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历史试题 / 伊斯兰教的的创立和阿拉伯国家的建立 / 综合题
初中历史

有人说:“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你能从下图中得到哪些历史信息?

(2)大运河申报世界遗产,百姓关注,国家重视。申报世界遗产的重要条件之一是遗产本身必须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请从历史角度说出大运河申报世界遗产的理由。
(3)“百尺长虹横水面,一弯新月出云霄”是对右图的描述,它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它是                。
(4)短暂的隋朝还创立了历史上延续一千三百多年的选官制度,它是什么制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说历史 (每空1分, 共10分)
 
(1)图一是古代比较成熟的文字           的残片,它的出土印证了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         朝开始。
(2)图二中的《举子看榜图》反映了在中国曾延用1300多年的          制度,它正式诞生于隋朝            在位时,于1905年废除。
(3)图三中1970年第一颗               —— “ 东方红一号 ” 的成功发射,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    个能独立发射这种卫星的国家。
(4)图四中人物是         ,他指挥的          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5)图五的这位古希腊科学家是        ,他的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体现了         定律。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人才的选拔和任用历来是统治者关注的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作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
一一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二  (唐太宗)尝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日:“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天下有才之士,都被我收罗了)。”……正所谓“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一一《唐摭言》
材料三 科举入仕,是l 300年间几乎所有的知识分子梦寐以求的共同理想和奋斗目标……一千多年科举考试史不断证明,在重人情与关系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只有通过公平的考试竞争才能有效地解脱人情困扰,才能较好地选拔人才。
一一摘编自《中国科举文化》
请回答:
(1)为改变材料一所反映的弊端,隋朝哪个皇帝统治时期科举制正式诞生?它选官的主要标准是什么?(2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唐太宗实施科举制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援引材料中的某一句话加以印证。(2分)
(3)依据材料三指出科举制有何进步之处?(2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外国学者论中国的科举制度:
最初的考试完全是综合性的,强调儒家的经典著作,但也包括其他科目。渐渐地,这些考试集中于文体和儒家正统观念。最后结果是形成一种制度:从理论上说,官职之门向一切有才之士敞开,但实际上却有利于那些有足够财力进行多年的学习和准备的阶层。这并不意味着,统治中国的是世袭贵族阶层,相反,是一个由学者组成的统治集团即文人学士集团,他们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敬佩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另一方面,也正是这一制度,遏制了创造力,培育了顺从性。
——(美)斯塔夫利亚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由谁创设的?
(2)科举考试科目繁多,一般以什么科为重要?
(3)你认为科举制度的实施与唐朝的繁荣有何关系?
(4)材料中论述的科举制度有何作用?
(5)随着新课程改革,历史学科考试形式发生了变化,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民族的强弱、国力的大小取决于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公开、公平地选拔人才是人们美好的愿望。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虽有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一一《墨子》
材料二 (唐太宗)尝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原指箭射出去所能达到的范围,后用以比喻牢茏,圈套)矣。"……正所谓“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唐摭言》
材料三 科举弊政乎,科举法之最善者也。古者世卿,《春秋》讥之。讥世卿,所以立科举也。世卿之弊,世家之子,不必读书,不必知学,虽呆愚淫佚,齐循例入政。则求读书求学者必少,如是故上无才。齐民之裔,虽复读书,虽复知学,而格于品第,未从得官,则求读书求知学者亦少,如是故下无才。上下无才,国之大惠也。科举立,斯二弊革矣。
——梁启超《变法通议·论科举》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墨子有关官员选拔的观点是什么?
(2) 材料二、三都涉及到历史上的什么选官制度?试依据这两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影响。
(3) 概括指出上述选官制度的实质是什么?并援引材料二中的某一句话加以印证。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民族的强弱、国力的大小取决于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公开、公平地选拔人才是人们美好的愿望。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虽有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一一《墨子》
材料二 (唐太宗)尝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原指箭射出去所能达到的范围,后用以比喻牢茏,圈套)矣。"……正所谓“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唐摭言》
材料三 科举弊政乎,科举法之最善者也。古者世卿,《春秋》讥之。讥世卿,所以立科举也。世卿之弊,世家之子,不必读书,不必知学,虽呆愚淫佚,齐循例入政。则求读书求学者必少,如是故上无才。齐民之裔,虽复读书,虽复知学,而格于品第,未从得官,则求读书求知学者亦少,如是故下无才。上下无才,国之大惠也。科举立,斯二弊革矣。
——梁启超《变法通议·论科举》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墨子有关官员选拔的观点是什么?
(2) 材料二、三都涉及到历史上的什么选官制度?试依据这两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影响。
(3) 概括指出上述选官制度的实质是什么?并援引材料二中的某一句话加以印证。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朝万历二十六年状元赵鼎忠的殿试卷)
材料二  唐太宗在端门看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gòu)中矣”
——王定保《唐摭言》
材料三 由于进士科主考诗赋……有力地推动了唐朝社会各个阶层对诗歌的热爱,大大刺激了诗人的创作,终于使唐诗走上中国古代诗歌的最高峰。
——郭桂花《论科举制度与唐诗的繁荣》
(1)材料一中的殿试卷与哪一制度有关?这一制度正式诞生时的在位皇帝是谁?
(2)材料一的“殿试”最早是哪位帝王创造的?这位帝王在这方面还有什么创新?
(3)根据材料二、三,概括“科第之设”的历史作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唐太宗
材料二

材料三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杜甫《忆昔》
阅读材料后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唐太宗以民为本的思想。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他开创了一个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历史上称之为什么?
(2)材料二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的画像。请问这位女皇帝是谁?请你结合所学知识用一句话评价她对唐朝的贡献。
(3)为了开创盛世,唐太宗和唐玄宗都采取了一系列促进社会发展的措施,请举出三条他们采取的措施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4年,“中国梦”已成为热议话题。怀揣梦想穿行历史,放飞梦想走向未来。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图空框处内容的填写。各写一例
一个漫长而美好的中国梦从古代就开始了,在这个梦里面,有孔子的道义之梦,秦始皇、汉武帝的安全之梦、强国之梦,唐朝是中国做梦做的最普及、最美丽的时代,特别灿烂,特别多元。
——摘编自2013年余秋雨的演讲《梦想开始的地方》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王强同学在学习上很善于动脑筋,学习了七年级下册第一、二单元后,他对部分问题进行了归纳,从下面它的历史笔记里可以看到他的很多学习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共16分)
【创新制度篇】
(1)隋朝的科举制度正式创立的标志?唐朝时哪几位皇帝促进了科举制度的完善?
(2)元朝的行省制度规定:在中央设           ,在地方设行中书省。
(3)唐太宗统治时,之所以出现了政治清明的盛世景象,与他广开言路,善于纳谏是分不开的,他重用的一位敢于直言的大臣是谁?
(4)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              ”。
【民族关系篇】
(5)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如一。”这则材料体现了他怎样的民族政策?
(6)元末有人写到:“胡人有妇解汉音,汗女亦解调胡琴。” 这反映了汉族与哪个少数民族的融洽关系?元朝时形成的新的民族是什么?
【少数民族帝王篇】(7)

民族
人物
 
契丹
 
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
党项
 
建立西夏,都城在兴庆
女真
 
起兵抗辽,在会宁称帝,建立金国
蒙古族
 
建立元朝、统一全国

 
【生活习俗篇】
(8)物质生活:唐朝时,饮茶之风在全国盛行;北宋的肉食众多以      为多。
(9)精神生活:请你说出宋代城市中固定的娱乐场所的名称。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天下英雄,入吾彀中。”
——唐太宗
材料二:“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材料三:见下图(大雁塔)唐朝时,新科进士常在此塔下题名留恋。

材料四: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
——孙中山
(1)以上材料都是围绕我国古代哪种选官制度而言的?(2分)?
(2)该制度经过不断完善,形成了童试、乡试、会试、殿试四个阶段。其中殿试开始于哪个皇帝?(2分)
(3)此外,唐代对该制度的完善作出重要贡献的还有哪两位皇帝?
(4)请写出这种制度实行的作用(任答一点)。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4分) “ 十年寒窗无人问,金榜题名天下知。”
(1)材料中的“金榜提名”指的是我国古代选拔人才的什么重要制度?该制度首创于哪个朝代?(4分)
(2) 请列举对该制度的发展和完善作出重要贡献的两位唐朝皇帝。(4分)
(3) 该制度的创立有什么重要的历史意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改革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晋书·刘毅传》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琵琶记》
材料二 到1956年底,全国87.8% 的个体农户参加了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91.7% 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各种形式的合作社,私营工业户数的99% 和私营商业户数的82.2% 实现了公私合营。”
——《川教版·八年级下册》
材料三 19世纪中期,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深感“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来解放农民”。随后,他颁布法令,开始了改革……改革带来了自由的劳动力,广阔的国内市场,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相应合理的司法体系……从此,俄国开始逐步进入一个崭新的资本主义发展时期。
材料四 横须贺,位于东京湾入口……150年前,一位美国将军用武力迫使日本打开了自己的国门,让这个岛国走上了一段充斥着悲剧和奇迹、混杂着屈服和刚强的改革历程……到19世纪末期,新日本……正如清朝诗人黄遵宪所说:“亦骎骎乎有富强之势。”
——《全球视野下的西方文明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我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有何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三大改造的完成对当时的中国有何意义?
(3)根据材料三、四,分别概括俄国、日本走上改革之路对本国的影响。
(4)综合以上四则材料,你有何认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种制度(或政策)的创立、实施,都会对当时社会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1)科举制创立于哪一朝代?依据材料一,指出科举制的合理性。
材料二行省是元代开始的一级行政区划。它的确立是我国行政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元朝的行省实际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故它的权力相当大。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就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                                                                              
(2)依据材料二,指出元朝的行省有哪些职能?它的确立有何意义?
材料三 英国马嘎尔尼使团以祝寿之名开始访华之旅,向乾隆皇帝提出此行的真实目的:派使臣常驻北京;开放宁波、舟山群岛、天津为贸易港口。乾隆皇帝一口回绝,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摘编自《18世纪的中国与世界·对外关系卷》
(3)依据材料三,指出清朝实行了怎样的对外政策?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这一政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仔细观察与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试卷于2013年5月在河南举办的某文化展中展出。

材料二 自606年开始,中国建立了一个在当时世界上最先进、最公平、最科学的人才选拔和任用制度,并以此影响着教育和整个社会。留居中国的英国人英格尔斯说:“也许是他们(指中国)所创造出来的唯一值得保留的制度。”另一位观察家默德赫斯特评论说:“该制度是真正值得赞赏和模仿的。”     
——摘编自《深圳特区报》
(1)材料一中的试卷与哪一制度有关?这一制度首创于哪一朝代?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理解“该制度是真正值得赞赏和模仿的”含义。(写出两点,2分)
(3)英格尔斯说该制度是唯一值得保留的制度,然而这一制度却于1905年被废除,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被废除的原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历史伊斯兰教的的创立和阿拉伯国家的建立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