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语文试题 / 论述类文本阅读
高中语文

阅读短文,完成3-6题(每题4分)
古民居放在哪里才“适得其所”
●冯骥才
瑞典人欲买安徽古民居“翠屏居”,被相关文物部门紧急叫停。这件事引起不小的争论,备受国人漠视的中华文化遗存放在哪里才好?是放在原处还是漂洋过海?
  洋人弄走中国的古物,真的只是为了热爱中华文明吗?为了表达“爱心”吗?难道放在国外就真的安全——如上天堂了吗?德国探险家范莱考克从新疆伯孜克里克石窟割取下来放在柏林的精美绝伦的二十八幅壁画,不是在二战中全部毁于一场轰炸了吗?能说早知巴米扬大佛被炸毁就不如搬到大都会博物馆去吗?那里的温度和湿度不是调得极好,还有红外线监控吗?
  任何遗存的首要价值都是见证的价值。它不是孤立的。它是那块土地的文化生命与历史的物证。如果它具有那块土地的代表与象征的意义——比如“翠屏居”这样的“典型的皖南古民居”,更是不可移动的。世界上有哪个文明古国用出卖自己的文明的方式来保护文明?如果有,一定是还没有文明的自觉,一定还看不到这些遗存的文化内涵与文化价值,才会拿它们当作物产一样去换取保障生存的金钱。从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初,西方的殖民者正是在这个现代文明的落差上,从一些古老而蒙昧的土地上,搬走他们祖先留下的长久湮埋在荒芜中的遗存。
  我国历史悠远,民族众多,地域多样,各地民居极具个性。而这些物质性的古民居遗存又是极其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存的载体。倘若物质载体不存,非物质遗产“毛将焉附”?然而在剧烈的社会变化中,城市的历史民居大多已经荡然殆尽,乡村古民居又面临新农村建设的冲击。正在我们为乡村古民居何去何从焦灼地思谋出路之时,像“翠屏居”这种负面的自我轻薄文化事件冒出来,自然就必须紧急刹车,亮出红牌。
  “翠屏居”事件很像一百年前敦煌的藏经洞事件。它说明我们虽然有悠久的文明,也有久远的蒙昧。这张红牌是一个文明自觉的信号。我为叫停的这些部门和这些人叫好。
  然而,接下来必须思考的是被挂上“文保单位”而禁止出售的“翠屏居”谁来管?类似的古民居都做过普查和认定吗?
  我们在“翠屏居”事件的跟踪调查中得知,这座古宅由于这个事件出了名,现在被一家经营茶叶的公司以每年6000元租用了。据说这家公司有意把这里办成皖南茶文化馆,倘能如是,当为幸事。但更多的遍及中华大地的“翠屏居”们呢?它们绝不会有“翠屏居”这样的好运。如今各地的古民居大多未经普查与定性,在保护责任方面没有归属。反正绝大多数房主对其古屋古宅是没有保护意识的。如有人知道应当保护,也是既无办法,又无财力。连北京已经定为保护范围的四合院都扔在那里,没人过问。难道它真像主张外卖的人所说:宁肯让它烂掉也不放手?问题不是又回到这一话题所争论的原点上?
  在国人尚未有普遍的文化保护的自觉之时,该怎么办?此刻我又想起了阮仪三先生。如果没有他切实的努力,江南六镇今何在?可是一个或几个阮仪三,救得了成百上千个奄奄一息的古村落吗?由此想到曾经在一次文化界的会议上说:我们在伏案研究民间口头文学,可是民间口头文学早已经没人再说了,马上就要从人间不知不觉地蒸发掉了。我说:请诸位先离开我们的书斋到田野里去吧,先去把那些残存在记忆中的“最后的口头文学”记录下来吧!我们没时间清谈妙论,侃侃而谈,我们应该去到文化遗产的重灾区里,切切实实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选自2006年11月27日《文汇报》,有删改)
3.作者反对古民居类历史遗存“漂洋过海”,列出作者反对的理由。
4.分析本文结构上的特点。
5.对于如何保护文化遗存,你有什么建议呢?试写出两条。
6.文章结尾引述了作者自己的一次发言的内容,想要说明什么问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26题。
①一到冬季东南亚就会出现危险病毒在传播的消息,这已经成为一种传统。中国内地一香港一泰国这个“传染病三角区”此次亦不例外。泰国爆发的禽流感(几乎200万只家禽遭感染)还夺走了一些人的生命。1997年的历史再度上演,当时香港的6人死于这种疾病。
②动物疾病能够传染给人,这并不新鲜。这是一个自然且十分古老的过程。俄罗斯医学院伊万诺夫斯基病毒学研究所主任德米特里·利沃夫说:“病毒、微生物以及一切致使人类患传染病的病菌都是从动物身上传到人体的。在人走出洞穴和动物受驯化的几万年间,野生动物所携带的病菌转移的家畜身上,再由家畜传染给人。”难怪医学界很早以前就试图将大规模流感的责任归咎于动物。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英国对流感这种令人困惑的疾病的解释是因为周围的马和猪患病。19世纪,在布哈拉酋长国行医的俄罗斯大夫认为,游牧部落患流感与大量养马有关。甚至1918年西班牙流感大爆发,顷刻夺去2000万人的生命,一开始也被认为是“猪流感”。只是到了后来才搞清楚,这种疾病其实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近年来对于普通人来说,真正骇人听闻的是“禽流感”。对新疫病的恐惧是不言而喻的,因为严重疫情有可能导致60%的人口受感染,在官方证实的患禽流感的人中,多数病例是致命的。这是否意味着,新流感带给人类的是无法回避的灾难?
③世界卫生组织流感问题专家尤里·根东说:“如果自然界并不比我们想象的更聪明的话,就不会在不同物种之间设置防传染屏障。禽类病毒要传染给人是很不容易的。否则人类早就灭绝绝了。几年前在英国做过一项实验,给志愿者接种禽类常见的各种流感病毒,结果无一人感染。要使病毒进入机体细胞内并开始传播,必须具备一种能使血红蛋白分解的特殊酶。进入每种动物的机体都得有一把钥匙,禽类病毒并没有进入人体的钥匙。人患上禽流感是十分罕见的现象。首先必须是人的免疫机能或其他系统出现紊乱。当然,这种紊乱的特点还有待研究。泰国有人口6000万,约200万家禽感染病毒,禽流感以闪电速度迅速蔓延。但即便如此,已确诊的感染者仅为12人。”
④专家谈到的另一个情况能够平息对禽流感日益加剧的恐慌。在世界卫生组织的整个历史上,这种疾病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官方记录只有两例。目前尚无人受到病人的传染。因此说病情即将来临显然早了点。不仅仅出现过禽类灾难,尤里·根东说:“现在很少有人记得上个世纪60年代美国士兵感染猪流感病毒的事了。那时,美国也作了疫情来临的准备,甚至迅速生产出1.5亿支疫苗制剂。”结果疫苗不仅没用上,还在接种时带来种种麻烦,耗费大量资金,尚未发生一例人与人之间传染猪流感的事件。可见,物种间的防传染民间障是可靠的。
.下列关于“禽类病毒”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每年冬季禽类病毒都是先由地处东南亚的泰国开始传播。
B.几万年前,已可能有人类感染禽类病毒。
C.由于物种间的防传染屏障较为可靠,禽类病毒传染给人很不容易。
D.禽类病毒在家禽间的互相传播非常迅速。

.“动物疾病能够传染给人,这并不新鲜”,能够作为其依据的一项是()

A.俄罗斯科学家利沃夫认为,一切致使人类患传染病的病菌都是从动物身上传到人体
的。
B.英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把流感的产生归咎于周围的马和猪患病。
C.近年来泰国、香港先后爆发的禽流感,夺走了一些人的生命。
D.二十世纪初期西班牙夺去二千万人生命的流感大爆发,就起源于“猪流感”。

.不能说明“动物流感”不会带给人类巨大灾难的一项是()

A.医学界很早以前试图将大规模流感的责任归咎于动物的行为被证明是错误的。
B.几年前在英国做过一项给志愿者接种禽类常见的各种流感病毒的实验,结果无一人
感染。
C.禽类病毒并没有进入人体的钥匙。
D.严重疫情有可能导致60%的人口受感染,在官方证实的患禽流感的人中,多数病例

是致命的。
.根据全文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禽流感是我们需要注意但不必恐慌的问题。
B.人的免疫机能或其他系统出现紊乱也不一定会患上禽流感。
C.禽类传染病将成为大型现代化养殖场越来越严重的问题。
D.20世纪60年代美国曾为士兵感染猪流感疫情而作的种种准备是必要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文,完成第8—13题。
⑴2008年3月5日,政协委员、国家一级演员姜昆在全国政协会议上递交了三份提案,其中之一是《“灰色文化”危害日趋复杂加强管理建设势在必行》。会后,他对采访他的跑会记者说:“关于灰色文化的提案得到了大家的重视。”
⑵此时的姜昆并没有想到,三天后他将身处一桩莫须有的“取缔门”事件,再一次与时时体现草根代言人身份的德云社发生纠葛。8日下午,德云社成员何云伟、高峰相继在个人博客中撰文,称“某位前辈”在会上提议,建议全面封杀小剧场演出,网友随之愤然跟帖,引发热烈讨论。截至17日晚,何云伟该篇博客跟帖达3400多条。
⑶姜昆解释说自己既没有点德云社的名,也没有提议封杀小剧场。相反,他曾于多个场合表示支持小剧场的演出。参照此次姜昆的提案原文,与小剧场相关的只有一句:“在茶社、民营小剧场等表演场所,演员们用低级庸俗的表演和下流黄色的笑话取悦观众”,用以陈述“灰色文化”泛滥的现象。尽管如此,有关“姜昆砸人饭碗”的媒体报道比比皆是,“灰色文化”更成为继“艳照门”之后文艺领域又一热度词汇。有网友发帖批评,即便此提案没有针对德云社,文章“也都是废话,甚至连什么是‘灰色文化’都没有解释清楚”。
⑷“2002年我就提过这个词,指那些非恶意、纯戏谑的内容,拿来逗着人玩儿,但是越走越远。”姜昆如此阐述他对“灰色文化”的理解。按照“非恶意,纯戏谑”的标准,“灰色文化”似乎等同于“恶搞”一词,不过“灰色”本身含有的介于合法与不合法、健康与不健康之间的暧昧意味,又不仅“恶搞”那么简单。在提案中,姜昆详细列出各种“灰色文化”的表现:手机传播中无聊内容和垃圾信息防不胜防,网站上娱乐版登载的文章常以刺激性的字眼招徕网民,网络聊天工具、论坛和网络游戏中充斥着不良信息,在茶社、民营“小剧场”等表演场所,演员们用低级庸俗的表演和下流黄色的笑话取悦观众,甚至在银幕、荧屏上,也不乏打着“艺术”幌子的露骨表演等。
⑸然而即便提案中有了对诸多现象的详细描述,“灰色文化”依然难以界定。很难笼统地认为流传于民间的笑话中没有艺术因素。再加上,艺术的主观性和阐述性较强,容易躲闪。“一个话剧小剧场说自己是‘新后XX主义’,你还真没法跟他辩了。”社会学者、话剧编剧黄纪苏如是说。
⑹在具体内容上的难以界定,导致抵制“灰色文化”无法实现。比如姜昆明确反对这样的段子——讲厕所里说话和饭馆里说话区别的《茅房话》,诸如在厕所问“吃了吗?”可有的相声演员和观众认为,连这个都反对,姜昆有点过于“洁癖”。
⑺“灰色文化”的存在无可争议,不过它的危害真的这么大,到了需要集中治理的地步?姜昆的提案代表了一派人的观点:“灰色文化”的危害如同“温水煮青蛙”,任其泛滥,就会让人们渐渐丧失警惕,甚至视而不见。最可怕的是,一些对事物分辨能力不强的年轻人,十分容易沉溺于低级趣味之中。而另一派人认为,这些只不过是一种娱乐和消除压力的方式,可能无聊,但无伤大雅。
⑻“任何艺术形式都没有罪过,它们只是用来休闲、消遣的手段和载体。”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所长吴文科说,“只是现在为了眼球经济,有的团体把它糟蹋坏了。”在吴文科看来,“灰色文化”有它合理性的一面。“一是提供娱乐,二是作为出气筒。”娱乐方面,所谓主流文化并没有体现出应有的优势和强势,打开电视机没好节目可看,掏钱去电影院出来又是一串骂声,而真正有质量、有品味的艺术,如音乐会、歌剧等,观众又消费不起。相比之下,生动、有趣的相声、话剧小剧场等表演艺术更能让人开怀一笑。“出气筒”方面,由于经济发展速度迅猛,社会阶层分化严重,全民产生对中产阶级以上阶层的不满态度。普通民众承担着买不起房、看不起病、子女上不起学的压力,人们由此产生的抱怨以及潜在的欲望,都可以借助“灰色文化”中的戏谑和“擦边球”段落在短暂的时间内宣泄出去。
⑼“就事论事讨论文艺本身是没意义的,最根本的还是由于经济发展带来的社会生态问题。姜昆是优秀的艺术家,他的提案笼统看上去都有意义,但实际没有任何可操作性。”吴文科说。姜昆寄望于各从业者的自律,希望他们从艺术追求上提升自己,自觉抵制“灰色文化”,不过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代,很多文化团体的生存发展还成问题,当观众听到黄色段子、看到色情味道的演出纷纷掏钱叫好时,能否指望从业人员自我净化,将表演艺术提升到大雅之堂,不能不说是一个疑问。
⑽靠自律行不通,靠政府部门制定法规政策估计更无成效。即使再来一次“严打”,也顶多是造成相关人员与现象的短期蛰伏。“最好的办法是姜昆他们出来说好的相声,以身作则。”黄纪苏说,“把地盘让给人家了,又想依靠社会和政府来限制对方,这就先输了一步。”主流文化中如果能出现真正质量过硬的作品,就能对“灰色文化”构成有效的竞争力。在这个前提下,如果政府及社会舆论对主流文化加以鼓励和支持,使民众便利地接触到各种高水平的文化作品,“灰色文化”自然而然会得到抑制。
⑾“唯一的办法就是用我的声音压过你的声音,加强正面文化的力量。”吴文科说,“但这也是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节选自2008年4月5日《凤凰周刊》
.第⑵段加点词“莫须有”,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
.第⑸、⑹两段的内容主要是为了说明_________________。
.整合文中信息,就“灰色文化”的概念下一定义:_________________。
.第⑼段画线句所说的“社会生态问题”,在文中是指⑴_________________;⑵_________________。
.下列解说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低级庸俗、恶意戏谑是当今社会非主流文化的基本特征。
B.任何艺术形式的存在都有其合理性,没有必要予以抑制。
C.关于文化建设与管理的问题,已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D.主流文化日渐衰微的根本原因在于其从业人员缺乏自律。

.本文是一篇新闻报道,请根据该报道的主要内容撰写一则新闻摘要(120字左右)。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3题。
印度报业托拉斯对中国嫦娥一号发射成功感到震惊。报道说,嫦娥一号是目前中国最先进的卫星,将突破地球近地轨道,可用立体相机获得月球三维影像,可探测月球表面元素、月球土壤厚度及其分布,可引入天文测量手段,可通过国际联网对航天器进行控制等。报道说,嫦娥一号的成功发射意味着中国航天技术进入了新阶段。
该报道还说,嫦娥一号成功升空,为未来10年中国进行载人登月铺平了道路。4年前,中国成功地把一名航天员送入太空,成为世界第三个把航天员送入太空的国家。预计,在未来20年里,中国将实施无人探测器登月取样并最终把一名航天员送上月球。
另据报道,10月24日至28日,印度陆海军司令官年会召开。会议期间恰逢中国嫦娥一号发射,因此,中国的探月工程和整体航天实力成了与会高级将领热议的话题。
据报道,继印度空军去年宣布筹建航天司令部后,印度陆军和海军借本年度司令官会议提出了各自的“天军”设想,并且分别在各自的司令部中成立了“太空小组”。印度三军决策层认为,未来战争离不开“太空资源”,因为“现代化的军事对太空的各项技术系统有着严重的依赖”。
印度空军司令马歇尔•梅杰上将说:“中国在航天技术方面领先印度许多,特别是载人航天和探月技术方面,相比之下,印度虽说也有了自己的航天司令部,但它还得六七年时间才能全面运作起来。”
《世界新闻报》驻新德里记者近日还采访了几位印度朋友,请他们谈了对嫦娥一号的看法。班达是印度国防分析研究所年轻的副研究员。他认为,考虑到太空技术的民用、军用两重性,嫦娥一号的发射显然将具有更宽广和更深刻的影响,这也是许多战略观察家重视嫦娥一号的主要原因。
德里大学东亚研究系的副教授由克特斯瓦尔•库马尔认为,嫦娥一号的发射有重要意义。首先,它再次显示了中国在太空领域的强劲实力。日本虽然抢先发射了探月卫星,但中国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追上。
诺蒂亚尔是印度一家印地文报纸的编辑。他认为,嫦娥一号的发射,表明中国的太空技术比印度要好。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中国的经济实力比较雄厚。诺蒂亚尔认为,各国探月计划都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的,单纯地比较谁慢谁快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下列关于“嫦娥一号”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

A.嫦娥一号是目前中国最先进的卫星,它既能用立体相机获得月球三维影像,又可以通过国际联网对航天器进行控制。
B.嫦娥一号的发射有重要意义,它再次显示了中国在太空领域的强劲实力,为未来10年中国进行载人登月铺平了道路。
C.嫦娥一号成功升空,意味着中国航天技术进入了新阶段,使中国成为世界第三个把航天员送入太空的国家。
D.克特斯瓦尔•库马尔认为,日本虽然抢先发射了探月卫星,但嫦娥一号的成功升空,表明中国在很短时间内就能迅速追上。

.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嫦娥一号的成功发射意味着中国航天技术进入世界先进水平,超过了日本、印度等国家。
B.印度陆海军司令官年会召开期间恰逢中国嫦娥一号发射,因此,参加会议的高级将领积极讨论了中国的航天实力以及探月工程。
C.太空的各项技术系统对未来现代化军事有严重的依赖性,所以未来战争离不开太空资源。
D.印度虽说也有了自己的航天司令部,但它还得六七年时间才能全面运作起来,赶上中国。

.依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不准确的一项是 (   )

A.印度国防分析研究所年轻的副研究员班达的观点很大程度上代表了许多战略观察家的观点。
B.嫦娥一号的发射让其他一些国家看到了中国在太空领域实力的增强,也使他们相信中国可以在短期内赶上一些发达国家。
C.经济实力是太空技术发展的基础,只要拥有了雄厚的经济实力,就能在太空技术上同其他国家抗衡。
D.诺蒂亚尔对单纯去比较各国探月计划谁快谁慢的做法予以了否定,认为同中国比较探月计划的快慢也没有意义,中国也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而制定的计划。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6—20题。
“嫦娥一号”探月的人文意义
(1)“嫦娥一号”的发射显示了中国卫星发射技术的新成就,更显示了中国航天科技的又一巨大进步,但是,从人文的角度看“嫦娥一号”探月,也许更实用,也更有意义。
(2)来一次天文知识的学习。在浩瀚的宇宙中,地球,太阳和月亮究竟代表着什么天体,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和其他天体的关系是什么,宇宙到底有多大,为什么尽管地球很大但是也很渺小,借助最近对“嫦娥一号”探月的好奇和欣喜,多掌握一些天文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的了解“嫦娥一号”探月的天文意义。
(3)来一次航天知识的温习。什么是人造卫星,人造卫星分哪些类别,人造卫星已经发展到什么程度,运行轨道是什么,世界各国首颗卫星发射是什么时候,人造卫星的用途是什么,中国的人造卫星历史渊源怎么样,温习这些人造卫星知识,会从航天的角度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要实现“嫦娥一号”探月。
(4)来一次对月亮的文化念想。古今中外,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很多和月亮有关的历史典故、传说和作品,月亮已经变成了和人休戚相关的充满人文色彩的具有灵性的天体,感念月亮附加的文化,会让我们对月亮更加充满诗意地敬仰,月亮也是文化的月亮,月亮的人文属性对我们的人性有很大的启迪。
(5)__________________。我们很多人已经习惯于对功名的忙碌追求,我们已经习惯于平视和俯视我们前方的路,但是,我们惟独不习惯仰望星空,一个不善于仰望星空的人,往往缺乏一颗包容和清凉的心,更缺乏一种对宇宙和生命的敬畏感,也因此让我们产生了迷失感和迷茫感,不懂得星空深邃的美,就很难真正理解事业和人生,换个步伐前进,那就仰望星空吧。
(6)来一次对浪费能源的思考。人类热衷于探索月球,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地球赖以生存的能源已经十分有限,然而月球上有两种资源将会给地球带来重大贡献,为解决人类面临的能源问题提供新思路。一是月球上可接收到丰富的太阳能;二是月球矿藏丰富,尤其是富含核聚变燃料氦-3,将有可能成为人类社会长期、稳定、安全、清洁和廉价的燃料资源,既然如此,节约地球能源就显得更为迫切。
(7)“嫦娥一号”探月的过程,就是我们提高科学素养,培养科学探索精神的过程,只有用科学武装我们的大脑,我们才不会落后,更是我们展开科学想象的翅膀狂想的过程,还是一种理性思考的过程,多从“嫦娥一号”探月的人文意义来看待探月,我们不但能够收获科学素养,还收获了理性的生命态度和生活感悟,这也许比一味的叫好和激动更有意义。
、给下面的黑体字注音。
浩瀚(   )       深邃(   )     矿藏(   )
、本文从哪些方面谈了“嫦娥一号”探月的人文意义?
、本文采用的结构是什么?这种结构有什么好处?
、结合第(5)段内容和前后文,划横线处应补写的一句话是。
、作者说“月亮也是文化的月亮”,让我们从与月亮有关的传说、诗句开始,“来一次对月亮的文化念想”吧!
①与月亮有关的传说:
②与月亮有关的诗句: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6~28题。
中国文化西来说的终结
刘学堂
中国文化西来说在西方学术界由来已久,而在中西学术界产生极大影响则源于1921年瑞典学者安特生在仰韶村发现了大量的彩陶,他将其与东南欧的特里波里等遗址的彩陶相比,发现有许多相同的地方。为了探寻彩陶的传播路线,安氏寻踪西进。经调查,安特生认为甘青地区发现的大量陶器都属于新石器时代,可归入仰韶文化,同时认为它们都是由西方传入,完善了中国文化西来说体系。
由于安特生的中国文化西来说是建立在考古学的基础上的,所以一经出笼,便在中国史学界引起极大的震动。中国的学者们断然不能接受,但同时也感到要推翻安特生的观点,最终解决中国文化起源这样的大问题,在材料上还有许多实际困难。
1931年留学归国的梁思永,发掘了安阳高楼庄的后岗,发现了中国考古学史上著名的“后岗三叠层”,即仰韶文化层、龙山文化层、商文化层由下而上的三层堆积,从地层上证明了中国的历史由史前到历史时期是一脉相承的。梁先生的这一发现,对中国文化西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冲击。安特生认为仰韶彩陶西来的一个重要前提是甘肃地区的彩陶年代上比中原的仰韶文化要早。1945年,著名考古学家夏鼐先生通过对甘肃宁定县半山区两座齐家文化墓葬的研究,指出安特生在考古遗存认识上的错误。
然而,由中国彩陶来源引起的中国文化西来说时隐时现,其影响一直未销声匿迹,并为一些别有用心的学者所利用。时至最近,国外个别学者依然坚持认为,中国彩陶是西来的,以彩陶为代表的中国远古文化根植于西方。给这个问题真正画上圆满句号的是彩陶之路的发现。
彩陶之路的发现得益于新中国成立以后对新疆彩陶的不断发现与研究。上世纪80年代后,学者们开始对新疆出土彩陶的墓葬或遗址进行具体分析,认为它们大多属于青铜时代,晚者甚至到了铁器时代,这使新疆彩陶研究跨出了关键一步。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到新世纪开始的几年内,新疆发掘出史前墓葬四、五千座,出土大量彩陶,逐步搞清了新疆彩陶兴衰的基本线索。新疆彩陶并非是由西而来,是东方黄河流域彩陶西进的结果,从而提出了彩陶之路的崭新理念。
至少在距今8000年前,黄河流域彩陶文化逐渐开始向四周扩张,距今7000年以降,进入到六盘山东西两侧;距今5500--5000年,扩展到青海东部;距今5000年以降,西进至酒泉境内的祁连山北麓;距今4000年前后,现身于新疆哈密地区。不过,这支东来的彩陶文化并没有在哈密绿洲驻足,至少在距今3000年以前,向西进入了吐鲁番盆地,同时沿天山间的山谷和山间通道,进入乌鲁木齐周围,再向西沿着天山北坡的绿色通道,进入伊犁河谷;约在距今2500年前,这支文化继续向西挺进巴尔喀什湖以东,成为这里所谓塞克·乌孙文化的主要构成因素之一,但传播至此,彩陶文化已是强弩之末。公元前后的汉代,这支源于东方的古老彩陶文化终于被其他文化所取代。
中国彩陶文化,在西进过程中,沿途不断与其他文化交流、融合,逐渐形成新的地方性的考古文化。由黄河上游起点,通过河西走廊,在新疆地区沿着天山山脉这座沟通东西文化的大陆桥西进,终点到达巴尔喀什湖东岸一线,前后历时5000多年,沿途不同的考古文化是黄河文明一波又一波向外不断扩张的历史缩影。
至此,地处东西方之间具有关键性地位的新疆彩陶面貌逐渐明朗。中国古代文化西来说 也终成历史。
(选自2008年10月20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以下对“彩陶之路”发现之前“中国文化西来说”影响难以消除的原因,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中国文化西来说在西方学术界由来已久。
B.安特生从考古的角度进一步完善了中国文化西来说的体系。
c.在中国文化起源的大问题上,中国学者没有足够的材料推翻安特生的观点。
D.国外个别学者至今仍然坚持中国文化西来说。
.下列有关“彩陶之路”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彩陶之路”是由中国学者经对新疆彩陶的深入研究,弄清了其兴衰的基本线索而提出的理念。
B.“彩陶之路”发端于仰韶文化,从至少距今8000年前向西延伸,历经许多地区,最后止于巴尔喀什湖以东一带。。
C.“彩陶之路”的发现从彩陶文化变迁的时间地域两方面证明了彩陶西进的线索,从根本上推翻了中国文化西来说。
D.“彩陶之路”的形成过程也是中国彩陶文化与其他文化交流、融合,逐渐形成新的地方性考古文化的过程。

.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后岗三叠层”的仰韶文化层、龙山文化层、商文化层,自下而上三层堆积,是按由早到晚的时间顺序排列的。
B.“仰韶彩陶”所处的时代是新石器时代,它属于黄河流域彩陶文化。
C.约在距今2500年前酶雹尔瞎什湖以东,黄河流域彩陶文化衍变成为“塞克·乌孙”
文化。
D.新疆彩陶大多属于青铜时代,时间上要比“仰韶文化”晚,可证明彩陶文化的西进。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近年来,特别在城市里,每到春节,“年味淡了”的报道总会出现,总会有人忧心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不是就此消失。对传统文化救赎的呼吁,在过去的这些年里持续升温。
很多人将春节的衰落看作是全球化导致的恶果,但这是否是主要因素?其实,春节的式微与整个传统文化的式微是密切联系的。传统文化是土壤,春节只有依赖其上,才能生长。而春节的文化底蕴主要是儒家的,但儒家(孔子)的命运如何?
晚清以来,中国一直“图强力而放斯文”。在新文化运动以后,激进化的文化革命态势已发展至全面而自觉的程度,整个中国的文化生态系统遭受了毁灭性的破坏,中国的文化,包括思想上,也包括社会结构,尤其是农村的结构,都被急骤地“去中国化”(这里“中国”指中国的传统)。至新中国建立,三座大山被推翻,传统文化让位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文化,古汉语也随汉字简化运动作古。从此,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变迁几乎不再有太多相关性。渐渐地,传统节日的内涵逐渐被人遗忘,每逢过节好像就只剩下吃。如今,随着经济发展,过年在吃喝意义上的重要性已越来越小,春节在不少人眼中似乎成了“鸡肋”。
中国传统节日中有中国文化和思维方式所赋予的突出特性,即家庭亲情化,这在春节中表现最为明显,所谓“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可知春节与家庭的密切关系。鉴于中国特殊国情(如计划生育),家庭人口越来越少,走向简单化。传统中国大家庭中复杂的人伦关系与称谓对于80、90后已是天问,与一世纪前相比,当代中国人对人伦孝悌总的而言是越来越淡漠。
从历史及现实视角来看,如今文化全球化趋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不同于以往任何一次外来文化的碰撞。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将中国传统文化置于一个具有多种发展可能性的境地。文化交流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中国文化若要得到世界的承认,只能积极争取一切机会以宣示自己的存在和扩大自己的影响,只有经过这一历程,中国文化的本来面目和真正价值才会在世界面前逐渐呈现出来。
中国传统文化,经过自我推残与外力的强逼,已元气大伤,但毕竟还精华残存。作为一种延绵千年的精神基因或集体潜意识,它会自觉不自觉地以各种方式呈现自身。春节要焕发青春,必须要有适合各年龄层次的表现形式。如何在个人主义泛滥的当代,重建传统中国的亲情纽带,是关涉中国文化未来走向的重大课题。
从当下“国学热”的兴起,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中国政治经济实力的增强,加上西方的经济衰退,国际多极化格局的日趋形成,或许会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伟大复兴的宏观动因。而从北京和各地老百姓自发地突破禁令放鞭炮,从而推动政府解禁这样一种“节日化”举动,我们看到,中国人文化主体性与自主性的增强,炎黄子孙需要有属于自己民族的节日,我们相信,维系春节(包括整个传统文化)的基本动力就在民间。
(节选自《春节需要保卫吗?——兼论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困境》)
.下列对本文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如今,春节出现了“年味淡”的现象,传统文化救赎的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B.很多人将春节的衰落看作全球化导致的结果,本文则认为主要原因在于传统文化的衰落。
C.文章认为,新中国建立后,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变迁就不再有相关性了。
D.本文认为,当代中国80、90后对人伦孝悌越来越淡漠是和特殊国情有一定关系的。

E. 充分利用当前国内国际的政治经济形势,中国传统文化就能够实现伟大的复兴。
.文章第二段提及“儒家的命运”,请你根据本文对近代以来儒家(传统文化)的命运
作简要概括。
答:                                                                      
.你认为春节能够焕发青春吗?请结合本文,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答: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16题。
①到底何为国学?胡适说:“‘国学’在我们心眼里,只是‘国故学’的缩写。中国的一切过去的文化历史,都是我们的‘国故’;研究这一切过去的历史文化的学问,就是‘国故学’,省称为‘国学’。”他把国学等同于国故学。
②这个定义能不能成立?妒呆成立,则举凡研究一切过去历史文化的学问,都是国学。但历史文化这一概念所包含内容未免太庞杂,哲学、法律、宗教、艺术、文学、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礼仪、制度、工艺、服。饰等等,都可以囊括杠内。对所有这些内容的研究都可以叫做国学吗?胡适的定义,外延过于宽泛,内涵不够确定,所以没有被广为采纳。
③后来大家比较一致接受的定义,是把国学和我国的固有学术直接联系在一起。以此,钱宾四先生《国学概论》提出,“用意在使学者得识二千午来本国学术思想界流转变迁之大事,以培养其适应启新的机童之一能力。”马一浮先生抗战期间在江西泰和讲国学,也开宗明义地标示:“今人以吾国固有的学术名为国学。”运已经是给定,的与胡适,不同的国学定义了。相当长时间以来,学界使用的事实上是后一个定义。不难看出,只就这两个定义的范围而言,国学概念的界定,已经经历了收缩过程。
④盖一个概念的成立,其涵义不应过宽过泛,否则将造成概念的流失。因此之故,马一浮又给出了国学新定义。他认为定义国学为固有学术。内涵还失于宽泛笼统,仍然不容易把握,使人不明白是何种学术。所以他提出:“令揩定国学者,即是六艺之学,用此代表一切固有学术,广大精微,无所不备”马先生认为,所谓国学,就是“六艺之学”。“揩定”一词是佛家用语,马先生说:“每下一义,须有法式,谓之揩定。”
⑤“六艺”亦称“六经”。我国学术的源头即在于此,中华文化的原典精神亦出于此。我们今天讲国学,重要的一点是回归“六经”。
⑥至于“六艺”在国人的精神世界可能发生的作用,《礼记·经解》引用孔子的话,有如下概括:“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絮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瓤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概括的固是“六艺”本身的精神旨趣,但也都关乎生之为人所必须具备的各种修养和品德。换言之,“温柔敦厚”是人的品性,“疏通知远”是人的学识,“广博易良”是人的和乐,“絜静精微”是人的玄思,“恭俭庄敬”是人的礼敬,“属辞比事”是人的正见。《庄子·天下篇》解“六艺”又日:“《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马一浮先生认为上述孔、庄两家对“六艺”的解泽,简明而得其宗趣。
⑦我们作为现代人,尽管为各z曲闻见的知识所包围,可是我们的精神血脉里亦不可没有“六艺之道”。而虽为现代人,叉呵虹也是受过“六艺”熏陶的“六艺之人”。在马先生看来,“六艺之教”应该成为中国人的精神血脉,如果争件具备,不排除也有可能成为人类的共同精神资源,使蒙尘已久的人类,革涂习气,变化气质,回归本然之善。
(取材于刘梦溪《到底什么是国学》)
.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胡适的国学定义错误在于没国学和我国固有的学术联系起来。
B.在国学定义问题上,马一浮比胡适更符合确定概念的一般规则。
C.钱宾四给国学下的定义综合吸取了胡、马两人国学定义的长处。
D.马一浮认为“六艺之教”是中国人乃至全人类的共同精神血脉。

.马一浮认为“六艺”对现代人类最重要的作用是                                 

A.关乎生之为人所必须具备的精神血脉。
B.“六艺之教”融入人中国人的精神资源。
C.有可能成为人类共同拥有的精神资源。
D.使蒙尘已久的人类重新回归本然之善。

.本文中的国学定义有几次变化?这种变化表现了治学的什么特点?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本材料,回答问题。(15分)
中医是医学,也是文化,它植根于传统文化的土壤,具有明显的民族性。中医产生于长期养生治病的实践中,但当其在两千年前从经验医学上升为理论时,借助了当时的哲学、天文学、农学等成就,采取了“取类比象”(同类事物具有类似属性)的方法,被赋予了本民族文化的内涵。比如,中医把人体看做一个小自然,自然界的规律也体现其中,所谓“天人合一”“阴阳五行”“经络气血”“寒热温凉”等。
但自19世纪末部分国人主张“全盘西化”以“强国”时,中医的困境就已开始了。进入20世纪以后,一些寻找中国落后挨打根源的知识分子,将包括中医在内的传统文化视为腐朽没落文化的代表,不加区分地踏在脚下。
此后成长起来的一代代中国人,接受西方科学文化多,对传统文化反而日渐陌生。比如,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弱化,使得以传统文化为根基、以古文为载体的中医理论,对多数民众无异于“天书”。加之,近代以来持续不断对“中医科学与否”的争论,使越来越多的国人对中医产生怀疑甚至抵触。
.结合全文,谈谈中医“民族性”的特点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6分)
答:
.阅读全文,简要分析如何使中医走出困境。(9分)
答: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论述文,完成18—20题
网吧岂能一“关”了之?
据报道,在山西方山县县城圪洞,现在所有网吧已被全部取缔。被取缔的原因要追溯到一个网瘾少年写给县委书记的一封信。这封信直接推动并产生了全国绝无仅有的开通了网络却没有网吧的县城。 
对此,作为一个现代人,真是大惑不解。难道网吧已是“罂粟”,娇艳迷人的花朵蕴藏的全是罪恶,必须彻底铲除?其实,网吧的出现,其积极意义是巨大的。就个人而言,使更多的人享受了现代科技的成果,能十分方便地查阅信息、沟通交流。就社会而言,促进了经济,繁荣了文化,推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当然,随之也伴随出现一些“不和谐”的问题,如未成年上网成瘾,废学丧志,以及传播淫秽色情信息等。这是事物的两面性的反映。客观、辩证地看,“网吧”的“益”远远大于“害”,岂能一“关”了之? 
那么,山西方山为何要“因噎废食”地一棒子打死“网吧”呢?窃以为,内因是对“网吧”这一新生事物的认知有片面性,外因是随“网吧”伴生的现象较为复杂;主观是引导其健康发展的能力较弱,客观是受到的干扰较强。这样情形下对“网吧”挥一棒子,是“简而化之”的执政,没能体现责任。 
笔者认为,对于网吧,“关”是下策,“管”才是上策。应严字当头,强化管理。 
严把准入。网吧设立的低标准准入,往往给经营者违规经营带来“方便”,给监管带来不良“前制”,必须从一开始就严格把好准入关。特别要坚决禁止文化、公安、工商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从事或者变相从事网吧经营活动。这些部门的人一旦参与其中,就有可能依工作之便、身份之优斗胆自行其是,给监督管理带来诸多阻力。 
严格监管。就目前来看,我国关于“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场所的管理,职责是明确的,制度是完善的,要求是严格的。但为什么还是管不好呢?原因就是认识不够,执法不严。其实,从山西方山县城网吧能够全部关闭,并没有发生上访告状等后遗症的另一面来看,正是由于县委书记亲自挂帅督战,采取“不关网吧就换局长”的铁腕措施,“完全是按照《条例》的规定来执法的,完全是依法办事”。“关”如此,“管”亦然。只要“一把手”重视,“局长”们履职,严格依法按规办事,“游戏规则”得到严格遵守,网吧必将处于良性的监管状态。 
严肃惩处。这主要涉及到两类人群,即管理者和经营者。管理者的公正清廉,是法规严肃执行到位的先决条件。对管理者违法审批、从中牟利、失职渎职等行为,必须严肃查处,以正视听,使每位管理者时刻绷紧廉洁勤政的“弦”,进而严格执法,按规办事,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对经营者的违规经营行为,必须发现一起,及时查处一起,绝不能姑息迁就。只有这样,才能保障网吧经营活动的健康发展。
.选出对加点词句理解正确的一项

A.山西省方山县取缔所有网吧的原因就是一个网瘾少年给县委书记写了一封信。
B.作者说方山县“因噎废食”,意思是网吧滋生了许多网瘾少年,所以认为网吧是有害的。
C.作者这里说的“游戏规则”,指的是经营网吧必须严格遵守主管部门的相关规定。
D.文章结尾部分说到的“这样”,指的就是严把准入、严格管理和严肃惩处。

.这篇文章议论的核心句子是

A.网吧的出现,其积极意义是巨大的。
B.当然,随之也伴随出现一些“不和谐”的问题。
C.客观、辩证地看,“网吧”的“益”远远大于“害”。
D.对于网吧,“关”是下策,“管”才是上策。

.选出下列句子理解符合文章意思的一项

A.网吧的积极意义是使更多的人享受了现代科技的成果,能十分方便地查阅信息、沟通交流。
B.作者认为:网吧确实有它的负面作用,但是没有网吧就干净了,安全了?所以不赞成关网吧。
C.盲目关闭网吧,说明方山县的领导对网吧的作用缺乏认识,对网吧危害的原因也缺乏认识。
D.文章强调“特别要坚决禁止文化、公安、工商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从事或者变相从事网吧经营活动。”因为这个问题不解决好,“严把准入”就谈不上。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6题。(9分,每小题3分)
眼下,“山寨”是个热得发烫的词汇。
“山寨”一词源于广东话,主要特征为仿造性、快速化、平民化,主要表现形式是从小作坊起步,通过模仿知名品牌迅速占领市场。也许是因为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山寨产品”从手机起步,逐渐蔓延到其他经济领域,又几经演化,从经济领域扩展到社会文化领域,成为一种广受关注的文化现象。一时间,“山寨鸟巢”、“山寨熊猫”、“山寨网站”、“山寨春晚”、“山寨明星”甚至“山寨红楼梦”纷纷出炉,大有席卷之势。
有专家认为,“山寨产品”并不是完全的盗版和剽窃,其中包含着大量创造和创意的成分,只要没有明显侵权和恶意毁谤,对于这种创造性应该给予一定的空间。山寨文化自有其流行规律,顺应规律进行疏导,比强行压制更有益于今天的和谐文化建设。“山寨”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对原产品的一种戏仿,它对主流文化既有一种迷恋,同时又带有嘲讽。“山寨文化”体现了文化的多样性以一种戏仿方式反讽主流文化现象的同时,“山寨文化”往往能发出民间的声音,并照鉴主流文化的不足。
然而,也有一部分人对这种新兴的文化现象持警惕和保留态度。他们认为,“山寨文化”中都包含着相当程度上的剽窃和颠覆因素。这些消极因素,是对知识产权的侵犯,是对我国法制化进程的阻碍,更是现代文明、道德良知的一种集体退化。
“要问‘山寨文化’向何处去,我们必须先问为什么‘山寨文化’能够生存。”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文艺理论家陆贵山强调,“山寨”不仅是一种文化消费行为,更是一种集娱乐与非主流为一体的生活态度。“山寨文化”的精髓是多元融合、多元共生,它巧妙地在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捕捉到了人们的猎奇、从众等社会心态,形成一股备受关注的潮流和态势。但“山寨文化”毕竟是一种以模仿为内涵的文化现象,能否经得住市场的考验,还有待时间检验。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山寨文化”中娱乐成分多,文化因素少;消费心理多,文化创新少。从保护知识产权的角度出发,一些涉嫌触犯法律的“山寨产品”,有被规范的必要,一些打着仿造的大旗,以与仿造对象极端相似的风格与微弱差别的包装来蓄意误导、欺骗顾客的产品,更应该迅速叫停。
有学者预测,“山寨文化”无外两种发展态势,一是从娱乐到搞笑再到消亡,这种“山寨文化”不过是披着一层华丽画皮的“垃圾文化”;另一种是走出仿造,走向创新,最终成为市场竞争主体,这样的“山寨文化”才是前途光明的“民间智慧的文化之旅”。
(节选自《人民日报》2008年12月23日)
.下列对“山寨文化”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山寨文化”是一种新兴的备受社会关注的文化现象,其精髓是多元融合、多元共生。
B.“山寨文化”体现了文化的多样性,在反讽主流文化现象的同时,往往能发出民间的声音,并照鉴主流文化的不足。
C.“山寨文化”包含着大量创新和创意的成分,自有其流行规律,只要合理疏导,对今天的和谐文化建设具重要意义。
D.“山寨文化”之所以存在并蔓延,是因为它巧妙地在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捕捉到了人们的猎奇、从众等社会心态。

.下列不属于对山寨文化持警惕和保留态度原因的一项是    (   )

A.“山寨文化”中娱乐成分多,文化因素少,消费心理多,文化创新少。
B.“山寨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种,对主流文化既有一种迷恋,同时又带有嘲讽。
C.“山寨文化”包含着剽窃和颠覆消极因素,是对知识产权的侵犯和对我国法制化进程的阻碍。
D.“山寨文化”是一种以模仿为内涵的文化现象,能否经得住市场的考验,还有待时间检验。

.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山寨”不仅是一种文化消费行为,更是一种集娱乐与非主流为一体的生活,主要特征为创造性、快速化、平民化。
B.“山寨产品”打着仿造的大旗,以与仿造对象极端相似的风格与微弱差别的包装,误导、欺骗消费者。
C.对于具有剽窃现象的山寨文化,有人认为应当给予一定的发展空间,也有人认为应当坚决给以制止。
D.从“山寨文化”的发展态势看,要么是从娱乐到搞笑再到消亡,要么是走出仿造,走向创新,最终成为市场竞争主体。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3题。
山寨一词现在很流行,满大街都是山寨这个山寨那个,到处都是扯着大旗的“山寨王”,网上更是铺天盖地,山头林立,大有以山寨为荣、将山寨进行到底之势。我没有“山寨”过,只知道山寨最初大概是和手机交上朋友的,至于具体什么时候和文化成为知己我不太清楚,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山寨文化”绝非“严肃”,更非“精英”,而是一种草根娱乐,大众文化。也正因此,“山寨文化”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火遍大江南北。“忽如一夜春风来,千座万座山寨开”深厚而广博的群众基础,使得山寨之风在这个寒冷的冬天愈刮愈猛。
百度“山寨文化”,会发现其真的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流派纷呈,各领风骚。山寨小说,山寨诗歌,山寨征婚,山寨广告,山寨电影,等等等等,五花八门,千奇百怪,只有想不到的,没有不山寨的,总之是,怎样雷人怎样来。现代人压力太大了,需要一种渠道宣泄、放松,以调节心情,休憩身心。网络无疑给了人们这样一个渠道和平台,尤其对普通老百姓而言,他们发现,他们许多奇思妙想、绝顶才技,长期以来没有用武之地、展现机会。现在,机会来了,网络为他们提供了广阔的展示平台,几乎没有限制的“准入制度”,为他们一显身手制造了唾手可得的大量机会,虚拟世界的隐秘性又使得这些机会被无限放大。于是,“他们”开始乐此不疲,并一发而不可收。许多山寨版“××”,极尽搞怪、搞笑之能事,自娱自乐,自得其所。在博众人一笑之余,自己也乐不可支了一把,甚至有一种成就感。
“山寨文化”的草根性、大众性、民间性、娱乐性、自发性、参与性,使其一诞生便受到老百姓的热烈欢迎和追捧。“山寨文化”的产生实际上是一种“自然现象”,它是民间孕育多年的“草根文化”的一次集中爆发,也是一种形式意义上的民意表达,它的产生是必然的,只不过时间早晚罢了。然而,不可否认,随着“山寨文化”的“繁荣昌盛”,其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健康、不协调现象,甚至低俗、丑陋现象,人性的丑恶借山寨之名被无限放大,且有恃无恐,肆无忌惮。用低俗炒作,拿丑恶当卖点,成了一些人的“业余爱好”。山寨俨然成了一个什么都装的“垃圾桶”,不用分类,不经处理,管他三七二十一,污七八糟一齐往里放好了,反正能制造“眼球效应”就行。其实说到底就是想出名,以前说“人怕出名猪怕壮”,现在你满大街找一找问一问,有几个人还怕出名?
“山寨文化”是个好现象,群众基础厚,市场前景广,但需要精心呵护,才可茁壮成长,需要道德自律,才能良性健康发展,更需要相关制度跟进约束、规范,才会长久繁荣。绝不能任容低俗、丑恶泛滥,让“一粒老鼠屎搅坏一锅粥”。老百姓生活需要文化阳光雨露的照耀、滋润,但永远需要的是积极向上、文明健康的文化。“山寨文化”不是垃圾桶。如果你爱它,请自觉文明“山寨”、健康“山寨”。
(选自2008年12月12日《光明日报》)
.选出能够作为本文标题的一项是                                        (   )

A.文化刮起“山寨”风 B.“山寨文化”是草根性文化
C.“山寨文化”不是垃圾桶 D.有一种文化叫“山寨”

.下列不属于“山寨文化”盛行的原因的一项是                            (   )

A.山寨文化是一种草根娱乐,大众文化,有着深厚而广博的群众基础
B.自发性、参与性强,有着广阔、自由的创作空间。
C.创作者借此可以自娱自乐,自得其所,甚至有一种成就感。
D.老百姓需要积极向上、文明健康的文化,而且“山寨文化”又不极尽搞怪、搞笑之能事。

.根据文意,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

A.“山寨”一词已经从经济行为逐渐演变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
B.山寨文化属于草根文化,主要特点表现为模仿、快速、平民;它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
C.山寨文化需要精心呵护,绝不能任容低俗、丑恶泛滥。
D.“山寨文化”虽然是个好现象,但是如果没有相关制度跟进约束、规范,就不会繁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3~14题。
美国引发的金融大海啸,已经通过企业业绩大面积下滑和由此引起的银行惜贷行为,严重影响到中国的实体经济。为贯彻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分供应,促进货币信贷稳定增长,发挥货币政策在支持经济增长中的积极作用,央行采取了最积极最主动的降息战略和战术。
中国在这轮全球救市的“接力赛”中,冲在最前面,不久前大幅降息108个基点,特点明显,意义非凡。应对全球普遍存在的通缩压力和世界经济硬着陆的高风险,中国政府毅然决然改变了战术,从政策追随者的保守态势转变为主动领跑的积极态势。面对全球的金融危机冲击,作为领跑者,给市场正面冲击会最强烈,效果会更明显。这次大幅降息的“菜单”中,存款利率要明显高于贷款利率,这除了保证银行充足的息差,提高银行的稳健性以外,也表明央行正在改变提供市场流动性的思路。中国政府另辟蹊径,寻找更有效的资金循环方式,通过新的高效率的资金循环方式,让钱用到刀刃上,从而保证实体经济不受金融风暴的严重影响。当前通缩迹象十分明显,中国政府已经意识到政策的组合拳如果出手不快、出拳不重、措施不到位、效果不明显的话,就会使我们的救市行为变得越来越被动,成本也会越来越大。这次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除了起到在当前流动性恐慌的阶段,为银行体系释放出更多可供操作的资金以外,还充分考虑到中小金融机构抵御风险能力弱的特点,以及他们服务的客户——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受危机冲击的程度较大,需要资金的迫切感较大,所以,2个百分点的存款准备金率下降,充分体现了中央“措施要准”的救市方针。同时,对大型商业银行较低幅度的调整,除了考虑到他们抵抗风险的能力较强外,也考虑到他们的放贷能力强,如果出现过度放贷,虽然解决了目前流动性紧张的问题,但可能会引起将来更大的通胀风险。这也是不符合中国人民银行当前货币政策实施理念的。
.面对金融危机,央行为什么采取了最积极最主动的降息战略和战术?请分条概述。
.分析文本,说说中国政府这次的“救市”行动有何特点?(每条不超过15字)
①      
②   

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1—13题。
面对三聚氰胺,无知本身就是罪过
                                  李泓冰
 “三聚氰胺”,一个原本拗口生僻的化学品名字,如今瞬间成了国人耳熟能详、谈之色变的黑色流行语。它无耻而猖獗地在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中跳梁,无耻地在22个品牌、69个批次的国产婴幼儿奶粉中跳梁,无耻地在蒙牛、伊利、光明等知名品牌的液态奶中跳梁……检测还在进行之中,13亿人都惊疑地等待着进一步的结果。
 无辜的患儿在呻吟,伤心的母亲在哭泣,对中国乳业来说,“三聚氰胺”在如此大面积的“舞台”上的无耻跳梁,几乎是一次空前的灾难。而对中国消费者来说,重建对国产乳制品的信任,也将会是一段极为艰难、漫长,甚至是痛苦的过程。
 是的,政府方面在9月11日之后的举措,堪称雷厉风行:拘拿犯罪嫌疑人、撤下政府相关责任人、广泛检测国产乳制品并迅速公布结果、宣布停止食品企业的免检资格,并着手调查质检部门人员是否存在失职、渎职行为……
 亡羊补牢固当称道,但,为何是亡羊补牢?我们能不能学会未雨绸缪?
 已经有过不少的教训。即便是这个“三聚氰胺”,早在一年前就曾在出口的国产蛋白粉中初露狰狞,为何时至今日才从奶粉中曝光?
  现在,众多乳制品企业站了出来,老总们纷纷表态,要负责到底。而特别引人注目的是,蒙牛企业的老总牛根生发表了他在员工大会上的讲话:《在责任面前,我们唯一的选择就是负起完全的责任》。全文痛心疾首,很有担当。
 牛根生问了一个中国每一位消费者最想问的问题:“责任在谁?”
 他的自问自答是:“我们每个人都逃脱不了干系。有人说他一点都不知道这事。是的,在此之前,除了那些故意添加三聚氰胺的害群之马,以及他们的帮凶,其他人有谁知道暗藏在宝宝肾脏里的这颗‘定时炸弹’?然而,‘不知道’这三个字绝对不能成为自我开脱的理由,因为无知本身就是一种犯罪!”
 无知何以是一种犯罪?
 “三聚氰胺”并非刚刚开始跳梁于中国乳制品,一年前已有信号,3月份国家质检总局已接个别消费者举报。当时乳业老总们一直“无知”地高枕无忧?
 患泌尿系统结石的婴幼儿,大部分是在摄入了三聚氰胺浓度高达2563毫克蛐公斤的三鹿牌婴幼儿奶粉3-6个月后发病。难道,乳业老总们在这漫长的3-6个月,仍然继续“无知”?事件在一周前爆发,中央决策层高调介入调查,迅速查出中国乳业不少名牌都“逃脱不了干系”。看来,检出被污染的奶粉并非十分困难。那么,这么多的品牌不清不白,“无知”的乳业老总们竟是和消费者一同恍然大悟、痛彻心扉?
 再细搜网上,原来“三聚氰胺”对于中国的食品业并不陌生,它还有一个貌似美妙的别名“蛋白精”,在网络广告中频频大摇大摆地出现,公然标榜“使用本产品能提高产品蛋白含量,降低成本,符合厂家愿望”,甚至还有专门的厂家生产销售。那么,老总们对横行已久的“蛋白精”,也仍然“一无所知”?
 进而,我们还想问一问,质检部门给那么多“免检食品”开过绿灯,是否也对这种公开叫卖且引起过食品安全国际纠纷的“蛋白精”“一无所知”?
 企业老总、业内人士、监管部门惊人的“无知”,终于酿成大祸——是的,牛总没说错,就算真的“无知”,也是一种犯罪!
 这个链条中的所有关键人物何以不约而同集体“无知”,是个极该探究的问题。否则,中国消费者很难重建对国产乳制品的信任。否则,一旦出了事,一个个都纷纷“无知”而“无辜”,我们能指望谁来做消费者未雨绸缪的“保护伞”?“无知”是一种犯罪,“无知”更不能被当成犯罪的挡箭牌。(2008年9月20日人民网)
.“三聚氰胺”是一个拗口生僻的化学品名字,很多人读不准字音,请给“三聚氰胺”注音。
.“它无耻而猖獗地在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中跳梁,无耻地在22个品牌、69个批次的国产婴幼儿奶粉中跳梁,无耻地在蒙牛、伊利、光明等知名品牌的液态奶中跳梁……”句中三个分句能否调换顺序?为什么?
.文中哪些人是“无知”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32—34题。
墨子“义”探微    徐华
有关“义”的论述,是墨子思想学说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贵义》篇云“万事莫贵于义”。《天志上》篇也提出:“天下有义则生,无义则死;有义则富,无义则贫;有义则治,无义则乱”。纵览《墨子》全书,“义”是贯穿其间的一条主线。
墨子所讲的“义”,归结起来,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义行”,二是“义政”。所谓“义行”,首先便是尊重和爱护他人劳动果实,杜绝任何不劳而获、非法攫取的企图;同时,作为个体,还应积极履行自身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与义务,“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所谓“义政”,就是要“爱民”、“利民”,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天下贫,则从事乎富之;人民寡,则从事乎众之;众而乱,则从事乎治之”。在墨子看来,这既是为政者的职责所系,也是判断其得失成败的标准。
  可见,墨子倡导的“义”,内涵相当丰富,不仅是为人处世的准绳,同时也是执政治国的理念。墨子的十大主张,几乎都是以此为底蕴展开的。墨子认为,平常之中处处皆可“见义”、“行义”,走在路上看到有人背不动米而及时伸出援手是“义”;以天下苍生的福祉为追求、“必计国家百姓之所以治者而为之,必计国家百姓之所以乱者而辟之”,孜孜不倦、勤勉行政,从而令“饥者得食,寒者得衣,乱者得治”,人民安居乐业,“老而无子者,有所得终其寿;连独无兄弟者,有所杂于生人之间;少失其父母者,有所放依而长”,则更是“义”。因此,不能因为“义”小而轻视不为,也不能因为在行“义”的过程中遇到种种困难便畏缩退却。
  墨子还分析了当时社会“少义”甚至“无义”的主要原因:一是不愿,二是不能,三是示范群体的集体缺位和失范。在《贵义》篇里,墨子就曾严厉批评了当时那些所谓的“知识精英”们“坐而言义,无关梁之难,盗贼之危……然而不为”的消极态度,谴责了为政者为了满足一己私欲不惜置天下人于水火之中的恶劣行径,呼吁他们改弦更张,多为百姓着想,为国家、为社会“不扣而鸣”。
  针对上述问题,墨子提出了四条解决办法和思路:首先是使人们明白“爱人者人亦从而爱之,利人者人亦从而利之;恶人者人亦从而恶之,害人者人亦从而害之”的道理,充分认识到“行义”乃是“两全”之举:今天别人有了难处,你去热情帮助,明天倘若你遇到了困难,别人不也会如此吗?只有将心比心、相互扶持,大家才能共渡危急、共襄前行。其次是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举公义,辟私怨”,使善者能真正得赏——“举而上之,富而贵之”,恶者终得其罚——“抑而废之,贫而贱之”,藉此鼓励和促进人们“向义”、“践义”,自觉地以“义”为贤、以“义”相亲、唯“义”是尊,并对“不义”者产生震慑效应。再次是示范群体自身应率先垂范、树立榜样。墨子所以“非乐”,不是因为他不知道欣赏歌舞能使人感到愉悦和舒适,而是认为在当时财用不足、民生维艰的情况下,为政者却只顾自己寻欢作乐,这样的行为,是其该做的吗?所谓“义者,正也”,如果连最高权力者自己都不能“行义”,反倒经常地“毁义”、“害义”,那又如何教民众去“为义”呢?最后,就是各尽其能、同心协力,“然后义事成也”。
总之,墨子对于“义”寄予了很高的期望,认为它是“天下之良宝”,是达成其所希冀的“大不攻小,强不侮弱,众不贼寡,诈不欺愚,贵不傲贱,富不骄贫,壮不夺老”、“刑政治,万民和,国家富,财用足,百姓皆得暖衣饱食,便宁无忧”的美好愿景的基本前提与必要条件。墨子关于“义”的学说,与儒家“义”的学说相比,其特色更加突出,内涵更加丰富,实践性也更强。它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值得我们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深入发掘并加以借鉴。             (选自2007年8月21日《光明日报》)
.下列不符合墨子倡导的“义”的行为的一项是(   )

A.尊重和爱护他人劳动果实,任何人都应该亲自参加劳动,自食其力,消灭好逸恶劳思想。
B.每个人都应积极履行自身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与义务,乐于助人,经济上共同富裕,文化道德上共同提高。
C.统治者要“爱民”、“利民”,满足人民的所有愿望,及时解决人民的困难,大力发展经济,休养生息,让百姓富裕,社会安定太平。
D.统治者以天下百姓的福祉为追求,孜孜不倦,勤勉行政,让人民安居乐业。

.下列不属于墨子用来解决社会“不义”甚至“无义”的办法和思路的一项是(   )

A.提高认识,要让人们明白“行义”可以双赢,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相互扶持,共渡难关。
B.加强制度建设,激浊扬清。一方面要让“行义”者得到经济和官职等现实奖赏,促进人们“向义”、“践义”、亲义、尊义,同时也要让不义者得到严厉的惩罚,达到震慑目的。
C.最高统治者率先垂范,树立榜样,勤俭节约,带头不欣赏歌舞,寻欢作乐,追求享受。
D.每个人都发挥自己的长处,尽一份力所能及的力量,相互帮助,同心协力。

.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义”是墨子思想学说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贯穿其间的一条主线,他的十大主张,都是以“义”为底蕴展开的。
B.墨子的“义”内涵十分丰富,既是为人处世的准绳,也是执政治国的理念。其中“义行”偏重于个体的行为准则,而“义政”则主要针对统治者治国而言。
C.墨子严厉批评了当时“士”阶层空口谈“义”却不努力践行的消极态度,谴责了统治者只为满足私欲而不顾人民死活,认为这是导致当时“少义”甚至“无义”的两大原因。
D.墨子关于“义”的学说与儒家“义”的学说相比,特色更突出,内涵更丰富,更具有可操作性。
来源:现代文阅读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