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文明同时空。某校历史兴趣小组以"1840年后的东西文明交流"为主题开展探究性学习,请你参与。
【望洋兴叹】
(1)1851年伦敦世界博览会盛大开幕,当时的中国人把它翻译为"炫奇会"。那么,洋人"炫"的是哪次工业革命的"奇"?
【洋为中用】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德先生和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的一切黑暗"
--陈独秀
(2)文中的"德先生"、"赛先生"分别指的是什么?
【华洋并进】
(3)1970年4月,中国取得的哪一科技成就标,标志着我国从此跻身世界航天科技大国行列?
【华洋交融】
(4)1980年杂交水稻栽培技术成为中国转让给美国的第一项农业科技专利。为该专利做出重大贡献的"杂交水稻之父"是谁?
【论从史出】
李大钊曾说,(东西文化)这两种精神活动的方向,必须是代谢的,不是固定的;是合体的,不是分立的,才能于进化有益。
(5)围绕"1840年后的东西文明交流"这一主题,请再举三例史实论证李大钊的观点。
据媒体报道:2011年9月,超级杂交水稻"Y两优2号"平均亩产达到926公斤。杂交水稻的培育者是
A. | 袁隆平 | B. | 刘筠 |
C. | 陈国达 | D. | 黄伯云 |
农业科学家邓稼先在1973年成功培育出我国第一代籼型杂交水稻,被称为“东方魔稻”。
错误:_____________ 改正: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名乡村教师的时候,己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材料中的“他”是
A.邓小平 | B.毛泽东 | C.袁隆平 | D.邓稼先 |
他是2004年“感动中国"人物,他获得了这样的颁奖词:“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他是( )
A.钱学森 | B.李四光 | C.邓稼先 | D.袁隆平 |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简称“三农问题”,它关系到农民的利益、国家的安宁和社会的发展,历来是古今中外许多国家关注的重大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不许再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获得解放时可以获得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
(1)材料一反映的改革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同一时期的美国为满足人民对土地问题的需求采取的重要措施是什么?20世纪初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提出的解决土地问题的方案是什么?
材料二
(2)观察材料二从F到G我国粮食总产量呈现的趋势,说说其出现的主要原因。
材料三 2012年2月1日,中央发布了名为《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的文件。该文件突出强调把农业科技创新作为今年“三农”工作的重点。
(3)材料三充分体现了我国对农业科技的重视。请列举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农业科技创新上的标志性成果。
(4)你认为古今中外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有何借鉴意义?
最能体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说法的是
A.“铁人”王进喜参加大庆石油会战 |
B.中国宣布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
C.袁隆平培育成籼型杂交水稻 |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他是2004年“感动中国”人物,他获得了这样的颁奖词:“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他是( )
A.钱学森 | B.李四光 | C.邓稼先 | D.袁隆平 |
“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为实现“毕生的梦想,让所有人远离饥饿”而培育出“东方魔稻”,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科学家是( )
A.钱学森 | B.华罗庚 | C.邓稼先 | D.袁隆平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