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历史试题 / 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初中历史

下列国际会议体现了“弱国无外交”、“强权即公理”等霸权主义思想的国际会议是(     )   
①巴黎和会         ②华盛顿会议     ③雅尔塔会议     ④慕尼黑会议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  1942年12月,中美关系发生了转折性变化。美国开始正视中国战场对于抗击日本的巨大作用,迫切需要中国战场牵制与消耗日本的战斗力。12月23日,在重庆召开了中、美、英三国军事代表会议,讨论了有关对日作战问题,并确定成立中国战区,由蒋介石担任总司令,成立三国代表组成的联合作战参谋部,由史迪威任中国战区的参谋长。
--据张殿清《抗日战争时期的中美关系及启示》整编
材料二 与美国关系正常化是中国实行对外开放、迈向世界的关键性第一步。……中国实现对外开放与现代化战略需要有良好的国际环境。……
如果说在(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只是发展中美关系的重要动力之一;到了90年代,改革开放则成了发展中美关系的最主要动力。……中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为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提供了制度保证。十四大后中美关系之间的贸易、投资、技术合作迅猛发展。
--《当代世界:中国的改革开放与中美关系》
材料三 历史表明,每当两国对涉及对方核心和重大利益的问题处理得比较好,中美关系就比较顺畅和稳定。反之则会麻烦不断。我们希望美方始终恪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精神,坚持一个中国政策,以实际行动反对"台独",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2012年2月15日习近平在美国友好团体欢迎午宴上的演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美关系发生转折性变化的原因,并概括当时中美关系转变的表现。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美关系正常化始于何时?根据材料二,归纳中美关系与中国改革开放之间的内在联系。
(3)根据材料三,指出在中美关系上中方的核心和重大利益问题是什么?
(4)综合以上材料,你认为中美关系顺利、稳定发展的前提是什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同盟是政治的核心问题之一,国家间的结盟问题往往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而大国间的结盟状况又会对国际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结合课本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华盛顿举行会议,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到二战结束时共有52个国家加入了同盟。
材料三:美国在军事方面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苏联采取了针锋相对的措施,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
材料四:1993年,西欧国家在欧洲共同体的基础上成立了欧洲联盟。
回答问题:
(1)材料一中的两大集团的竞争最终导致了什么后果?
(2)《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标志着什么?
(3)材料三中的两大组织对抗形成了什么格局?这两个组织中当前还在继续发展的是哪一个?
(4)“欧盟”建立的重要影响有哪些?
(5)结合中国(或世界)历史上另外的一个例子谈谈同盟(合作或团结)的作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对下面年代尺中提供的时间,解读最准确的是(   )
 

A.两次世界大战 B.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演变
C.三次世界格局变化历程 D.多极世界政治格局演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右图是2012年7月即将举办的伦敦奥运会的会徽,伦敦是迄今为止举办夏季奥运会次数最多的城市,英国将再次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某校九年级(2)班同学开展了“英国与国际关系”的探究活动,请你一起参与。

(1)第一小组的同学准备了一些与英国相关的图片与资料,据此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未经国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材料二

图一  1851年伦敦世界博览会英国陈列馆
① 材料一出自英国的哪个重要法律文献?
② 从经济方面说说如图一所示英国能成功举办第一届世界博览会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
(2)第二小组的同学准备了另外一些图片和资料,致力于展现英国与国际关系的风云变幻。

图二                图三                         图四
材料四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的协约国集体通过两次国际会议及其多签订的一系列条约,暂时确立了帝国主义统治世界的“新秩序”。
① 图二中以英国为核心的军事集团是什么?图三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图四是某一组织的旗帜,该组织的出现反映了当今怎样的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
② 材料四中的“新秩序”指的是什么?
(3)面对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你认为我国应当如何积极应对?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美、日三国是亚太地区举足轻重的大国,三国之间关系的变化对世界具有重要影响,回顾三国关系的历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回顾一:友好的历程
(1)古代史上中日之间友好往来,大大促进了日本社会的发展。请列举一典型事例。
回顾二:伤痛的记忆

图一

图二                               图三
(2)根据图一说明美、日参与了近代哪一次侵华战争?为了摆脱图二所带来的民族危机,日本进行了什么改革?图三签署的损害中国主权的文件是什么?
回顾三:真诚的握手

图四                             图五
(说明:图四是1942年7月7日美国邮政总署发行的中美总统共处方寸之间的一批珍邮首日封和邮票。这款将胜利标志“V”印在龙和鹰握手中间的首日封十分特别,设计者把象征中华民族的龙与象征美国的鹰一起握手,寓意中美关系和中美友谊。)
(3)根据图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标志“龙鹰握手”的历史文献是什么?图五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回顾四:感悟历史
40年的历史告诉我们,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对两国至关重要,对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繁荣至关重要,宽广的太平洋两岸有足够空间容纳中美两个大国。
——习近平接受美媒采访
(4)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你对三国关系曲折发展有何感悟?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两次世界大战给世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同时引起世人对“战争与和平”的深刻思考,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它们之间的争斗酿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请写出这两大军事集团的名称。
(2)20世纪二三十年代,德、意、日建立起法西斯统治,对内实行法西斯暴政,对外不断发动侵略战争。试举德国法西斯对内实行恐怖统治的史实一例。
(3)面对法西斯的侵略扩张,西方大国采取妥协退让的绥靖政策,该政策达到顶峰的标志是什么?
(4)二战爆发后,随着战争规模的不断扩大,受法西斯侵略的各国逐渐走向联合,建立了国际反法西斯联盟,这一联盟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5)二战后,随着世人对“战争与和平”的思考,逐渐形成的当今世界两大时代主题是什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同盟是政治的核心问题之一,国家间的结盟,往往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而大国间的结盟状况又会对国际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华盛顿举行会议,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到二战结束时共有52个国家加入了同盟。
材料三:美国在军事方面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苏联采取了针锋相对的措施,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
材料四:1993年,西欧国家在欧洲共同体的基础上成立了欧洲联盟。
阅读以上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中的两大集团分别指哪些国家?其竞争最终导致了什么后果?
(2)《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标志着什么?有什么重要意义?
(3)材料三中两大组织对抗形成了什么国际格局?当前还在继续发展的是哪个组织?
(4)“欧盟”的建立有哪些重要影响?
(5)结合中国(或世界)的一个历史事例,谈谈同盟(合作或团结)的作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下三幅图反映了不同时期的世界形势,请仔细观察,回答相关问题:

图一                   图二                    图三
材料二:2006年4月18日,应美国总统布什的邀请,国家主席胡锦涛对美国进行为期4天的国事访问。胡锦涛访美期间指出,中美建交27年来,两国关系虽历经风风雨雨,但总的趋势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中美友好是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互利合作是两国的正确选择。
材料三 冷战消失了……为具有更加多元化特点的社会开启了大门。
(1)材料一中图一反映的是哪场战争前的剑拔弩张的气氛?战后形成的新的世界格局名称是什么?
(2)材料一中图二反映了哪种反动势力的猖獗?二战期间为打败这些邪恶势力中、美等26国通过签署什么文件实现了联合?
(3)材料一中图三反映了哪一时期的世界形势?40年前就是在这样的形势下,一位美国总统在中国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访问,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位总统是谁?
(4)据材料二所述中美建交是哪一年?现在,中美两国都加入了一些国际和区域性政治、经济组织,试各举一例说明。
(5)材料三中“多元化特点的社会”反映了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
(6)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面对世界发展的新形势,中国应该如何争取有利的国际地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年来,中东地区冲突不断。前有西方势力兴风作浪,发动了入侵利比亚的战争,后有叙利亚国内爆发大规模冲突,造成大量平民伤亡。在这些事件中,美国和西欧国家表现了较强的文明认同感和行为协同性,令人关注。探究历史,回答下列问题。
【文明追溯】
(1)中东主要指西亚和北非地区。这里先后诞生了古代埃及、古巴比伦两大文明古国。请写出古代埃及的著名建筑和古巴比伦的著名法典。
(2)中东地区亦是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民族聚居区。写出伊斯兰教的创立者。
【动乱分析】
(3)二战以来,中东地区长期动荡不安,其因素有哪些?
【相关联想】
(4)18世纪,美国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而独立,在长期奉行孤立主义之后,美国人在20世纪参与了欧洲人掀起的两次世界大战。请写出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先后参与的军事集团。
(5)二战后,美国力图控制西欧、对抗苏联,推行“冷战”政策。请列举冷战政策在政治上的表现。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美国、苏联(俄罗斯)是世界现代史上的两个重要国家,两国的经济建设及彼此关系的变化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历史的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1年春,苏俄发生大面积的灾荒,三千多万老百姓挣扎在饥饿的边缘……然而,这个政策引起了农民的不满,一些富农甚至借机拿起了武器。连十月革命中布尔什维克的坚强堡垒——喀琅施塔得的水兵们也支持农民的要求。——《大国崛起》
材料二   (经济大危机下)千百万人只因像牲畜那样生活,才免予死亡。宾夕法尼亚州的乡下人吃野草根、蒲公英;肯塔基州的人吃紫罗兰叶、野葱、勿忘我草、野莴苣以及一向专给牲口吃的野草。城里的孩子妈妈在码头上徘徊等待,一有腐烂的水果蔬菜扔出来,就上去同野狗争夺。……  ——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这个政策”是指什么政策?为了挽救材料中描述的危机苏俄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这一措施有何特点?(4分)
(2)列宁逝世后,斯大林领导苏联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斯大林模式在经济上具有怎样的特点?产生了什么消极影响?(4分)
(3)面对材料二中的危机美国政府采取了什么对策?这一对策的主要特点是什么?(4分)
(4)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回答,你能得出什么启示?
材料三  近几个月来,美国与俄罗斯关系趋于紧张。就在几天之前,俄罗斯总统普京在5
月9日莫斯科红场的阅兵式上不点名的指责美国的对外政策像纳粹德国。美国媒体称,普京在红场阅兵时发表了“暗示美国对外政策像纳粹德国的讲话”。稍早,普京在今年的国情咨文中就对美国进行了激烈抨击。今年2月,普京在慕尼黑的一次发言中批评华盛顿“几乎毫无节制地”使用军力的言论令西方震惊。普京还谴责美国正使世界变得更加危险。
——选自人民网2007年5月16日
(5)世界现代史上美国与苏联作为盟友曾经有过合作,试举两例说明。
(6)为了对付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美国历史上曾采取了什么政策?
(7)美苏关系由“战友”到“敌人”开始于哪一事件?此后随着两国关系的改变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
(8)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讲话中指责美国的对外政策像纳粹德国。纳粹德国的对外政策是什么?
(9)结合现实回答为什么俄罗斯总统普京“谴责美国正使世界变得更加危险”?试举两例说明。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世界格局是指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结构。20世纪,世界格局经历了多次大变动,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请回答:
(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列强通过两次会议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其中哪次会议暂时调整了列强在西方的关系?华盛顿会议确立了列强在哪些地区的统治秩序?在这两次会议是均起主要作用的的是哪两个国家?
(2)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召开的雅尔塔会议奠定看“雅尔塔体系”的基础,雅尔塔会议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3)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冷战政策,形成了两极格局的局面。冷战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的表现分别是什么?标志着两极格局结束的是什么事件?
(4)随着两极格局的结束,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多极化趋势。你认为中国应如何应对这种趋势?(要求:观点鲜明,有理有据)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本题12分
“材料一   2011年美、英、法西方三国从海空两路重击利比亚,利比亚方面指责西方三国的“殖民侵略”,要求联合国安理会召开紧急会议。对此我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对多国部队军事打击利比亚深表遗憾。中方希望利比亚局势尽快恢复稳定,避免武装冲突升级造成更多的平民伤亡。
材料二  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天,就向全世界宣告;“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名共和国全体人民的唯一合法的政府。凡愿意遵守平等、互利及相互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1)材料一中利比亚的事件反映出美国一贯奉行什么样的外交政策?美国的这种对外政策对世界和平构成了极大的威胁,除此之外,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还有那些?
(2)材料一中提到的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你知道联合国是在哪次国际会议中决定建立的吗?
(3)根据上述材料,请回答中国奉行的是怎样的外交政策?
(4)材料一中提到的北约是二战后西方国家遏制共产主义运动“冷战“时的产物,你知道“冷战”开始和结束的标志吗
(5)当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又积极准备军事干涉叙利亚,你认为应该怎样解决叙利亚问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对下列图片的概述不正确的是(    )

A.反映了日本法西斯的疯狂进攻与破灭
B.九一八事变揭开了中国艰难抗战的序幕
C.中国抗战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重要组成部分
D.国际帮助是中国抗战胜利的根本因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3年4月,罗斯福在《罗斯福的世界蓝图》一文,透露了罗斯福对战后世界安排的设想。他的“蓝图”是从世界主义出发,他要求建立一个由美国领导的、符合美国利益的世界政治与经济秩序。他相信,由于战争中英、苏、中等国家都仰仗美国的经济、军事援助,凭着美国的实力,他可以利用战时的“大国合作”来实现其“蓝图”。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提到的战时“大国合作”主要体现有哪些?(3分,写出一例即可。)依据材料概括罗斯福“世界蓝图”的实质是什么?
材料二  1945年上任的哈里·杜鲁门,在追求世界霸权的战略目标上与罗斯福完全一致,所不同的是他加紧把罗斯福纸上的“蓝图”转变为全面展开的称霸活动,把罗斯福同苏联战时的“合作”转变为二战后以苏联为主要敌手。
(2)指出杜鲁门为实现罗斯福的“世界蓝图” 出台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的具体表现是有哪些?
(3)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苏两国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历史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