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历史试题 / 戊戌变法
初中历史

杨洋同学在学习了中国近代史后,绘制了下列表格,此表格的主题是( )

A.资产阶级的探索 B.政治体制的变革
C.民主思想的传播 D.地主阶级的自救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第二次反思”是

A.经济技术方面探索 B.政治制度方面探索
C.思想文化方面探索 D.军事强国方面探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这位为维新变法而流血,为唤醒民众而献身的湖南英雄是(     )

A.康有为 B.杨深秀 C.谭嗣同 D.梁启超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促进农工商业的发展;准许创办报刊,开放言论,裁撤冗官……各地开办新式学堂,北京设立京师大学堂。
——摘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中国地图出版社)
材料二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孙中山
材料三   近一个世纪以来,我国先后发生三次伟大革命……第三次革命是我们党领导的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引领中国人民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广阔道路,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明前景。
——《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1)材料一是清朝光绪皇帝颁布的变法令的内容,这场变法史称什么?这场变法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起了什么作用?
(2)材料二中孙中山的革命思想被概括为什么?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中华民国建立于哪一年?
(3)依据材料三,“第三次革命”是以哪次重要会议作为开始标志的?这次会议形成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分析探究题:
汇入工业文明大潮,近代中国经历了屈辱、艰辛的历程。中国人民为反抗列强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进行着英勇的斗争,开始了救亡图存的探索。
(1)中国反抗西方列强的斗争为什么会一再失败?请至少答出两点原因。
(2)近代化的探索,向近代社会转型包括哪些事件?中国向西方学习为什么屡受挫折?请归纳出两点以上原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早期维新派代表郑观应曾说:"夫地方之有铁路,譬如人身血脉流通,手足灵捷……其未建铁路者,则如风痹之人,半体不遂,举动不灵,横逆之来,无可相助,亦惟任其侮辱而莫之御。"
--郑观应《盛世危言》
(1)材料反映了一种什么交通工具?最早出现在哪个国家?
(2)依据材料说明铁路给近代中国社会经济和生活带来的积极影响,此外,作者还指出其哪方面的重大作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民主法治是历史发展的趋势,并随着时代进步不断完善。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梦想有一天,在佐治亚州的红色山岗上,昔日奴隶的儿子能够同昔日奴隶主的儿子同席而坐,亲如兄弟。我梦想有一天,我的四个孩子将生活在一个不是以他们肤色的深浅,而是品格的优劣为评价标准的国家里。
--1963年马丁·路德·金的演说《我有一个梦》
材料二   "法治"的本质不是"治民",而是"民治",是人民当家作主治理国家、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和保障,以人为本核心理念贯穿于我国民主法治建设进程。
--十八大特稿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启蒙思想家的哪一观点?在美国,"奴隶的儿子"通过哪一部法律文献获得了解放?这部法律文献是由谁颁布的?
(2)启蒙思想传播到中国后,维新派和资产阶级革命派分别进行了怎样的实践,推动了中国的民主进程?
(3)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实现"统治",新中国成立后在制度建设和完善法律体系方面做了哪些努力?请各列举一项。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主法制的认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诏鼓天下之气,迁都定天下之本,练兵强天下之势,变法成天下之治。
――《公车上书》
(1)"公车上书"是向谁上书?公车上书后,爱国仁人志士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指出这场运动的结果和对中国近代化的作用?
材料二 普通百姓眼中的辫子
1899年生在宁波的法学家吴经熊说:"1911年革命后,剪辫子成了时尚,但我大娘并不知道这件事。有一天,我的辫子被同学剪掉了;我回家时,把辫子拿在手里,看上去像一条死蛇。可怜的大娘一见到我就吓得号啕大哭起来。……这辫子可是她十年里每天早上都静心地梳理打编的。"
――《历史教学》2015年第5期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1911年革命"指是什么历史事件?举一例说明"剪辫子成了时尚"。剪辫子的依据是什么?普通百姓对剪辫子是怎样的态度?
材料三 
 
(3)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为使全国人民广泛参与中央及各地区各部门举行的纪念活动,9月3日全国放假1天。读图1――图3,综合概括抗日战争的相关信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随着外来侵略的加剧,中国的仁人志士开始努力挽救国家,想要国家变得富强,而由此开启了一次又一次的运动,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1)开明的地主阶级——洋务派兴起了一场洋务运动,分为了前后半期两个阶段,请问他们提出的口号是什么?
(2)戊戌变法中谭嗣同被杀害,留下了“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豪言壮语。他的牺牲说明变法改革遇到什么样的问题?对我们今天有什么启示(精神)?
(3)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他用什么思想指导了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最终结果虽然失败了,但是取得了一定程度上的成功。请问辛亥革命最大的功绩是什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我国近代化探索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洋务运动使中国迈出了走向近代化的第一步,成功挽救了清政府的统治
B.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它们与地主阶级领导的洋务运动之间没有任何关系
C.新文化运动后期传播马克思主义,因此它是一场无产阶级领导的思想解放运动
D.维新派与革命派的不同,实质不过是资产阶级内部关于革命的方式、手段和政权形式的不同,其实现资本主义近代化的目标是一致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以下所述史实不能佐证“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的是

A.中国的首都三次被侵略者占领((1860•北京/1900•北京/1937•南京)
B.俄国割占我国东北和西北共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C.日本制造了南京大屠杀,屠杀中国军民30万人以上
D.魏源师夷长技,维新派变法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不同历史时期,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形象”各不相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马可·波罗行纪》中描绘14世纪时中国人用纸币兑换银子的情景。但在当时的西方,人们还不知纸币为何物,他们把纸能等同银子的想法看为是极其荒谬的。他们还曾经要求马可·波罗收回这些无稽之谈。

(1)材料一中马可·波罗来中国时正值中国的哪一朝代?他在书中的描述为什么不是“无稽之谈”?
材料二 几乎每一位西方作者写到中国的社会状况时,毫无例外地要描述一番中国人吸食鸦片的方式及其对道德和身体的危害。于是在一般印象中,中国就是抽鸦片的国家
——周宁《鸦片帝国》(1840~1876)
(2)材料二  中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形象”怎样?为改变这种形象,近代前期中国人民进行了哪些重大斗争?(举两例说明,2分)
材料三 下图为l971年11月8日时代周刊的封面,周恩来总理第四次成为其封面人物,封面英文The Chinese Are Coming(中国人来了)。

(3)村料三中“中国人来了”指的是什么事件?
材料四  下图为l979年1月1日时代周刊封面人物,邓小平被评为本年度的风云人物,标题写着:邓小平,中国新时代的形象。

(4)根据材料四,党的哪一重大会议开启了“中国的新时代”?邓小平为什么会被称为是中国新时代的形象?
(5)从“中国形象”的变化中,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戊戌变法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出现了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
B.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C.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代化就是指在经济上实现工业化,在政治上实现民主化的过程。中国的近代化在经济、政治这两大领域的开启性事件分别是(  )

A.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 B.洋务运动和辛亥革命
C.洋务运动和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和戊戌变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反映了近代中国人民面对民族危机而进行抗争和探索的是(  )
①师夷长技以自强
②维新变法
③实行民主共和
④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国情相结合,走无产阶级领导民主革命的道路

A.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 D.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历史戊戌变法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