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历史试题 / 问答题
初中历史

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为什么会取得胜利?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0年上海世博会已于5月1日盛大开幕,为更全面地了解世博会,九年级(2)班同学在互联网上查阅了下面的资料。结合所学知识,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些资料。
[强国盛事]
材料一:1851年5月1日,世界上第一次博览会在英国召开。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英国已经是世界上一流的强国,没有人怀疑英国的强大,因而强大而带来的巨大召唤力使英国举办了世界上第一届世界博览会。……许多参观者在这里看到了他们平时绝无可能看到的商品,看到了这些神奇的机器承担以往只能靠人工而无法借助机械的帮助来完成的工作……这次世界博览会不仅是一次“眼花缭乱,丰富多彩”的陈列,而且开创了今后数十年自由贸易的先驱,向人类预示了工业化生产时代的到来。
(1)根据材料一说明,英国在当时成为一流强国的原因
[交流盛会]
材料二:1992年意大利热那亚世博会的主题是:船舶与海洋,下图是其吉祥物及标志,其标志上有“Colombo92”、“500”字样。

(2)你知道是纪念哪一历史事件吗? 
[科技盛宴]
材料三:见下图

(3)第一届世博会中“这些神奇的机器”使用的动力机器是什么?
(4)从材料三的图可见当时英国工业生产方式主要是什么?
(5)假如你是18世纪60年代的一位法国银行家,现在你带着大量的资金准备在英国投资建厂。你认为什么行业最值得你去投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春秋战国时期被称为我国古代历史上的“大变革时代”。请回答:
下列两幅图,从侧面反映 “大变革时代”中出现的历史现象,你能将下列说明,按照你发现的历史规律排列吗?(将英文代号填写在相应数字序列后)

A.一些奴隶主将新开垦田地变成私田出租。
B.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
C.各国掀起变法运动。
D.奴隶主转化为封建地主,租种地主土地的人,变成农民。

E、新兴的地主阶级为了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
(1)排序:①                                    
(2)你认为,商鞅变法中哪些内容会损害这些“守旧群臣”的利益?(至少举出两条说明)
(3)你怎样来认识商鞅变法的重要意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百年党史谱就华章,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启航新征程】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哪次事件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才能让中国共产党永远年轻。这个初心和使命指什么?


【合作新局面】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就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并同孙中山先生领导的中国国民党携手合作,帮助国民党完成改组,建立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掀起轰轰烈烈的大革命,给北洋军阀反动统治以沉重打击。

——摘自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2)材料二中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是在哪次会议上?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大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合作创办了什么学校?


【开创新道路】

材料三: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

——摘编自人民出版社《中国共产党简史》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工业化起步的标志是什么?写出三大改造的实质。哪次会议上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探索新思想】

材料四: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指导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开创新局。

——摘编自《续写新时代红色华章》

(4)请你回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什么?

来源:2024年四川省达州市中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据你的统计,在我们学过的不平等条约中,明确提出赔款要求的有哪些,赔款数额累计至少有多少两白银?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绝大多数历史学家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
材料二

(1)材料一中的“地理大发现”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率先开启人类这一“历史大幕”的是哪两个国家?
(2)公元1400年以后的两百年间,欧洲绘图人笔下的几大块陆地(图一),逐渐演变成我们今天所熟悉的清晰可见的模样。结合图二中的航海路线,指出打破这种局面的三位航海家分别是:
(3)如今的世界越来越紧密联成一个整体,其源头可追溯到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结合所学,谈谈“地理大发现”的历史意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在旧西藏,95%以上的藏族人民是世代人身依附于官家、贵族和寺庙的农奴。旧西藏用了几百年的《十三法典》、《十六法典》把人分成三等九级,明文规定属于“下等下级”的铁匠、屠夫、妇女,其“命价”为“草强一根”,并用“挖眼、砍手”等残酷的刑法来维持这种三等九级的封建农奴制度。
材料二、(1)1989年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级机构里,少数民族官员所占比例人大常委会正、副主任职务 17.27%正、副省长、自治区正、副主席 12.66%
(2)直辖市、地区、自治州一级机构里,省数民族官员所占比例人大常委会正、副主任职14.22%这些比例全都高于少数民族总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的比例。
材料三:1949年,少数民族地区的工农业总值为36.6亿元其农业为31.2亿元,工业为5.4亿元;1990年,少数民族地区的工农业总产值达2272.8亿元,与1949年相比,按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增长了22.6倍。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说明旧西藏的政治情况?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党和政府处理少数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什么?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党的民族政策的认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共产党组织开展的辛亥革命纪念活动,是中国共产党表达其现实主张的重要策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指出辛亥革命的不足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毛泽东撰写这两篇文献的时代背景。

材料二

(2)根据材料二,概括社论表达的共同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共产党为此做了哪些重要努力?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为完成"孙中山先生未竟的革命事业"取得了哪些伟大成就?

来源:2021年广东省中考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班计划以“风雨九十四年”为主题,开展中国共产党党史知识竞赛活动。下列是竞赛筹备小组为此编制的部分试题,请运用所学知识,提供准确答案。
(1)分别说出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1978年—现在)召开的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名称。
(2)邓小平等共产党人实行改革开放,从而开辟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党和政府首先从农村开始改革,推行的主要政策是什么?对城市改革的重点是什么?与此同时,我国对外开放也开始起步,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东方奇迹”。哪个经济特区被外国人誉为“一夜崛起之城”?
(3)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发生了第二次历史性的巨变。分别指出新中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初步建立的时间。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逐步增强,国际地位大大提高。列举2001年反映我国外交成就的大事。(两例即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分析探究题:
汇入工业文明大潮,近代中国经历了屈辱、艰辛的历程。中国人民为反抗列强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进行着英勇的斗争,开始了救亡图存的探索。
(1)中国反抗西方列强的斗争为什么会一再失败?请至少答出两点原因。
(2)近代化的探索,向近代社会转型包括哪些事件?中国向西方学习为什么屡受挫折?请归纳出两点以上原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革命和改革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法国虽是启蒙运动的故乡,但在拿破仑登场前,却并不是由开明专制君主统治的。因而,法国是一个极其低效和不公平的国家,以致统治机构摇摇欲坠地陷于停摆状态。正是政府的这种停顿状态,使野心勃勃、心怀不满的资产阶级有机会成功地夺得政权。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20年前,拿破仑主持制定了一部民法典,请问这部法典体现了哪些原则?


材料二: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法令规定: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2)根据材料二回答,1861年农奴制改革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什么条件?


材料三大约在150年前,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岛国日本,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并最终使自己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的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

——摘编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是通过什么事件成功摆脱了“生存危机”?该事件的性质是什么?


材料四面对经济大危机,罗斯福在演说中说:“我向你们保证,我对自己立下誓言,要为美国人民实行新政。”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政”的特点和中心措施分别是什么?

来源:2024年四川省达州市中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元日》

(1)根据材料一写出,图一建筑是哪一古国的文明成果?图二青铜器的名称是什么?图三刻在石柱上的法典名称是什么?图四中的数字创造者是谁?

(2)材料二A中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是哪部著作?作者是谁?B中的“他”是指哪一位?C中的著作被誉为什么?

(3)材料三中的“爆竹”与我国古代的哪项重大发明相关?与它齐名的哪项发明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这两项发明经阿拉伯人传到了哪个大洲?

(4)综上所述,世界公认的四大文明中,中华文明是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你认为如何才能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文明成果?

来源:2024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是一部充满互动与交融、从多元到-体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胡之名,初本专指匈奴,后为北族通称,以其形貌相同,不可无以为别,故以方位冠之。乌丸、鲜卑之先,称为东胡是也。其后循是例,施诸西北,则曰西胡,曰西域胡……其居地可以屡迁,俗尚亦易融合,惟形貌之异,卒不可泯,故匈奴、乌丸、鲜卑等,入中国后,胡名遂隐,惟西域人则始终蒙是称焉。

--摘编自吕思勉《读史札记·胡考》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称"胡"的民族具体有哪些?分析"胡"由北族通称变成仅指西域人的原因。


材料二

(2)提取材料二中可以相互印证的历史信息。


材料三

沙陀族建立的后唐、后晋与后汉王朝,并未带来严重的种族歧视与压迫,反而历经摸爬滚打促成了各民族的融汇。恰恰在这一时期之后,所谓"蕃兵胡将"问题,河北、河东地区的"胡化"问题,不再成为纳入士大夫视野的严重问题。活动在中原地区的沙陀、粟特、回鹘等民族,有许多就地融入了汉族社会。

--摘编自邓小南《论五代宋初"胡/汉"语境的消解》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五代宋初"胡""汉"观念有何变化?

来源:2021年广东省中考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1年1月11日,在位于天安门广场东侧的国家博物馆北门广场,矗立起一座孔子雕像。许多海内外华人在雕像前虔诚地祭拜着“一代圣贤”孔子。2000多年前他是鲁国人,500年后成为中国人,又过了500年成了东亚人,现在要让孔子成为世界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论语·颜渊》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雍也》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
材料二:(他)因抱改革天下之宏愿,故政治活动之外更注重于教育,开中国史上民间自由讲学之第一声。
——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三:“吾将以教主尊孔子。……而教主不足以尽孔子。教主感化力所及,限于其信徒……举中国人,虽未尝读孔子之书者,而皆在孔子范围中也……吾将以教育家尊孔子。……而教育家不足以尽孔子。教育家之主义及方法,只能适用于一时代、一社会,而孔子之教育,则措四海而皆准,俟(等待)百世而不惑也。
——梁启超:《世界伟人》
(1)据材料一,指出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什么?援引材料一中的一句原话说明如何来实现这一主张?
(2)你认为孔子的政治主张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能否实现?为什么?
(3)结合材料二,谈谈孔子在教育方面作出了哪些贡献?请列举一例孔子在教育方面的名言。
(4)材料三中梁启超是怎样评价孔子的?概括指出其评价的主要依据。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共6分) 材料一 为什么要进行这种改革呢?简单地说,就是因为中国原来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这就是我们民族被侵略、被压迫、穷困及落后的根源……这种情况如果不加以改变,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就不能巩固,农村生产力就不能解放,新中国的工业化就没有实现的可能,人民就不能得到革命胜利的基本果实,而要改变这种情况,就必须按照《A》的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这就是我们要实行土地改革的基本理由和基本目的。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材料二 在属于自己的土地上耕耘和收获,农民的积极性大大提高。1951年,中国粮食产量达到1.436 3亿吨,比1949年增长了26.9%。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原来的土地制度”有什么消极作用?“A”处应当填写的内容是什么?
(2)从两则材料可以看出党和国家实行土地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3)土地改革后,农村的土地所有制发生了什么变化?
(4)材料二中数字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历史问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