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历史试题 / 清朝君主集权强化的主要措施
初中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代初年,郑和统率技术上最先进的“宝船”舰队出洋,远至爪哇、印度、非洲之角。郑和下西洋时,欧洲的探险时代尚未开始……航海期间,郑和每到―地,便宣示中国当朝皇帝的德威,厚赠遇到的君主。
(1)据材料一,指出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有什么积极影响?
材料二 (清朝时期)外国商人入境中国受到严格限制。与中国的通商是季节性的,仅限于广州一地,且管制甚严。他们不得进入中国内地,种种规章制度专为限制他们的活动范围而定。
——以上材料均摘自【美】基辛格《论中国》
(2)材料二反映了清政府实行的什么政策?说说这种政策对我国的发展产生了哪些不利影响?
材料三
       
图1戚继光                 图2 荷兰军队投降图

图3沙俄侵略者侵入我国黑龙江
(3)材料三的三幅图反映的历史事件体现了一个共同的历史主题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和图三说明领导两次雅克萨之战打败沙俄侵略者的皇帝是谁?
(4)清朝时期,先后平定了噶尔丹的叛乱和大小和卓的叛乱,在新疆地区设置了什么 机构?康熙帝派军武力统一台湾,1684年设置了什么机构加强了对台湾的管理?(2分)
(5)根据材料三、四,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专制主义政治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把国家的一切权力高度集中于最高统治者之手;二是排斥任何形式的监督。下列各项中符合这两个基本特征的有(  )
①西周的分封制    ②隋唐的科举制   ③明朝废除宰相制度  ④清朝设立军机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清政府决定废除科举考试时,在保守派、洋务派、满清贵族、汉族读书人之间“竟然没有太大的分歧”这表明( )

A.学子已经不愿意再参加科举考试 B.科举考试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
C.科举考试遭到列强强烈反对 D.清政府已经无力维持考试费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了应对变局,清政府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负责外交、通商等事务;设总税务司,管理全部海关税务:设同文馆,培养翻译、科技人才。这段话反映了

A. 封建制度的根本变化
B. 关税自主权开始丧失
C. 近代化探索由此起步
D. 第一所近代高等学府创办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清时期是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 (副) 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 (少) 所参决。……外设都、布、按三司,分隶兵刑钱谷,其考核则听于府部。
——引自某史书《职官志》
材料二 清朝乾隆帝时,朝臣胡中藻的诗句有“一把心肠论浊清”,乾隆帝看了竟说:“加‘浊’字于国号‘清’字之上,是何肺腑?”结果胡中藻和族人被杀,祸及师友。
材料三 雍正七年(1729),因用兵西北,始于隆宗门内设置军机房,选内阁中谨密者入值缮写,以为处理紧急军务之用,辅佐皇帝处理政务。十年(1732),改称“办理军机处”,简称“军机处”。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朝代官制的变化? 文中的“帝方自操威柄”是什么意思?  (2分)
(2)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历史现象? 此种做法产生了怎样的消极影响?  (2分)
(3)据材料三,分析军机处的设置有什么特点? 材料一、三行政制度的变化说明了什么?(2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情况不可能出现在1905年的是(   )

A. 香港岛为英国管辖
B. 外国商人在重庆、苏州开设工厂
C. 外国军队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
D. 北京东交民巷有中国人居住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史人物总是与历史事件相连,下列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搭配不正确的是(   )

A.蔡伦——改进造纸术 B.唐玄宗——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C.戚继光——抗击倭寇 D.顺治帝——册封五世达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把“锦衣卫、东厂和西厂”、“军机处”、“文字狱”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此单元的主题应是:

A.专制集权的加强 B.思想控制的加强
C.文化专制的强化 D.特务统治的强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议政王大臣会议是在清朝的哪个皇帝在位期间撤销的(   )

A.皇太极 B.雍正 C.康熙 D.乾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我国沿用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被废除的时间是(  )

A.1898年 B.1905年
C.1912年 D.1915年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进入近代以后,剧烈的社会大变动迫切需要大批与时代相适应的人才……而科举制度依旧执迷于八股文、小楷试帖,所取之人内不能兴国安邦,外不能御侮抗敌。
——杨齐福《科举制度与近代文化》
材料二 中国传统教育体制是一种培养官僚士绅的制度。……洋务运动兴起后,清政府创办了新式学堂,以培养近代实用人才,这是近代中国教育改革之始。新式学堂除开设外语、中文外,把近代西学中的自然科学、应用科学、工艺制造、军事技术方面的知识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科学技术在课程中成为重要内容,洋务教育逐渐迈向近代化。……甲午战争后,维新派开设的新学堂把学习的注意力集中在西方社会科学知识和政治制度方面。
——方建春《近代中国教育改革的特点及其影响》
材料三  19世纪80年代,日本对教育制度进行全面改革,企图通过普及初等教育使国民养成效忠于国家的观念,通过高等教育和实业(职业)教育培养经济和科技等各类专业人才,这既保证国民对国家的忠诚,又使日本成为一个近代化国家。
——陈时见《中日近代教育改革比较》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制约中国近代教育发展与人才培养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二,从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方面概括近代中国教育改革的特点。
(3)针对材料一所反映的现状,光绪帝和晚清政府是如何变革教育、培养与时代相适应的人才的?
(4)根据材料三,概括日本近代教育改革的目的。
(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得到的启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98年,袁世凯为慈禧祝寿,进贡一辆汽车。不料,太后仅坐一次便不用了。原来,汽车解决不了尊卑问题,司机不跪且坐,还坐在慈禧的前面!这一史实从本质上说明了(    )

A.慈禧的盲目自大
B.封建观念是近代化的强大阻力
C.中国开始接纳西方的物质文明
D.袁世凯送礼忽视了中国国情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清朝的乾隆皇帝晚年自称“十全老人”,并将自己一生的主要政绩概括为“十全武功”。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下列哪项应包括在其 “十全武功”之内

A.册封达赖喇嘛
B.设置驻藏大臣
C.组织雅克萨自卫反击战
D.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军机处奉命经办一切重大军政事务,成为国家的政治中枢。军机大臣无专职,亦无定员。军机处不设官署,除了奉命办事之外,自己不能作出任何决定,也无权对外发出任何指示,即“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这说明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

A.裁决军国大事 B.事实上行使丞相权力
C.草拟审批政令 D.记录和传达皇帝旨意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军机处创设于

A.雍正时期 B.顺治时期
C.康熙时期 D.乾隆时期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历史清朝君主集权强化的主要措施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