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语文试题 / 论述类文本阅读 / 现代文阅读
高中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每小题3分,共9分)
当前,中国诗歌进入了缺乏创新激情的贫乏状态,摆脱不了平庸的纠缠,那些曾经让读者心动不已的追寻民族独特体验和表达人类普遍情感的具有独创性的艺术精品,似乎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渐行渐远,中国诗歌正难以避免地进入了缺乏艺术杰作的窘境。造成当前中国诗歌创作难尽人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其中最关键的因素则是,整个社会的文学审美意识的普遍弱化导致诗歌评价标准的缺失。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诗歌是好诗歌?
好诗歌是对一个时代的现实生活状况的深度把握和对一个民族的内在精神追求的审美洞察,是从诗人的心灵深处自然流淌出的真诚关爱。诗人的把握现实生活既不是对当下生活时尚的浮光掠影式的涉猎,也不是对自我生活趣味的低吟浅唱式的回味,而是要深入到普通民众的具体生活中,挖掘隐藏在日常生活表象下的精神潜流。现实生活是文学创作的原点,诗人绝不是为了创作的目的才走进普通民众的生活里去,而是要以普通民众的生活作为出发点,深入到普通民众生活的底层。如同秘鲁作家马里奥·略萨所说,作家的责任就是“要用想象力穿透生活”,用自己的艺术创造去“结构生活现实”。 一个时代的现实生活形态是复杂多样而又千差万别的,诗人对现实生活状况的把握绝不是在诗歌中表现琐碎的生活细节,而是要在涌动的生活潮流中追寻一个民族的内在精神走向,探求一个普通民众在日常生活中呈现出的内在情绪。
好诗歌是对超越国界的人类精神的合理张扬和对跨越时空的人类永恒价值的诗意追问,是从诗人的精神底层逐渐升华出的人性思索。文学是一个民族特定时代里的精神产物,理所当然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社会性,打上了无法替代的特定民族的烙印。然而,一切伟大的文学作品之所以能够超越国界和跨越时空,根本原因就在于其对人类共同追寻的普遍精神的表达。因此,好诗歌就不能将目光仅仅停留在一个时代的民族现实生活状况的展现上,而是要以此为出发点,善于发现隐藏在自己民族精神底层的具有人类普遍性的共同价值,诸如对真的肯定,对善的弘扬,对美的向往,对理想的追寻,对自我的超越,对个人自由的肯定,对人格尊严的尊重等等。诗人的责任就在于融入普通民众的现实生活中,在积淀了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的日常生活中去追寻人类的终极价值。
好诗歌是对日常生活语言的审美升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白话成为文学创作的主要工具,口语化成为诗歌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向。然而,诗歌创作的口语化并不意味着语言的平庸化。日常生活中的口语可以成为诗歌创作的语言,但是它必须是经过诗人的审美加工的。诗歌语言的口语化不仅是诗歌语言的艺术化,而且更是诗人以诗意化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生活情感的审美化。
(节选自郭国昌《诗歌价值如何认定》)
下列各项中,对诗歌的分析不符合本文所论“好诗歌”标准的一项是(   )

A.“金黄的稻束站在/割过的秋天的田里/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金黄的稻束》)诗人表现了一个民族的“坚韧”和“静默”的精神内涵。
B.“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告诉你吧/世界/我——不——相——信!。”(《回答》)诗人以清醒的眼光审视十年浩劫,愤怒而又不失理性,强烈渴望重新确立人类的基本价值。
C.“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断章》)诗人通过日常生活语言和意象的排列组合,表达了常人司空见惯却又难以言说的人生体验。
D.“我是空心菜爱好者/所有的土地都种上空心菜/没有人知道这是为什么/没有为什么/我就是个空心菜爱好者。”(《空心菜》)诗歌自然地流露出诗人对自我生活趣味的欣赏,形式自由,不落窠臼。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当前中国诗歌创新激情缺乏,出现了平庸化的状态,艺术精品越越少,缺乏真正追寻民族独特体验和表达人类普遍情感的艺术杰作。
B.造成中国诗歌现状的原因很多,但最重要的因素是整个社会的文学审美意识的普遍弱化导致诗歌评价标准的缺失。
C.好的诗歌不应该有诗人自己的影子,而应深度把握现实生活,作者要深入到普通民众生活的底层,表现隐藏在民众日常生活表象下的精神追求。
D.好的诗歌应该能够跨越国界、跨越时空,合理张扬人类共同的精神追求,诗意追问人类永恒的价值取向,是诗人对整个人类的人性的思索。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学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世界的首先是民族的,只要诗人在创作时抓住了积淀了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的日常生活,就能反映人类共同的价值。
B.诗人把握现实生活,不是表现琐碎的生活细节,也不是轻描淡写的反映当下生活的新时尚,而是应该把握涌动的生活潮流中的内在民族精神。
C.好的诗歌绝对不是离开一个民族的现实生活状况而去反映人类共有的普遍价值,人类共有的普遍价值体现在各个民族具体的现实生活中。
D.白话诗歌是现当代诗歌的主流,但白话不等同日常口语,好的白话诗,其语言必经诗人的审美加工,是以诗意化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生活情感。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让传统节日文化“长入”今日生活
清明节等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尤其是传统社会民间大众文化的集中体现,蕴涵着最深层、最生动的民族文化因子,有着深厚的文化、社会意义。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对于传承民族文化、凝聚民族认同、激励文化创造、推动先进文化建设等意义重大。作为全民性的社会风俗,它对于促进多重沟通、融洽社会关系、优化民众生存状态及社会氛围等,意义深远。
但不容回避的是,清明节等传统节日近年来面临一定的困境。一方面,它们面临“洋节”和“现代人造节庆”的冲击和包围,呈现出文化内涵淡化、吸引力下降、年轻人热情减弱等情况。另一方面,传统节日在今天的过节方式存在一些简单化、单调化、异化甚至扭曲化的现象。这些都致使公众对传统节日产生很多困惑。因此,对传统节日文化进行有效重构成为必需。
要对传统节日进行文化上的“正本清源”,明确其文化本质与文化之魂,区分其核心价值内涵跟表象之间的关系,避免表现形式上的迷失与扭曲。如眼下的清明节,它既是一个慎终追远、缅怀先人的人生仪式,更是一个远足踏青、亲近自然、催护新生的春季仪式。对自然生机的欣赏与赞美、对生命的伸展与激发,是清明节最本质的内涵。端午节、中秋节同样蕴涵着纪念、团聚、沟通、健康、娱乐等突出的“乐生”内涵。从最本质层面上进行探究可以发现,我们的先民一直在通过这些节日有机调整着“生产、生活、生命”三者之间的复杂关系。这应该是传统节日文化最为深刻的文化内核所在。
要在传统节日文化与当代民众生活之间建构一种和谐相生的机制与途径。日益全球化、急速城市化是当前生存环境最突出的特征,居住方式、交往方式、文化环境等发生着急剧变化,这是传统节日吸引力下降最重要的社会生态原因。但人们的群居生活没有变,人们面临困境与挑战的状态也没有变。所以我们应该寻找传统节日文化跟当代社会生活契合的价值理念与文化要素,比如“沟通与和谐”——人与自然、人与先祖及历史、人与人、人自身生理心理等多重沟通与和谐。把这些理念与要素跟当代民众精神生活需求特征,以及“健康、环保、节俭、安全、有益于身心与社会”的过节方式取向紧密结合,挖掘新内涵、创造新载体,完全可以对传统节日文化进行“再生产”,增强其生命力和吸引力。
公共管理部门应创造条件有意识地对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进行倡导、鼓励和支持。本次节假日制度改革把三个传统节日列入国家法定假日,就是非常积极的举措,为人们亲近传统节日文化遗产提供了最好的契机。但能否充分释放这一积极举措的全部意义,需要公共管理部门、大众传媒、城市社区等作很多的努力。只有从理念、公共服务提供、产业支撑等方面对新增假日进行认真筹划,才可能避免只是增加了一天休息时间而已的尴尬。
下面关于“传统节日”的表述不合文意的一项是

A.传统节日是传统社会民间大众文化的集中体现,蕴含着最深层、最生动的民族文化因子,有着深厚的文化、社会意义。
B.传统节日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传承民族文化、凝聚民族认同、激励文化创造、推动先进文化建设意义深远。
C.传统节日是一种全民性的社会风俗,经历几千年的变迁,近些年受到“洋节”的冲击,在中国年轻人心中的分量减轻了。
D.传统节日本身长期存在着过节方式上的简单化、单调化、异化甚至扭曲化的现象。这些都致使公众对传统节日产生很多困惑。

关于“对传统节日文化进行有效重构”的方式、方法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正本清源”,就是明确传统节日的真正内涵,不仅要明确节日的形式,更要明白节日的核心价值内涵。
B.不能把传统节日文化与当代民众生活对立起来,而应该在二者之间建构一种和谐相生的机制与途径。
C.尽管不能对传统节日文化进行“再生产”,但是还可以通过一些途径增强其生命力和吸引力。所以我们应该寻找传统节日文化跟当代社会生活契合的价值理念与文化要素。
D.有意识地对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进行倡导、鼓励和支持。这是公共管理部门对有效构建传统节日文化义不容辞的责任。

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传统节日本身是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的,但是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却出现了文化内涵淡化的现象。
B.传统节日文化最为深刻的文化内核应该是通过这些节日有机调整着“生产、生活、生命”三者之间的复杂关系。
C.传统节日吸引力下降最重要的社会生态原因是由于居住方式、交往方式、文化环境及人们面临困境与挑战的状态等发生着急剧变化。
D.把三个传统节日列入国家法定假日,为人们亲近传统节日文化遗产提供了契机,但需要我们更加努力才能充分释放这一积极举措的全部意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汉语,我为你忧心
身为一个中国人,让我们能时时牢记自己身份的,除了身体发肤之外,就该是我们的母语了。在无数中国人心里,古老优雅的汉语是我们五千年文明最美丽的组成部分,也是我们之所以成为我们的文化标记。横平竖直的方块字将我们民族胸中的丘壑山水,化为不尽的纸上烟云。音分四声,律有平仄,构成了汉语诗文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音韵之美。千百年来,隽永有致的汉语承载着我们民族独特的思维,我们依靠它倾诉,运用它思想,通过它记载,凭借它穿越五千年历史文化隧道。
然而,在我们的生活中,汉语正面临着危机。在“全民学英语”的热潮中,以在校学生为主的庞大“外语族”的中文书面表达能力严重退化。托福考试成绩的高分可以一再打破,但即使是在高学历的青年中,也出现了中文水平滑落、日常语言单调的现象。
应当承认,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外语教学十分重要。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放弃母语、消解母语,不意味着我们有不学汉语而自能的天赋。诗人余光中说得好:英文充其量是我们了解世界的一种工具而已,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事实证明,忽视母语修养所导致的结果是十分严重的。它不仅造成了书写语言的失范,生活用词的平庸乏味,也让母语中独特的文化意蕴在我们生活中日渐消褪。
我们的后辈可能不知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只会说“我要和你结婚”。试想,一个将列祖列宗写成“劣祖劣宗”的人,怎能理解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一个不懂得“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人,又怎能感受精神世界的宏大深远?
发人深思的是,当汉语在故乡受到冷落时,全球“汉语热”却在持续升温。 目前,世界上有100多个国家的2300余所大学开设汉语课程,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达3000万,汉语成为学习人数增长最快的外语。
语词破碎处,万物不复存。”纵然“汉语热”热遍全球,纵然我们的后代都能说一口标准的英语,但在汉语的故乡,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身边,倘若“汉语危机”的呼声一直不断,我们又怎能尽展欢颜?
仅仅存于典籍之间的希腊文、拉丁文基本上死了,但汉语却一直活着,在一代代中国人的生活中血脉相延。它引领我们这个五千年文明古国一路风霜走到如今,它会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向何处去?
汉语,我为你忧心,为你不平!
下列说法不能说明“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这句话的一项是( )

A.汉语能让我们时时牢记自己的身份,也是我们之所以成为我们的文化标记。
B.汉语古老而优雅,以其独特的文化意蕴构成了我们五千年文明最美丽的组成部分。
C.汉语隽永有致,承载着民族独特的思维,我们凭借它穿越漫长的历史文化隧道。
D.汉语在中国人的生活中血脉相延,并且广为传播,“热”遍全球,令国人无比自豪。

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我们的后辈不知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只会说“我要和你结婚”,那么,东方民族的含蓄之美就可能消失殆尽。
B.国人冷落汉语,高学历的青年出现中文水平滑落、日常语言单调的状况,使国人文化水平降低,国际竞争力减弱。
C.方块字横平竖直,独具韵味。一个将列祖列宗写成“劣祖劣宗”的人,势必无法理解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
D.汉语隽永有致,承载丰富。一个不懂得“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奥妙的人,无法感受到精神世界的宏大深远。

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因此,我们书写语言要规范,用词用语要丰富多彩,语言修养要不断加强,这样才可能领略到母语独特的文化意蕴。
B.“全民学英语”的热潮过热,致使汉语受到冷落,面临危机,为了保护民族文化,我们应高度重视汉语学习,以此来抵制外语。
C.全球“汉语热”持续升温,汉语成为学习人数增长最快的外语,我们可以乐观地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汉语必将取代英语成为国际最通行的语言。
D.汉语历史悠久,魅力独特,在华夏民族的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时至今日,汉语已明显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问题。
江南style为什么这样红
陈卓
所有人都想知道,一个挺着肚腩的男人,重复着几句莫名其妙的歌词,做出纵马疾驰时的蹦跳动作,以此制成的音乐视频为什么会在2012年红遍全球。根据最新统计,这段名为《江南scyle》的视频成为全世界观看人数最多的YouTube视频。其观看次数达到了82200万次,超过贾斯汀·比伯的《宝贝》。
社会学家分析说,这首“神曲”充满了对韩国首尔上流社区江南的讽刺。在韩国,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已经成为总统选举中的议题。心理学家则认为,演唱者朴栽相的形象迎合了西方对亚洲男性的固有想象:  “在这里亚洲男人要么是功夫武士,要么是引用孔子语录的先知,要么是高中里的怪才。”
相比之下,科学家另有一番解释。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市场学教授詹姆斯·凯拉瑞斯指出,《江南style》之所以风靡世界,与一种名叫耳朵虫的大脑神经运动有关。
耳朵虫并不是一种虫子,也跟耳朵没有太大关系。凯拉瑞斯打比方说,它是一种认知瘙痒。某些音乐片段能激发脑部的不正常反应,这些不正常的反应就像皮肤上的瘙痒,让脑子不断地注意这些音乐,结果只能是越痒越挠、越挠越痒。
这一现象和19世纪德国记忆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提出的不自主记忆提取现象有关。在我们的大脑中,信息往往都是根据信息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存储。有些提取的线索一旦出现,就会自动触发相关的信息。譬如看多了由《最炫民族风》伴奏的各种视频,下次看到有节奏的舞蹈,就会不由自主地哼唱起“你是我天边最美的云彩”。
《江南style》更是如此。有人评价说:“身形偏胖的朴载相,不断重复着扬鞭套马、策马狂奔的动作,配上音乐节奏,让人莫名就有了跟着一起舞蹈的冲动。”
人们很早就发现,节奏简单且不断重复的片段更容易绕梁三日。在美国作家马克·吐温1876年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中,主人公只是在报纸上读到了一段有着华尔兹旋律的顺口溜就因此着魔。在镇上晃荡的时候,他的脚跟着顺口溜机械地踏着节拍。有人对《江南style》进行研究发现,它有5个音节每3.6秒就会重复4次,在整首歌中重复了100次以上。
“关于耳朵虫最有趣的是它揭示了我们脑袋中有一部分很明显是不受自己控制的。”英国广播公司网站一个叫做“神经黑客”的栏目如此介绍这一奇特的现象。
根据凯拉瑞丝的说法,所有无法忘却的神曲,都是一种“不自主音乐想象”。这些想象不仅来得毫无防备,走得也莫名其妙。
在马克·吐温的小说中,被顺口溜折磨得快要疯了的主人公,恰好遇到了一个神父。把顺口溜复述给了神父后,他终于得到了解脱,  “舌头获得了自由,再次吐出了欢快的言语”。可惜,神父却“中招了”。
当然,耳朵虫并不尽是烦恼。上世纪80年代,芝加哥一家主营停车场业务的公司,就以此开发出一套“主题音乐楼层提醒系统”。在不同的楼层播放不同的流行音乐,若是有人停车以后忘记自己停在那一层了,只需想想当时听到的是哪首歌曲,然后在电梯里按下对应的按钮就可以了。
有了耳朵虫的帮助,各大神曲可谓所向披靡。“它总在脑海里弹出来,就像是网页上弹出的广告一样,让我感到有点排斥。”一个年轻人如此形容给他带来很大困扰的《最炫民族风》。为了驱赶脑海中的“弹出广告”,他听了各种古典音乐,“总以为,古典音乐是经典中的经典,可听了似乎也不太管用,脑子里还是‘最美的云彩’”。
或许,真的应该听从马克·吐温100多年前的建议。在那篇题为《蛊惑的旋律》的小说结尾,他严肃地指出:“各位读者,如果你碰到类似无情的旋律,理当避而远之,避而远之,视之瘟疫!”
(摘自2012.12.12《中国青年报》)
下列表述中,不属于“《江南style》在2012年风靡全球”原因的一项是

A.《江南style》充满了对韩国首尔上流社区江南的讽刺,在韩国,贫富差距日益扩大。
B.《江南style》的演唱者朴载相挺着肚腩、做出纵马疾驰时的蹦跳动作的形象迎合了西方对亚洲男性的固有想象。
C.《江南style》的某些音乐片段能激发人们脑部的不正常反应,这些不正常的反应,让脑子不断地注意这些音乐。
D.《江南style》是一种“不自主音乐想象”,不仅来得毫无防备,而且走得也莫名其妙。

下列对“耳朵虫”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耳朵虫并不是一种虫子,也跟耳朵没有太大关系,它其实是一种类似皮肤瘙痒的大脑神经运动。
B.耳朵虫就是不自主记忆提取现象,是由艾宾浩斯在19世纪提出的。在我们的大脑中,信息根据信息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存储,某些提取的线索一旦出现,就会自动触发相关的信息。
C.耳朵虫揭示了我们脑袋中有一部分很明显是不受自己控制的,一些节奏简单且不断重复的音乐片段更容易激发耳朵虫的功能。
D.尽管耳朵虫可以帮助各大神曲像网页上弹出的广告一样,在脑海里弹出来,让有些人感到有点排斥;但人们也可以合理利用它。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江南style》的歌词莫名其妙,节奏简单重复,演唱者挺着肚腩,动作滑稽,但却迅速风靡全球,这一现象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忧虑,都想知道其中的奥秘。
B.对《江南style》现象,社会学家、心理学家、科学家分别从不同方面进行分析,提出的自己的见解,得出了不同的结论。
C.《江南style》对人们的影响,并非个例。在中国有人看到有节奏的舞蹈,就会不由自主地哼唱起《最炫民族风》;在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笔下,主人公只是在报纸上读到了一段有着华尔兹旋律的顺口溜就因此着魔。
D.要想避免类似《江南style》的“神曲”带来的困扰,可以听从马克·吐温100多年前的建议,避而远之,视之瘟疫。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日前美国《洛杉矶时报》的一则报道一石激起千层浪:“由于使用拼音发手机短信及电脑打字正在取代拥有数千年传统的一笔一画汉字书写,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记得如何用笔书写汉字”。
显然“提笔忘字”不是个别现象,否则也不会吸引国内诸多媒体纷纷发表报道和评论。虽然现在用得着手写的地方越来越少,但在偶尔出现需要的时候,如写个便条,填个表格,答个试卷等等,“提笔忘字”却并非偶尔。此时,人们的解决之道颇为典型:不再去翻新华字典,而是掏出手机按几个按键,用拼音打出忘了的字,“键盘依赖症”,就是这样活灵活现。
其实自从选择了现代化发展之路,汉字手写被更为高效和标准的键盘输入所替代就是必然结果。御牛耕地,烧火做饭,这些中国人千百年来赖以糊口吃饭的基本技能,都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生存和生活技能的更新换代,是人类文明逐渐进步的伴随现象,这是生产力不断上升的结果,是历史的必然。然而,对于汉字书写的淡忘,却绝对是中华文化──至少是传统文化的衰退。
相对于其他生存和生活技能,汉字书写还担负着重要的文化传承作用,因为中国文化之精髓所在就寄托在汉字字形和书写汉字的手脑配合之中,这是汉字区别于其他字母类文字的地方,也是台湾地区力主要把繁体汉字申报为世界遗产的原因之一。倘若大部分中国人都不再会手书汉字,将是以汉字为基础的中国文化的重大缺失。作家王蒙曾言:“遗失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之精髓与汉字原形,我们成了数典忘祖的新文盲”。
可是,避免称为“新文盲”的目标绝不是一纸政令或者法律法规所能达成的,今天的人们虽然偶尔还会发出“原来你写的一手好字啊”这样的惊叹,但基本上人们已经淡忘隽秀字体所带来的荣光,因为,写一手好字已经失去了当年的实际作用,比如找到更好的工作甚至找到更好的对象;因为,写一手好字并不能与现在的办公自动化“无缝衔接”,这是实用主义的选择,所以政府不能要求人们从高效低碳的无纸化自动办公环境中返回,也不可能要求人们在打字更高效的场合必须使用手写,就像曾经的清朝,每年的木兰秋闱可以保证八旗子弟不忘骑射,但是 并不能提升哪怕是保持军队战斗力。
所以,要想阻止“提笔忘字”现象的继续恶化,仅仅依靠感慨和呼吁或是一两条无法施行的法令是不够的,必须让能写一手好字重新成为实用追求,甚至让手书汉字不仅成为一项技能,更加成为一种普遍认同的美的享受──就如同现代社会节奏再快,也挡不住大家停下来喝杯茶的兴致,而我们知道,咖啡和可乐的入侵并没有让中国人遗忘飘荡千年的茶香。
也许,拿起笔享受书写,比将其看作宏图重任更加轻松,更加实际。
(选自《科技日报》)
下列对“提笔忘字”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提笔忘字”反映的是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再一笔一划书写汉字,而是在使用手机或电脑时用拼音进行交流的现象。
B.“提笔忘字”时不去翻字典,而是拿出手机用拼音打出忘记的字,这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在人们生活中普遍存在。
C.“提笔忘字”如果成为在大部分中国人中都普遍存在的现象,将给以汉字为基础的中华文化带来一定程度的损失。
D.“提笔忘字”现象可以不再恶化,但必须让能够写一手好字重新成为实用追求,更加成为一种对美的享受。

下列对汉字书写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汉字书写不仅是生存和生活技能,而且还寄托着中国文化之精髓,担负着重要的文化传承作用。
B.如今写一手好字已经不再令人惊叹,也失去了以此能够找到更好的工作和找更好的对象的功用。
C.无纸化自动办公比手写汉字更加高效,也更低碳,所以政府不能要求人们在一切场合使用手写。
D.“提笔忘字”的最实际解决方案是拿起笔来享受书写,正如中国人停下来喝茶,并享受茶香一样。

下列表述,与原文意思不符的一项是       ( )

A.美国媒体率先发现了中国存在“提笔忘字”的现象,这一报道引起了国内媒体的纷纷报道和评论。
B.用键盘输入替代汉字手写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淡忘了汉字书写却表现出传统文化的衰退。
C.台湾地区力主要把繁华汉字申报为世界遗产,其原因之一是汉字字形和书写汉字中寄托了中国文化精髓。
D.行政指令或法律无法避免出现数典忘祖的新文盲,正如木兰秋闱无法提升哪怕是保持军队战斗力。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中国文化中的“饥民特征”
饥饿是我们畸形的民族魂和病态的国民性。这种情况持续了几千年,习惯成自然,已经制度化,见怪不怪。饥饿一旦成为我们的基因,渗入我们的血脉,铸造出我们的人格,那么我们对世界上的一切就采取了“吞下主义”和“实用主义”的态度。“吞下主义”会让人丧失理智,不管它能不能消化,先一口吞下再说,哪怕被撑死,有俗语为证 ——“死也要做个饱死鬼”。
既有饥饿的尖锐记忆,又有“民以食为天”的潜移默化,中国人的味觉和肠胃系统异常敏感和发达,中国人的口腔一刻也难以停止运动,形成了习惯。形形色色的“饥饿后遗症”仍然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稍微注意一下我们的日常生活,就会发现,但凡餐厅、婚宴等场合,总是人声鼎沸,欢声笑语,碰杯猜拳声不绝于耳,以至于中国人的那种热闹不能称为兴奋,而应该叫亢奋。很多外国人到中国餐厅吃一次饭都像经历了一场世界末日。
一日三餐还不够,宵夜还不够,即使在工作、开会、学习、谈恋爱的时候,中国人也是茶水、水果、瓜子甚至各种糖果和糕点吃个不停。在中国,任何事情到最后,都演化成了“吃”这种仪式,连死人也不放过,让外国人百思不得其解。西方人扫墓不过一束花而已,中国人却将宴席摆到坟头上,酒、食、器皿、仪式等一样也不能少,可谓“以饥民之心,度鬼神之腹”。不过,这些行为也使“吃”具有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成就了中华美食文化。
我们进餐时抢,乘车时抢,入学时抢,分配时抢……大街上到处都是鲁迅先生所说的那种鸭子般伸长了脖子的人在寻找一切猎物。我们像蝗虫一样,争抢着眼前的一切,即使这些东西已经过剩,我们还是要抢,就像一些暴发户买来“茅台”或者“人头马”,喝一口吐一口。
有什么样的文化,就有什么样的个体人格和普遍国民性,就有什么样的社会形态和社会风气。这个特征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饥民特征”。在历史和现实中,中国的商人擅长官商勾结、投机倒把,而不是创新和开拓;企业对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采取的是掠夺式的开采;官员信奉“有权不用,过期作废”;政府部门出现种种短期行为,大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老百姓信奉“明哲保身”和“今朝有酒今朝醉”等人生哲学。中国人在世界上拥有最高的储蓄率,建立起奢华的“殉葬”制度,中国人在宴请、祭祀时的铺张浪费等怪现象折射出来的,何尝不是内心深处对明天就会发生饥饿的恐惧和投机心理。
饥饿是藏在中国文化内核里的永动机,是我们的个体人格和民族魂。这一切才是鲁迅先生关于中国历史“吃人”论断的最深层、最残酷的社会根源。这种人格已经藏不住,可以外化为文学形象。鲁迅先生曾经塑造了“阿Q”这个不朽的形象来高度浓缩蒙昧的中国人,对于病入膏肓的国民性,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内容有删改)
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选对一项给2分,选对两项给5分,多选不给分)(   )(    )

A.“饥饿后遗症”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但凡聚会、婚宴等场合,总是人声鼎沸,欢声笑语,碰杯猜拳声不绝于耳。
B.文章第二段和第三段将中国人和外国人在用餐及扫墓时的表现进行对比,突出了中国人对“吃“的美好感情。
C.“吞下主义”和鲁迅先生提出的“拿来主义”一样,都会让人丧失理智,不管能不能消化,先一口吞下再说。
D.官员信奉“有权不用,过期作废”,老百姓信奉“今朝有酒今朝醉”等,实际上就是“饥民特征”的表现。

E.饥饿是藏在中国文化内核里的永动机,是我们的个体人格和民族魂,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发展。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章内容的一项是(    )

A.“饥民特征”是几千年来逐渐形成的、制度化的、习以为常的畸形的民族魂和病态的国民性。
B.因为中国人的味觉和肠胃系统异常敏感和发达,所以在中国普遍存在“饥饿后遗症”。
C.当饥饿渗透到我们的灵魂深处、影响到我们人格的形成的时候,我们就会非理智地“吞下”一切。
D.我们进餐时抢,乘车时抢,入学时抢,分配时抢……即使这些东西都已经过剩,还是要抢。

中国文化中的“饥民特征”对中国文化有何影响?
中国人喜欢储蓄,据说以前在山西,家家户户都有一间屋子专门用来存放粮食,哪怕是富商大户也会囤积一屋子粮食,并一直保持着这样的储存量。请用文中观点分析中国人喜欢储蓄的原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小题。
网络时代需要经典阅读
钱理群
经典阅读最大的特点是除了通过文本细读达到深度阅读之外,还非常个人化、非常个性化。
我认为,在今天这样一个网络时代,强调经典的阅读具有重要性和迫切性。我对现在的读书状态有两个忧虑:一个忧虑是大家不读书,另一个忧虑是大家即使读书也只是网络读书。
网络阅读有它的优越性,我称之为“短平快”。在信息爆炸的当下时代,可以用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最亲近的方式取得尽可能多的信息,当然有很大的意义。但 网络阅读存在两个问题,一个是缺乏深度,会导致人的精神的平庸化;另一个是网络阅读是群体性的,缺乏个体性、个人性的阅读,容易趋向潮流,容易倾向于时髦、被时髦所裹挟,这就需要经典阅读。经典阅读的最大特点是深度阅读,而且是个性化、个人化的阅读。
比如我曾经说过,鲁迅作品不能只是默看,非得朗读不可。他作品里有那种有韵味、那种浓烈的而又千回万转的情感,那里面不可意会但能言传的东西,都需要朗读来 触动你的心灵,通过朗读来进入情境,来捕捉感觉,产生感悟。这样的阅读是接近鲁迅内心世界的一个最好的通道。而我所强调的是情境、感觉、感悟,就是中国文 化的特征。如果说西方经典主要是通过分析来接近的话,那么在我们中国传统文化里,不仅是古代的文化,也包括鲁迅的文化,不能完全靠分析,而要靠感悟、情 境、感觉,甚至直觉,这是进入中国经典的另外一种方式。一般人可能比较习惯用分析的方式进入经典,现在可以换一个方式——不是拒绝分析,必然会分析,但更 多的,至少在开始时必须强调感觉、感悟、情境、直觉。
中国传统教育是这样的,启蒙的时候读《论语》,不 是讲《论语》,而是读、背。通过读,获得感觉,通过背,体验那些东西。读了、背了,进入到你的生命里,然后分析,这是中国传统的教育方法,也提示我们这是 进入经典的另外一种方式,经典作品得一点一点地看才知道那是一个什么样的艺术世界,这告诉我们经典的阅读需要深度阅读,而深度阅读就是文本细读,通过文本 细读达到对经典作品的一个深度了解。这涉及到经典阅读的特点,我认为经典阅读最大的特点除了通过文本细读达到深度阅读之外,还有另外一个特点:非常个人 化、非常个性化。也就是说不同读者对经典有不同的进入方式,因此也有不同的理解,也有不同的发挥。
我强调“发挥”,也就是说阅读经典不是被动的过程,而是要有我们的理解及发挥。最好的经典的意义都是原创者和阅读者、研究者共同创造的,任何经典都是这样,所 以有一个过程。从经典变成学说,如儒家从《论语》《孟子》变成儒家学说,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解经者,解释的过程不是被动的,而是有新的创造的,所以出现了 像朱熹、王阳明这样的大家,他们是接着孔子往下讲,对孔子思想包括孔子文本通过主动的、细腻的阅读有新的解释、新的发挥、新的创造,最后成为儒学。儒学就 是孔子他们所开创的,被后来的阅读者、研究者不断研究、不断发展的一个学说。
(选自2014年2月13日《人民政协报》)
下列对“经典阅读”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经典阅读指的是阅读的方法,是进入作品的方式,它是进入经典作品艺术世界的途径。
B.经典阅读是一种非常个人化、非常个性化的阅读,读者通过对文本的细读达到深度阅读。
C.经典阅读在今天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因为现在的人们要么不读书,要么只是网络读书。
D.经典阅读不是被动的阅读,而是读者在阅读作品时有自己的理解有自己的再创造的阅读。

关于“进入经典”,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进入经典可以采用朗读,比如鲁迅作品中的韵味、情感及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东西,就需要靠朗读来获得。
B.进入经典可以采用分析的方式,分析作品的内容、形式等,例如对西方经典就只能通过分析来接近进入。
C.进入经典可以通过感悟、情境、感觉,甚至直觉进入的方式,这是进入中国经典的最传统的方式。
D.进入经典可以通过读和背,通过读和背来感觉、体验,读过背过了,经典就进入到读者的生命中了。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于“短平快”的网络阅读,作者肯定了它存在的意义,同时又指出它存在着两大问题,所以需要强调深度阅读。
B.阅读经典作品,需要分析,但不能完全靠分析,必须重视对作品的感觉、感悟、情境、直觉。
C.不同的经典作品有不同的进入方式,因此读者也会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发挥与不同的创造。
D.儒家学说的开创、发展过程,证明了经典是怎样成为学说的过程,它是由原创者、研究者和解经者共同完成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漫议中国“鼎”
鼎在中国由来已久。它最初是古代的烹饪之器,相当于现在的锅,用以炖煮和盛放食品。许慎在《说文解字》里记述:“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鼎有三足圆鼎,也有四足方鼎。最早的鼎是粘土烧制的陶鼎,后来又发展为用青铜铸造的铜鼎。传说夏禹曾收九牧之金铸九鼎于荆山之下,以象征九州。自从有了禹铸九鼎的传说,鼎就从一般的炊器演变为传国的重器了。国灭则鼎迁,夏朝灭,商朝兴,九鼎迁于商都亳京;商朝灭,周朝兴,九鼎又迁于周都镐京。从商至周,都把定都或建立王朝称为“定鼎”。
鼎自从被视为传国重器、国家和权力的象征后,“鼎”字也被赋予了显赫、尊贵、盛大等政治引申意义。譬如一言九鼎、大名鼎鼎、鼎盛时期、鼎力相助、三足鼎立等等。鼎是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它既是文明的见证,又是文化的载体。根据禹铸九鼎的传说,可以推想,我国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了青铜冶炼和铸造技术。
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的“后母戊”大方鼎就是商代晚期的青铜鼎,它呈长方形、四足,高133厘米,重875公斤,是我国现存古代最大的青铜器。鼎腹内有“后母戊”三字,是商王为祭祀其母戊而铸造的。清代出土的大盂鼎、大克鼎、毛公鼎和颂鼎等都是西周时期的著名青铜器。鼎和其它青铜器上的铭文,记载了商周时代的典章制度和册封、祭祀、征伐等史实,而且还把西周时期的大篆文字传给了后世,形成了具有很高审美价值的金文书法艺术。
美学家李泽厚认为,中国青铜器以其特有的三足器——鼎为主要代表,器制沉雄厚实,纹饰狞厉神秘,刻镂深重凸出,是我国青铜冶炼和铸造技术最具审美价值的工艺品。现代汉字中的“鼎”字,虽然经过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等多次变化,但仍然保留着“鼎”这一事物的风范和形体特点,其物其字几乎融为一体,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鼎又是旌功记绩的礼器。周代的国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庆典或接受赏赐时都要铸鼎,以记载盛况。这种礼俗在我国已传承至今。
由于自古以来,鼎就是我国一种庄严的重要礼器,象征着祖国昌盛、稳固、团结、统一和权威,亦是和平、发展、昌盛的吉祥物代表。故在当今一些重大外交场合和国家的一些重大政治活动中,都会由鼎来唱主角。
上世纪1995年10月2l日,在联合国总部纽约,为庆贺联合国50华诞,我国政府向联合国赠送一尊青铜巨鼎——世纪宝鼎。该“世纪宝鼎”是具有我国商周青铜工艺风格的艺术精品,采用整体铸造,一次浇注成功。鼎身高2.1米,象征2l世纪。姿呈三足鼎立,双耳高耸,满身纹饰。有金文:“铸赠世纪宝鼎,庆贺联合国五十华诞。”鼎底座高0.5米,2米见方,上铸56条夔龙纹饰,象征中华民族都是龙的传人。鼎的整个造型,雄伟祥和,气势宏大,古朴典雅,美观庄重。
2006年1月1日,我国以法律形式规定免征在我国已征收了2600年的农业税。同年9月29日,河北省灵寿县青廉村农民王三妮的一尊“告别田赋鼎”问世了。这是一位普通农民用中华民族最古老、最庄重的方式来铭记这一千古盛事。
下列对“鼎”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鼎最初是古代炖煮和盛放食物的烹饪之器,后演变为国家和权力的象征。
B.鼎上的铭文极具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所以“鼎”是比其它青铜器更为重要的历史文物。
C.鼎最早是用粘土烧制的陶鼎,大约在4000多年前发展为青铜铸造的铜鼎。
D.鼎是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它既见证了中华古代文明,又传承了中华悠久文化。

下列各项中不能表明鼎是一种“重要礼器”的一项是(   )

A.周代的国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庆典或接受赏赐时都要铸鼎,以记载盛况。
B.我国政府向联合国赠送了“世纪宝鼎”,庆贺联合国50华诞。
C.商灭夏,九鼎迁于商都亳京;周灭商,九鼎又迁于周都镐京。
D.河北省灵寿县青廉村农民王三妮铸“告别田赋鼎”,铭记我国免征农业税这一盛事。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商周时代青铜器上的大篆铭文记载了当时的典章制度史实,形成了具有很高审美价值的金文书法艺术。
B.“鼎”作为象形字,其物其字几乎融为一体,又被赋予了显赫、尊贵、盛大等诸多意义,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C.鼎有三足圆鼎,也有四足方鼎。我国现存古代最大的青铜器是“后母戊”大方鼎。
D.“世纪宝鼎”以其特有的姿形、纹饰、金文而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时作为礼器又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也谈人品与画品
杨悦浦
古人云,“人品即画品”。这也是业内颇为流行的一句话。留意了许多年,我发现,许多人对这句话的理解总是“不得要领”。
“人品”和“画品”,分开来说或合起来说,都很重要。“人品”是“做人”的结果,“画品”是“作画”的结果,一个画家既做一个有品位的人又创作出好作品,是艺术表达的最高境界。但是,如果把“人品即画品”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会让我们不时在生活中看到相反的情况:有些画家,画得不好,但人品极佳;有些画家,画得“贼好”,可人“不咋地”。
有位画家,很聪明,人过中年开始画中国画,一上手就很老到,不几年便声名鹊起,但业内口碑却不好。一次,一位年轻记者去采访他,行前,某长者特地嘱咐:“此人是当代一位很重要的画家,但俗不可耐,采访时不要因此而低估了他的艺术成就。”记者采访回来后,愤怒地说:“要不是事先有人打过招呼,我真想扭头就走。他一口一句脏话,真让人受不了!”美术界看重的是绘画水平,何况也不能说世俗的人就一定是坏人,就不能当一个好画家。所以,“人品即画品”虽在理论层面被奉为圭臬,现实中却有时只是被当作“幌子”。
在美术界,还会听到“作画先做人”、“心灵美画才美”、“用心作画”、“功夫在诗外”等,要是较起真儿来,会发现这些“流行语”原有的教益在流行之时,常常失去了本然。
“做人”,应怎么做人?做什么人?为什么做人?做了怎么样?做不了又怎么样?这一系列的问题,美术界一些人会用自己的行为做出各种各样的解答。有的人画很一般,但能靠“官僚奸商”大红大紫,被媒体热捧,但终为大众不齿。“浮躁”的社会,“做人”的标准也许随之“浮动”。于是,我们不难见到这样的现象:要想提高画价,便开始自己炒作、商人炒作、圈子炒作,弄个主席、院长之类的头衔,于是那些略知皮毛的官员利用职权谋取“学术”地位,也便似乎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了,比起长年累月拼命奋斗才能获得社会承认的人来说,这可是省事多了。这样的“做人”,与真正的艺术创作之间,有什么本质联系?“人品即画品”便仅仅是一句空谈。
若从这些现象看,“人品即画品”在现实中便成了一个可疑的命题。人品就是人品,画品就是画品,常常被分置于两个完全不同的评价体系。
画品,包括很多方面:作品是否达到了艺术基本品位,它的艺术价值如何?作品在社会领域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是否为社会文化艺术综合方面所认知?作品是否经得起历史的鉴证,不要说在历史的长河中,就算是在当代的位置又如何?艺术是要画家拼尽全力投入的事情,技艺要不断地磨练,风格和个性要不断地锻造,艺术修养要不断地提升。这些问题说穿了,就不只是画品,更是人的性情、品质、操守。
打开美术史,都是由无数名作和艺术思想发展而组成的。历史上画得好的画家很多,人品好的画家也很多,美术史不会将其全然割裂。“人品即画品”的道理,是经得住时间检验的。我只想提醒,在鱼龙混杂、浮嚣躁动的社会现实中,若有人还拿“人品即画品”说事儿,千万别当真。一个真正的艺术家还是要做人有标准,从艺有高度,惟德艺双馨方能遗泽后代。
——《人民日报》
下列不属于作者说的“许多人对这句话(人品即画品)的理解总是‘不得要领’”的依据的一项是( )

A.如果把“人品即画品”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而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却往往得不到相应的认证,有的画家画不错,但是人不怎么样;有的画家人不错,但是画却不好。
B.“作画先做人”、“心灵美画才美”、“用心作画”、“功夫在诗外”是美术界的流行语,要是较起真儿来,人们就会发现这些“流行语”原有的教益在流行之时,常常失去了本然。
C.现实生活中,有些人靠炒作出名,有些略懂绘画的官员也很容易利用职权谋取“学术”地位。而那些靠真本事拼搏的人却很难得到社会的承认,这使得“人品即画品”成了一句空话。
D.艺术是要画家拼尽全力投入的事情,技艺要不断地磨炼,风格和修改要不断地锻造,艺术修养要不断地提升。这些问题说穿了,就不只是画品,更是人的性情、品质、操守。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作者看来,绘画就应该看重绘画水平,画家俗一点并不能成为被诟病的把柄,更何况俗也不一定是坏人,俗不影响一个人成为好画家。
B.“人品”和“画品”分开来讲很重要,将二者合起来讲,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画家要是能将二者很好地结合起来,便是达到了艺术表达的最高境界。
C.作者对艺术上不努力,却擅长炒作的人给予了批评,并认为他们虽然能够凭借炒作而被热捧一时,但是最终是经不起考验而被大众瞧不起。
D.我们的社会是一个“浮躁”的社会,“做人”的标准也随之“浮动”,使一些人的人品很难保证;这些人绘画不是靠努力,而是靠炒作或靠权力,“画品”也很难保证。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美术界一向主张和追求“人品即画品”,但是现实生活中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人们对艺术的追求带有更多的功利色彩,从而使“人品即画品”的要求仅限于理论层面了。
B.作者认为“画品”包括很多方面,不但涉及对画作的具体要求,甚至要上升到社会的高度和历史的高度,这就要求画家有过硬的性情、品质和操守才行。
C.“俗不可耐”的画家其实并不是作者讽刺的对象,而年轻记者去采访他前,某长者特地嘱咐他的话才是作者思考的重点,因为“某长者”的话就很好地割裂了“人品”和“画品”。
D.作者鉴于社会上种种拿“人品即画品”说事儿,却不去真正践行它的现象,得出了一个结论——“千万别当真”,这个社会很难出现德艺双馨的画家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历史遗留下来的文学、艺术中的精品都有永久的魅力,后代人无法仿制。像《诗经》《楚辞》都是被誉为不朽的作品。说它们不朽,无非是说它们有比一般文学、艺术作品享有更长的寿命,在较长的时间里能继续发生影响,“不朽”并不具有哲学概念的“永恒存在”的意思。拿屈原的作品来说,汉朝初年的贾谊被感动得痛哭流涕,今天试找了一位大学中文系的青年来读一下,他的感受总难达到贾谊的程度,即使这位青年也有深沉的苦闷,满腹牢骚。《红楼梦》也是一部名著,和《诗经》《楚辞》一样产生过广泛的影响。“五四”前后青年男女知识分子没有读过《红楼梦》的占少数,现在青年读《红楼梦》的占少数,现在青年读《红楼梦》的比例显然要少得多。
以上现象,借用电信通讯的概念,可以称为“文化影响衰减”现象。远距离的通讯联络,讯号逐渐衰减,距离越远衰减越明显,为了防止衰减,中间设有接力站,使讯号得到增益,衰减现象之所以出现,是因为古人的处境与今人不同,古人的思想感受有与今人相同处,也有与今人不同处,时代相去久远,古今人之间感受的差别越大。
中国哲学有极丰富的文化遗产,孔子、老子等思想流派到今天还有影响。我们常听人说孔子思想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要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首先要发扬孔子的哲学。也有人认为孔子思想与今天中国的现代化关系不大,倒是有些保守思想是孔子哲学造成的。这两种看法都有根据,现在从文化影响的衰减现象来看,我不相信世界上有一种文化现象两千多年永远长寿而不衰减。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影响长久不衰,完全是凭借了两次接力站的补充,得到增益的结果。第一次增益,西汉的董仲舒抬出孔子为号召,增加了汉朝流行的天人感应、阴阳五行学说,建立了宗教神学,在他的带动下,中国哲学史上出现了全国性的第一个高潮。思想是随着社会生活的变革而变革的,当董仲舒的哲学不能应付佛教、道教的冲击,孔子的独尊地位保不住了,宋朝的朱熹起了第二次接力作用,把魏晋隋唐时期已经趋于衰减的儒家振兴起来。朱熹把儒家学说变成儒教,形成了儒教经学,为了壮大自己,儒教吸取了佛教、道教的心性修养内容,从而大大丰富了儒家经学。
经典文句是凝固的。它的影响会随着时移世变而衰减,但对经典的解释却可以随时改变、充实,使它免于衰减,记载孔子言行的可靠经典《论语》,这部书不过一万多字,它对后世的影响主要来自各家的解释、阐发。朱熹的《四书集注》就经常用注解的形式来阐发自己的思想,为了取得权威性的理论根据,不得不抬出孔子作为招牌,以述为作,是古代学者通用的办法。辨明这个事实,就不难看清董仲舒的孔子是汉代的孔子,朱熹的孔子是宋代的孔子。“五四”时期提出“打倒孔家店”,要打倒的不是鲁国孔丘,而是经过朱熹改造的巩固封建社会的儒教。长久不衰的不只孔子一家,道教老子也火了两千多年,道教老子也是一个招牌。
(摘编自任继愈《文化遗产的寿命》)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文化影响衰减”现象的一项是(   )

A.《诗经》《楚辞》虽然被人们称为不朽的作品,但在事实上它们只是比一般文学、艺术作品享有更长的寿命。
B.屈原的作品可以使汉初的贾谊感动得痛哭流涕,今天有的青年即使也有深沉的苦闷,满腹牢骚,但也无法有同样深切的感受。
C.“五四”时期,《红楼梦》在青年男女知识分子当中曾经产生过广泛的影响,但是现在,《红楼梦》在青年中的影响显然没有那么大。
D.古人的处境跟今人有所不同,所以古人的思想感受也就可能跟今人有所不同,时代距离越远,古人和今人思想感受的差别就越大。

下列关于孔子思想和儒家学说的理解,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虽然孔子的思想在当时和后代都有影响,但是实际上按“文化影响衰减”的说法来看,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影响力只会越来越小。
B.西汉时,董仲舒把当时流行的天人感应、阴阳五行学说加进儒家思想,在他的带动下,儒家学说在全国形成了一个高潮。
C.魏晋隋唐时期儒家思想的影响出现了衰减,宋朝的朱熹把儒家学说变成儒教,并吸取了佛教、道教的心性修养内容,大大丰富了儒家经学。
D.《论语》可靠的记载了孔子的言行,它对后世造成的深远影响,主要是来自后代各家的解释和阐发。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当我们说孔子思想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的时候,是把董仲舒、朱熹等人的思想影响也一起考虑在内而这样说的。
B.有人说,今天中国有些保守思想是孔子哲学造成的。其实这种保守思想应该是后人加入的,并不是当初鲁国孔丘原来的思想。
C.以述为作,就是通过注解古代经典的形式来阐发自己的思想,为了获得权威性的理论根据,朱熹《四书集注》一书就采用了这种方法。
D.如果没有对老子的道家思想进行增益,那么道教的影响就会随着时移世变而衰减,就不能像儒教那样长久不衰。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春节民俗艺术
感人的艺术氛围和铭心的审美经验,强化着国人对春节这一“文化空间”的审美期待。这种普遍而持久的社会心理,使“春节”成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构成。在春节这个“全民欢动员”的狂欢时节,民俗艺术的文化功能、社会功能和教育功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民族文化的凝聚力也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体现。
春节习俗促进了民间艺术的发展,而各具地域特色的节俗艺术也在生活中发挥着比审美欣赏更为广泛的社会作用。比如南方许多地区都有耍“板凳龙”的习俗,其每一节“龙身”由每家每户来制作,当龙灯耍到家门前时,这家人便将自己制作的一节“龙身”接上,龙灯如此越接越长,越耍越威风。这种全民参与的“行为艺术”既调动了人们过春节的积极性,也增进了村社邻里间的和睦与团结。
民间艺术特别能反映中国人的审美意识,其创作构思充满想象,极富浪漫色彩。比如人们会以谐音方式把“鲇鱼”与富裕之意联系在一起,以之寄托“年年有余”的美好理想。民间艺术的造型无意模仿客观事物的自然特征,而强调物象所承载的人文观念,以至其表现形式自由而奔放,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将中国“写意”艺术精神作了极致的发挥。民间艺术的整体格调清新质朴、刚健明朗,凸显着乐观主义的精神品格和美学气质,不像现在一些极端个人主义的艺术创作,极力表现焦虑、寂郁或惆怅等消极情绪。
有人说现在“年味淡了”。的确是这样。以前过年,人们会自己写春联、剪剪纸、扎灯彩、塑面花,自发而热情地参与节俗艺术创作。如今,这种审美兴趣和相关的习俗观念已越来越淡化,年节的文化空间已为批量化生产的“民艺商品”所充斥。现在的春节不如以前热闹了,真正的民间创作也随节俗的淡化而日益缺乏,现代人尤其是年轻一代已越来越不屑于民间艺术。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个中原因当然很复杂。现在的生活节奏加快了,社会格局、经济格局、家庭格局以及价值观、审美观也和以往大有不同,许多有特色的节俗活动和相关的艺术形式要在城市里展开确有一定的难度。可谁又能阻止生活的流变,让年节艺术一成不变地恪守老套路呢?
其实,随生活潮流而与时俱进地加以调整和改变,本来就是民间艺术的精神和发展状态。面对春节联欢晚会、电话拜年、手机短信和电子贺卡一类的“新年俗”或“新年节艺术”,我们与其在怀旧中抱怨现实,不如在“俗而礼,礼而俗”的互动中建设与时俱进、魅力依旧的当代年节艺术,以至让大家真的想过年、过好年。
因为交通受阻,时下有人提出“今年过年不回家”的倡导。这当然是想为政府排忧解难,也是为了避免同时出行所造成的种种麻烦。不过,面对民族文化历史所造就的普遍社会心理,面对民族文化记忆所产生的巨大精神感召,这种倡导显然是无力的,也不契合国情。
其实,文化保护问题和民生问题是紧密关联的。今天,要想有力地传承中国非物质文化,充分地发挥春节及其民俗艺术的积极作用,就需要切实地解决作为文化传承主体的广大民众的生计问题。安民于本土,就可使得乡村的老百姓都能够在自己的土地上生产和发展,传统民俗文化就有可能得到更好的延续,其积极的社会功能也才能得到更好的发挥。也只有这样,我们的春节才会越过越火,春节的民俗艺术才会越来越繁荣。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节)
下列关于“现在年味淡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现在春节不如以前热闹,真正的民间创作随节俗的淡化日益缺乏,尤其是年轻一代越来越不屑于民间艺术。
B.当前,审美兴趣和相关的习俗关联越来越淡化,年节的文化空间都已经被批量化生产的“民艺商品”所充斥。
C.每当过年时,人们都会自己写春联、剪剪纸、扎灯彩以及塑面花等,自发而热情地参与节俗艺术的创作活动。
D.春节联欢晚会、电话拜年、手机短信和电子贺卡一类的“新年俗”或“新年节艺术”活动缺乏真正的民间创作。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以前“春节”感人的艺术氛围和铭心的审美经验让一些国人对春节这一“文化空间”有了更多的审美期待。
B.个人主义的艺术创作与民间艺术相比,前者不如后者,因为前者想要表达的情绪是不健康的,而后者则凸显乐观主义精神品格和美学气质。
C.有人提出“今年过年不回家”,是因为交通受阻;但这种倡导其实是无力的,因为“春节”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几乎人人都想回家过年。
D.作者认为,文化保护问题和民生问题是紧密关联的,老百姓在自己的土地上生产和发展,传承中国非物质文化,就有可能让传统民俗文化得到更好的延续。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虽然现在的春节不如以前热闹,但“春节回家过年”在民族文化记忆中仍具有巨大的精神感召,这也是民族文化历史中所造就的普遍社会心理。
B.在国人的审美意识中,民间艺术无疑是极具有表现力的,它不刻意模仿客观事物特征,而强调物象所承载的人文观念,具有强烈主观色彩。
C.人们普遍对“春节”有着期待的心理,这也体现在它既可以促进民间艺术的发展,又可以具有审美欣赏的作用,还有广泛的社会作用。
D.若要充分发挥春节及其民俗艺术的积极作用,更好地发挥其社会功能,那就要解决作为广大民众的生计问题,但政府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题。
清代词流派概述
清代的词坛被誉为词林发展史上的一个“中兴时期”,这种说法并不意味着清词只是宋词的简单重复或再现,而是以一种经过了时代浸染和词自身蜕变之后的新发展。最值得注意的就是词家辈出而又流派纷呈。
流派是指具有共同的或者相似的理论主张,以及相同或相似的创作风格的若干作家组成的一个团体或者群落,流派的产生是文学繁荣的标志。清代词坛上的流派纷呈,是建立在对词这种文学样式的群体认同基础之上的,或者说到了清代,词才最终确立了自己与诗、文一样的独立地位,才真正从创作实践到理性认同都进入了成熟时期。而地域是文学流派形成的客观环境因素,清代词坛的风格流派便呈现出一种很明显的地域性特征。
从明崇祯初年到清顺治朝的四十多年的时间,是以陈子龙、李雯等为领袖的云间词派盛行的时期,云间属于当时的松江府(今上海松江)。这一派词人标举南唐、北宋词,称他们的创作是“皆境由情生,辞随意启,天机偶发,元音自成,繁促之中尚存高浑,斯为最盛也”(陈子龙《幽兰草·题词》)。他们标榜天机自然的高浑境界,追求典雅婉妍的风格旨趣,但因纠缠于传统的“词为艳科”的观念之中,有意同当时动荡的社会局势保持距离,所以创作实践与理论主张并非相一致。虽然如此,云间词派还是开启了一个词风转变的历史时代。另外,在明末清初的词坛上还有浙江嘉善地区的“柳州词派”,以及以王世祯为首的广陵词人群体,后者是清代第一次形成的大规模的词人流派。
从清顺治七年到康熙二十七年之间的四十多年,为阳羡词派活跃的时期。这是清初另一个规模更大的词学流派,将陈维崧作为自己的宗主和领袖。这一词学流派开始从观念上反拨“词为艳科”“小道”的传统偏见,在理论上主张崇情主意、不拘一格,把词提到与“经”“史”并驾齐驱的地位。从创作实践来看,他们把“哀民生之多艰”和“惟歌生民病”的诗学传统,运用到词的创作之中,用民生疾苦和家国之痛的切肤感受,代替词人风流的“浅斟低唱”和“偎红倚翠”,从内容的深厚和广博上提升了词的格调。可以说,到了这一词派出现,清词的嬗变才真正形成。
正值阳羡派衰落和浙西词派渐兴之间,在北京的词坛上活跃着被称为“京华三绝”的曹贞吉、纳兰性德和顾贞观。纳兰的《饮水词》以才气运词,凄绝冷艳的格调辅以深厚真挚的感情,得南唐二主词之情致,其悼亡篇可称千古一绝,读之令人心碎肠断。他们三人虽然没有立帜结派,但走的都是“独抒性灵”的创作道路。
康熙朝时,词坛上再次诞生了另外一个影响更大、延续时间长达百年之久的词派,这就是以朱彝尊为旗帜的浙西词派。浙西词派的词人实际上并不完全是浙江人。朱彝尊作为该派的宗主,其词既有愤然慷慨之作,又有轻逸流丽之篇,或重情的渲染,或主景的描绘,多有足以传世的不朽篇章。
嘉庆、道光而后,清代词坛上重新出现一个较大的词派——常州词派,这一词派也长达百年之久,但其中堪称大家的词人并不是很多。张惠言是此词派的宗主。
道光咸丰以后的清代词坛,在常州词派以外产生了不少的词作名家,如龚自珍、项鸿祚、谭献等。他们把那个动荡不安的社会局势纳入到词的创作之中来,就像杜甫的“诗史”一样,创作出了一批堪称是“词史”的作品。还有所谓“清末四大家”的王鹏运、朱孝臧、郑文焯和况周颐,他们的作品成为清代词坛即将衰落之前的一丝回光返照。
(节选自张毅《词林观止》前言,有删改)
下列关于清词为“中兴时期”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清词是以一种经过了时代浸染和词自身蜕变之后的新发展。
B.清代词坛涌现了大批的词人并且产生了众多的流派。
C.清词的“中兴”说的是再现和恢复了宋词的题材内容及艺术水准。
D.清词是在元、明两个朝代词创作的低迷之后的重新振兴。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一个文学流派的若干作家必须具有共同的或者相似的理论主张、相同或相似的创作风格 以及相同的地域。
B.以纳兰性德为代表的“京华三绝”,虽然没有公开结成文学流派,但他们的文学主张和创作道路是相同的,也可以作为一个流派看待。
C.“清末四大家”的作品是清词即将衰落之前的颇可称赞的佳作,四人之后清词也就乏善可陈、寿终正寝了。
D.阳羡词派对清代词风的转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秉承了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从“词为艳科”转变为关注民生疾苦、家国之痛,从内容的深厚和广博上提升了词的格调。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浙西词派的宗主朱彝尊,他的词风格多样,不管是写景还是抒情,多有足以传世的不朽篇章。
B.龚自珍、项鸿祚、谭献等人的词作真实地反映了当时动荡不安的社会现实,可以作为另外一种形式的史书来读,所以被称作“词史”。
C.虽然宋词成就斐然,成为一代文学的代表,但只有到了清代,才把词提到与“经”“史”并驾齐驱的地位。
D.云间词派标举南唐、北宋词,标榜天机自然的高浑境界,追求典雅婉妍的风格旨趣,写出了一大批反映当时动荡的社会局势的佳作。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练习。
进入新世纪以来,一股新的“传统文化热”在不断升温。这种“传统文化热”的意义在于它是中国人在高速的经济成长中获得新的“文化自信”的表征,也是告别近现代中国历史深重的“民族悲情”的表征。
改革开放的几十年的历史在相当程度上让我们有机会告别“落后”。我们终于有了在具体的层面上再度回到传统去寻找中国人的文化认同的历史机遇,而全球化的冲击又让我们感到一种强烈的“具体”的文化传统“空洞化”的危机感。一说起传统,我们往往可以“抽象”地谈论五千年的文明,谈论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但一旦我们在现实中寻找“具体”的传统文化的表征,却发现我们的传统在日常生活中或者在象征性的表现中都显得相当空洞,反而不及一些历史没有我们悠久、文化不如我们深厚的国家在这一方面对传统的保留更充分。
因此,这一波的“传统文化热”其实有其深刻的历史的合理性,也是一种“文化自信”的具体而细微的表征。这一波的“传统文化热”往往来自对于传统的许多具体方面的弘扬,如“祭祖”“读经”“汉服”的流行其实正是试图将传统的仪式、服饰乃至教育方式等等历史的具体形态加以复活的表现,这些行为是否得体和合适当然可以讨论,但毕竟显示了我们对于传统的“具体”的需求。应该说,“抽象”的民族精神从来也没有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丧失,但“具体”的文化形态的流失则是我们所讨论的中国“现代性”的必然。但今天的经济成长和和平发展让人们有了在文化的具体性上寻找传统复活的机会。这种“文化自信”当然也有相当的合理性,它是人们告别民族悲情,克服今天传统的“空洞化”的努力。
这里有三个方面值得我们关切:首先,我们要将“传统”视为一个发展和流动的概念,这就要避免贵古贱今和厚古薄今。我们不仅仅需要晚清以前的“传统文化”,也需要近代以来中国人追求“现代性”的新的传统,更需要几十年来中国加入全球化和进行市场化的“改革开放”的宝贵的文化资源。其次,弘扬传统其实更需要开放。这种对于传统的寻找,不是对于全球化的对抗,也不是简单地变成一种自大和自负。“自信”是好事,但自大和自负就会成为前进的障碍。第三,“传统文化热”也要避免一哄而起、一拥而上的心态。民间的弘扬传统的活动当然可以有多样发展的空间,但由政府主导的活动,却应该经过认真的论证和反复的讨论。
从原文看,下列对新的“文化自信”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新的“文化自信”是中国人在高速的经济成长中获得的。
B.新的“文化自信”是“传统文化热”的表征。
C.新的“文化自信”是告别民族悲情的努力。
D.新的“文化自信”可能也有其不合理之处。

下列选项,不能反映这一波“传统文化热”有深刻的历史的合理性的一项是

A.全球化的冲击让我们感到了整个文化传统“空洞化”的危机感。
B.我们对“具体”的传统文化的保留不如一些历史没有我们悠久、文化不如我们深厚的国家在这一方面做得更充分。
C.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创造了经济条件。
D.国家的和平为“传统文化热”创造了有利条件。

下列选项,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现代性”一定会带来中国具体的文化形态的流失。
B.只要经济发展,国家开放,就能弘扬传统文化。
C.“祭祖”“读经”“汉服”等方式值得发扬光大和学习。
D.政府在弘扬传统文化的活动中应当起主导作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通变”与中国独特价值观
李德顺
中华文化区别于西方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视野集中于世事人生、伦理政治,有一条人本主义的主线;西方文化则偏重于探求知识、科学及其应用,有一条科学主义的主线。理解中华文化特有的精神气质,可以从考察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入手,其中“通变”就是一个着眼点。
《周易》是凸显中华文化独特精神气质的经典文献之一,其中心思想很明确,就是“易”。“易”即“通变”。《周易》所言,就是如何依靠“通变”来追求善治和人生平安幸福的经验与道理。《周易》认为,人世间的事,有变才有通,国家和人民才能生存发展,因此要“通变”。当然,变中有所不变,变是为了保持主体的地位及其根本目标的不变。为此,《周易》提出了两条价值原则: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两条结合起来,就是主张依天地之道,始终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作为根本目标,处理好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数千年来,中华文化也确实保持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通变”精神。
拿语言文字形式来说,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字历来多种多样、丰富多彩。作为其统一公共形式的汉语,从甲骨文的字体和发音开始,经历了从象形到形意兼备、从篆隶体到行楷体、从繁体字到简体字等一系列演化,才形成现代汉语,且变化仍未结束。再拿汉语的文学形式来讲,从远古神话传说、《诗经》中的民谣,到接替兴起的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直到现代白话文学,总是在推出一种又一种创新形式,引领一代又一代风骚,并没有一个终结。而所有这些变化的动力,都来自人们的生活,与中国人的生活和精神追求相适应。
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如此,建筑、服饰、饮食、医药等生活领域以及生产、科技、军事、政治等社会领域,也无不如此。举凡为民族生存发展所必需的事务,中国人都能以“为仁由己”“和而不同”的姿态,做出与时俱进的改变。在这些自我改变的过程中,中华文化固然遭遇了诸多曲折和磨难,甚至充满凶险和动荡,但最终总能浴火重生、不断更新,赢得更广大的生长空间与更旺盛的生机活力。而这一切所显示出的,正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气质。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不仅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密码,而且是中华民族得以发展壮大的文化基因。它让中华民族具有宽广、从容、务实、机敏的胸襟气度,在长期实践中积累了在变中求不变的经验、技巧和具体成果,包括各种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诸子百家学说、治政经验、礼仪风俗,到各种具体的文化形式和器物,以及中华先人传下来的看得见摸得着的文化遗产,内容博大精深。但必须看到,它们毕竟多属时政、规范和技术层面的成果,都是变化演进过程中的具体收获,因此有一定的历史阶段性和局限性,并非终极不变的样式。唯有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本身,才是中华民族特有且不可替代的文化“真身”。
自古以来,我国的有识之士就不怕改变自己,而是处变不惊,对内对外均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怀,吸收一切有益的东西,通过兼容并蓄成就自己。正因为如此,我们今天的文化才呈现出“马、中、西”汇通的新面貌。无论其中有多少得失曲折、有哪些未尽通达之处,“马、中、西”汇通都是近代以来中国从被动变为主动,面向世界、走上现代化道路的正常状态,也是新形势下弘扬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精神的内在需要。
(选自《人民日报》2015-6-18)
下列对本文主旨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中华文化视野集中于世事人生、伦理政治,有一条人本主义的主线;西方文化则偏重于探求知识、科学及其应用,有一条科学主义的主线。
B.中华文化遭遇过许多曲折和磨难,但总能不断更新,赢得更广大的生长空间与更旺盛的生机活力靠的正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气质。
C.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通变”精神是中华民族得以发展壮大的文化基因,作为有识之士就要具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怀。
D.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通变”精神,是中华民族独特的价值观和精神密码,“马、中、西”汇通是新形势下弘扬这种精神的内在需求。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依靠“通变”来追求善治和人生平安幸福的经验与道理,这就是《周易》的中心思想。
B.通变精神让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不断追求变化的经验、技巧和具体成果。
C.汉语文字形式和文学形式变化的动力来自中国人的生活,与生活和精神追求相适应。
D.对民族生存发展必需的事务,中国人都能以“为仁由己”“和而不同”的姿态通变。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通变”作为考察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的一个着眼点,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中华文化特有的精神气质。
B.《周易》主张依天地之道,始终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作为根本目标,处理好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
C.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真身”,但有历史阶段性和局限性,并非终极不变的。
D.我们今天的文化能够呈现出“马、中、西”汇通的新面貌是因为有识之士能通过兼容并蓄成就自己。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汉字蕴含的美学
骆冬青
传说,仓颉造字,“天雨粟,鬼夜哭”,古人对文字的创生充满惊怖和景仰之情,后世“敬惜字纸”的意识中凝聚着华人这种对“文字”的共通感。汉字的诞生无从考据,可是,从古人刻画的留痕中,我们依然能够感受到那种鲜活灵动的精神。这种精神凝聚在汉字中,凝聚在书法中,凝聚在甲骨、青铜器、竹帛中。中华民族一项最伟大的创造,无疑是汉字这一文化符号。
从文字的起源来看,即使是拼音文字,亦需以一定形体作为“符号”来展示“声音”。也就是说,在根本意义上,形、音的合一,是所有文字必然的归宿。只不过,西方的拼音文字是以“字母”为基本元素的,“字母”作为表音的基础,生成为“单词”,方才成为西方语言书面表达的意义元素。汉字则不然。许慎的《说文解字序》曰:“仓颉之初作书也,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①而寝多也。”这里,着重指出了“象形”的重要性。“文字”获得了一种哲学意义,作为“物象之本”的“文”和“形声相益”的“字”构成的“汉字”,与“字母”的不同在于,它是以“形声相益”的复合形态出现的。“字”所包含的“孳乳”义,与西方的“字母”不同,是以“字子”形态出现的——从而具有了一种生态学意义上的“生生不息”的创发性。
所以,从图画文字到象形文字,汉字完成了一种飞跃。“图”进一步形式化,“画”进一步抽象化,从而使“字”逐渐“象形化”“文字化”。也就是说,汉字,正如公认的,是合形、音、义为一体的文字。这里,就产生了一种似乎古怪的现象,那就是把汉字说成是表意文字。
从以上提到的关于文字形态的进化论思路来看,从图画、象形、表意、表音这个序列,选择一个恰当位置定义汉字,似乎最佳选择就是表意文字。可是,若从“字母”来说,则西方“文字”表音说似乎可通;但“字母”与中国“汉字”的地位明显不对等。“字”对应的是西方的“词”。而西方的“词”难道不是“表意”的吗?所以,在这里出现了一种概念错置,一种颇为荒唐的指称错乱。其内在原因,则不能不归结为一种文化心态上的诉求。汉字的复杂性,却在这样的单线进化论中被忽视了。
汉字作为一种合形、音、义为一体的文字,其为人诟病处在“象形”。可是,正因为“象形”,汉字才具有了独特的审美属性,才衍生了世界上最独特的一种艺术形式,即书法。汉字是一种具有文化丰富性的符号,把不同模式、不同媒介的信息综合为一;图画、象形、表意、表音,这四种“文字发展阶段”,都智慧地凝结在“汉字”这种独特的符号之中,并且能够自由自在地表达,从而成为一种美学上的奇迹。汉字美学之提出,正在于汉字独具的文化特质。在一些人看来的“落后”,却恰恰是汉字伟大的地方。
(选自《文史知识》2015年第4期)
【注】①孳乳:繁殖、派生。
列有关汉字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现在人们已经无法从文献中准确得知汉字是如何诞生的,不过那些优美的、如今还在使用的汉字依然能带给我们很多想象和美感。
B.《说文解字序》认为,汉字是以“文”“字”两种“形声相益”的关系出现的,这种关系与根本意义上也是形音结合的拼音文字相同。
C.汉字的形、音、义为一体让人们认定汉字是表意文字,形成这个观点是基于文字发展的“图画、象形、表意、表音”四种阶段的观点。
D.汉字被诟病的一个原因是汉字的象形性,不过汉字的象形性使汉字这种文化符号具有独特审美属性,衍生出世界上独特的书法艺术。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仓颉造字的传说体现了古人对文字创生的复杂情感,古人对写有文字纸张的尊敬、爱惜之情表现了他们对文字本身推崇、敬仰的思想。
B.从文字的起源分析,所有文字都需要形体作为“符号”来表示字的读音,不过汉字与拼音文字的区别在于汉字以“字子”的形态出现。
C.汉字从图画文字到象形文字是一次重大的飞跃,体现在此时的汉字特点是“图”更加形式化、“画”更加抽象化,这些让文字更加的象形。
D.汉字独具的文化特质使得汉字蕴含美学,但有些人把汉字的美学当作落后的象征,完全忽略了汉字因为其美学特质才得以长久发展的问题。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汉字的产生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且这种创造的过程现在还保存在甲骨、青铜器、竹帛中,成为中华民族的骄傲。
B.“依类象形,故谓之文”是说仓颉造字时首先是按照事物的特征画出形体,这就是所谓的“文”,这是“物象之本”,是造字的重要方法。
C.拼音文字的基本元素是“字母”,然后生成表意的“单词”,这与汉字的“字”功能对等,有些人把汉字的“字”与拼音文字的“字母”对等是错误的。
D.汉字能够把不同模式、不同媒介的信息综合为一,是把图画、象形、表意、表音等内容智慧凝结在一起并能够自由自在表达的文化符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现代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