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秦始皇完成了国家的统一,但创建立的秦朝却仅仅维持了15年的时间就灭亡了。他采取的哪项措施严重破坏我国的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2)汉武帝统治时期,西汉达到了鼎盛时期。他采取的哪些措施推动了我国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3)你认为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发展文化教育事业?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统一建制篇】秦实现了我国疆域政治上的大一统,汉实现了思想上的一统天下,至明清,大至开疆固本,小至工程营建,若非集权之利,岂割能及哉。
(1)秦朝的建立奠定了中华统一的雏形,请写出为秦实现统一奠定基础的事件:军事上__________________,经济上_______________
(2)秦汉时期,对儒家思想一抑一扬。秦朝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汉朝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这两种不同的措施有着共同的根本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抗争探索篇】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历经沉沦与抗争。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探索抗争史。
(3)请简要说明近代中国是怎样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4)请写出在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中发生的四次具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名称
(5)浅谈一下中国近代化探索对我们的启示
【独立自强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从“南湖红船”到“八一枪声”,从抗日烽火到建国大业,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的成功的革命道路,最终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
(6)“南湖红船”、“八一枪声”各指什么事件?中国共产党人走过的成功的革命道路是什么?(3 分)
材料阅读一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材料二:“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贾谊《过秦论》
材料三:“凡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用。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秦王”是谁?有什么功绩?
秦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的“一夫”是指谁?“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这一问题你能回答吗?
“一夫”是指_______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中提到的是汉武帝采纳董仲舒主张,推行什么政策?政策的影响是什么?
政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盛世篇:品勤俭帝王】
材料一:到景帝后期,国家的粮仓丰满,新谷子压着陈谷子,一直堆到仓外;府库里的大量铜钱,多年不用,穿钱的绳子烂了,散钱多得无法计算。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杜甫的《忆昔》诗:"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留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
(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是对我国历史上哪两个盛世的描述?
材料三: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崇尚节俭和力戒奢侈是一以贯之的信条,也是社会各阶层共同推崇的道德风尚和消费观念。
--朱英《中国近代史十五讲》
(2)请你从西汉和唐朝历史中,分别举出一位崇尚节俭、力戒奢侈的皇帝。(要求有具体皇帝和具体事例)
(3)除统治者节俭外,我国古代"盛世"形成的原因还有哪些?
材料一: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以德治国”的政治主张。孔子的思想以“仁”和“礼”为核心。
材料二: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下令除朝廷外民间只许收藏秦史、医药、占卜、种树的书,其他的书籍一律销毁。秦始皇还把指责他的儒生和方士活埋。
——岳麓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三: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重视教育,在中央兴办太学,在地方兴办国学。
——川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四:……现代国家固然需要强调依法治国,但也要强调以德治国。法治与德治必须结合。法可厚德,德可固法……只有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坚持德治和法治统一,自律和他律并重,社会才能稳定有序。
——《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现代选择》
(1)根据材料一,说一说孔子的政治和思想主张分别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史实?这一史实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材料二和材料三反映出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待儒家思想的不同态度,但其目的相同,他们的目的是什么?
(4)根据材料四,请现代化治国的方略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中国传统思想文化?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秦朝与汉朝对我国封建社会的历史影响深远,是我国历史上首次实现大一统的时期,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秦汉时期,为推进大一统局面的出现起关键作用的是哪两位封建帝王?为加强思想控制,他们各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材料 “ 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史记》。
“汉初分封的诸侯国,势力逐渐膨胀,对皇权构成严重威胁。像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则千乘百骑,和天子一样威风……”
——摘自七年级历史上册
(2)依据材料分析秦汉时期,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统治,他们各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3)两汉时期,在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出现过第一个盛世局面文景之治,与之不同的是,秦朝采取了怎样的统治政策,导致了怎样的后果?
某校开展"话说孔子及儒家思想"专题学习活动。
【思想再现】
春秋时期,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对中国社会产生深远影响。
(1)写出孔子在政治、思想的主张。
【求同存异】
秦朝、西汉的统治者对儒家思想采取的政策不同,但目的相同。
(2)填表
皇帝名称 |
对儒家学说的政策 |
共同目的 |
秦始皇 |
焚书坑儒 |
② |
汉武帝 |
① |
【联系乡土】
明代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孔子的思想受到猛烈冲击(下图)。
(3)写出该图明末思想家(泉州籍)的姓名。
【方法运用】
对孔子思想的评价,刘斌和曾平的观点截然不同(下图)。
(4)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的思想应当遵循哪些方法?
中国历朝代疆域的沿革不仅呈现出空间范围的变化,更是国家历史悠久的见证。观察下列四幅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结束了春秋战国的分裂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 朝。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它推行 制度。
(2)图一所示王朝并没有“传之万世”,仅仅十几年就被图二中的新王朝取代,新王朝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采取了什么措施?
(3)图三反映的是哪一种行政制度?该制度是哪一位皇帝在位时创立的?
(4)依据图四提供的信息指出该王朝为加强对西北、西南边疆的控制所设置的机构。
(5)由对上述问题的回答,你能得出什么认识?
春秋的列国争霸,战国的七雄兼并,预示着统一的大趋势,秦通过暴力战争统一了中国,然旋即二世而亡。汉武帝雄才大略,为了实现大一统,加强中央集权,他采取了哪些措施?(试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军事、民族关系等几个方面思考) 汉武帝实现大一统有什么重要意义?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演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请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臣请吏官非秦记皆烧之……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使御史悉案问诸生……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皆坑之咸阳,使天下知之以惩后。”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美国加州把9月28日定为“孔子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孔子奖”,奖励在世界范围内对教育文化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的人士;1971年,美国参众两院曾经立法确定孔子的诞辰9月28日为美国的教师节。
——《建议将孔子诞辰作为中国的教师节》
请回答:
(1)材料一节选自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品,请问它的作者是谁?(1分)
(2)根据材料一、二回答,秦始皇、汉武帝关于儒学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结合
所学知识总结,这两项不同措施的相似之处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孔子的教育主张有哪些?(列举两点)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面问题。
材料一:历史上,中国至少曾有三次被公认为是地区最强大的国家。第一次是从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3世纪,当时汉朝周边的一些国家开始进口汉朝的商品和技术……7世纪唐朝的建立不仅宣布了中国的第二次崛起,而且不断向四周扩展影响力……这种影响力还传播到了隔海相望的日本。1368年,明朝建立了。中国由此实现了第三次崛起,中国强大的力量给一些地区留下了很深印象……所到之处,以礼待人,尊重当地风俗……因而为中国赢得了信誉和朋友。
——王赓武《中国迎来第四次崛起》
材料二:当乾隆皇帝津津乐道自己的“天朝上国无所不有”时,路易十六正躺在断头台上,以百倍的仇恨诅咒着资产阶级革命;当两鬓飞雪的范进因中举登科而神经错乱时,牛顿正在通过自制的反射望远镜,关注着宇宙间的天体运行……
材料三:从1688年以后,……这是一项伟大的成就,为该国创造了相对宽容的社会环境,也为该国的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也让这个岛国一步步走向了世界舞台的中心位置。
——摘编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国古代三次崛起共同原因是什么?请各举一例史实。
(2)通过材料二可以看出,清朝时期我国已落后于西方国家。请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落后局面的国内因素有哪些?
(3)材料中“这是一项伟大的成就”在政治制度上的表现是什么?促使该国一步步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位置除了该项成就外,还得益于哪个历史事件?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如何才能实现中国的第四次崛起?
孔子学院是中国派驻外国推广中国文化的教育机构,目前全球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已经建立了 400 多所孔子学院。请回答下列问题:
(1)儒家学说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其创始人孔子生活在那一时期?如果要了解孔子的言 行,你认为应该查阅哪部经典著作?(3 分)
(2)秦朝时,秦始皇对儒家采取了什么措施?西汉时,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什么主张, 从此确立了儒学在古代中国的统治地位?(2 分)
(3)新文化运动中斗争矛头直指"孔孟之道",陈独秀等人大力提倡的新思想是什么?(2 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沁园春•雪》里写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还看今朝。”
----毛泽东
材料二:见下图
材料二:“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异)方,指意不同”,人君就无法维持统一。“诸不在六艺(六经)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董仲舒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秦皇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在中央设立了哪三个官职?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
(2)根据材料二中第2张图片请回答:图中所示路线即我国古代著名的“( )”,为这条路线开辟做出重要贡献的人是( )。
(3)根据材料二,为加强思想上的大一统,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了什么建议?为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在政治上主要采取了什么措施?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1)
材料一:现代著名史学家郭沫若说:“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材料二:“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董仲舒《天人三策》
(1)材料一中“致命打击”指的是哪一事件?这件事是谁制造的?“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又是指什么历史现象?
(2) 据材料二判断,董仲舒属于春秋战国形成的哪一思想学派?该学派的创始人是谁?其思想主要是什么?
(3)在材料中,董仲舒提出了什么重要思想主张?这一思想主张被哪一封建皇帝采纳?
(4)秦始皇和汉武帝两位皇帝对儒家学说采取的措施虽然不同,但其根本目的确实相同的,其根本目的是什么?
(5)儒家思想作为中国社会的传统思想,仍然在影响着我们。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儒家思想?
(6分)史实与推论:科学全面地解读史料,可以得出正确的历史推论。请对下面表格中的推论作出判断。
|
史 料 |
推 论 |
正确与否 |
(1) |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董仲舒 |
材料中的言论适应了当时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
|
(2) |
“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至于齐隋,不胜其弊……。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住,乌聚云合” ——唐玄宗 |
材料描述的是科举制创立的背景和时代。 |
|
(3) |
“1895年后,李鸿章伤感地反省,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梁启超《李鸿章传》 |
材料中李鸿章如此“伤感”的原因是甲午战争失败,洋务运动破产。 |
|
(4) |
“日本轮船得驶入下开各口……从湖北省宜昌溯长江以至四川省重庆;从上海驶进吴淞江及运河以至苏州府、杭州府。” ——《马关条约》 |
材料表明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的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 |
|
(5) |
“自然界的美,大部分是由选择作用所致”。 ——达尔文 |
否定了神学创世说,是生物学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对中国的维新变法思想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
|
(6) |
“美国在世界上处于领导地位。……凯撒、成吉思汗、路易十四、拿破仑或其他任何一个伟大的领袖所担负的责任,都不能同美国总统今天所担负的责任相比拟。” ——1945年4月16日杜鲁门总统的谈话 |
材料表明的是杜鲁门主义,它是冷战开始的标志。 |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