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解析: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任何国家、任何民族都是在不断改革创新中向前发展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论语》
原文大意: 管仲辅佐桓公,在诸侯中称霸,一统天下,老百姓到现在还受到他的恩惠。
材料二: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后,国家富强起来。
材料三: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资治通鉴》
原文大意: 魏主决心改变鲜卑族风俗,召见群臣。……魏主说:“如果名不正、言不顺,那么各种制度就不能确立。现在要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那些年龄在30岁以上的人,使用鲜卑语已成为习惯,可以允许他们不立 即改变。但是,30岁以下的人和在朝廷做官的人,不得继续使用鲜卑语,明知故犯,就要降职或罢官。”
材料四: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按:代,郡名,今山西省东北、河北省西北一带)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资治通鉴》
原文大意:魏主颁下诏书,认为:“北方人把土 叫做拓,后来又叫做跋。魏国的祖先源自黄帝,因尊崇土德的缘故成了大王,所以称作拓跋氏。那泥土,黄颜色中的一种,是万物最初的源头;应该改姓元。各位有功之臣以及从代郡来的老家族的人,姓中有的是复姓,都要改为简单易记的姓。
(1)材料一中“霸诸侯”的国君是谁?根据材料一指出,他任用谁为相,改革内政,首先称霸的?
(2)材料二反映了商鞅变法中的哪两项内容?这一变法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3)材料三中的“魏主”是谁?材料三反映了他的哪一项改革措施?材料四反映了他的哪一项改革措施?这些措施产生了怎样的积极作用?
(4)当前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正向全面深化推进,请从改革对社会发展的作用的角度谈谈你从以上史实中获得的启示。
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雪》中有“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根据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毛泽东在诗词中提到的“秦皇汉武”分别是指谁?
(2)“秦皇”、“汉武”在思想统治方面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秦皇”:
“汉武”:
(3)除了在思想上,“汉武”还在政治上如何加强中央集权的?
分
材料一: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诸侯。”
材料二:汉高祖把子弟分封到外地做诸侯王,目的是让他们镇守四海,拱卫天子。可随着时间的推移,诸侯王在封国内各自为政,不听天子诏令,有的甚至图谋举兵夺取皇位。
材料三:儒家学说从创立到作为封建正统思想,经历了艰难的历程。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问题:
(1)秦始皇建立了一个怎样的国家?他认为春秋战国以来,天下战争不断的根源在于西周实行了什么制度?基于此,他采取了什么制度来管理国家? (3分)
(2)西汉时期又出现了什么问题?汉武帝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他这样做有什么意义? (3分)
(3)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待儒家学说采取的政策有什么不同?( 2分)
(4)写出秦汉时期北方的劲敌(1分)。请问西汉从什么时候开始大规模反击这一劲敌?(1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史记》
材料二: “江南地广,或(有的地区)火耕水褥(用烧荒和原始的水稻耕作技术从事农业生产)。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
──《汉书》
材料三: “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物产丰富),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材料四: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请回答:
(1) 材料一二反映了江南地区怎样的经济状况?(2分)
(2) 材料三《宋书》里描写的是东晋南朝时的江南,这一时期江南地区经济状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变化的原因有哪些?(6分)
(3) 列举一例东晋南朝时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表现。(2分)
(4) 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材料四说明了什么?(4分)
2011年为迎接中国共产党90周年华诞,央视一套隆重播出了电视剧《中国1921》。前期内容重点播放了从南湖红船到八一枪声,从井冈号角到长征壮歌,从抗日烽火到建国大业的历史画面。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在“南湖红船”上召开了什么重要会议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这次大会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什么?
(2)“八一枪声”是在哪个地方打响的?有何历史意义?
(3)“长征壮歌”中被认为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的是哪一会议?
(4)“抗日烽火”中,国共两党重新合作,中华民族出现了空前团结抗战的局面。你知道这次合作形成统一战线的名称叫什么吗?试举出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共产党在敌后战场抗战的著名战例各一例。
(5)抗日烽火结束后,中国陷入全面内战时期,你知道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吗?
(6)你能从电视剧前期的重点内容中得出什么结论或启示吗?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材料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 ,各子其子,货力为已;大人世及以为礼。”
请回答:
(1)材料一讲的是什么时期的情况?
(2)“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代表什么的制度?
(3)材料二中“天下为家”的局面是从何人开始的 ?“公天下”变成“家天下”标志着什么制度代替了什么制度?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不同肤色、不同地区的人们共同缔造了人类历史,创造了辉煌的世界古代文明。古埃及人、古巴比伦人、印度人以及中国人、希腊人和罗马人等,都曾举起过照亮世界文明的火把……古代文化在交流、碰撞中融合发展,推动着历史的进步。
材料二 古代史上有过许许多多的战争和征服,这些无疑是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但横贯亚欧大陆丝绸古道上的商队来往,联系太平洋西海岸、印度洋、地中海……诸海航路的船只航行,对传播生产技术、文化知识于古代世界各地也许是更为重要的。
请回答:
(1)列举古代印度和古希腊对人类文明作出的贡献。(各举2例,共4分)
(2)东西文化交流除了战争碰撞,更多的是以什么方式为主?结合材料二,说说这一方式对世界文明传播与发展的意义。
(3)各国各地区的人们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请你谈谈现代文明交流中我们应持的态度。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战后兴起的科技革命,使一大批新兴产业如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半导体、宇航以及激光等工业应运而生,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战后20年是美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材料二 看下图:
材料三 (20世纪)90年代,美国信息技术在5年中对美国GDP的贡献率为30%左右。信息技术的发展
还带动了传统产业的信息化和高技术化,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微软公司的分公司已遍布世界各地。
请回答:(1)图1历史人物当选为美国总统时面临的问题是什么?这一问题的解决对美国经济发展的作用是什么?
(2)图2历史人物首次当选为美国总统时面临的问题是什么?他推行的新政有何特点?
(3)根据材料一,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4)根据材料三,概括20世纪90年代美国新经济的主要特征。
(5)综合上述问题,美国经济发展的历程对我国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关于俄国历史的相关问题。
材料一 沙皇……在对莫斯科贵族 的一次讲话中指出:“……现行的农奴领有制不能一成不变,与其等待农奴自下而上地解放自己,倒不如从上面来废除农奴制度,解放农奴为好。”
材料二 这位身材不高,有着钢铁般意志和敏锐头脑的思想巨人,正在创造着人类历史上的奇迹——他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独自与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相抗衡,并成功地粉碎了他们的一切武装干涉……
材料三 我们现在正用“新经济政策”来纠正我们的许多错误,我们正在学习怎样在一个小农国家里进一步建设社会主义大厦而不犯这些错误。
——以上材料根据俄国相关资料整理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这位沙皇是谁?从他的讲话中可以看出他想解决什么问题?
(2)材料二中的人物是谁?他领导的哪一次革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3)材料三中“新经济政策”纠正了苏俄当时什么政策的错误?“新经济政策”采用了什么经济手段来恢复国民经济?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改革或革命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请仔细阅读以下材料,认真思考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主要内容:政治方面大力加强中央集权,废藩置县;经济方面:向西方学习,殖产兴业,鼓励发展近代工业。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及设备,聘请外国专家,向国外派遣留学生;军事方面:模仿西方国家,实行征兵制;社会生活和文化教育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
材料二:1874年-1890年,日本工业生产年均增长率为12.1%,同时期的英国为1.7%,美国为5.2%,法国为2.1%,德国为3.5%,日本在短短的15年的时间内,初步实现了资本主义工业化,并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内,走完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差不多用了200年左右时间才完成的资产阶级现代化的进程。
(1)材料一出自日本历史上哪一重大事件的内容?该重大事件是日本走上了什么发展道路?
(2)材料一与材料二之间反映了什么关系?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日本“初步实现了资本主义工业化”的特点是什么?
(4)日本实现工业化的进程对你有什么启示?(至少答出两点)
阅读下列图片和材料:
材料一:图二的人物曾说:“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距,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请回答:
⑴图一事件中、图二中的人物分别是谁:
⑵图一中的人物所带领的船队最远到达什么地方?
⑶图二中的人物的主要事迹是什么?
⑷简述图一人物下西洋的历史意义?
⑸明代图一中的人物下西洋以后,为什么中国海外贸易停滞不前,国力日益衰退?
人类文明间的交往生生不息,并从地域性走向全球性。
请回答:
(1)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彼此隔绝状态。请用史实论证这一观点。
(2)戊戌变法是一次向西方学习的运动,其开始的标志事件是什么?列举该运动中利于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传播的措施。
(3)1945年9月2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最终胜利,从而挽救了人类文明,避免了历史的倒退。请举一例二战期间同盟国精诚合作打击法西斯国家的史实。
(4)促进文明交流,尊重文明多元化,是人类进步的表现。由此,我们对不同文明共存发展应持有怎样的态度?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唐初诸帝时代,中国的温文有礼、文化腾达和威力远被,同西方世界的腐败、混乱和分裂对照得那样地鲜明,以致在文明史上立刻引起一些最有意思的问题。中国由于迅速恢复了秩序和统一而赢得了这个伟大的领先。
——韦尔斯《世界史纲》
材料二 清朝在康熙、雍正、乾隆帝时期,经过同外部侵略势力及内部民族分裂势力的一系列重大斗争,建立起一个空前统一和巩固的国家。这就基本奠定了今天中国疆域的规模。
——张传玺主编《中国古代史纲》
材料三 内战首先使美国原来宪政机制中分裂的主权得到了统一。它为美国大工业化的发展,准备了条件。这个是一个先行,如果说,主权得不到统一,领土不能够得到统一,或者劳动力体制得不到统一的话,后面的大工业化还会推迟,或者不会产生这么大的效果。
很多美国历史学者认为,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一道分水岭。联邦政府从此变得强大起来,美国的农业、工业以及整个国家都发生了重要的转变。
——《大国崛起 美国》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初中国“文化腾达和威力远被”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唐初中国“文化腾达”的事例。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康熙、雍正、乾隆帝对中国历史的贡献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一个清朝同内部民族分裂势力作斗争的例子。
(3)根据材料三,归纳美国内战的作用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联邦政府成立于何时?
(4)综上,纵观古今中外历史,你认为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有何借鉴?
综合探究:
历史伟人有时会对历史的进程产生巨大的影响,下面三幅图片为20世纪世界杰出的伟人。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面对20世纪各自国家的社会动荡或剧变,这三个伟人在当时各自的国家都进行了一次成功的改革。
请结合史实回答:
(1)这三个伟人在当时各自的国家都进行了哪些成功的改革?
(2)图一、图二两位伟人的改革分别“新”在何处?
(3)三位杰出的改革家在改革的过程中都十分关注民生,重视农业发展,他们在农业方面是如何进行改革的?
(4)从上述改革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认识?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探究一 制度篇
⑴统治阶级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不断开创新的政治制度。元朝在地方上实行了什么行政制度?在中央废除丞相,在地方设三司是哪个朝代的统治措施?
⑵“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这些诗句反映的现象与哪一制度的推行直接相关?
探究二 经济篇
⑶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列举唐朝时出现的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典型生产工具一例。“国家根本,仰给东南”的现象最早出现在什么时期?
探究三 科技文化篇
⑷根据上图和所学知识,写出我国唐代和明清时期的主要文学形式。
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若止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材料中的“极为神速”主要得益于我国四大发明中的哪一项发明?(1分)
探究四 感悟篇
⑸综合以上内容,在如何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方面,你得到哪些启示?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