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问题。共10分。
日前,烟台大学7位保洁员吃学生剩饭的照片蹿红网络。这些老人自愿食用学生的剩菜剩饭,只是为了向莘莘学子传递“节俭是一种习惯”的理念。
其实,我们一直是一个崇俭抑奢的民族。《左传》有言:“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李商隐《咏史》诗曰:“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节俭败由奢。”然而,不知从何时起,奢靡之风逐渐抬头,浪费现象悄然流行。一些人认为宁剩毋缺、宁多毋少才够档次,以为一掷千金、挥霍无度才算有面子,于是个人消费竞相攀比、追逐奢华。太史公高呼:“一饱之需,何必八珍九鼎?七尺之躯,安用千门万户?”司马光告诫后人:“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如果人人厉行节约,13亿人积腋成裘、聚沙成塔,那将是多么巨大的财富?相反,浪费起来,又将是多么巨大的损失?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的是
A.蹿(cuàn)红莘(shēn)莘学子奢靡(mí)宁(nínɡ)剩毋缺 |
B.蹿(cuān)红莘(xīn)莘学子奢靡(mǐ)宁(nìnɡ)剩毋缺 |
C.蹿(cuān)红莘(shēn)莘学子奢靡(mí)宁(nìnɡ)剩毋缺 |
D.蹿(cuàn)红莘(xīn)莘学子奢靡(mǐ)宁(nínɡ)剩毋缺 |
文中划线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一掷千金 | B.一饱之需 |
C.厉行节约 | D.积腋成裘 |
材料中的保洁员形象,作者最认同的一项是
A.自食其力者 | B.传递理念者 |
C.追随时尚者 | D.哗众取宠者 |
下列文学常识错误的一项是
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的重要文献。 |
B.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他擅长诗歌写作,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 |
C.《史记》也叫《太史公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中国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长达3000余年的历史。 |
D.《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由北宋的司马迁和他的助手等人编纂而成。 |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每空0.5分,选择2分,共4分)
①王夫人道:“……我不放心的最是一件:我有一个孽根祸胎,是家里的‘混世魔王’,……你只以后不要睬他,你这些姊妹都不敢沾惹他的。”
②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
③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这三段文字都是描写宝玉的。
①是________描写,用的是欲扬先抑的手法;
②是外貌描写,以赞赏的笔调来突出宝玉的 ________ 。
③是模拟封建卫道者的口吻写的,突出宝玉的________性格,这是宝玉的本质特点,运用了________的手法。
对“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穷困失意,懒惰愚笨 | B.愚笨顽皮,不通人情世故 |
C.厌弃功名,否定封建正统 | D.不学无术,不懂儒家经典 |
任选一题回答
(1)请简述芒种节黛玉葬花的情节。( 2 ) 简述刘姥姥二进荣国府宴游时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列文字做题。.
(正末云)孩儿一向有失探望,母亲请坐。受你孩儿几拜。(做拜科)(夫人云)孩儿请起,稳便。(正末云)母亲,你孩儿此来,一者拜候岳母,二者上朝进取去。(夫人云)孩儿请坐。下次小的每,说与梅香,绣房中请出小姐来,拜哥哥者。(从人云)理会的,后堂传于小姐,老夫人有请。(正旦引梅香上,云)妾身姓张,小字倩女,年长一十七岁。不幸父亲亡逝已过。父亲在日,曾与王同知指腹成亲,后来王宅生一子是王文举,俺家得了妾身。不想王生父母双亡,不曾成就这门亲事。今日母亲在前厅上呼唤,不知有甚事,梅香,跟我见母亲去来。(梅香云)姐姐行动些。(做见科)(正旦云)母亲,唤您孩儿有何事 (夫人云)孩儿,向前拜了你哥哥者。(做拜科)(夫人云)孩儿,这是倩女小姐。且回绣房中去。(正旦出门科,云)梅香,咱那里得这个哥哥来 (梅香云)姐姐,你不认的他 ,则他便是指腹成亲的王秀才。(正旦云)则他便是王生 ,俺母亲着我拜为哥哥,不知主何意也呵 (唱)【仙吕】【赏花时】他是个矫帽轻衫小小郎,我是个绣帔香车楚楚娘,恰才貌正相当。俺娘向阳台路上,高筑起一堵雨云墙。【幺篇】可待要隔断巫山窈窕娘,怨女鳏男各自伤。不争你左使着一片黑心肠,你不拘箝我可倒不想,你把我越间阻,越思量。(同梅香下) 选自郑光祖《倩女离魂》
根据元杂剧文化常识填空:
(1)正末指________________; ⑵正旦指____________;⑶科指_______________。
(4)【赏花时】指____________; ⑸从节选可以看出,倩女具有追求婚姻自由__________性格。
阅读曹雪芹《红楼梦》中“宝玉挨打”后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见宝玉睁开眼说话,不像先时,心中也宽慰了些,便点头叹道:“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有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刚说了半句,又忙咽住,不觉眼圈微红,双腮带赤,低头不语了。
选段中探望宝玉的人是谁?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此人心里的何种矛盾?
请紧扣下面画线句的观点,结合《论语》或《三国演义》的有关内容,运用排比修辞手法,续写一段意思完整的话,不少于60字。
"和"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之一,不少名著都蕴含有尚和精神。
根据下面情境,完成后面的问题,每小题2分,共8分。
学校举办了戏剧节,学生们表演了经典剧目《窦娥冤》《哈姆莱特》和课本剧《项链》《鸿门宴》。
戏剧节给嘉宾的邀请函正文如下,请找出不得体的一句
①今特邀您莅临戏剧节。②为我们的演出做观众。③相信您能享受到最具特色的演出。④我们期待着您的光临。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下列是与戏剧节表演剧目相关的文学常识,其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窦娥冤》中“六月飞雪”脱胎于“东海孝妇”的故事,此情节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
B.莎士比亚在《哈姆莱特》中讲述了一个复仇故事,“生存还是毁灭”的话题贯穿全剧。 |
C.《项链》主人公玛蒂尔德的命运真如作者感慨的那样,被极细小的一件事情改变了。 |
D.刘邦在谋士范增的帮助下逃离了杀机四伏的鸿门宴,在与项羽的交锋中先胜一筹。 |
戏剧节闭幕式上,嘉宾发表感想,其表述中熟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以前总听说学校戏剧节搞得红红火火,但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今天看了演出还真是如此。学生们的表演不温不火,可见咱们的孩子为戏剧节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下了很多功夫,真应了那句话:玉不琢、不成器。
A.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 B.不温不火 | C.九牛二虎之力 | D.玉不琢 不成器 |
表演结束后,大家纷纷在校园网上发贴,其中对传统称谓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舍妹在戏剧节上获大奖,多亏老师们的悉心指导,我们全家都很感谢你们。 |
B.令郎不愧是戏剧世家子弟,他的演出让人过目不忘,真可说是后生可畏呀! |
C.您家母在戏剧节上的感言,字字铿锵、句句有力,听来真令人感慨不已。 |
D.我的家教很严,家父常常告诫我说,演戏如同做人,戏里戏外均要认真。 |
根据你对诗人所抒发的情感的理解填空,每个空格不超过5个字。
《沁园春·长沙》抒发了毛泽东的 (1),《雨巷》抒发了戴望舒对丁香姑娘的 (2),《再别康桥》抒发了徐志摩对母校的绵绵别情,《大堰河——我的保姆》抒发了艾青对“母亲”大堰河的赤子之情。
阅读下面的《红楼梦》选段,回答问题。
探春道:“我的东西倒许你们搜阅,要想搜我的丫头,这却不能……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说着,不觉流下泪来。
探春在什么情况下说了这段话呢?说这话之前和之后,她做了什么?请简述相关情节。
以下两题任选一题
(1)(宝玉)展开《会真记》,……桃花……落得满身满地皆是。……黛玉来了,……宝玉听了,喜不自禁,笑道:“待我放下书,帮你来收拾。”(《红楼梦》第二十三回 西厢记妙词通戏语)
请问:宝玉原来是如何“收拾”落花的?黛玉认为要如何收拾才好?之后两人共读西厢又发生了什么趣事?
(2)黛玉……心下想道:“人人都笑我有些痴病,难道还有一个痴子不成?”……便道:“啐!我道是谁,原来是这个狠心短命的。”……(《红楼梦》二十七回 埋香冢飞燕泣残红)
请问:这个“狠心短命的”是谁?黛玉在什么情况下看见他?结果又如何?请简述相关情节。
阅读下面《三国演义》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
灵曰:“将军欲杀纪灵耶?”布曰:“非也。”灵曰:“莫非杀大耳儿乎?”布曰:“亦非也。”……灵曰:“若此则杀灵也?”布曰:“无有此理。布平生不好斗,惟好解斗。吾今为两家解之。”灵曰:“请问解之之法?”布曰:“我有一法,从天所决。”
文中的“大耳儿”指的是谁?吕布的解斗之法是怎样的?结果如何?请简要回答。
答: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