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历史试题 /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初中历史

人类历史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常有危机伴随。
探究一:19世纪60年代的日本、美国、俄国都出现了社会危机。各国采取不同的方式顺利度过了危机,走向了富强的道路。据此回答:
(1)日本面对危机采取了怎样的应对措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2)俄国是怎样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改革者是谁?
探究二:20世纪上半期,世界面临着危机。曾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灾难。据此回答:
(3)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什么?战争中最残酷的战役是什么?
(4)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什么?使这场战争扩大到最大规模,成为一场名副其实的世界大战的事件是什么?
(5)罗斯福的一封贺信中说:“是你们了制止侵略的浪潮,成为盟军反侵略战争的转折点”这一“转折点”指的是?
(6)历史表明,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能够联合起来,共同对付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挑战。二战中为最终打败法西斯奠定基础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7)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无数教训与经验,请就此谈谈你的看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气焰。将绥靖政策推向顶峰的历史事件是(   )

A.华盛顿会议 B.国会纵火案
C.慕尼黑阴谋 D.成立华沙条约组织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生的历史大事按时间排序正确的一组是
① 日本偷袭珍珠港   ② 诺曼底登陆战  ③ 德国投降  ④斯大林格勒战役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②④③① D.④②①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常用方法,下图是不同时期世界形势示意图。其中能够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世界形势的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对两次世界的性质总体评价正确的是

A.“一战”是正义的 B.“二战”是正义的
C.两次都是非正义的 D.无法评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41年,德、日法西斯在欧洲、亚洲连续发动突然袭击。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不断扩大,其中,代表性的事件是(   )
①德国突袭苏联      ②珍珠港事件
③斯大林格勒战役    ④卢沟桥事变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下图中能得到的信息是(     )

A.国际联盟的建立 B.绥靖政策的实行
C.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D.马歇尔计划的推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毛泽东说:“像希特勒这样的法西斯国家的军事生命是建立在进攻上面的,进攻一结束,它的生命也就完了。”下列战役中印证了毛泽东这一论断的是(    )

A.中途岛战役 B.斯大林格勒战役 C.诺曼底登陆战 D.柏林攻坚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的标志是(  )

A.意大利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B.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C.德国撕毁《凡尔赛和约》 D.德国策划慕尼黑阴谋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日本是一个经济大国,与中国近邻。中日两国同为亚洲大国,中日关系影响着亚洲的稳定,甚至是世界的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战后日本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单位:亿元)

年份
1952
1955
1958
1960
1963
1966
1968
1970
1972
1974
1976
产值
173
239
320
431
682
1026
1438
1969
2942
4545
5544

材料二   二战后日本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到1972年共买进专利1.7万项,耗资31亿美元。其中50年代用于引进国外技术的费用占科技总经费的45%,60年代为24%,70年代为10%。
材料三: 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3月8日上午举行中外记者会,外长王毅后就中日关系指出,中日是近邻,本应和睦相处,目前的局面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也不符合中日两国人民的利益。至于有人将现在的中日关系与一战前的英德关系相提并论,王毅特别强调,2014不是1914,2014更不是1894,与其拿一战前的德国来做文章,不如以二战后的德国来作榜样。(1970年12月7日,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的“华沙之跪”。)
(1)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说20世纪50~70年代日本出现这种经济飞速发展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2)请指出日本制造什么事件使二战达到最大规模,并指出二战的性质。
(3)“2014不是1914,2014更不是1894”,请分别指出1914年、1894年相对应的历史事件。
(4)综合上述材料,面对侵略的历史,德国与日本的态度有何不同(请结合事例说明双方的态度)?(4分)。你认为如何才能走出中日关系目前的僵局?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常用“饮鸩止渴”来告诫人们,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将来之祸患。世界现代史上英法曾把“饮鸩止渴”的绥靖政策推向顶点的会议是 (   )

A.巴黎和会 B.华盛顿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慕尼黑会议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以来,世界格局经历了三次大的变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请回答:
(1)说出图一中两大军事集团的名称。两大军事集团的较量最终形成了一战后怎样的世界新秩序?
(2)图二中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标志是什么?它与轴心国斗争的最终结局如何?二战后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
(3)对比图二、三,指出美苏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苏东剧变后,世界格局发展趋势如何?
(4)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是什么?各国应如何顺应这一主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通过抓住关键词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与“二战、苏德战场、转折点”这三个关键词都相关的战役是(    )

A.凡尔登战役 B.斯大林格勒战役
C.柏林战役 D.中途岛海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英盟军为开辟欧洲第二战场发动了(    )

A.诺曼底登陆战役 B.阿拉曼战役
C.斯大林格勒战役 D.柏林战役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第二次世界大战从欧洲范围的冲突转变为全球性的冲突”。导致这种转变的直接因素是(    )

A.德国突然袭击波兰 B.苏德战争爆发
C.日本突然袭击珍珠港 D.凡尔登战役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