维埃俄国采取了什么措施?材料二中富兰克林·罗斯福所说的“大胆、持久试验”的历史事件的核心是什么?
③材料三中匈牙利改革的主要特点是什么?材料四中使中国经济繁荣与快速发展的转折点是什么?
第二篇:反对战争,呼唤和平

①图示一中两大集团形成的目的是什么?造成了什么样的后果?
②图示二、三中反法西斯同盟与北约的目的分别是什么?美苏在图示二、三中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③图示三中两大集团的形成导致哪一国际格局的正式形成,该国际格局解体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是九年级某班学生收集到的资料,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美国在19世纪已经具有世界经济大国的实力,……第二次世界大战使美国成为当之无愧的经济霸主。……从现在起到2030或2050年,美国将是唯一的世界领导国,这是毫无疑问的。
---【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材料二:               1970年欧共体与美国经济对比表

 
出口贸易
(亿美元)
黄金外汇储备(亿美元)
钢产量
(亿吨)
汽车产量
(万辆)
水泥产量
(万吨)
欧共体
885
270.3
1.0920
936.4
11120.3
美国
426
117.0
1.1931
824.4
6405.6

 ---摘自何春超主编《国际关系史》
材料三:西欧和日本都是美国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朋友,是的。盟国,是的。但是,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的一次演说
材料四: 20世纪末,全世界的跨国公司有六万多家,它们创造了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40%,贸易额的60%,对外投资的90%,跨国公司不仅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更重要的是它们能够根据各地的优势在世界范围内组织生产和销售,例如把需要高科技和庞大资金的项目放在发达国家,而在发展中国家建立需要大量劳动力的工厂。
①二战后,美国登上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请说出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②根据材料二分析1970年西欧与美国经济对比发生了什么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联系材料二和材料三,请你说出这种变化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什么影响?
③材料四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是什么?这一趋势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请写出该经济发展趋势的突出表现?(两方面表现即可)
④通过对以上问题的研究,你认为能带给世界其他国家哪些方面的启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制度产生、确立和发展的历史,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列强侵华史,又是一部中国人民抗争史及近代化探索的历史。
步骤一:(1)李明同学对“世界近代社会的发展线索”模糊不清,请你根据所学知识,用图示法帮助他理清大致线索,完成空白①②③④的相关内容

步骤二:(2)实现近代化(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世界各国发展的必由之路。梁启超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在向近代化迈进的过程中,中国和西方各走了一条不同的道路。学者认为,西方近代的变革首先是精神层面的变革,然后是制度方面的变革,最后才是器物方面的变革,而中国在近代的变革顺序却是正好相反的。 
回答:①从中外历史的进程来看,19世纪60年代具有重要的地位。在这一时期,中国进行了材料中的第一期探索,这一期探索中的事件为何被称为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②材料中中国近代化第二期进行了两次探索,这两次探索的共同主题是什么?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归纳中国近代化的历程,分析中西近代化有何不同之处。(3分)
步骤三:(3)追溯大国崛起
①在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西方一些大国纷纷崛起。其中,英国率先崛起,并领先于其它国家,说出英国领先于世界各国的表现有哪些?
②在大国崛起的过程中,美国在19世纪末工业产值跃居世界首位,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从1776年美国诞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100多年里美国是如何完成国家崛起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鸦片战争---中国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B.五四运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D.九一八事变---全国性的抗战开始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史影视作品对历史进行艺术加工,但必须尊重历史事实。下列情节与历史事实不相符的是(   )

A.秦始皇规定以小篆作为标准文字,颁行天下
B.铁木真仿效中原王朝的政治体制,建立行省制度
C.宋朝政府先后在广州、杭州等地设置市舶机构管理海外贸易
D.唐朝玄奘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贡献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具体措施与表现有    (   )                  
①穿汉服、说汉语、用汉姓 ②迁都洛阳 ③提倡与汉人通婚 ④胡食、胡服、胡乐等融入汉文化

A.①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阅读:

【链接G20首尔——经济复苏峰会】
2010年11月11日至12日,第五次二十国集团峰会在韩国首尔举行。主要议题为汇率、全球金融安全网、国际金融机构改革和发展问题。G20首尔峰会分歧严重 ,其中美国提出的旨在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和在出口中获得更大竞争力、增加就业的“经常项目设限”和“二轮量化宽松政策”, 这两项“利己政策”(实质使美元贬值)招致了大多数G20成员国的反对。
【回首经济复苏历史】
材料一:1929—1933年经济危机严重危及美国,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采取了一些列措施。
在“新政”中,“救济”是一个主要方面。在进行直接救济的同时,更主要的方面是“以工代赈”。罗斯福上任后从一开始就倾注了极大的力量兴办大规模的公共工程,以扩大政府开支来弥补私人投资下降而出现的空白,并解决部分就业问题。1935年4月28日,罗斯福正式宣布工赈计划,明确规定对有工作能力的失业者不发放救济金,而是帮助其通过参加不同的劳动获得工资。例如:通过公共工程和保护自然资源法案。1933年成立的田纳西工程(如下图)管理局成为联邦政府的永久性机构,该工程修建了许多水坝和电站,不仅使300万英亩农田免遭水灾,而且使当地350万居民平均收入提高了9倍。
材料二:1973年,由石油危机引发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最严重的经济危机,美元再也无法按固定汇率兑换黄金,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霸主地位发生动摇。里根上台后采取了降低税率,减少政府财政支出,鼓励投资刺激生产;控制货币的发行量,降低通货膨胀;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从而扭转了经济危机,使美国经济开始复苏。到了90年代美国经济进入了信息经济时代。
材料三:二战后西欧和日本经济面临崩溃边缘,英法意等国采取了“国有化”举措,借助马歇尔计划使经济得到复苏。日本利用有利的环境和民主改革等措施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到20世纪60年代末,它的经济跃居资本主义世界第二位。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
(1)材料一中“以工代赈”是何含义?这一措施有何作用?以田纳西工程为例说明这一工程的“一举多得”。
(2)材料二中里根政府和罗斯福新政在化解经济危机上都主张刺激生产,鼓励投资,但在经济管理方式上最根本的区别是什么?
(3)战后西欧和日本经济恢复的共同原因是什么?西欧、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对世界格局有何影响?面对当前经济危机的复苏你有何建议?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链接】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十二五”规划指导思想、工作重点和发展目标中,都突出强调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性。“十二五”规划为未来五年的中国勾勒出一幅科学发展、“国强”“民富”路线图。连线“十二五”规划,解读中国民生发展之路,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汉书?食货志》:“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废除井田),开阡陌(重开田间小路),急耕(农耕)战(作战)之赏(奖励),虽非古道(前代做法),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称霸诸侯)。”(如下图一、图二)《韩非子?和氏》说:商君之法,“孝公行之,主以尊安,国以富强”。

 
图一 废除井田图                        图二 耕织图
材料二:从1950年冬开始,党和政府有领导地分期分批地进行。每期一般经历了发动群众、划分阶级、没收和分配地主土地财产、复查总结和动员生产等步骤。各地政府都派出土改工作队深入农村,领导土改运动。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到1952年底,3亿多无地或少地农民分到了大约7亿亩土地,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我国大陆普遍实行了土地改革。(如下图)
 
图三 漫画 农民在看宣传文件       图四 农民在拔除地主立的界碑
材料三:  1978年11月24日晚上,安徽省凤阳县凤梨公社小岗村西头严立华家低矮残破的茅屋里挤满了18位农民。关系全村命运的一次秘密会议此刻正在这里召开。这次会议的直接成果是诞生了一份不到百字的包干保证书。其中最主要的内容有三条:一是分田到户;二是不再伸手向国家要钱要粮;三是如果干部坐牢,社员保证把他们的小孩养活到18岁。在会上,队长严俊昌特别强调,“我们分田到户,瞒上不瞒下,不准向任何人透露。”1978年,这个举动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也是一个勇敢的甚至是伟大的创举。1982年1月1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关于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正式出台,明确指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        (图为:农民领取生产承包合同)         
(1)材料一中图一、图二反映了商鞅变法哪两项改革措施?从材料一来看,商鞅变法的主要影响是什么?
(2)材料二图三漫画中的“农民在看宣传文件”指的是什么文件?图四中“农民拔除地主立的界碑”有何历史意义?
(3)材料三中安徽凤阳县凤梨公社小岗村在1978年实行了“伟大的创举”,后来成为我国农村改革的最主要形式是什么?三则材料都涉及到了“分田”,其中材料二和材料三中的“分田”有何本质不同?你认为我国制定十二五规划“强国富民”目标的根本出发点是什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孔子主张人们要相互爱护,反对暴政。其核心思想是“仁”。这里的“仁”指尊重个人的人格和人际关系。它强调人际关系的根本是要彼此尊重对方的人格。孔子说:“仁者爱人”,他要求统治者实行“仁政德治”,人与人要讲诚信。在联合国正门厅挂着他的格言:“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充分体现了他这一思想的世界影响。
材料二:臣(李斯)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制曰:“可。”始皇闻亡(逃亡),乃大怒曰:“……卢生等君尊赐之甚厚,今乃诽谤我,以重吾不德也。诸生在咸阳者,吾使人廉问,或为妖言以乱黔首”,于是使御史悉案问诸生,诸生传相告引(儒生们互相告密),乃自除。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皆坑之咸阳。
──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汉武帝问策贤良文学,董仲舒对曰:“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汉武帝采纳这一建议,大兴儒学。
材料四:袁世凯篡权后,下令“尊孔读经”,声称“孔子之道”是立国之本,于是“孔教会”、“尊孔会”组织纷纷出现。本志同人本来无罪,只因为拥护那德莫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的大罪。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
(1)材料一孔子是哪家学派的创始人?材料中“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体现了他怎样的思想主张?
(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材料三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怎样的主张?汉武帝和秦始皇对待“六艺之科”的态度上有何本质不同?
(3)陈独秀反对孔教,拥护“德先生”、“赛先生”,这里的“两位先生”指的是什么?后来他们掀起了新文化运动,这一事件有何作用?孔子的儒家思想对于今天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有何现实意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1年是伟大爱国者张学良病逝10周年纪念。 2001年10月15日张学良先生在美国檀香山病逝,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发去唁电称:张学良先生是伟大的爱国者,他堪称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张学良先生的卓越功勋和爱国风范,彪炳青史,为世人敬仰。下列事件中反映了张学良以民族利益为重的事件是( )
① 宁汉合流 ② 东北易帜 ③ 西安事变 ④ 九一八事变后命令东北军撤出东北
A ①②③     B②③    C ②③④     D③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欧洲国家的发展历程,给我们深刻启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场大战削弱了英、法、意;美国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世界金融中心也由伦敦转移到纽约;日本也由债务国变成债权国,并侵占了原属德国势力范围的中国胶州湾及山东半岛。————百度百科
材料二:1946年欧洲国家工业产值比较表(指数:1936=100)

国家名称
意大利
法国
 希腊
意大利
德国
比利时
欧洲
经济指数
47
  85
 57
54
28
89
92

材料一所说的“这场大战”指的是哪次战争?
材料二主要反映了一个什么问题?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1951年4月18日,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在巴黎签订了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又称《巴黎条约》)。1952年7月25日,欧洲煤钢共同体正式成立。1957年3月25日,这六个国家在罗马签订了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统称《罗马条约》。1958年1月1日,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正式组建。1965年4月8日,六国签订的《布鲁塞尔条约》决定将三个共同体的机构合并,统称欧洲共同体。但三个组织仍各自存在,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布鲁塞尔条约》于1967年7月1日生效,欧洲共同体正式成立。1991年12月11日,欧共体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通过了以建立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和欧洲政治联盟为目标的《欧洲联盟条约》,亦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1993年11月1日“马约”正式生效,2007年1月,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两国加入欧盟,欧盟经历了6次扩大,成为一个涵盖27个国家总人口超过4.8亿、国民生产总值高达12万亿美元的当今世界上经济实力最强、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国家联合体。————百度百科
(3)材料三主要反映了欧洲发展历程中的什么特点?综合三则材料,说说你从欧洲国家的发展历程中获得了怎样的历史认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反映国际格局演变的相关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巴黎和会“三巨头”         华盛顿会议
材料二:“美国在世界上处于领导地位。……凯撒、成吉思汗、路易十四、拿破仑或其他任何一个伟大的领袖所担负的责任,都不能同美国总统今天所担负的责任相比拟。”
               ――1945年4月16日杜鲁门总统的谈话
材料三:“世界新秩序……有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美国仅仅是一个大国,还有可与美国匹敌的其他国家,如日本、欧洲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这样,再过几年还有中国,以及前苏联中的某些国家。”     ――1993年亨利·基辛格的谈话
请回答:
(1)通过材料一中两次会议的召开,形成了怎样的国际关系格局?
(2)材料二中拿破仑被称为“伟大的领袖”,请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说明。杜鲁门的这段谈话表明了美国有何企图?
(3)根据材料三说明当今世界格局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请简述中国在当前世界格局中所处的地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联合国家宣言》签署后,反法西斯同盟加强了政治对话和军事合作,下列史实能够体现这一点的有(    )
①诺曼底登陆  ②雅尔塔会议  ③攻克柏林战役  ④珍珠港事件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历史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