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历史试题 / 蒙古灭西夏与金
初中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
“一代天骄”结束了蒙古大草原部落间的纷争,建立了强大的蒙古汗国,忽必烈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首领当皇帝的统一王朝。
(1) “一代天骄”是指谁?
(2)“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首领当皇帝的统一王朝”是指哪个朝代?
在这一朝代统治时期民族融合发展的实例列举一个。
(3)简述忽必烈的主要活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元朝疆
域辽阔。为对全国进行有效的统治,元朝主要实行

A.分封制 B.宗法制 C.行省制 D.内阁制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古代各少数民族政权与中央政府的关系在不同时期呈现不同的特点。据此回答下列问题:(共10分)
 
(1)从图1和图2中可以看出宋代政治呈现出一种什么特点 ?宋朝廷靠什么方式来稳定这一政治格局的?
(2)与两宋同时并存的政权有哪些?怎样看待它们之间的政权并存?
(3)纵观中国古代历史,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是什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纵观世界历史,古国文明源远者未必流长;中华文明源远而流长,成就辉煌,这是极为难得的。中国文明之所以没有中断,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巩固密切相关。
材料一:秦始皇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
——许慎《说文解字》
材料二:凡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自古皆贵中华,贱戎、狄,朕独爱之如一……”
——《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八
材料四:(元朝的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
——《元史•地理志》
材料五:“照看达赖,镇抚土伯特人众”,“于照料之中,寓以防守之意”。
——《清高宗实录》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写出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为解除地方对中央的威胁,汉武帝又采取了什么措施?
(3)根据材料三,概括唐太宗实行的民族政策的特点。列举一项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具体措施。
(4)材料四说明元朝疆域广大,为对全国进行有效统治,元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5)为照看达赖,加强中央对西藏地区的管理,清政府又采取了什么措施?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改编】我国省级行政区域的建立始于(   )

A.秦朝
B.西汉
C.唐朝
D.元朝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原创)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中华民族自古就是一个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
(1)为了加强统治,统治阶级不断开创新的政治制度。元朝实行了什么政治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至今仍用?
(2)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
——孙中山
材料中所说的古代中国的考试制度是什么?
(3)生产工具是生产力水平的标志。我国在封建社会的盛世唐朝时期,发明创造了哪些生产工具?
(4)根据所学的知识,说出我国唐朝、宋朝文学的主要表现形式。指出唐宋时期我国科技方面,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的成就。
(5)处于新时代的你,将如何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开放交流能互补】文化的传播、沟通、交流,是人类文明绵延不绝、不断进步的重要条件。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汉代丝绸之路的开通与哪一历史人物贡献密不可分?元朝时有一位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使者经过此路线来到中国,他是谁?
(2)汉朝时,通过丝绸之路,世界三大宗教中的哪一宗教开始传入中国?这一宗教在传播的时候,不同的国家宗教建筑有不同的风格,说明了什么?
(3)人口移民也是文明传播的重要途径,魏晋南北朝时期,大量北方人民南迁,带来什么重大影响?
(4)比较隋朝大运河和丝绸之路,你认为在传播文明方面它们有什么不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政权被蒙古族所灭的有(    )
①辽   ②西夏   ③南宋   ④北宋   ⑤金

A.①②③⑤ B.②③⑤ C.①③⑤ D.①②③④⑤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始采取故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前典,立朝廷而建官府,辅相者曰:“中书省”,本兵者曰:“枢密院’,主弹纠者曰:“御史台”……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若边徼之事者,则置宣慰司以达之。……举刺之事,则有行御史台领监察御史、肃政廉访司以治之。                      
材料二:从元朝统一中国,西藏地区正式纳入中央政府直接管辖之内,经过元、明、清三朝,对西藏地区的管辖逐步完善起来,从先前的独尊帝师间接管辖的初阶段、“多封众建”间接管辖的承前启后阶段,到最终在涉藏大臣总览全藏的直接管辖,实现了封建中央政府对西藏直接治理,使西藏地方同封建中央王朝的关系更加密切,封建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理更加全面和具体。
材料三:小筑暂高枕,忧时旧有盟;呼樽来揖客,挥麈坐谈兵。云护牙签满,星含宝剑横;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材料四: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田横尚有三千客,茹苦间关不忍离。
(1)材料一记载的是元朝的什么制度?材料一中“中书省”是什么机构?管辖什么地方?这一制度影响如何?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掌握的知识,写出清朝对西藏地区管辖的措施。
(3)材料三中的“但愿海波平”和材料四中的“逐荷夷”分别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4)由材料三、四可以看出,与以往相比明清时期在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方面出现了什么新情况?这一情况反映了明清时期怎样的社会特征?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回族的形成是(    )

A.建立封建专制统治的结果
B.民族融合的结果
C.蒙古政权建立的结果
D.民族分化的结果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成吉思汗被毛泽东称为“一代天骄”,下列属于他的历史功绩的是(    )

A.建立元朝 B.统一蒙古
C.修筑长城 D.开发江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为祖国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域地区的葡萄、核桃、胡萝卜等传播到中原地区,为人们的日常饮食增添了更多的选择,丰富了中原人民的生活。……从此以后,西域各国纷纷归附汉朝,为此西汉政府专门设置机构总管西域事务。
(1)依据材料一指出,西域物产传入中原地区是在什么事件之后?请写出西汉政府总管西域事务的机构名称。
材料二 

(2)材料二的图和表格反映的是哪一场改革?这场改革有什么积极作用?
材料三 元朝的大统一结束了五代以来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基本上奠定了中华民族的版图,……也为中国此后六百多年的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石。
(3)元朝是哪个民族建立的政权?元朝“为中国此后六百多年的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石”实行的行政管理制度是什么?
材料四 在清朝辽阔的疆土上,生活着汉、满、蒙、回、藏等诸多民族。清朝在边疆地区,分设机构,进行有效的管辖。清朝的统一,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使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
(4)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请指出清朝前期清政府设置管理西藏和新疆的机构分别是什么?设置这些机构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三(5)班学生对中国古代三个大一统时期(秦汉、隋唐、元明清)进行研究,得出下列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A.汉朝确立儒家思想为正统思想 B.唐朝完善科举制
C.明朝废除宰相制度 D.清朝设立宣政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图1、图2、图3 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行政机构设置的主要情况,其中图3 反映的朝代是(  )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元朝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诗歌是生动鲜活的历史,它向人们描绘了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的沧桑。下列诗句所反映的历史现象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黾犹藏万家室。” ②“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③“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④“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②①④ D.④①②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历史蒙古灭西夏与金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