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历史试题 / 西部大开发战略 / 综合题
初中历史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摘自《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材料二 文献纪录片《走近毛泽东》中有这样一个情节:1949年1月在河北西柏坡村的小院里,警卫员给毛泽东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发,毛泽东打趣地说:“胜了三大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
(1)诗中“百万雄师过大江”是指解放战争时期哪次重要战役?
(2)材料二中毛泽东所说的“胜了三大战役”是指哪三大战役?
(3)试分析党中央毛泽东在河北西柏坡指挥的“三大战役”取得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贵州遵义卷)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是一支具有优良传统的队伍,在不同历史时期都作出了巨大贡献。下列图片是这支军队发展历程的缩影。结合图片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根据图一,这支人民军队创建于哪一年?(1分)
(2)图二的场景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三大战役中的哪一战役?(2分)
(3)我国的战略核力量由哪几部分组成?(3分)
(4)导弹部队的组建标志着人民军队现代化建设走上了什么道路?(2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中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 十年来,在人民解放战争中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 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国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1) 三年以来指的是什么时期以来?
(2) 三十年以来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以来?它标志着什么?
(3) 一千八百四十年指的是什么事件?它标志着什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动手题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是人民解放战争中最激动人心的战略大决战。请设计一个关于三大战役的表格,把它们的时间、参战部队、解放军领导人、作用体现出来。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目前长沙那样的城市,还不是我们蹲的地方,那就不要去了。我们要到敌人管不着或难得管的地方去,到乡下去,在乡下站住脚,养精蓄锐,发展我们的武装力量。
——毛泽东
材料二  一首流行于解放战争期间的民谣:“最后一碗米饭用来做军粮,最后一尺布用来缝制军装,最后的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送到战场上。”
材料三   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等中共中央领导人,率领中央机关从西柏坡迁往北平。出发时,毛泽东对周恩来说:今天是“进京‘赶考’去”,并且说:“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
材料四  1954年9月20日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它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颁布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基础,又是《共同纲领》的发展。
材料五
1978~2009年中国国民经济部分年份对比简表

项 目
1978年
1990年
1997年
2002年
2009年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3624.1
18547.9
74462.6
102398
335353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343.4
1510.2
5160.3
7703
17175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毛泽东改向农村进军,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开创了一条什么样的革命道路?
(2)根据材料三,说明中央机关能够迁往北平跟哪一战役的胜利有关?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中国革命能够完成从农村向城市转移的主要原因。
(3)材料四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在哪一次会议上通过的?请说明这部宪法的性质。
(4)从材料五可看出,1978年后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呈现什么样的发展趋势?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
(5)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给了你什么样的启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是某校历史图片展上展出的图片,请结合有关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1)以上图片,哪一幅宣告中国共产党诞生?哪一幅反映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2)请简要写出图3所反映的会议的重要意义?
(3)综合以上图片,谈谈你的感想。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分析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文献记录片《走近毛泽东》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西柏坡村的小院里,警卫员给毛泽东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发,毛泽东打趣地说:“打了三个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
材料三、下面是1949年4月21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发布的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请问:
(1)材料一反映的是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发起的哪一军事行动?
(2)毛泽东所说“打了三个战役”是指哪三个战役?有何历史意义?
(3)你知道接到命令后的人民解放军发起了哪一军事行动?此军事行动有何作用?

(4)下表中数据说明人民解放军能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的原因之一是什么?由此你得出什么结论?
淮海战役人民支前统计表

民工
担架
大小推车
牲畜
船只
筹粮
挑子
543万人
30.5成副
88万辆
76.7万
8500只
9.6亿斤
20万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北京,这座千年古都见证了中国历史的沧桑巨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屈辱与抗争】
材料一 

(1)图一这片废墟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什么侵略军留下的?图二使馆界是根据哪一不平等条约划定的?图三事件为哪一运动拉开了序幕?图四反映的是发生在1919年的什么爱国运动中的斗争?
【独立与解放】
材料二  

(2)图五事变的发生标志着哪一场战争的开始?图六解放战争中北平以何种方式获得解放?
【发展与腾飞】
材料三 从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那天起,千年古都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1972年, 当一架美国飞机跨越太平洋飞抵北京上空,中美关系便揭开了新的一页。……1978年,共和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次具有转折性意义的会议在北京召开,十年动乱之后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从此结束,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幕由此拉开。……2008年的奥运圣火让北京聚焦了世界的目光。……
——《发展中的北京》
(3)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哪一天?材料三中乘坐飞机来到中国的美国总统是谁?拉开中国改革开放大幕的会议的是党的什么会议?
【思考与总结】
(4)北京的发展折射出中国的变化,从北京城的荣辱兴衰中你获得了哪些对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有益的启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记录了中华民族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逼迫下,坠入近代的屈辱、彷徨与困惑。近代前期,为挽救民族危机,无数志士仁人不断探索救国道路,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等,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
材料二 八年抗战,艰苦卓绝;北起松花江畔,南到珠江两岸,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长城,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人民日报》社论
材料三 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国人民,保卫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
——毛泽东、朱德
材料四 如图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维新之路”、“共和之路”分别指什么事件?
(2)材料二中“八年抗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请举出两例中国军民英勇抗击日本侵略的战役。
(3)材料三中毛泽东、朱德号召发动什么战役?其结果怎样?
(4)材料四所反映的事件有什么历史意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蒋介石两个拳头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握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毛泽东
材料二:2009年4月21日,《扬子晚报》刊载了周克玉上将60年前的一首诗:“千帆竞渡断浪飞,万炮齐放敌垒摧。扬子江头雷霆夜,铁军雄师显神威……”。
——摘自《扬子晚报》
材料三:                       解放战争开始时的力量对比

 
国 民 党
共 产 党
拥有军队
430万人
130万人
武器装备
接收100万日军的装备,取得美国大量武器
基本上是步枪
拥有人口
3亿多
1亿多
拥有地区
大城市,绝大部分铁路交通线
小城镇、乡村、偏远地区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说的“插上一刀”指的是什么事件?(2分)
(2)材料二描写的是哪场战役的场景?(1分)  
(3)请写出解放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主力决战的三大战役名称?有何历史意义?(2分)   
(4)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原因。(2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民族耻辱】
材料一:从1995年开始,沈阳市每年都会在9月18日鸣响防空警报,以示不忘国耻。
材料二: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无理要求进入宛平城内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的拒绝,日军悍然向驻守卢沟桥的中国守军发起进攻,中国守军奋起抵抗。
(1)材料一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这一事件发生后,当时的蒋介石政府采取了什么政策?导致怎样的结果?(3分)
(2)根据材料二提供的内容,请你说出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1分)在此之前,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取得了怎样的成果?(1分)
【兄弟阋墙】
1936年10月21日,蒋介石对张、杨(指张学良和杨虎城)进行训话,要分清敌人的远近,事情的缓紧。不“安内”,而轻言抗日,便是是非不明。  ——《中华民族抗日全史》
我跟蒋显示(指蒋介石)的冲突,就是他是要“安内攘外”,我是要“攘外安内”。
——《张学良口述历史》
(3)1936年,为了让蒋介石由“安内”转向“攘外”, 张学良、杨虎城采取了什么行动?这个事件是如何解决的?当时起调停作用的共产党领导人主要是谁?
【同仇敌忾】
毛泽东说:“直到现在国民党还是一个大政党,拥有庞大的军队,这个军队在抗战头两年打仗打得比较好,现在总算也还在打日本……——《同赫尔利的谈话》
(4)请列举国民党军队“在抗战头两年打仗打得比较好”的一次战役。
【全面内战】
1946年6月蒋介石发动了全面内战。1948年9月到l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发动了举世闻名的三大战役,与国民党军队展开战略大决战。
(5)请问这三大战役分别是什么?三大战役有何意义?在解放战争时期直接导致国民党政权垮台的事件是什么?
【归纳总结】
(6)通过以上探究,你认为国共两党应该怎样相处才更有利于中国革命的发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21年7月,一个伟大的政党——中国共产党成立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从此有了代表整个中华民族利益的新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请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中共一大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什么?
(2)大革命失败后,为挽救革命,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发动了南昌起义,担任起义前敌委员会书记的是谁?这次起义有何重要意义?
(3)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请简述遵义会议的意义。
(4)中共七大通过的新党章,把什么思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5)1948年,中共中央作出战略决战的决策,发动了哪三大战役?
(6)陈独秀的晚年是在江津度过的,现陈独秀故居已成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毛泽东也曾评价他说:“关于陈独秀这个人,我们今天可以讲一讲,他是有过功劳的。”请列举一项关于陈独秀的功劳。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民族耻辱】
材料一:从1995年开始,沈阳市每年都会在9月18日鸣响防空警报,以示不忘国耻。
材料二: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无理要求进入宛平城内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的拒绝,日军悍然向驻守卢沟桥的中国守军发起进攻,中国守军奋起抵抗。
(1)材料一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这一事件发生后,当时的蒋介石政府采取了什么政策?导致怎样的结果?(3分)
(2)根据材料二提供的内容,请你说出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1分)
【兄弟阋墙】
1936年10月21日,蒋介石对张、杨(指张学良和杨虎城)进行训话,要分清敌人的远近,事情的缓紧。不“安内”,而轻言抗日,便是是非不明。
——《中华民族抗日全史》
我跟蒋显示(指蒋介石)的冲突,就是他是要“安内攘外”,我是要“攘外安内”。
——《张学良口述历史》
(3)1936年,为了让蒋介石由“安内”转向“攘外”, 张学良、杨虎城采取了什么行动?这个事件是如何解决的?当时起调停作用的共产党领导人主要是谁?
【同仇敌忾】
毛泽东说:“直到现在国民党还是一个大政党,拥有庞大的军队,这个军队在抗战头两年打仗打得比较好,现在总算也还在打日本……”
——《同赫尔利的谈话》
(4)请列举国民党军队“在抗战头两年打仗打得比较好”的一次战役。
【全面内战】
1946年6月蒋介石发动了全面内战。1948年9月到l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发动了举世闻名的三大战役,与国民党军队展开战略大决战。
(5)请问这三大战役分别是什么?
(6)在解放战争时期直接导致国民党政权垮台的事件是什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历史西部大开发战略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