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历史试题 / 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 综合题
初中历史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争取民族独立、实现民族复兴进行了不懈探索。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1840年至1901年短短几十年间,中国屡遭西方欺凌,屡战屡败,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清政府逐步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1)写出材料一中提到的1840年西方列强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和1901年被迫签订的“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的不平等条约。
材料二  中国的近代化运动走过了自强、变法、革命的历程。……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路程清晰在目,但留下的脚步并非一条直线。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观念层面,中国人每向前迈进一步都异常艰难,但却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
——摘自《世纪之交的回望与断想》
(2)写出材料二中提到的“自强”“变法”“革命”所对应的历史事件。
材料三  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为两步,其第一步是民主主义的革命,其第二步是社会主义的革命,这是性质不同的两个革命过程。…………这就是现时中国革命的历史特点。在中国从事革命的一切党派,一切人们,谁不懂得这个历史特点,谁就不能指导这个革命和进行这个革命到胜利……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3)中国民主革命时期(1840-1949年),社会性质是什么?民主革命的任务是什么?其胜利的标志是什么?
(4)中国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是什么?(要求:写出时间和事件名称,2分)
(5)综上所述,你认为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不懈探索的目标是什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8分)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探索史、抗争史。近代以来,有志的中国人不断寻求救国之路,进行着民主革命的伟大实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40年至1901年短短几十年间,中国屡遭西方欺凌,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清政府逐步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材料二   中国的近代化运动,走过了自强、变法、革命的历程……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路程清晰在目,但留下的脚步并非一条直线。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观念层面,国人每向前迈进一步都异常艰难.但却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
材料三   张海鹏教授的《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中说:“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轨迹像个元宝形,开始是下降,降到谷底,然后上升,升出一片光明。”
请回答:
(1)1840年至1901年,西方列强对中国发动了哪几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请按照时间顺序列出。
(2)材料二中“自强”“变法”“革命”所对应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自强”指                                                                      
“变法”指                                                                      
“革命”指                                                                      
(3)据材料三,中国社会由“谷底”到“上升”的转折点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有何历史意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由于外国资本凭借不平等条约,享有种种特权,早期民族资本工业在与他们的竞争中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同时这些民族工业还受到政府的束缚和压制。因此许多民族资本家为了寻求发展,不得不托庇于外国资本,或攀附于官僚势力。
——华东师大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所提供的信息,为该示意图拟写一个合适的标题。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的“黄金时代”出现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曲折是受到哪些因素的制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英国《泰晤士报》记载:“据估计,被劫掠和破坏的财产,总值超过六百万磅。在场的每个军人都掠夺了很多。在进入皇宫的宫殿后,谁也不知道该拿什么东西。为了拿金子,而把银子弄丢了,为了拿镶有珠玉的饰品和宝石,又把金子丢了,无价的瓷器和珐琅器,因为太大不能运走,竟被打碎。”
材料二:“俄国采取表面‘调停’实际支持的态度。在战争中,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
──马克思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哪一次战争中?这次战争的发动者是谁?  
(2)材料一所反映的遭劫掠和破坏的是哪儿? 
(3)材料二中与俄国一起参与调停的另外一个国家是哪国?
(4)材料中所说的俄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主要指什么?(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自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以来,外国列强通过接连不断地发动侵略战争,强迫中国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严重破坏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使中国一步一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此,近代中国的历史,是一部屈辱挨打的历史。
不甘屈服于外来侵略和本国封建主义压迫的中国人民,为挽救民族危亡、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进行了前仆后继、艰苦卓绝的斗争和探索,……。因此,中国近代史也是中国人民不断抗争的历史。                                ——人民教育出版社网站
(1)构建知识结构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下面是刘翔同学依据材料按“侵华战争、不平等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三个项目设计的知识结构示意图。老师发现各项目均有一处知识错误,请你找出图中错误并加以改正。

错误一: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二: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三: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概括指出自鸦片战争至19世纪末列强侵华战争中“中国人民不断抗争”的主要史实。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北京是一座饱经历史沧桑的文化名城,既烙下了中国近代屈辱的标志,也谱写了中国人民反抗斗争的英勇篇章。
材料一: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之一炬。原来,胜利就是一场掠夺。胜利者窃走了夏宫的全部财富。……之后,他们双双拉着手荣归欧洲。……在将来交付审判的时候,一个强盗就会被人们叫做法兰西,另一个叫做英吉利。
——(法国)维克多•雨果
材料二: 联军占领北京后,曾特许军队公开抢劫三日,其后便继以私人抢劫。
——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
材料三:5月4日,北京十余所学校的3000多名学生,怀着满腔怒火,到天安门广场和东交民巷外国使馆区举行集会、游行等抗议活动。“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等口号响彻云霄。
材料四: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庄严地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请结合以上材料:
(1)在材料一中,雨果强烈谴责了“两个强盗”的什么暴行?
(2)材料二中所反映的现象发生在哪次帝国主义侵华战争中?战争结束后中国的社会性质有什么变化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次爱国运动?
(4)材料四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后中国的社会性质有什么变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依据年代尺回答问题。
在近代,列强接连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中国人民为反抗列强侵略进行了英勇的抗争。下面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阶段年代尺,请仔细观察。

(1)年代尺中①③④三次侵华战争后列强强迫清政府分别签订了什么条约?
(2)年代尺中②战争前后,趁火打劫割占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是哪一国家?
(3)年代尺中⑤战争结果如何?产生结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
材料二 "第二款 中国将管理下开地方之权并将该地方所有堡垒、军器、工厂及一切属公物件,永远让与日本。第一、下开划界以内之奉天省南边地方……第二、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第三、澎湖列岛。即英国格林尼次东经百十九度起、至百二十度止及北纬二十三度起、至二十四度之间诸岛屿。
第四款 中国约将库平银二万万两交与日本,作为赔偿军费……"
材料三 "第六款 上谕大清国大皇帝允定付诸国偿款海关银四百五十兆两……
第七款 大清国国家允定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并独由使馆管理。中国民人,概不准在界内居住……
第八款 大清国国家应允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现已设法照办……"
--上述材料均摘自相关条约原文
请回答:
(1)材料一、二、三所述内容分别出自清政府与外国侵略者签订的什么条约?
(2)上述条约反映了中国近代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随着中国近代社会性质的变化,为挽救民族危机,不同阶层的仁人志士都进行了艰难的探索,其中地主阶级、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探索具体指什么重大历史事件?中国共产党找到了一条怎样的正确革命道路,使中国走向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4)纵观不同阶层的探索,请归纳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的特点。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片与文字一样承载着历史, 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历史信息,真可谓“一图胜千言”。阅读下列图片,完成后面题目。
第一组 路线图

(1)图一是汉朝时开辟的一条贯穿东西方的交通要道,其名称是什么?图二中标注的航线A是由谁开辟的?
第二组 结构简图
(2)为图三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的是哪一场战役?图四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带来的直接后果是什么?

第三组 漫画

(3)《辛丑条约》的哪一内容最能直接反映图五《扯线木偶》漫画的寓意?图六反映的二战后美苏之间怎样的关系?
第四组 历史遗迹

(4)写出与图七相关的历史事件。图八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写出其名称。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世界历史一段非常惹人注目、非常重要的时期里,人们还没有认识到海权在战略上所具有的重要性和影响...就目前所遗留下的一些迹象有充分理由可以断言,海权在布匿战争中是一种决定性的因素。                                     
——《海权对历史的影响》[美]艾尔弗雷德·塞耶·马汉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请指出布匿战争的交战双方。
材料二:17世纪以后,英国走上了殖民争夺的道路。它相继打败竞争对手西班牙.荷兰和法国。到18世纪后半期,英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殖民国家。
——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2)17、18世纪英国在相继打败了海上强国后,因拥有广阔的殖民地得到了怎样的称号。(2分)
材料三:面对近代英法等列强的入侵,李鸿章沉痛的说:“新疆不复,于肢体之元气无伤,海疆不防,则心腹之患愈棘。”
(3)哪两次战争的失败使李鸿章有了“海疆不防,则心腹之患愈棘”的认识?为了加强海防,在清政府的支持下,李鸿章采取了什么措施?最终结果如何?(2分)
材料四:据法国《费加罗报》2014年4月7日报道,马航失联航班MH370的黑匣子搜寻工作仍在紧张进行。迄今为止,搜索费用已超过50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3.1亿元),其中中国约占一半,是对搜索资金贡献最大的国家。中国调动了21颗卫星搜索飞机残骸,超过13架飞机紧急奔赴马来西亚及澳大利亚。三艘中国舰船(其中2艘配有直升机)同样出动,1艘两栖登陆舰也加入澳大利亚附近海域的搜寻队伍。
(4)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海军建设也在不断发展,对本国及国际事务做出了自身的贡献。根据所学知识说出我国第一支人民海军部队的名称。
材料五: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说: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
(5)综合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谈谈对你的启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世纪以后,世界商业贸易中心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曾经位于文明边缘的民族,突然发现自己处于世界文明变化的中心,因而更加发奋图强"。18世纪后半期,一个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日不落帝国"被英国建立起来,英国殖民地遍及全球。帝国本身制度的领先与工业霸权一起,共同将英国推上了世界霸主的宝座。英国的霸权地位一直延续到20世纪。
材料二   19世纪中叶,英国实行"炮舰政策",以两次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市场。鸦片战争是先进的西方对古老东方的最初胜利……面对西方文明的冲击,一批爱国的知识分子力求用自觉的行动来实现中国的自强。
(1)根据材料一,分析英国霸主地位形成的历史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初民族资产阶级学习西方的两大"自觉的行动",并说明其历史作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列强接连发动了侵略中国的战争,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民族危机日益加深。中国人民为反抗列强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进行着英勇的斗争,开始了救亡图存的探索。一百年来,在经历了一次次失败、一次次斗争的过程中,终于迎来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
(1)写出19世纪列强发动的侵略中国的战争以及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史实各两例。
(2)取得"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的标志事件是什么?
(3)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写出你的感悟。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鸦片"危害甚巨,法当从严",若放任自流,数十年后"中国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人民痛感鸦片危害,强烈要求禁烟。
材料二:北京西郊,青山绿水,风景优美。清朝几代帝王调集全国的能工巧匠,历时150年,在这里建造起中西结合、豪华壮观的皇家园林。这座皇家园林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洗劫一空(见下图)。

材料三:钓鱼岛问题的由来始于近代史上日本对中国领土的侵略。1895年1月14日,日本政府不等战争结束便迫不及待地通过"内阁决议",单方面决定将钓鱼岛划归日本。
材料四:中国赔偿白银4.5亿两;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阅后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禁烟运动的领导人是谁?(1分)
(2)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历史事件是什么?(1分)
(3)根据材料二,这座皇家园林名称是什么?
(4)追根溯源,根据材料三,钓鱼岛问题源于哪场战争?(1分)
(5)材料四是哪一条约的内容?(1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在《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一书中以“外事之刺激”和“中国的反应”来分析近代前期中国的变化。阅读下表内容,回答问题:

“外事之刺激”
“中国的反应”
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
1842年
南京条约
“清政府虽战败而无意改革,对不平等条约反应少。”
英法联军侵入北京。
19世纪60至90年代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保卫传统体制,在造船制炮等方面吸收西方科技。”

1898年
戊戌变法
“企图君主立宪,创制新法律,编制预算,改革教育。”
八国联军侵华
1911年

“否定两千年来的政治体系。”
  将中国的主权任意宰割。
1919年
五四运动
“知识阶级全部革面洗心,改革及于文化与思想。”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各序号所表示的历史事件。
                              ②                   
                              ④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历史事件①和③在政治目的上的根本区别。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探究问题。
小亮以"中国的发展"为主题,搜集到以下资料,请运用资料展开探究。

资料一中"帝国"是近代中国的哪个政权?马克思对该政权发展趋势的预测是什么?马克思是基于当时怎样的世界和中国形势作出这一预测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历史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比较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