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语文试题 / 论述类文本阅读 / 现代文阅读
高中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微 时 代 的 阅 读
①阅读是一种让他人思想介入自己思想的行为,如果没有阅读,我们的思想只能是一种个人化的沉思默想,甚至会让思想终止。但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阅读”方式,不同的阅读方式也在左右着不同时代的人的思维方式。
②在书籍和印刷术普及之前的年代,阅读是一种带有贵族色彩的行为。“锄带经、牧编简”其实是一种理想和奢望。难以保存的易碎的莎草纸,携带不便的竹简,成本昂贵的绢帛,不是一般的农民和工人可以随便使用的,人们除了劳动之外,只能坐在那里发呆出神。因此那个时代不妨称之为“沉思默想的时代”。印刷术和书籍的普及,是阅读普及的前提,也是公众化的“阅读写作时代”的起点。
③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照相技术、电影技术、现代城市文化等“奇观文化”的兴起,历史进入了“观看猎奇时代”。中国作为后发达国家,这一时间的出现稍迟,整个20世纪,基本上是一个“阅读写作”和“观看猎奇”交替冲突的时代。20世纪80年代,电视在中国家庭的普及,使得这种“观看”文化得以凸显,直到新世纪网络文化的普及,这种“观看猎奇时代”才真正显形。
④沉思默想时代的人都是“思想家”,他们心接古今、直抵本质。即便是一位击壤的老人随便唱一嗓子,也成了千古名言。阅读写作时代,是将思想家的思想稀释到纸张上和书籍上,通过阅读传播到更多散乱的脑子里。观看猎奇时代,是思想的整体性碎裂成零星图像的时代,阅读变成了对奇观的欣赏。人们对思想内容的追求,或许并没有变化,但刺激思维的媒介发生了变化,媒介与其说是思维的中介,不如说变成了思维本身。这就是著名的“媒介即信息”的观点。因此,我们不要简单地对待这种“微时代”阅读媒介变化带来的后果。
⑤今天所说的“微时代”,是一个现代高科技传播媒介极度发达的时代。我们每天都要面对网络这个大的综合媒介,还有众多附着在其上的的小媒介(应用软件,APP)。这些媒介能够将我们试图通过传统“阅读”行为而获得的信息和思想,迅速转化为五花八门的文字图像、声音系统和动作影像,并且在我们眼皮底下不停地晃动。当我们介入这样一种阅读过程的时候,大脑一直在提醒我们的理性:要注意阅读中的思想和精神信息,但图像却一直在引诱我们的潜意识:还有更神奇的“奇观”。这就是所谓的“微时代”阅读所特有的“撕裂性”。
⑥因此,“微时代的阅读”,本质上并不是一种阅读,而是一种“观看”,甚至就是一种“猎奇”。我们要正视这种阅读及其后果,而不是简单地褒贬。我们如何使得这种时尚的“阅读”,与先前那种“阅读写作时代”的阅读和“沉思默想时代”的思考具有相关性呢?这是一个问题。面对极度发达的现代媒介,当我们的“阅读”,真的变成了一种“观看”,我们的思想发动机是否会熄灭呢?这更是一个问题。
下列关于“微时代的阅读”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微时代的阅读”产生的后果,就是它本质上已经不再是一种“阅读”,而是一种“观看”,甚至就是一种“猎奇”。
B.“微时代的阅读”与先前那种“阅读写作时代”的阅读和“沉思默想时代”的思考相比,称得上是一种时尚的“阅读”。
C.“微时代的阅读”具有“撕裂性”,这种“撕裂性”主要表现在人们有意注意阅读中的思想和精神信息,而图像却在不断地引诱读者“猎奇”的潜意识。
D.“微时代的阅读”媒介必然会把传统“阅读”行为获得的信息和思想,迅速转化为各种文字图像、声音系统和动作影像。

下列对不同时代阅读的背景和方式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书籍和印刷术普及之前,阅读是一种带有贵族色彩的行为,“锄带经,牧编简”也不是一般的农民和工人能做到的。
B.“观看猎奇时代”真正显形,是在电视在中国家庭普及之后,在新世纪网络文化普及之时。
C.在高科技传播媒介极度发达的今天,随着阅读媒介的变化,“媒介即信息”的观点引人注目,“微时代的阅读”悄然来临。
D.书籍和印刷术的普及,标志着公众化的“阅读写作时代”的开始,因为它为阅读行为的普及提供了条件。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面对微时代的阅读,作者对人们是否还能自主思想表达了隐忧,并指出应该从“阅读写作时代”的“阅读”和“沉思默想时代”的“思考”中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B.微时代的阅读使人们对思想内容的追求发生了变化,这是因为刺激思维的媒介发生了变化,媒介与其说是思维的中介,不如说变成了思维本身。
C.“沉思默想时代”的人,“心接古今、直抵本质”,但是他们的思想在当时却不能像“阅读写作时代”那样通过阅读得以传播。
D.思想的整体性碎裂成零星图像,是阅读写作时代转向观看猎奇时代的一个发展规律。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①文学理论创新是中国当下文艺学建设中一个越来越引人注目的话题。在有关这一话题的讨论中,不少学者都谈到了中西汇通的问题。而我们进行创新的立足点和落脚点在哪里?我们的创新应该立足于中国还是立足于西方?是立足于中国的当下现实还是立足于中国的传统?我们进行文学理论创新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解决现实中存在的中国或人类的问题还是为了确立中国文化身份?
②对于这些问题,不同的学者或许会有不同的回答。中国文学理论的创新应该立足于中国当下的现实,创新的根本目的是解决现实中的中国乃至人类的问题。身份的确立是学术创新的连带后果,但它并非中国文艺理论创新的最终目的。如果中国文学理论家能原创性地提出问题,能原创性地思考或解决问题,中国文学理论家的身份会自然确立,用不着我们对它过分焦虑。因此要想进行文学理论创新,我们首先应该多一点问题意识。其实不只是文学理论创新如此,任何学术创新的不竭之源都在于现实中存在的问题。现实中有了新问题,就需要有人来解决,如果谁的研究最先或比较早地关注甚至解决了新问题,谁的学术研究不可避免地具有了原创性。因此能不能进行学术创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具有敏锐的问题意识,能否及时发现甚至预见现实中存在的问题。
③但需要说明的是,我们这里所说的“现实”包含几个层次:一是生活世界的现实;二是文学活动的现实;三是文学理论自身的现实。前一者属于通常所说的“事物”的层次,后两者则属于“话语”的层次。但无论是属于“事物”的层次还是属于“话语”的层次,都是文学理论研究据以展开的基础和前提,也都是文学理论研究需要关注的“现实”。在这三个层次的“现实”中,生活世界是最基础的现实。如果一位文学理论研究者能率先关注这一层面的现实问题,并力图做出解答,做出的学问不仅可能使他成为一位具有开创性的文学理论家,而且还可能使他成为一位原创性的哲学家、思想家。但我们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在研究“话语”层面的现实,而不是生活世界层面上的现实。
④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形,不是因为生活现实中不存在问题,而是因为生活现实中的问题过于芜杂,过于沉重。面对现实世界中的这些问题,文学理论研究者至少应该思考我们的研究能否为促进它的解决或改善提供一些理论上的帮助。如果中国文学理论研究者具有这样的现实关怀,具有敏锐的问题意识,有许多理论和批评问题或许应该由中国学者而不是西方学者率先提出。
⑤新时期以来,中国社会现实的变革导致文学实践活动的变化。这些变化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都向我们已有的文学理论发出了挑战。如果中国文学理论家对这种挑战作出积极的回应,他就不得不变革、创新现有的文学理论。从中国文学理论研究的现实来看,中国文学理论家的确也在随着这些变化不断地调整、变革原有文论,取得了一些具有创新性的重要成果。但总的来看,我们的创新和问题的召唤还很不相称。
(节选自赵奎英《文艺理论创新的立足点》)
下列关丁“中国文艺理论创新”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中国文艺理论创新是当下文艺学的关注热点,而中西汇通则是部分学者的共识,但对立足点的探讨则关注不够。
B.中同文艺理论创新的首要州题并不是身份的确立,它只是学术创新的连带后果,身份确立问题无需我们过分焦虑。
C.中国文艺理论创新和文艺理论家的问题意识及对现实关注等方面关系紧密,大多数人在研究现实层面上存在锗误。
D.中国文艺理论创新要求文艺理论研究者要随着时代的变化变革创新现有的文艺理论,并取得创新性成果。

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①段从当下文艺学建设的大背景写起,连用五个问句追问中国文艺创新的立足点问题,内容上涵盖了下文的重点论述。
B.②紧承上段内容,对创新立足点深入展开分析,进而指出学术创新的不竭之源与现实中存在的问题的关系十分紧密。
C.③段着重对“现实”三个层次进行分析,并指出当下的不足之处,④段与前一段形成因果关系,进一步进行分析阐释。
D.⑤段首先总述新时期文艺实践活动的变化,在前文对“立足点”阐释的基础上,全面肯定中国文艺理论创新取得的成绩。

下列对原文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文艺理论创新的立足点应该是中国当下的现实,其直接原因是解决现实中的中国乃至人类的问题。
B.拥有问题意识就能进行文艺理论创新,这具有一定的普遍性。问题意识也涉及、影响学术创新的问题。
C.生活世界的现实是最基础的现实,属于通常所说的“事物”的层次,它是“话语”层次的基础和前提。
D.中国文艺理论创新受主客砚条什的影响,我国学者应该在这方面有积极的表现,以适应新的形势变化。
来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传统孝文化的现实意义             龚群
①孝的伦理观念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重要精神基因,是中华文化的价值内核之一。任何一个民族的发展都不可能割断历史。孝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固然有“父为子纲”“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需要批判和摒弃的东西,但其积极方面对于我们今天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建设仍然具有重要价值。
②升华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亲情。传统孝文化认为,孝是一种自然生发的亲情。这种亲情植根于血缘关系,生长于父母与子女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尤其是子女“三年不免于父母之怀”的婴幼儿时期。父母与子女的爱是自然生发的,是无条件的道德情感。子女为父母尽孝,是在成长懂事之后才成为理性自觉的。在我国传统社会,孝在一些时期与“父为子纲”紧密相连,因而在家庭关系中存在等级制和威权色彩,这是不可取的。在当代社会继承和弘扬传统孝文化,应摒弃“父为子纲”等不合时宜的内容,而着眼于升华父母与子女之间的血肉亲情。
③促进个体关怀他人和社会。在传统孝文化看来,父母对子女的无私之爱,有助于培育子女对父母等亲人的爱,进而外推到对其他社会成员以至民族和祖国的爱。这就是孟子所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因此,为父母尽孝是一切教化之本。谁相信一个连“亲亲”的德行或情感都没有的人会真心诚意地关心他人、热爱祖国呢?因此,传统孝文化把孝与公、忠联系起来,强调人们以“亲亲”和尽孝为起点,培养关心他人、关心社会的胸怀和情怀。现代社会是所谓的“陌生人社会”,传统社会中那种邻里守望相助的局面发生了很大改变。在这种新形势下,我们可以合理借鉴和弘扬传统社会中由近及远、由己及人的“大孝”精神。有了这样一种精神,我们就能够处理好自己与家人、社会、民族、国家的关系。
④助推家庭养老。在传统社会,养老问题基本上是在家庭内部解决的,其中孝文化起到了很大作用。谚语中所谓“养儿防老,积谷防饥”,就体现了这个特征。目前,我国社会老龄化愈益突出。截至2013年底,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突破2亿。据预测,到2050年,这一数字将接近5亿。如何养老已成为刻不容缓的社会问题。养老问题可以通过社会化方式解决,敬老院、托老所等社会机构承担了部分养老职能。然而,由于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机构养老并非多数老年人的首选。同时,我国机构养老发展时间不长,软硬件设施尚不完善,与社会需求相比还存在不小差距,因而家庭养老的功能仍然不可替代。
(摘编自2015年4月29日《人民日报》)
下列对文章中“孝文化”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民族发展的历程中,孝文化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B.对传统孝文化,我们只有批判性吸收,才能发挥它应有的当代价值。
C.一个诚恳地关怀他人和社会的人往往是愿意为父母尽孝的人。
D.当代孝文化,应提倡邻里守望相助的风气和维护父辈权威的地位。

请简析文章第②段的论述思路。
助推家庭养老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新艺术世界
十九世纪的为王尔德所喜闻乐“谈”的“看不见”的艺术世界,时至今日,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它依然值得谈论。如果要找一个与之对应的“世界”,那就是网络世界。准确点说,这便是一个由Facebook,Youtube,Twitter以及国内的微博、开心网等各种类型的社交性网站,也即所谓的SNS所构成的同样“虚拟”的世界,它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新艺术世界”。    
王尔德在艺术世界里更喜欢谈论的是莎士比亚;而我们的“新艺术世界”中,诱惑的色情、血腥的暴力、异国的情调乃至无厘头,才是让人神往的主题。    
显然,今天的人们在SNS这个“新艺术世界”里所追求的或所热衷谈论的东西已不是身为唯美主义者的王尔德所喜欢的“艺术”了。他当年冀望以蕴含有美的“看不见”的艺术世界,来弥补那个“看得见”的由粗粝的物质所构成的庸俗的现实世界。举凡生活中一切有艺术因素的或者可以转化为艺术的东西,他都乐于谈论。然而,在现在这个网络世界里,人们虽然也在谈论这些,但却不再像王尔德那样为了把生活艺术化而努力,而是更乐于把生活粗鄙化、恶俗化与色情化。    
昔日的艺术世界,那些贵族们的沙龙和代表知识精英的纸面文化,如今已“沉沦”为芸芸众生的电脑屏幕和智能手机。    
其实,在这个“看不见”的世界中,改变的还不仅仅是谈话的主题、交流的途径,随之改变的还有谈话的“主体”。王尔德及其朋友们当年喜欢的那个艺术世界是奢侈的、高雅的,那还是个印刷文化占主流的时代,没有几个人受过他那样的教育,同样,也没有几个人读过莎士比亚,可想而知,能够与其一起谈论并分享那个看不见的世界的人能有多少了。可是,现在,谁没有或者说谁看不懂《杀死比尔》《生化危机》呢?在这个影像时代,只要我们看到了能够看见的东西,几乎人人都可以参与讨论并在言谈中建立那个“看不见”的“新艺术世界”。    
米歇尔·福柯曾在一篇谈论社会空间问题的文章里指出,与“乌托邦”这样的不现实的纯虚拟空间相比,还存在着一个“异托邦”。“异托邦”与现实生活相对立并相互依存,而且,它真实存在,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补充。在今天,网络或者说SNS所提供的那个真实存在的“虚拟世界”,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异托邦”。在这里,人们多变,易怒,尽情地释放着自己在白天工作中被压抑的情感,同时也都在坦露着自己的真实的恐惧与怨恨。当然,这其中也有爱,可是爱意会很快被转化为轻薄的玩笑、荒谬的误识。所有那些在白天严肃的东西一旦进入这个属于夜晚的世界便会土崩瓦解。在这个世界里,白天的一切都会因无数话语的“加工”而融化,而变形。    
因此,网络世界的话语,会有意无意对现有的词语进行“反动”。有时,它会以一种稚气的错别字,来代替词语已有的固定组合。如“同学”成为“童鞋”,“怎么”变成“肿么”。同时,它又像一个担心被父亲责骂的小孩,懂得让污言秽语“去污化”,以当面说脏话的方式来获得亵渎神圣的快感,又不被责骂,如变“你妈”为“尼玛”就是一例。    
SNS所构成的虚拟的世界,成为话语的深渊。我们深陷其中,因为恐惧自己没有个性而试图以与他人不同的话语来声嘶力竭地表现自己的个性,可是当每一个人都想与他人不同时,话语本身的价值就会逐渐被掏空,只剩下空洞的声音,不再具有任何实质性的意义;而同时,每一个人也都在其中失去了个性,坠入话语的深渊而不可自拔。 (选自2013年4月11日《文汇报》文章,有删改)
下列对“异托邦”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在“异托邦”中,人们多变,易怒,尽情释放自己在白天工作中被压抑的情感,并坦露真实的不快情绪。
B.即使是爱意,“异托邦”也能够将其很快转化为轻薄的玩笑、荒谬的误识。所有严肃的东西都会被加工变形。
C.“异托邦”是由米歇尔·福柯根据SNS所提供的“虚拟”的世界,提出的与“乌托邦”相对应的一种社会空间。
D.“异托邦”是真实存在的“虚拟世界”。它与现实生活对立,但同样也是对现实的一种补充。两者互相依存。

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王尔德生活的时代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并不多,能够与其一起谈论并分享那个看不见的世界的人寥寥无几。
B.今天的人们在SNS这个“新艺术世界”里所追求或热衷谈论的东西已不是王尔德所喜欢的“艺术”了。
C.稚气的错别字和污言秽语的“去污化”都表现出网络世界会有意无意对现有的词语进行“反动”的特点。
D.当每一个人都想与他人不同时,话语就会逐渐失去本身的价值,只剩下空洞的声音,不再具有任何意义。

概括“新艺术世界”的主要特点。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
当前,我国有2100多种报纸、9400多种杂志,数以千计的广播频率、电视频道和每年数以万计新增的图书和电子出版物,特别是异军突起的互联网,截止到2014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6.32亿。面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媒体的商业化运行,面对媒介数量的高速增长和传媒信息内容的无限量增加,如何引导或创造条件使公众科学、理性地接触和使用媒介,就成为一个现实问题。媒介素养教育因此提上日程。
所谓媒介素养,就是指人们对于媒介信息的选择、理解、质疑、评估的能力。以及制作和生产媒介信息的能力。媒介素养教育旨在培养人们对媒体本质、媒体常用的手段以及这些手段所产生的效应的认知力和判断力,使人们既了解媒体自身如何运作、媒体如何构架现实,也知道怎样制作传媒作品与媒介信息。
国际上许多国家如英国、加拿大、澳洲等,早已把媒介教育纳入正规教育体系中,例如,新西兰的学生在五年级课程中就已加入媒介素养的培训,日本文部科学省于2001年在中小学与高中设立的“综合教育”科目中纳入了媒介素养。然而,对我国公民而言,媒介素养还是一个较为陌生的名词,面对形形色色传媒的重重包围、面对汹涌澎湃的信息浪潮冲击,在强调“媒体传播要坚持正确导向,唱响主旋律”的同时,也必须加强国民的媒介素养教育。
当前“媒介素养”在我国还处于“陌生概念”的状况下如何逐步推广是重要的课题。首先,传媒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对公众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帮助群众增进对周围世界的了解,特别应重视正确、理性地分析和认知客观事物的方法的教育,使公众做个既有责任心又有批判能力的公民。其次,向国外学习,使社会成员也对传媒的职业规范和基本常识有充分的了解,帮助群众形成对媒体的正确认知。比如,向国外学学习,传媒的信息怎样采集又如何制作和传播、传媒的公益性和商业性应否分开又如何区分,从而增强社会公众对传媒信息及传播方式的判断能力,学会选择、识别良莠,形成拒斥不健康的媒体信息的自觉。再次,要加强媒介素养教育的社会组织建设,美国有旧金山的“媒介素养教育方略”、洛杉矶的“媒介素养教育中心”等传媒教育组织:智利有“教育普及中心”、“文化、艺术表达与研究中心”等组织;日本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就成立了“儿童与公民电视论坛”等民间组织。这些组织以筹办会议、组织专题研究等形式大力倡导传媒教育,值得我们充分借鉴。
国外的媒介素养教育较为重视在未成年人中的推广,是为了使人们从小就拥有一定的媒体素养,成长为拥有“媒体智慧”的人,并提出“教育界应以系统化的课程或训练,培养青少年的媒介批判意识,使其能够辨别和抵御大众传媒的不良影响”。当前,我国中小学虽然开设了媒体课程,但主要侧重于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应用,较为忽视关于各类现代媒体信息的接受、鉴别能力的培养。青少年好奇心强、求知欲旺,人生价值观还未完全形成,将内涵更为全面的“媒介素养教育”纳入正规教育体系之中,培养他们的文化自省、选择、判断能力和批判意识,对于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选自谭泓《媒介素养教育》,有删改)
下列关于“媒介素养教育"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媒介素养教育是在媒介数量的高速增长和传媒信息内容的无限量增加的大背景下提上日程的。
B.媒介素养教育不仅能培养人们选择、理解、质疑、评估媒介信息的能力,也能培养包括制作、生产媒介信息的能力。
C.媒介素养教育旨在培养媒体自身运作、构架现实的能力,以及制作传媒作品与媒介信息的能力。
D.媒介素养教育在我国还处于尚未起步的阶段,而在国外许多国家早已将其纳入正规教育体系中。

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传媒信息内容的无限量增加,导致公众对媒介信息失去科学、理性的判断,因而加强媒介素养教育刻不容缓。
B.具有媒介素养的人,往往能够对繁杂的媒介信息作出合理的选择与评估,能自觉拒斥不健康的媒体信息。
C.传媒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对公众进行正确、理性分析和认知客观事物的方法的教育,帮助公民成为既有责任心又有批判力的人。
D.青少年正处于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的阶段,忽视媒介素养教育可能会影响其对大众传媒的正确判断,影响其健康成长。

在我国,我们应该如何推广媒介素养教育?请分条梳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文,完成第后面的题。
从文学谱系的承继与发展看,莫言继承的主要是鲁迅之后的左翼文学思潮传统,之所以要如此衔接,重要依据之一是莫言对自我文学谱系的追踪与梳理。他说:“过去提为革命写作,为工农兵写作,后来发展成为为人民写作。为人民的写作也就是为老百姓的写作。这就引出了问题的另外一个方面,那就是,你是为老百姓写作还是作为老百姓的写作。……我认为真正的民间写作就是作为老百姓的写作。”莫言提出的“作为老百姓的写作”并不是一个横空出世的概念,它与“为革命写作”、“为工农兵写作”、“为人民写作”是一脉相承的,都属于同一个精神链条上的产物。假如从这一意义上来透视莫言的文学思想与某些行为,就不会出现一些令人费解的现象,如有不少人对莫言在几年前,曾抄写过《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一事表示不解与遗憾,认为这个行为与莫言的先锋作家的身份严重不符。
莫言通常会强调福克纳、马尔克斯对他的影响,而且研究界也极愿意沿着这个思路来解读莫言的小说,甚至诺贝尔文学奖不惜发明了一个“魔幻现实主义”来指称他的小说风格。殊不知,这一切不过是障眼法而已。别看莫言的小说嬉笑怒骂、诡异荒唐,显得异常放松和洒脱,其实“魔幻”的都只是外在形式和表层精神,作品的内在魂魄从来都没有离开“讲话”所规定好的精神线路。这倒并不是说莫言有意识坚守“讲话”精神,而是说这种精神已经深入了骨髓,稍不留神,就能流露出来。
当然,莫言对“讲话”的承继并非是原封不动的照搬,而是对其进行了调整和改造。他先把具有时代特色,抑或说局限性的“革命”、“工农兵”、“人民”这些词语,替换成了非意识形态化的“老百姓”;接下来又把“为……写作”的句式,改换成了“作为……写作”。这种替换不单纯是句式的改变,而是意味着文学的主体发生的改变:在“为……写作”的句式中,处于被“代言”、被“书写”地位的老百姓,这时终于可以以自己的本来面目登台亮相了。如果处于被“代言”中的老百姓,还是被修饰过的“老百姓”,那么这时的“老百姓”则可以直接走向前台,无所顾忌的任着自己的性子狂欢了。
莫言对“讲话”所实施的这一改造,无疑深化了左翼文学的发展,可以视为是左翼文学理论在中国当代文学中嬗变与发展。然而,对莫言的这一举措也不宜估价得过高,毕竟他言说框架中的根基并无改变,他用“老百姓”来替换“工农兵”“人民”,只不过换了一种更通俗的说法而已。这个文学主体不置换,或者说不加以融合和改造的话,就意味着在左翼文学传统中一直备受压抑、排斥和管制的知识分子,依旧处于灰头土脸,登不上台面,只把老百姓衬托得更为高大、淳朴的尴尬地位。
下列关于莫言文学之继承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莫言继承了鲁迅之后的左翼文学思潮传统,重要依据之一是莫言对自我文学谱系的追踪与梳理。
B.莫言几年前曾抄写过《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正是莫言继承左翼文学思潮传统的证据。
C.莫言对左翼文学思潮的继承,因为一些语词的变化而显得隐蔽。
D.福克纳、马尔克斯对莫言的创作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莫言的“作为老百姓的写作”与“为老百姓写作”有着本质的不同。
B.诺贝尔文学奖不惜发明一个“魔幻现实主义”来指称莫言的小说风格,实质上是不恰当的。
C.在莫言的创作观念里,老百姓的地位重于知识分子的地位。
D.莫言对《讲话》所实施的改造,可以视为左翼文学理论在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嬗变与发展。

关于文学中对传统的继承,请联系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服饰中的自我
华梅
在心理学中,个性主要是指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具体个人所具有的意识倾向性,以及经常出现的、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欧洲心理学学者将其称之为人格,他们对人格所下的定义不下五十种,可见对于个性或人格的分析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叶奕乾、祝蓓里所编的《心理学》一书中说个性是“客观现实与人的心理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而且,个性是随着社会生活条件的变换而变化的”。陈仲康、张雨新编著的《人格心理学》则认为,“人有表现于外的、给予他人印象的特点,也有外部未必显露的、可以间接测得和验证的特点。这些稳定而异于他人的特质模式,给人行为以一定的倾向性,它表现了一个由表及里的、包括身心在内的真实的个人——人格。” 人格一词来自于拉丁文“面具”,把面具指定为人格,实际上说明两层意思,一层是一个人在生活舞台上演出的种种行为,一层是一个人真实的自我。
根据这样的观点,结合服饰心理学中的着装心理学,得出人格或个性在服饰中得到体现的结论是再正常不过的了。广义地说,每个人的着装行为实际上都反映出内心的真实的人格,无论其主观上是否欲求体现个性。而狭义地说,在着装者群中,某些人总是试图在个人的着装中体现出与众不同的个性特征。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曾在自己的学说中将由面具演变而来的人格指为自我的外延。按照荣格的观点,“文化要求他所充当的角色成为人格……这种包括外部自我和内部自我真实的人,就是人格。”对于着装者来说,有些人总想通过个人的外部形象,即着装形象向周围的人显示“我”与众不同,也就是将自己的爱好、兴趣、需求以及对人生的看法都以物化的形象——服饰,向人们展示,以赢得所有与之交流的着装形象受众的肯定与另眼相看。
服饰,带有明显的个性倾向性,不要只将其看作个人简单的一时好恶。其原初动机的形成,完全有赖于个人的兴趣和世界观等内在因素。有时说某人穿衣很特别,或总是保持着自己的特征,这些评价很难说清是褒义还是贬义。但是表达个性的人又有什么错误呢?评价者尽管评价,着装者依旧“衣鸣惊人”。从服饰心理学的角度来讲,那些人着装上的顽强意志并不是出于一时的兴趣,而是根源于他从小受到的教育,他生活的亲身体验以及在个人经历中所得出的对人生的看法,还有他对借助服饰显示个性的独特理解与表现形式的采用。所有这些主观、客观因素的交融与碰撞,便培养出不遗余力想在服饰上显示个性的着装者。
如果仔细分析一些着装心理个性倾向表现较强的着装者,我们就会发现他们着装的差异很大程度上是由个性决定的。有的人热情、开朗、活泼、外向,有的人深沉、稳健、多思、内向。一般来说,前者喜欢宽松的、适宜活动的服装款式,喜欢鲜艳的跳跃式的图案,喜欢漂亮、醒目的配饰以及便捷的着装配套形式;而后者喜欢平稳庄重的服装款式,喜欢沉着雅静的、细小玲珑的图案或干脆选择素色的衣物,喜欢精巧、细微、文静的配饰以及庄重的着装表征。服饰的选择以及个人形象的塑造都必然染上性格的色彩,同时在着装中显示出的个性还带有鲜明的典型性和反复交叉的多变性。
上层社会中不乏这类例子。相对于平民来讲,他们拥有丰厚的物质条件和显赫的社会地位,因而就更容易形成具有个性特征的着装形象。多数上层人物喜爱“一贯装束”,那是因为他们希望确立较为稳定而又区别于他人的着装形象,从而给受众以连续视觉刺激,形成深刻印象,进而体现其顽强并有张力的个性。显示个性的着装心理,虽然可以通过真实的人物着装表征得以证实,但是仍然需要承认,显示个性的心理在着装中的表现是抽象的。它与求异是不同的,个性从人出发,求异是落实于物的。
(节选自《服饰心理学》,中国纺织出版社,有删改)
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作者引用《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的内容进行佐证,意在说明这两部著作的观点是最准确的。
B.作者对“人格”一词进行词源的考证,得出两个层面的含意,仍是为了证明“人格”一词的复杂性。
C.一个人的着装形象必将展示出来他的与众不同,以及个人的爱好、兴趣、需求和对人生的看法。
D.如果服饰带有明显的个性倾向性,这不是简单的一时好恶,它完全有赖于兴趣和世界观等内在因素。

下列着装形式不属于表达个性的一项是(   )

A.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终生都穿着当时英国只有未婚女子才能穿的袒肩露颈的服装。
B.美国著名流行歌手Lady Gaga着装时而前卫时而浪漫时而硬朗时而带有浓厚的民族风情。
C.中山装是民国政府确定的礼服,然而建国后毛泽东在重大的政治、外交场合都穿中山装。
D.2014北京APEC会议各国领导人身着高级定制的具有“最中国”色彩的宋锦华服合影。

服饰与人的个性之间的关系怎样?请根据文意概括。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可以看见黑洞吗?
浩瀚宇宙,奇妙无穷。我们观测宇宙,能够发现许许多多在地球上无法实现的极端状态。宇宙中物质的密度就是如此。在宇宙中,有非常小的密度,也有近乎无限大的密度。那普通的星际空间,几乎就是真空,每立方厘米空间内大约只有1个氢原子。宇宙中还有星际云、分子云等等,它们的密度依次增大。像地球一类的行星,它们的平均密度大约是每立方厘米5克;而像太阳一类的恒星,它们的中心密度大约是每立方厘米150克。至于白矮星,其物质密度则达到了每立方厘米1吨。恒星质量再增大,当质量大到其中铁等重元素在恒星自身引力的作用下最终也被挤压坍缩时,便会发生爆炸(恒星爆发),只留下一颗其密度超过每立方厘米1亿吨的中子星(完全由中子构成的星体)。
那么,中子受到它承受不住的更大的压力,又将如何?物质在受到压力作用时会产生一种反抗力,而中子则是普通物质形态的最后一道防线。压力再增大,突破这最后的防线,物质就会像陷进一个无底的泥潭,迅速不断坍缩,最后变成无限小,而引力则不可思议地强大,连光也不可能从那里逃逸的一种奇异状态。这就是黑洞。据认为,有一部分超新星爆发,就会遗留下这样的黑洞。
对于连光也无法逃逸这种现象,我们可以用一种虽然在物理学上并不正确,但是却可以帮助理解的一个比喻来加以解释。在地面上向上抛掷一只球,在重力(地球引力)作用下,它肯定会回落到地面。如果一次次地增加抛掷的速度,被抛掷的球就会上升得越来越高,飞得越来越远。如果是发射火箭,当火箭的速度达到11.2千米/秒时,它就能够挣脱地球的引力束缚,飞离地球逃逸而去。假若地球质量增加一倍,这个逃逸速度则将是15千米/秒;地球质量增加到10倍,这个逃逸速度又将是35千米/秒。地球质量越大,逃逸所需要的速度也越大。如果有一个天体的质量非常大,从它那里逃逸的速度超过了每秒30万千米的速度,那么,它就是一个连光也无法从它那里逃逸的黑洞。
黑洞不发光,当然无法被我们直接看到。不过,如果一个黑洞附近有一颗年龄比较老的恒星,两者形成一颗双星的话,那么,那个黑洞就可能从那颗恒星拉扯出气体,并将其吸入自身之中,此时,它将会发出强烈的X射线。现已查明,在天鹅座和天蝎座里就有这样的与老龄恒星构成双星的黑洞。利用日本的X射线观测卫星以及其他空间探测器,已经发现了许多这样的黑洞。
(选自《科学世界》)
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普通的星际空间,每立方厘米只有1个氢原子,几乎就是真空,星际云、分子云的密度则依次增大。
B.恒星爆炸后,都会留下一颗中子星,中子是普通物质形态的最后一道防线,受到压力后,会迅速不断坍缩,最后变成无限小。
C.有观点认为,一些超新星爆炸,会遗留下黑洞。黑洞的引力是非常强大的,连光都无法从黑洞中逃逸。
D.如果黑洞附近有一颗年龄比较老的恒星,两者形成一颗双星的话,黑洞就会从那颗恒星拉扯出气体,并吸入自身之中。

下列推断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白矮星物质密度非常大,理论上讲,每立方米的质量,相当于10几个成年男人的体重。
B.地球的平均密度大约是每立方厘米5克,而太阳的中心密度大约是每立方厘米150克,所以火箭逃逸太阳的速度应为逃逸地球的30倍左右。
C.黑洞本身不发光,所以我们无法直接看到,但如果黑洞和老龄恒星构成双星黑洞,就有可能被我们用特殊的观测器发现了。
D.黑洞神秘莫测,但随着日本科学家对天鹅座和天蝎座中双星黑洞的发现,相信用不了多久,黑洞的秘密就将被我们一一解开。

分点概括黑洞的特点。(每点不超过12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人都是追求自由的,这一点古今中外概莫能外。然而,追求自由的人并不一定就有自由精神,甚至还有可能正好当他自以为在追求和享受自由时,实际上却在不自觉地“逃避自由”。中国传统中两种对自由的理解都属于这种情况。
一种是老庄、禅宗的自然主义和虚无主义的理解,这就是顺其自然,无欲、无为、无私、无我、无所求,破“我执”,复归于婴儿,表现为狂、狷、痞,胡来,无法无天,但什么也做不成,什么也不想做,只想发泄、痛快、为所欲为。把人归于自然,也就把人自身化为了虚无,人不再作为人来自觉地控制自己的自然本能,而是放弃自己的自我意识和自由意志,听凭自己的本能欲望的导向,在自然本身中寻求怡然自得、无拘无束的感受。庄子说“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实际上这里的“独”并不具个人的独立性的内涵,它只是相对于人为的社会束缚来说才是独立的,但在“天地”即自然中它却是自我消融的,“相往来”的并不是“独立的”个人和在他之外的天地,实际上只是同一个“独一无二”的“天地精神”本身在自相往来。我把这种对自由的理解称之为“无意志的自由”,它近似于西方人所说的“任意”,并非真正的自由意志。它的理论上的归宿是动物式的本能冲动和欲望,不但不可能建立起个体独立的自由人格,而且必然会被有组织的力量一个一个地收拾掉。显然,从这种“自由”中绝对出不了“创新人才”,只会出“无用之材”,甚至“乱世之才”。
另一种是儒家对现存规范的自觉服从和坚守,这就是所谓“大丈夫精神”。儒家主张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力求达到“我欲仁斯仁至矣”和“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境界,显出一种比道禅精神更具一贯性的坚守原则的意志。因而虽屡经道禅思想的破坏,却最终还得靠它来收拾局面。然而,这里的“不逾矩” 的“矩”(以及“仁”)并不是自己的自由意志所选择和确定下来的,而是在个体出生之前已经被前定了的,它来自家族血缘的纽带和等级关系。因此,在这里意志归根结底并不是“立法者”,而只是“执法者”,不是“自律”而是“他律”。如果说道禅的“自由”只是“无意志的自由”的话,那么儒家的意志则是“无自由的意志”,它们都不是真正的自由意志。所以,当儒家要求人们“破心中贼”,把“小我”按照既定的伦常规范放大成为“大我”,以便“为天地立心”、达到“宇宙即我心,我心即宇宙”的境界时,他们其实与道禅精神有内在的相通之处,都是把自己消融到作为既成事实的世界(自然、社会、宇宙)中去,以无意志为自己的意志,以无可选择为自己的选择。这是一种虚假的自由,一种自欺的妙法,或如鲁迅所说的“瞒和骗的艺术”。这种“自由”同样产生不了“创新人才”,而只能产生出“奴才”。
(节选自邓晓芒《西方精神对我们的意义》)
下列有关“无意识的自由”的解说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这种“无意识的自由”表现为顺其自然,无欲无求,什么也不做,什么也做不成。
B.这种“无意识的自由”是把人归于自然,放弃自我意识和自由意志。
C.这种“无意识的自由”与西方的“任意”完全相同,并非真正的自由意志。
D.这种“无意识的自由”的归宿是动物性的本能和欲望,不可能建立起个体独立的自由人格。

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儒家对现存规范的自觉服从和坚守与老庄、禅宗的自然主义和虚无主义内在其实是相同的,都是一种自我在客观世界中的消融。
B.儒家的主张比道禅精神更具有坚守原则的意志,因为它虽屡经道禅思想的破坏,却最终还得依靠道禅来收拾局面。
C.“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精神把“小我”按照既定的伦常规范放大成为“大我”,以无意志作为自己的意志,并不一定具有自由精神。
D.道禅与儒家所崇尚的自由绝对产生不了“创新人才”,只会出“无用之才”,甚至“乱世之才”。

中国传统文化中追求的“自由”具有怎样的特点?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特点?你觉得怎样才能有所改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汉字和书法美的关系看似简单,实则涉及到书法艺术本体的根本性问题。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却又总粘连在一起。汉字具有形、音、意三美,音、意二美与书法没有必然联系。书法的书写文本,因文辞意义所产生的文学意蕴无关于书法美本身;唯有“形美”是通过视觉感知的,和书法的关系最为密切。书法美正是以汉字“形美”为基础的艺术升华。
书法作为视觉艺术,其所产生的美都是通过可视的形式体现出来的。书写的文本虽然直接参与到了书法作品的构建,但仅是作为表现对象、创作素材而已,并不直接关涉书法形式美本身。可见书写文本与书法审美本体无关,也并非书法美的内容。
把书写文本当作书法美的内容显然是说不通的,这样的认识也无利于书法艺术的健康发展。睿智的古人对于“书法美的内容”的认识是不曾混乱的,蔡邕在《笔论》中指出,书法要先入形,且要“纵横有可象”,这样的字才能称之为书法。可见书法的内容就是形式美的问题。人们又逐渐认识到只得其形还不够,还需要情感的介入。这个形不是汉字原始客观的形,而是寄寓书法家生命、情感、心性的,经过艺术升华的形。
造成书写文本与书法形式美本身在认识上混乱的重要原因就在于,汉字与书法的发展演化出现了重叠和交叉,致使汉字实用功能与书法艺术美不分。隶变前的古文字阶段,汉字与书法很难区分开来,基本上处于合二为一的窘境,书法美始终是依附于汉字实用功能的,其审美功能只是它更加广泛的社会功能的一部分。汉字字体演变终结后,书法获得了脱离汉字的实用功能而独立发展的契机,其艺术性得到不断增长,纯粹追求书法美的作品开始涌现,但在一段时间内书法仍难以脱离文字的实用功能。唐宋以后书法反映出突出艺术审美和情感表达的诉求,并有逐渐超越实用、走向纯粹艺术欣赏的趋势。具有纯粹供人欣赏的书法幅式的应用便是最有力的证明,如竖轴、匾额、对联等。这些幅式是长期展挂于开放的空间专门供人欣赏的,纯粹的艺术美成为书法的核心,甚至是唯一,这种美是“为自身而存在的美”,是对之前“附庸美”的超越,是对书法本体形式美的解放,从此之后书法逐渐变成了专供欣赏的纯粹艺术。
书法已成为纯粹的艺术,其功用就是表现美的、“有意味的形式”,这有益于汉字与书法美关系的区分。汉字先天具有的象形性、形式元素的丰富性、形体的可变性和再塑性以及寓情性等共同构建了汉字升华为书法艺术的契机,汉字为书法艺术的二度创作提供了初始的元形态,是书法美的基础。  (选自《中国经济时报》,有删改)
下列关于“书法美”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从起源看,在汉字发展的最初阶段,书法美是依附于汉字实用功能而存在的,书法并没有真正的审美功能。
B.从发展看,汉字字体的演变使书法获得了独立发展的契机,唐宋以后书法美开始出现,逐渐成为纯粹的艺术。
C.从表现看,竖轴、匾额、对联等专门供人欣赏的书法样式的存在,决定了书法的核心就是纯粹的艺术美。
D.从本质看,书法是视觉艺术,书法美正是在汉字“形美”的基础上,融入创作者情感的艺术升华。

下列对于汉字与“书法美”关系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汉字和书法美既有本质的区别,又紧密联系在一起,不可分割,恰当处理两者的关系是书法艺术本体的根本性问题。
B.书法讲究形式美,但这里的“形”并非汉字原始客观的形,而是经过艺术升华,寄寓着书法家的生命、情感、心性的形。
C.汉字虽然是书法作品的构成部分,但它仅仅是作为表现对象、创作素材出现,并不直接关涉书法形式美本身。
D.汉字是书法美的基础,因此先天具有象形性、形式元素丰富性、形体可变性和再塑性以及寓情性等诸多特点。

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汉字与书法的发展演化的重叠和交叉,使汉字实用功能与书法艺术美不分,这样导致了人们认识上的混乱。
B.引用蔡邕《笔论》中关于书法的认识,是为了论证“古人对于‘书法美的内容’的认识是不曾混乱的”这一观点。
C.汉字字体演变终结后,书法完全脱离汉字的实用功能,逐渐突出艺术审美和情感表达,开始成为纯粹的欣赏艺术。
D.书法是纯粹的艺术,是“为自身而存在的美”,它并非汉字的“附庸美”,这一认识有益于汉字与书法美关系的区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争论除夕是否放假莫忘春节“核心价值”
苑广阔
7日,中国人民大学调查中心就春节法定节假日安排以社会抽样调查和网上调查等方式公开征求意见。该调查中心称,此次调查“受有关部门和单位委托”。这是全国假日办“改编”成立国务院旅游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后,首个关于放假的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呈现“一边倒”的情况,约七成受访者支持春节长假从除夕开始放。
争论仍旧在持续,而按照有关专家的说法,解决争论的最好办法是增加一天假期,然后从除夕开始放假,这样大家就都没有意见了。如果真能增加假期长度,那也就没有现在的争论了,问题在于至少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国家不会突然把春节假期从三天变为四天甚至是五天。
虽然目前的网络调查问卷显示,约有七成的受访者支持春节长假从除夕开始放,可毕竟还有三成左右的受访者支持春节从初一开始放,原因在于他们觉得自己的单位不会要求员工非等到除夕当天正常下班以后再回家过年,而是会放松要求,可能从中午甚至是上午就“自由活动”了。这样一来,如果从除夕开始放假的话,他们等于是间接“损失”了半天或者是一天的假期。
但问题的关键在于,一方面不是所有的用人单位都会这么人性化,同意自己的员工可以在除夕当天提前下班回家;另一方面,这种依赖于单位领导或企业管理者的“提前放假”太不稳定,万一今年换了一个领导或管理者,可能就从去年的允许提前放假变成了不允许提前放假。更何况,这种不是国家法定节假日的“私假”,显得总不是那么名正言顺。比如某家政府机关除夕当天提前下班了,但是偏偏有市民前来办事却找不到人,怎么办?
所以在我看来,在春节假期长度不变的情况下,国家还是统一从除夕开始放假好,笔者持这种观点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春节这一传统节日的“核心价值”。春节我们过了千百年了,但是很多人年年过年却从没想过“年”的“核心”在哪里。实际上,不管是按照过年的传统,还是按照民俗学家的说法,春节的“核心”就在从除夕夜里11点到正月初一的凌晨1点这两个多小时的时间里。在这两个小时的时间里,一家人围在一起包饺子、吃饺子、守岁、吃团圆饭、放鞭炮辞旧迎新,这一系列的家庭活动,才是春节最核心的部分,而背后体现出的亲情、团圆、团聚等等,才是春节最核心的价值。
如果除夕不放假的话,很多人除夕之夜还在回家的路上,或者是只能初一才赶着回家,那么也就错过了春节的“核心部分”和“核心价值”,这显然不符合我国农耕文化节日的传统习俗。所以不管是考虑民意为重,还是从春节的“核心价值”出发,春节假期,都应该从除夕开始放才更加合适。
(选自2014年12月9日《光明日报》)
下列关于“除夕是否放假”的争论,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除夕是否放假”的争论起源于中国人民大学调查中心安排的就春节法定节假日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B.“除夕是否放假”是全国假日办“改编”后的首个关于放假的调查问卷,调查的结果是约七成受访者支持春节长假从除夕开始放。
C.“除夕是否放假” 的争论仍旧在持续,因为还有三成左右的受访者支持春节从初一开始放。
D.“除夕是否放假”,作者的观点是“放”,因为除夕是春节这一传统节日的“核心价值”。

下面各项中,不能作为作者支持除夕放假的理由的一项是(    )

A.春节最核心的部分是除夕夜里11点到正月初一的凌晨1点这两个多小时的时间里一家人围在一起吃饺子、守岁、放鞭炮等一系列的家庭活动。
B.除夕不放假的话,很多人除夕之夜还在回家的路上,或者是只能初一才赶着回家,错过了春节的“核心部分”和“核心价值”。
C.春节假期从除夕开始,是出于对春节的“核心价值”的考虑,是对我国农耕文化节日的传统习俗的尊重。
D.有关专家提出解决“除夕是否放假”的争论的最好办法是增加一天假期,然后从除夕开始放假,但至少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是不可能的。

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

A.因为有些单位可能从中午甚至是上午就“自由活动”了,所以三成左右的受访者支持春节从初一开始放假。
B.有人反对除夕当天的“自由活动”式放假,因为这种依赖于单位领导或企业管理者的“提前放假”太不稳定并且名不正言不顺。
C.支持春节从初一开始放假的人不明白“年”的“核心”在哪里,如果明白了这个,争论也就不存在了。
D.作者认为:争论除夕是否放假莫忘春节“核心价值”,春节的“核心价值”就是春节中体现出的亲情、团圆、团聚等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打开微信“朋友圈”,就能看到一个完整的文化微缩景观:既有“小清新”,也有“情怀党”;既能看到古典乐迷的“高大上”,也能看到各种“非主流”……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价值偏好和审美趣味,他们是文化景观的观看者,也是文化风尚的制造者。
然而,新技术的生死时速,是否也会纵容“所见即所得”的肤浅,带来“既得繁花,亦生野稗”的乱象?已经有人痛心于文化空气的日益稀薄,甚至认为中国正在进入文化上的“小时代”。图书馆修得越来越好,好书和读书人却越来越少。难怪有人疾呼,从电脑和手机中拯救我们的阅读吧!甚至有人说,拔掉网线,关闭手机,才能回到真正的文化生活。
事实上,翻阅近几个世纪的文化史,几乎每一次技术手段的升级,都会引起人们的文化焦虑。海德格尔以哲人姿态发问:技术化的时代文明千篇一律,是否还有精神家园?美国学者罗斯扎克更是一针见血:相比在黄昏时分去附近的咖啡馆,网络真的能更有效地交流思想吗?哲人的忧思,倒是从另一个角度给出了历 史的惯例:越是缺少文化话语权的草根,越能更早地拥抱新的文化场;越是在原有格局中掌握话语权的精英,越是更晚地接受新事物。看看我们的互联网,微博是近6亿网友鼎力支撑的舆论广场,微信是无数中产白领激情互动的文化领地。在抱怨新技术让信息碎片化、文化浅表化的同时,谁愿用理性的思维、专业的智识、人文的情怀,主动涵养席卷天下的网络文化?文化之河能否源远流长,乃是取决于“最低水位”,谁来为时代的文化河床筑土培基,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
正如学者所说,当代中国正在“共时性”地经历着传统、现代与后现代。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快速现代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反映在文化领域,将使我们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注定要面对传统与现代并存、高雅与“低俗”共舞的现象。对大众审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主流文化的建设者固然不必过分沉溺文化乡愁、伤感于“吾道衰也”,也不能闭关自守、以和大众文化划清界限来标榜自我,而是更应该防止文化上的劣币驱逐良币,为整个社会的文化水位划定警戒线,并担任守护者。“士志于道”曾经是中国文化和中国文人的光辉传统,一代代士人无不“以天下风教是非为己任”,为时代的文化河床筑土培基,理应是当代文化人的历史使命。
古人云,“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不论时代如何变迁,技术条件如何升级,人心向善向美的文化情怀不会改变。我们要做的,就是以更积极的态度、包容的气度、渊博的深度,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通过“各美其美,美人之美”,最终走向“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化中国。
(摘自2014年01月06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要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使文化之河源远流长,就应该用理性的思维、专业的智识和人文的情怀,去主动涵养网络文化。
B.如果人心向善向美的文化情怀没有改变,就能以比以往更积极的态度、包容的气度、渊博的深度,去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
C.“士志于道”曾经是中国文化与中国文人的光辉传统,为时代文化加厚土层理应成为当代文人的历史使命。
D.面对信息时代各种文化共存的现象,为防止文化上的劣币驱逐良币,主流文化建设者应为文化水位划定警戒线并担任守护者。

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文化空气的日益稀薄,使一部分人对此十分痛心,这些人甚至认为中国正在进入文化上的“小时代”。
B.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需要通过“各美其美,美人之美”,最终走向“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化中国。
C.当今社会,读书的物质条件越来越好了,但好书和读书人却越来越少,以至于有人疾呼“从电脑和手机中拯救我们的阅读吧”!
D.任何一次新的技术手段的升级,都会引起人们的文化焦虑,这是近几个世纪以来文化史上所特有的现象。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既不必过分沉溺于文化乡愁,也不能闭关自守,这是大众审美和信息时代到来时主流文化建设者应有的态度。
B.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价值偏好和审美趣味,信息时代,他们既是文化景观的观看者,也是文化时尚的制造者。
C.海德格尔、罗斯扎克等人的忧思从另一个角度表明:只要拥有文化话语权,无论是草根还是精英,都能更早地接受新事物、拥抱新的文化场。
D.在文化领域,因受快速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影响,人们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要面对传统与现代并存、高雅与“低俗”共舞的现象。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武汉大学生消费调查报告
记者 李昌建 徐伯行
“一月二百贫困户,四百五百刚够用,千儿八百是扮酷,两千三千是大户。”某高校网站上的顺口溜,反映出大学生消费水平的差异性。
小李是武汉理工大学的一名大二学生,他表示自己从来不亏待自己,花钱比较大手大脚。他简单向记者介绍了一下他的日常开销——一天饮食40-60元,平日衣服给洗衣店10-20元/周;平日杂七杂八的120元/月,在外上网一个月也要几百块。每个星期还要留200元机动资金出去玩。记者简单算了一下,小李一个月的生活费大概是1850元。
而同样是大二学生的小张,却表示自己一个月家里补贴300元就够了,运气好甚至不需要伸手找家里要钱。“一个月大概需要800元左右,但自己在一些网站进行文字工作赚钱,一个月少说也有500元的收入,所以给家里的负担还是比较小的。”
更多的学生,则介于小李和小张之间。记者对采访到的60余位学生月消费数据进行平均,980元是个中间数。
每月生活费给多少,才既能让孩子够用又不浪费?对于大学生的家长们来说是个问题。
陕西省宝鸡市的李女士,为奖励儿子考上了武汉大学,拿出多年的积蓄,给儿子买了手机、笔记本电脑,儿子也非常开心。很快,李女士又纠结起来——因为儿子的生活费。她原本计划一月给儿子800元的生活费,但儿子说不够,要求再添200元。李女士说,老公下岗,一家人的生活全靠自己的工资,一个月拿出1000元,负担太重了。她也害怕儿子手头钱多了,养成乱花钱的习惯;但不给吧,又怕钱不够花,委屈了儿子。
而家庭条件稍好一点的戴先生,对于儿子每月2400元的生活费,倒不是很介意。他儿子去年考上了武汉理工大学。“开销是有点大,但是他从来没有一个人在外面生活过,也不懂得节约和计划用钱,慢慢就好了,不能让他受苦啊。”
而湖南长沙的李先生表示,孩子大了,消费要有“计划”。他的女儿今年考上了华中师范大学。李先生说,上学之前,已经带女儿来武汉“实地考察”了一番,最后按女儿报的数给生活费。当记者询问女儿究竟报了多少时,李先生笑着说:“女儿报了个一千,我蛮开心的,还比较合理。”不过随后李先生也补充了一下,如果女儿不够用,找家里要,当然也会给,天下哪有不心疼儿女的父母呢?
对于学生每月的花费,老师们是如何看待的?记者带着问卷调查报告,采访了一些高校的任课老师和辅导员。
“‘90后’明显在消费上高于80后了。有些学生实在是太敢花钱了,我真的不敢想他们如果没有钱该怎么办。”一名辅导员感慨不已。但他表示,‘奢侈型’消费的学生属于比较极端的例子,在校园中并不多见。学校不方便干涉学生的支出情况,只能做正确地引导。
中南民族大学钱文斌老师告诉记者,大学生主要是购买一些硬件设备比较花钱,比如笔记本电脑、MP4之类的,又由于缺乏理财的观念,花钱比较大手大脚。他建议父母一次不要给太多钱。大学生可以打一下工,既培养社会经验,又充实大学生活。
关于大学生的消费问题,有关专家也向记者表达了他们的观点。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博士吴一鸣表示,在中国,一向都是“再穷也不能穷孩子”,孩子考上大学了,就要钱给钱,要物买物,这不仅导致部分家庭财政透支,还容易使孩子养成大手大脚花钱、贪图享乐的坏习惯。“大学生需要什么,应该靠自己打工挣钱去买,只有自己去体验过劳动的艰辛,经历过磨练,才更有利于今后的成长和更好地适应社会。”
吴一鸣建议,应借鉴西方“再富也不能富孩子”的做法,给孩子营造一个适合的环境即可。奢侈攀比要不得,盲目跟风要不得,提前消费要不得。要让他们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量力而行,适可而止。
(选自2011年9月10日《楚天金报》,有删改)
(1)围绕大学生消费问题,记者调查了哪几个方面的人?除了大学生本身,为什么还要调查其他几个方面的人?
(2)文中调查到的三位大学生家长在孩子消费问题上的态度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3)作者在文中用了大量数字来说明大学生的消费水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文中的专家说,对于孩子的消费,中国是“再穷也不能穷孩子”,西方是“再富也不能富孩子”。作为一位未来的大学生,你赞成哪一种消费观念?请结合本文文意,谈谈你的看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电视剧仍需直面现实的勇气
张德祥
电视剧,作为影响范围最广泛的大众艺术之一,毫无疑问应当紧扣时代脉搏,与现实共振,为社会发展与改革提供助推力。上世纪80年代,电视剧能够做到直面现实,揭示矛盾,呼唤改革,鼓舞人心,受到大众的欢迎和喜爱。时至今日,中国的改革进入了深水区和攻坚期,需要以更大的勇气、智慧和力量推进,文艺理应发挥它的鼓舞作用。电视剧不只是娱乐工具,它是艺术,就应当承担艺术推动社会进步、提高人的精神素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责任。在今天,具体说就是直面现实,反映现实,以文艺的力量推动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社会公平正义,推动“中国梦”的实现,这对我们的电视剧创作说还任重道远。
近些年电视剧收视群的流失,固然和新媒体快速发展对受众的分流有关,但根本原因还是电视剧本身不能提供人们期待的精神营养。想有营养,就得接地气;想有力量,就得扎根现实土壤,关心大众的关心,表达人民群众的愿望和情感。在经过了“雷剧”、“神剧”、“闹剧”之后,电视剧在情节的“离奇古怪”上几乎走到了尽头。见怪不怪的观众,要看的不是你如何“雷”与“神”,而是你是否关心着他们的关心。可惜的是,许多作品不接地气。所谓“雷”、“神”、“闹”,都是以荒唐求刺激,以离谱求娱乐,因而绕着现实走。这从就是艺术创作的末路。离开了生活之,离开了对社会现实的关心与思考,你的故事再天花乱坠,也不过是假花而已。缺少了鲜活的生命气息,怎能动人?
从数量上看,现实题材电视剧也不少,甚至很多,一些作品也反映了社会敏感问题,比如养老机制、教育方向等,但还是有许多作品在绕着社会现实走,很少切入社会现实的内核。怎么绕呢?首先,故事限定在家庭之中,不涉及家庭之外的社会现实;其次,在家庭里,讲婆媳关系、夫妻关系,为要不要生孩子、孩子吃什么牌子的奶粉争吵不休,或者是财产分割、利益争夺之类“家斗”;再次,这类家庭伦理剧,多是喜剧定位,吵吵闹闹,大家看得热热闹闹,最后误会消除,皆大欢喜,家和万事兴了。这是很好的娱乐,也是很好的抚慰。于是,在现在的电视剧中,你很难看到社会的真实面貌,遑论社会内在结构与社会关系的发展变化。有意无意地绕开了现实,也就离观众的精神需求越越远了。
一种艺术的活力,首先自于其感应与反映现实生活的能力。一旦这种能力下降了,那么,这种艺术就会逐渐失去进取性和创造性。现实生活是艺术的泉,不仅是素材的泉,也是感情的泉、力量的泉。如果不能感应生活、不愿响应生活,那么,从哪里获得泉呢?艺术的活力与激情又从何而?所以,回到现实,脚踏实地,与现实对话,用艺术思考回应现实,回答时代提出的新问题,把握社会的新状态,是电视剧获得精神力量、也是电视剧推动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任何一种艺术形式,要想不被淘汰,就必须跟上时代步伐,与时代同呼吸,与人民共命运,唱响时代主旋律,表达人民的心声,才能获得更多的观众。这一切,都只能从现实出发。
电视剧介入现实、关注社会能力的下降,跟市场有关系。谁都知道,市场是变化的,变化的东西难以把握,过深地介入现实,投资制作的风险较大。所以,历史题材可以一拍再拍,而捉摸不定的变化着的现实题材却令人却步。但是,艺术的发展是没有退路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在克服困难、战胜风险中推进,电视剧也是如此。长时间徘徊在一个平台期的电视剧,迫切面临着突破,不是技术或技巧的突破,而是精神与思想的突破。正像推动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政治勇气一样,电视剧真正面向现实需要艺术勇气。时代在召唤!
(选自《 人民日报 》2014年01月03日 24 版,有删改)
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   )   (5 分)

A.电视剧应当紧扣时代脉搏,与现实共振,但时至今日都未曾落实。
B.目前有些电视剧能够取材现实,也切入到了社会现实的内核。
C.电视剧不反映社会真实面貌,就谈不上体现社会内在结构与社会关系的发展变化。
D.电视剧只要跟上了时代步伐,表达了人民的心声,就不会被社会淘汰。

E.电视剧真正面向现实需要突破技术或技巧,但更重要的是突破精神与思想。
对近些年电视剧收视群流失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手机、网络等新媒体的发展,决定了电视剧收视群的流失。
B.其根本原因是电视剧本身不能提供人们期待的精神营养。
C.观众已对离奇古怪的电视剧情节见怪不怪。
D.电视剧缺少了鲜活的生命气息,不能动人。

当今很多电视剧为什么要绕着现实走?请结合文意分点概括其原因。(4 分)
抗日神剧《女子炸弹小队》有一情节:一女兵为打下日本飞机,用炸药炸岩石,炸飞的石头果真将日机击落。此类神剧令观众反感不已,面对这类问题,今后的电视剧制作需做怎样改进?理由是什么?请依据文意简要分析。                                            (4 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一提传统,就只讲民族本位;一讲创新,就只提西洋东洋。我总觉得这是个天大的误会。不同的文化背景,自有不同的传统,也有各自的创新;他们发生碰撞,互相影响,彼此融合,就会形成一个大传统。当然,这中间有一个“体用”问题:立足民族之体,巧取东西洋为用。作为一个中国画家不应该顾此失彼,而应该从容对待,既不画地为牢,也不盲目追随。我的这一思路既是对时尚潮流的反思,也是对自己创作的要求,即要求把思路化为笔痕。基于此,必须沉潜下来,埋头虚心,力求在“大传统”中获得滋养。准确地说,是想在东西方不同的传统中探求相同的规律、彼此的契合点。
中国画,至少是中国工笔画,其精神意度、方式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与西方绘画相通的。当然,这里大体上是指晋唐画风。晋唐画风能达到造型饱满、气势磅礴、高逸充盈、朴素自然,原因何在?除了才气、学养、心态,是不是原生的深刻的直觉感受起了重要作用呢?我在想,晋唐人所创立的艺术范式是从切身的感受中生发的,其间一定经历了反复观察、审视、理解和提炼的艰苦过程。明清时期,工笔人物画都与晋唐不同,甚至走向了反面,变得纤弱而萎靡。我们有—个伟大的传统,却被轻弃;我们还有一个惰性的“传统”,却被继承。惰性的传统使我们把晋唐的传统简化为一个形式套路,一个抽去了内涵的外壳,这真荒谬。所以一定要回归,回到晋唐,继承优秀的传统。
其实,我们对西画传统的“借鉴”也是有惰性的。五花八门的“主义”,莫名其妙的“观念”,都被“拿来”。只做表面文章,不管实质问题,这不正是惰性的表现吗?所以,我觉得与其接受那些大而无当的观念,不如借鉴些具体方法解决问题,西画的观察、审视、理解与提炼和晋唐传统并无二致,可对应、契合。很多西画作品能更直观地给予我们实践上的参照,并很实在地启悟心智。
而上述两者,单靠把玩套路或借鉴“主义”是意识不到的,相应的问题也解决不了,而有一个大传统的价值支撑则很容易在本质上把握,从而走上正途,至少不至堕入迷途。我意在表明,表面上是两个传统,本质上则是一个规律,这个规律恰恰就在相互碰撞、影响、融合中呈示清晰:要概括性而非概念化,要充实充分而非僵化。不囿于一个狭窄的视点,使眼光扩大;不拘于一个狭隘的观念,使思想自由;不溺于可悲的惰性,而勇于发现;不空谈花哨的“主义”,而脚踏实地。在比照中思考,在观察中发现,就能深入本质而导引实践,就会使工笔人物画开出新生面,获得新境界。    (节选自《谈艺论文》,有删改)
关于“衡中西以相融”,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中西不同的传统发生碰撞、影响、融合,就会形成一个有利于实践的大传统。
B.在绘画领域,应权衡中西传统,着眼于相通之处,力求获得滋养。
C.观察和比照中西传统,就能发现其中共同的规律,从而深入本质,引导实践。
D.“衡”与“融”强调的重点,就是在中国绘画中更多地体现西画的艺术范式。

对晋唐画风的理解,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造型饱满、气势磅礴、高逸充盈、朴素自然是晋唐画风的特点,也影响到了西洋画风。
B.晋唐画风达到的高度取决于画家所处的时代和画家原生的深刻的直觉感受。
C.观察、审阅、理解和提炼在晋唐画风的形成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在西方绘画中也同样重要。
D.“惰性”使晋唐的传统简化为一个形成套路,因此晋唐画风在很大程度上与西方绘画风格相通。

下列表述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传统为“体”,创新为“用”,两者交融契合就能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B.明清时期工笔人物画轻弃了晋唐人的精神意度和艺术形式,变得纤弱而萎靡。
C.只做表面文章,不管实质问题,是在继承晋唐绘画传统或借鉴西画传统时表现出来的“惰性”。
D.单靠把玩套路或借鉴“主义”是狭隘的,它完全背离了晋唐以后中国画的传统。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现代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