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岑文本传
岑文本字景仁,南阳棘阳人。性沉敏,有姿仪,博考经史,多所贯综,美谈论,善属文。贞观元年,除秘书郎,兼直中书省。遇太宗行藉田之礼,文本上《藉田颂》。及元日临轩宴百僚,文本复上《三元颂》,其辞甚美。文本才名既著,李靖复称荐之,于是以文本为中书侍郎,专典机密。文本自以出自书生,每怀撝挹。平生故人,虽微贱必与之抗礼。
居处卑陋,室无茵褥帷帐之饰。事母以孝闻,抚弟侄恩义甚笃。太宗每言其“弘厚忠谨,吾亲之信之”。是时,新立晋王为皇太子,名士多兼领宫官,太宗欲令文本兼摄。文本再拜曰:“臣以庸才,久逾涯分,守此一职,犹惧满盈,岂宜更忝春坊,以速时谤?臣请一心以侍陛下,不愿更希东宫恩泽。”太宗乃止,仍令五日一参东宫,皇太子执宾友之礼,与之答拜,其见待如此。俄拜中书令,归家有忧色,其母怪而问之,文本曰:“非勋非旧,滥荷宠荣,责重位高,所以忧惧。”亲宾有来庆贺,辄曰:“今受吊,不受贺也。”又有劝其营产业者,文本叹曰:“南方一布衣,徒步入关,畴昔之望,不过秘书郎、一县令耳。而无汗马之劳,徒以文墨致位中书令,斯亦极矣。荷俸禄之重,为惧已多,何得更言产业乎?”言者叹息而退。
及将伐辽,几所筹度,一皆委之,文本受委既深,神情顿竭。言辞举措,颇异平常。太宗见而忧之,谓左右曰:“文本今与我同行,恐不与我同返。”及至幽州,遇暴疾,太宗亲自临视,抚之流涕。寻卒,年五十一。赠侍中、广州都督,谥曰宪,赐东园秘器,陪葬昭陵。有集六十卷行于世。
(节选自《旧唐书·岑文本传》)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贞观之年,除秘书郎 除:授职
B.抚弟侄恩义甚笃 笃:深厚
C.岂宜更添春坊,以速时谤 速:加速
D.不愿更希东宫恩泽 希:希求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B
虽微贱必与之抗礼 事母以孝闻,抚弟侄恩义甚笃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也 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C D
畴昔之望,不过秘书郎 归家有忧色,其母怪而问之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岑文本“谦虚”和“忠谨”的一组是( )
A
遇太宗行藉田之礼,文本上《藉田颂》
于是以文本为中书侍郎,专典机密
B
平生故人,虽微贱必与之抗礼
非勋非旧,滥荷宠荣,责重位高,所以忧惧
C
居处卑陋,室无茵褥帷帐之饰
荷俸禄之重,为惧已多,何得更言产业乎
D
南方一布衣,徒步入关,畴昔之望,不过秘书郎、一县令尔
太宗亲自临视,抚之流涕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岑文本性格沉稳文静,容貌气质好,学识广博,能融会贯通,谈吐很
好,善于写文章。
B.岑文本为人廉洁、节俭,所居之处低矮简陋,室内连褥垫、帐幔之类
的装饰也没有。
C.岑文本为人谨慎,但有时又近乎胆小,太宗让他兼任东宫属官,他因
害怕惹祸而推辞。
D.岑文本因为富有才干,又加上他孝谨仁厚,对皇室忠诚尽职,所以深
得唐太宗信任。
13.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太宗乃止,仍令五日一参东宫,皇太子执宾友之礼,与之答拜,其见待如此。
②荷俸禄之重,为惧已多,何得更言产业乎?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一11题。
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人也。游学徐土,兼通数经。沛相陈珪举孝廉,太尉黄琬辟,皆不就。晓养性之术,时人以为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又精方药,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心解分剂,不复称量,煮熟便饮,语其节度,舍去辄愈。若当灸,不过一两处,每处不过七八壮,病亦应除。若当针,亦不过一两处,下针言“当引某许,若至,语人。病者言已到,应便拔针,病亦行差。若病结积在内,针药所不能及,当须刳割者,便饮其麻沸散,须臾便如醉死无所知,因破取。病若在肠中,便断肠湔洗,缝腹膏摩,四五日差,不痛。人亦不自寤,一月之间,即平复矣。
有一郡守病,佗以为其人盛怒则差,乃多受其货而不加治,无何弃去,留书骂之。郡守果大怒令人迫捉杀佗郡守子知之属使勿逐守瞋恚既甚吐黑血数升而愈
太祖闻而召佗。太祖苦头风①发,心乱目眩,佗针鬲,随手而差。李将军妻病甚,呼佗视脉曰:“伤娠而胎不去。”将军言:“(闻)[间]实伤娠,胎已去矣。”佗曰:“案脉,胎未去也。”将军以为不然。佗舍去,妇稍小差。百余日复动,更呼佗。佗曰:“此脉故事有胎。前当生两儿,一儿先出,血出甚多,后儿不及生。母不自觉,旁人亦不寤,不复迎,遂不得生。胎死,血脉不复归,必燥著母脊。故使多脊痛。今当与汤,并针一处,此死胎必出。“汤针既加,妇痛急如欲生者。佗曰:“此死胎久枯,不能自出,宜使人探之。”果得一死男,手足完具,色黑,长可尺所。佗之绝技,凡此类也。然本作士人,以医见业,意常自悔,后太祖亲理,得病篙笃,使佗专视。佗曰:“此近难济,恒事攻治,可延岁月。”佗久远家思归,因曰:“当得家书,方欲暂还耳。”到家,辞以妻病,数乞期不反。太祖累书呼,又敕郡县发遣。佗恃能厌食事,犹不上道。太祖大怒,使人往检,若妻信病,赐小豆四十斛,宽假限日。若其虚诈,便收送之。于是传付许狱,考验首服。荀彧请曰:“佗术实工,人命所县,宜含宥之。”太祖曰:“不忧,天下当无此鼠辈耶?”遂考竟②。佗临死,出一卷书与狱吏,曰:“此可以活人。”吏畏法不受,佗亦不强,索火烧之。佗死后,太祖头风未除。太祖曰:“佗能愈此。小人养吾病,欲以自重,然吾不杀此子,亦终当不为我断此根原耳。”及后爱子仓舒病因,太祖叹曰:“吾侮杀华佗,令此儿强死也。”
(节选自<三国志·华佗传>)
[注]①头风:头痛病。②考竞:拷问.死于狱中。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尉黄琬辟 辟:开辟
B.当引某许,若至,语人 语:告诉
C.佗以为其人盛怒则差 差:病愈
D.若其虚诈,便收送之 收:逮捕
9.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病若在肠中,便断肠湔洗 辞以妻病,数乞期不反
A B
若妻信病,赐小豆四十斛 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壁
无所知,因破取 佗以为其人盛怒则差
C D
佗久远家思归,因曰 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
10.下列各项中每句话都能体现华佗医术高明的一项是
①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 ②语其节度,舍去辄愈
③若当灸,不过一两处,病亦应除 ④太祖亲理.得病笃重
⑤佗针鬲,随手而差 ⑥吏畏法不受,佗亦不强
A.①③⑥ B.②③⑤ C. ③④⑥ D.②④⑤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华佗原是读书人,外出求学,通晓几种儒家经典,当时有人要他出来做官,他不接受,但后来他对自己从事医业也常产生后悔之情。
B.华佗懂养生之道,医术更是高妙,特别擅长针灸、外科。他让病人饮用麻沸散进行麻醉,然后进行手术,开腹断肠。病人都没有感到痛苦。
C.华佗故意接受一位郡守很多财物又不为他医治,不久又将财物退还郡守,自己偷偷逃跑,还留下一封信辱骂郡守。郡守被激怒,吐了几升黑血,病就好了。
D.曹操让华佗专为自己医治头痛病。后来华佗回家,迟迟不肯再来。曹操很生气.认为华佗不愿为自己根治头痛病。把他抓起来,在狱中拷打而死。
12.(9分)
(1)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乃多受其货而不加治。(3分)
译文:
②荀彧请曰:“佗术实工,人命所县,宜含宥之。”(3分)
译文:
(2)用“/’’线给下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曲线的句子断句。(3分)
郡守果大怒令人迫捉杀佗郡守子知之属使勿逐守瞋恚既甚吐黑血数升而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司马穰苴者,田完之苗裔也。齐景公时,晋伐阿、甄,而燕侵河上,齐师败绩。景公患之。晏婴乃荐田穰苴曰:“穰苴虽田氏庶孽,然其人文能附众,武能威敌,愿君试之。”景公召穰苴,与语兵事,大说之,以为将军,将兵扞燕晋之师。穗苴曰:“臣素卑贱,君擢之闾伍之中,加之大夫之上,士卒未附,百姓不信,人微权轻。愿得君之宠臣,国之所尊,以监军,乃可。”于是景公许之,使庄贾往。穰苴既辞,与庄贾约曰:“旦日日中会于军门。”穰苴先驰至军,立表下漏,待贾。贾素骄贵,以为将已之军而己为监,不甚急;亲戚、左右送之,留饮。日中而贾不至。穰苴则仆表决漏,入,行军勒兵,申明约束。约束既定,夕时,庄贾乃至。穰苴曰:“何后期为?”贾谢曰:“不佞,大夫亲戚送之,故留。”穰苴曰:“将,受命之日则忘其家,临军约束则忘其亲,援枹鼓之急则忘其身。今敌国深侵,邦内骚动,士卒暴露于境,君寝不安席,食不甘味,百姓之命皆悬于君,何谓相送乎?”召军正问曰:“军法期而后至者云何?”对曰:“当斩。”庄贾惧,使人驰报景公,请救。既往,未及反,于是遂斩庄贾以徇三军,三军之士皆振傈。然后行。
士卒次舍、井灶饮食、问疾医药,身自拊循之。悉取将军之资粮享士卒,身与士卒平分粮食,最比其赢弱者,三日而后勒兵。病者皆求行,争奋出为之赴战。
晋师闻之,为罢去。燕师闻之,度水而解。于是追击之,遂取所亡封内故境而引兵归。未至国,释兵旅,解约束,誓盟而后入邑。景公与诸大夫郊迎,劳师成礼,然后反归寝。既见穰苴,尊为大司马。田氏日益尊于齐。
已而大夫鲍氏、高、国之属害之,谮于景公。景公退穰苴,苴发疾而死。
(节选自《史记·司马穰苴列传》)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晏婴乃荐田穰苴 乃:于是
B.最比其赢弱者 比:顾及
C.遂取所亡封内故境而引兵归 亡:逃跑
D.已而大夫鲍氏、高之属害之 害:忌妒
9.下列句子直接表现司马穰苴治军严谨的一项是( )
①景公召穰苴,与语兵事,大说之。 ②穰苴先驰至军,立表下漏,待贾。
③行军勒兵,申明约束。 ④悉取将军之资粮享士卒。
⑤遂取所亡封内故境而引兵归。 ⑥未至国,释兵旅,解约束,誓盟而后入邑。
A.①④⑥ B.②③⑥ C.②④⑤ D.①③⑤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司马穰苴虽然仅是田氏的庶子,但他文能附众,武能威敌,所以晏婴向齐王推荐他。他认为自己人微权轻,所以提出让德高望重的庄贾做监军。
B.庄贾身为监军,却没按约定的时间来到军门,而是与亲戚等饮酒,直到日暮才到。为严明军纪,穰苴不因他是景公的宠臣而徇情,依法将他斩首。
C.司马穰苴亲力亲为,与战士同甘共苦,全军士气大振,即使是生病的士兵也争先奋勇地参加战斗。晋国、燕国的军队闻风不战自退。
D.田穰苴带领军队凯旋,还未到国内,就解除了战备,取消了战时规定号令,宣誓立盟之后才进入国都。齐景公与诸大夫到城外迎接。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穰苴则仆表决漏,入,行军勒兵,申明约束。(5分)
译文:
(2)士卒次舍、井灶饮食、问疾医药,身自拊循之。(5分)
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李骥,字尚德,郯城人。举洪武二十六年乡试。入国学,居三年,授户科给事中。时关
市讥商旅,发及囊箧,骥奏止之。寻坐事免。建文时,荐起新乡知县,招流亡,给以农具,复业者数千人。内艰去官,民相率奏留者数四,不许。永乐初,服阕,改知东安。事有病民,辄奏于朝,罢免之。有嫠妇子啮死,诉于骥。骥祷城隍神,深自咎责。明旦,狼死于其所。侍郎李昶等交荐,攫型部郎中。奏堕十余事,多见采纳。坐累,谪役保安。
洪熙时,有诏求贤,荐为御史。陈经国利民十事,仁宗嘉纳。宣德五年巡视仓场,军高祥盗仓粟,骥执而鞫之。祥父妾言,祥与张贵等同盗,骥受贵等贿故独罪祥。刑部侍郎施礼遂论骥死。骥上章自辨,帝日:“御史即擒盗,安肯纳贿!”命偕都察院再讯,骥果枉。帝乃切责礼,而复骥官。其年十一月,择廷臣二十五人为郡守,奉敕以行,骥授河南知府。
河南境多盗,骥为设火甲,一户被盗,一甲偿之。犯者,大署其门日盗贼之家。又为《劝教文》.振木铎以徇之。自是人成改行,道不拾遗。郡有伊王府,王数请嘱,不从。中官及校卒虐民,又为骥所抑,恨甚。及冬至,令骥以四更往陪位行礼,及骥如期往,诬骥后期,执而桎梏之,次日乃释。骥奏闻,帝怒,贻书让王,府中承奉、长史、典仪悉逮置于理。
骥持身端恪,晏居虽几席必正。莅郡六年卒,年七十。士民赴吊,咸哭失声。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举洪武二十六年乡试 举:中举
B.寻坐事免 坐:因为
C.奉敕以行 行:施行
D.道不拾遗 遗:遗失,丢失
9.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李骥“对下采用安抚方式”和“对不公事敢于抗争’’的一组是
A.①时关市讥商旅,发及囊箧,骥奏止之 ②内艰去官,民相率奏留者数四,不许
B.①招流亡,给以农具 ②骥上章自辨
C.①事有病民,辄奏于朝,罢免之 ②帝乃切责礼,而复骥官
D.①骥为设火甲,一户被盗,一甲偿之 ②中官及校卒虐民,又为骥所抑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骥是郯城人,他仕途坎坷,任户科给事中和刑部郎中期间,皆因事获罪而被免职。
B.李骥大力推行百姓的教化工作。任御史职务时,他编纂了《劝教文》,并让人摇着铃铛去宣传。
C.李骥不畏权贵。伊王多次请托李骥,他都不听从。后来受到伊王的诬陷,无故被拘禁。
D.李骥深受百姓的爱戴。任新乡知县离职时,百姓多次上奏挽留他;逝世时,百姓们前来吊丧,都痛哭失声。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侍郎李昶等交荐,擢刑部郎中。奏陈十余事,多见采纳。(5分)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及骥如期往,诬骥后期,执而桎梏之,次日乃释。(5分)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
唐河店妪传
王禹偁
唐河店,南距常山郡七里,因河为名。平时虏至店饮食游息,不以为怪;兵兴以来,始防辑之,然亦未甚惧。
端拱中,有妪独止店上。会一虏至,系马于门,持弓矢,坐定,呵妪汲水。妪持绠缶趋井,悬而复止。因胡语呼虏为王;且告虏曰:“绠短,不能及也。妪老力惫,王可自取之。”虏乃系绠弓杪①,俯而汲焉。妪自后推虏堕井,跨马诣郡。马之介甲具焉,鞍之后复悬一彘首。常山民吏观而壮之。噫!国之备塞,多用边兵,盖有以也;以其习战斗而不畏懦矣。一妪尚尔,其人可知也。
近世边郡骑兵之勇者,在上谷曰“静塞”,在雄州曰“骁捷”,在常山曰“厅子”②。是皆习干戈战斗而不畏懦者也。闻虏之至,或父母辔马,妻子取弓矢,至有不俟甲胃而进者。顷年胡马南下,不过上谷者久之,以“静塞”骑兵之勇也。会边将取“静塞”马分录帐下以自卫,故上谷不守。
今“骁捷”“厅子”之号尚存而兵不甚众,虽加召募,边人不应,何也?盖选归上都,离失乡土敌也;又月给微薄,或不能充;所赐介胄鞍马,皆脆弱赢瘠,不足御胡;其坚利壮健者,悉为上军所取;及其赴敌,则此辈身先,宜其不乐为也。
诚能定其军,使有乡土之恋;厚其给,使得衣食之足;复踢以坚甲健马,则何敌不破!如是得边兵一万,可敌客军五万矣。谋人之国者,不于此而留心,吾未见其忠也。
故因一妪之勇,总录边事,贻于有位者云。
(选自朱东润《古代文学作品选》,上海古籍出版社)
【注】①杪(miǎo):末尾,末端。②静塞、骁捷、厅子:皆为当时地方武装的徽号。
9.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会一虏至 会:正好、适逢
B.跨马诣郡 诣:报告
C.马之介甲具焉 具:具备
D.又月给微薄 给:供给的物资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且告虏曰:绠短,不能及也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B.近世边郡骑兵之勇者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C.厅子之号尚存而兵不甚众 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
D.宜其不乐为也 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11.下列对文章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是一篇策论。在具体论证上,文章的逻辑思路清晰严谨,以老妪之勇推及边民之勇,接着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述“嘉其勇”和“削其勇”的不同后果,最后提出全文论点:重视边民之勇,乃克敌制胜的法宝。
B.本文作者娴熟地运用典型概括的方法,塑造了一个机智勇敢、巧妙杀敌的老妪形象,展现了在敌我双方开战以后,边民仍未警惕的情况下,边民的整体精神状态,于细微处着眼,可谓“藉一片叶以知春秋”。
C.本文在内容上既强调了边民之勇在迎击敌寇中的重要性,又理性的指出如何对待边民这一问题的严峻性。作者以史实为依据,说明统治者若不重视甚至削弱地方武装,则国家安全堪忧。学
D.作者王禹偁为人耿介正直,敢于直言。这在本文中就有所体现:在批评当时“有位者”削弱边民力量的错误做法时,毫不隐讳;在向“有位者”献治军之策时,又十分坦诚。
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每小题3分)
(1)妪持绠缶趋井,悬而复止。
(2)或父母辔马,妻子取弓矢,至有不俟甲胄而进者。
(3)故因一妪之勇,总录边事,贻子有位者云。
13.文中所批评的使“边兵之勇”被削弱的原因有那些?请用现代汉语简明概括。(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淮南左牙指挥使张颢、右牙指挥使徐温专制军政,弘农威王(杨屋)心不能平,欲去之而未能。二人不自安,共谋弑王,分其地以臣于梁。戊寅,颢遣其党纪祥等弑王于寝室,诈云暴薨。
已卯,颢集将吏于府庭,夹道及庭中堂上各列白刃,令诸将悉去卫从然后入。颢厉声问曰:“嗣王已薨,军府谁当主之?”三问,莫应,颢气色益怒。幕僚严可求前密启曰:“军府至大,四境多虞,非公主之不可。然今日则恐太速。”颢曰:“何谓速也?”可求曰:“刘威、陶雅、李遇、李简皆先王之等夷,公今自立,此曹肯为公下乎?不若立幼主辅之,诸将孰敢不从!”颢默然久之。可求因屏左右,急书一纸置袖中,麾同列诣使宅贺,众莫测其所为。既至,可求跪读之,乃太夫人史氏教[注]也。颢气色皆沮,以其义正,不敢夺。既罢,副都统朱瑾诣可求所居,曰:“瑾年十六七即横戈跃马,冲犯大敌,未尝畏慑,今日对颢,不觉流汗,公面折之如无人,乃知瑾匹夫之勇,不及公远矣。”因以兄事之。
颢以徐温为浙西观察使,镇润州。严可求说温曰:“公舍牙兵而出外藩,颢必以弑君之罪归公。”温惊曰:“然则奈何?”可求曰:“颢刚愎而暗于事,公能见听,请为公图之。”可求往见颢曰:“公出徐公于外,人皆言公欲夺其兵权而杀之,多言亦可畏也。”颢曰:“右牙欲之,非吾意也。业已行矣,奈何?”可求曰:“止之易耳。”明日,可求邀颢及承嗣俱诣温,可求瞋目责温曰:“古人不记一饭之恩,况公杨氏宿将!今幼嗣初立,多事之时,乃求自安于外,可乎?”温谢曰:“苟诸公见容,温何敢自专!”由是不行。颢知可求阴附温,夜,遣盗刺之,可求知不免,请为书辞府主(杨隆演)。盗执刀临之,可求操笔无惧色。盗能辩字,见其辞旨忠壮,曰:“公长者,吾不忍杀。”掠其财以复命,曰:“捕之不获。”颢怒曰:“吾欲得可求首,何用财为!”
温与可求谋诛颢,可求曰:“非钟章不可。”泰章者,合肥人,时为左监门卫将军,温使亲将翟虔告之。泰章闻之喜,密结壮士三十人,夜,刺血相饮为誓;丁亥旦,直入斩颢于牙堂,并其亲近。至是,隆演以温为左、右牙都指挥使,军府事咸取决焉。以严可求为扬州司马。
(节选自《资治通鉴?后梁纪》
【注】教:教谕,指示。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分其地以臣于梁臣:投降称臣
B.军府至大,四境多虞虞:欺诈
C.麾同列诣使宅贺诣:到
D.颢知可求阴附温阴:暗中
2.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严可求“智慧”和“勇敢”的一组是
A.公面折之如无人颢必以弑君之罪归公
B.不若立幼主辅之既至,可求跪读之
C.急书一纸置袖中可求操笔无惧色
D.请为书辞府主可求瞋目责温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严可求劝说张颢暂时不要篡位夺权,实则这是严可求的缓兵之计,以图长远打算。
B.在非常之时,严可求跪着宣读了太夫人史氏亲笔写的教谕,才平息了这场夺位之争。
C.严可求游说徐温不要出任外藩,这是为了制衡张颢,为以后诛杀张颢最准备。
D.严可求在和徐温共谋诛杀张颢时,他认为“非钟泰不可”,可见他有知人之明。
4.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公面折之如无人,乃知瑾匹夫之勇,不及公远矣
译文:
(2)温谢曰:“苟诸公见容,温何敢自专!”由是不行。
译文:
(3)吾欲得可求首,何用财为
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臣伏见天后时,有同州下邽人徐元庆者,父爽为县尉赵师韫所杀,卒能手刃父仇,束身归罪。
议曰:先王立礼,所以进人也;明罚,所以齐政也。夫枕干雠敌,人子之义;诛罪禁乱,王政之纲。然则无义不可以训人,乱纲不可以明法。故圣人修礼理内,饬法防外,使夫守法者不以礼废刑,居礼者不以法伤义;然后暴乱不作,廉耻以兴,天下所以直道而行也。
然按之国章,杀人者死,则国家画一之法也。法之不二,元庆宜伏辜。又按《礼》经,父雠不同天,亦国家劝人之教也。教之不苟,元庆不宜诛。然臣闻在古,刑之所生,本以遏乱。仁之所利,盖以崇德。今元庆报父之仇,意非乱也;行子之道,义能仁也。仁而无利,与乱同诛,是曰能刑,未可以训。元庆之可宥,显于此矣。然而邪由正生,理心乱作。昔礼防至密,其弊不胜;先王所以明刑,本实由此。今傥义元庆之节,废国之刑,将为后图,政必多难;则元庆之罪,不可废也。何者?人必有子,子必有亲,亲亲相雠,其乱谁救?故圣人作始,必图其终,非一朝一夕之故,所以全其政也。故曰:“信人之义,其政不行。”且夫以私义而害公法,仁者不为;以公法而徇私节,王道不设。元庆之所以仁高振古,义伏当时,以其能忘生而及于德也。今若释元庆之罪以利其生,是夺其德而亏其义;非所谓杀身成仁,全死无生之节也。
如臣等所见,谓宜正国之法,置之以刑,然后旌其闾墓,嘉其徽烈,可使天下直道而行。编之于令,永为国典。谨议。
(选自陈子昂《复仇议状》,略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先王立礼,所以进人也进:提拔
B.元庆宜伏辜辜:罪
C.教之不苟,元庆不宜诛苟:马虎
D.然后旌其闾墓旌:表彰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居礼者不以法伤义斧斤以时入山林
B.仁之所利,盖以崇德今已亭亭如盖矣
C.今若释元庆之罪以利其生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D.编之于令,永为国典苟全性命于乱世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是一篇议论文,文章谈法说礼,先叙后议,叙议结合,通过徐元庆“手刃父仇,束身归罪”这一案例,阐述了“礼”与“法”的辩证关系。
B.作者认为,对徐元庆不予处置,于法不容;予以处置,于礼不合。这就是徐元庆案的特殊性。
C.在作者看来,徐元庆杀害朝廷命官,虽然触犯“国章”,有违“政纲”,但为父报仇,情有可原,束身归罪,勇气可嘉,所以其罪可恕。
D.作者认为,徐元庆之所以孝义高尚超过古人,行为正义使当时的人佩服,是因为他舍生忘死达到了道德标准,这个道德标准是符合礼义的。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每小题3分)
(1)父爽为县吏赵师韫所杀,卒能手刃父仇,束身归罪。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然按之国章,杀人者死,则国家画一之法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必有子,子必有亲,亲亲相雠,其乱谁救?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5.作者认为,对徐元庆不予处置,于法不容;予以处置,于礼不合。那么,究竟应该怎样处置徐元庆呢?请摘录原文作答。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秋湖觞芰图序
[清]曾燠①
去年此日,湖②水入图;闰月今秋,莲花展节。踏芳草而旧径出,讯竹林而新雨来。芰荷深浅,不减于昔游;朋友舍离,已殊于前度。感四时之代谢,惜二难之重并。嘉会不常,芳筵宜再。
于时,晓凉犹嫩,残署欲收。水涨茱萸之湾,风清杨柳之郭。画舫预停于堤曲,寺钟倏动于城阴;老僧来迎,群贤毕至,则由慧因寺前发棹也。
俄而锦缆徐牵,彩虹乍落。桥亭暂过,天水忽空。入香海之慈云,有琅玕之别馆;绿波泛客,疑乘太乙之星;白羽摇芬,可结远公之社,则就净香园小憩也。
于是过莲性之寺,沿筱园之堤,厥有层楼,颇宜高咏。旁屋三架,前沼一方.微飕送馨。初日生艳。拂绮席,陈兰肴,吸碧莆之杯,削华峰之藕。歌遗山双蕖之怨,咏灵运五字之诗,则酌酒于高咏楼也。
既而余觞告终,清兴未已。将返山阴之棹,复回曲院之风,别港渺以通幽,清磬悠然在水。一庵半掩,千树交阴。竹露品茶,林风醒酒。则归途访桃花庵也。
嗟乎!何地无水,何处无花?或因人事之乖,不免胜游之少。惟此大江南北,时和岁稔,政简刑清。官有余闲,民无异志。得从诸君之后,重开昨岁之筵。可以娱嘉宾,容拙吏。谓非厚幸,宜得纪传。爰有董、巨山水之家,徐、黄丹青之手。分之而各写一胜,合之而均有千秋。其图惠因寺者,为钱塘钱玉鱼。其图净香园者,为长洲袁竹室。其图桃花庵者,为如皋陈肖生。其图高咏楼者,为全椒吴山尊也。图中之客凡十有八人,各有诗。是为序。
(选自《清文观止》)
[注]①曾燠:江西省南城人,乾隆进士,有《江西诗征》《赏雨茅屋集》等文集。②
湖:即江苏扬州瘦西湖。当时作者担任两淮盐运史,在扬州设了题襟馆,与宾客们饮酒咏诗为乐,因在闰六月游湖,故题目中称“秋湖”。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则就净香园小憩也 就:靠近
B.则酌酒于高咏楼也 酌酒:斟酒
C.既而余觞告终,清兴未已 已:而已
D.图中之客凡十有八人 凡:总共
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作者所说的“胜游”的一组是
①嘉会不常,芳筵宜再 ②晓凉犹嫩,残暑欲收 ③绿波泛客,疑乘太乙之星
④ 厥有层楼,颇宜高咏 ⑤吸碧莆之杯,削华峰之藕 ⑥竹露品茶,林风醒酒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③④⑤ D.③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按时间顺序,写了作者一行游玩瘦西湖的几个主要景点,从惠因寺到虹桥、桥亭,再到净香园、莲性寺、筱园、高咏楼,经过别港,最后到桃花庵。
B.本文用了很多典故,但是语言却清丽,琅琅上口,有音韵之美。
C.本文先叙写了作者在观莲节与宾客秋游的情形,最后一段交代客人们作画吟诗的缘由,并抒发了对政通人和、国泰民安的和谐社会的赞美之情。
D.本文是一篇给诗集作的序文,采用了骈散结合的句式,抒写了文人墨客游山玩水的乐趣,有王羲之《兰亭集序》的意韵。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水涨茱萸之湾,风清杨柳之郭。(3分)
译文:
(2)拂绮席,陈兰肴,吸碧莆之杯,削华峰之藕。(4分)
译文:
(3)惟此大江南北,时和岁稔,政简刑清。(3分)
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①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自蜩腹蛇蚹②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与可之教予如此。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乎不相应,不学之过也。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
予由为《墨竹赋》以遗与可曰:“庖丁,解牛者也,而养生者取之;轮扁,斫轮者也,而读书者与之,今夫夫子之托于斯竹也,而予以为有道者,则非耶?”子由未尝画也,故得其意而已。若予者,岂独得其意,并得其法。
与可画竹,初不自贵重,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足相蹑于其门。与可厌之,投诸地而骂曰:“吾将以为袜。”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及与可自洋州还,而余为徐州。与可以书遗余曰:“近语士大夫,吾墨竹一派,近在彭城③,可往求之。袜材当萃于予矣。”书尾复写一诗,其略云:“拟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予谓与可:“竹长万尺,当用绢二百五十匹,知公倦于笔砚,愿得此绢而已。”与可无以答,则日:“吾言妄矣,世岂有万尺竹哉!”余因而实之,答其诗曰:“世间亦有千寻竹,月落庭空影许长。”与可笑日:“苏子辩矣,然二百五十匹绢,吾将买田而归老焉。”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日:“此竹数尺耳.而有万尺之势。”筼筜谷在洋州,与可尝令予作洋州三十咏,《筼筜谷》其一也。予诗云:“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箨龙。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与可是日与其妻游谷中,烧笋晚食,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
元丰二年正月二十日,与可没于陈州。是岁七月七日,予在湖州曝书画,见此竹,废卷而哭失声。昔曹孟德《祭桥公文》,有“车过腹痛”之语。而予亦载与可畴昔戏笑之言者,以见与可于予亲厚无间如此也。
(选自《中国历代散文选》北京出版社l980年12月版)
注:①文同:字与可,宋代著名画家,擅长画竹。他与苏轼是表兄弟。筼筜:yún dāng,是一种竿粗节长的大竹。筼筜谷:地名,在洋州,谷中多筼筜竹,故名。②蜩,是蝉。蛇蚹,是蛇腹下的横鳞。蜩腹蛇蚹,指竹笋节节环生的形状,好像蝉腹下的条纹和蛇腹下的横鳞。③彭城:即徐州。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轮扁,斫轮者也,而读书者与之 与:连词,和,同。
B.急起从之,振笔直遂 遂:完成
C.袜材当萃于子矣 萃:会集
D.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 口实:话柄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B. 以见与可于予亲厚无间如此也
予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C. 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
独不怜公子姊邪
D. 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
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写出了文同高明的画沦、高超的画技和高尚的画品,写出了作者自己与文同的友谊之深,情感之厚;文章看去好像随笔挥写,却是形散神凝。
B.文章的第一段,高度评价文同的画竹主张和画竹实践。接着由第二段的“并得其法”引出文章的第三段,叙写作者与文同关于画竹的书信、诗歌往来的故事,进而高度评价文同的画品、画德。
C.文章前半部分侧重于叙事,后半部分侧重于说理,全文是以画竹为线索来组织安排材料的。整篇文章生活气息浓厚,感情色彩强烈。
D.作者引用有关曹操的典故,体现的是他与文同之间的“亲厚无间”。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每小题3分)
(1)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
译文:
(2)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
译文:
(3)子由未尝画也,故得其意而已。若予者,岂独得其意,并得其法。
译文:
5.本文题为绘画记,而它实际上是一篇纪念文章,请结合全文,说说作者从哪些方面来表现他对文与可这位诗人兼书画家的朋友、亲戚的追怀、悼念的?
答: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又与焦弱侯
[明]李贽
郑子玄者,丘长孺父子之文会友也。文虽不如其父子,而质实有耻,不肯讲学,亦可喜,故喜之。彼以为周、程、张、朱①者皆口谈道德而心存高官,志在巨富;既已得高官巨富矣,仍讲道德、说仁义自若也;又从而哓哓然语人曰:“我欲厉俗而风世。”彼谓败俗伤世者,莫甚于讲周、程、张、朱者也,是以益不信。不信故不讲。然则不讲亦未为过矣。
黄生过此,闻其自京师往长芦抽丰②,复跟长芦长官别赴新任。至九江,遇一显者,乃舍旧从新,随转而北,冲风暴寒,不顾年老生死。既到麻城,见我曰日:“我欲游嵩、少,彼显者亦欲游嵩、少,拉我同行,是以至此。然显者俟我于城中,势不能一宿。回日当复道此,道此则多聚三五日而别,兹卒卒诚难割舍云。”其言如此,其情何如?我揣其中实为汝宁好一口食难割舍耳。然林汝宁向者三任,彼无一任不往,往必满载而归,兹尚未厌足,如饿狗思想隔日屎,与敢欺我以为游嵩、少。夫以游嵩、少藏林汝宁之抽丰来嗛我;又恐林汝宁之疑其为再寻已也,复以舍不得李卓老,当再来访李卓老,以嗛林汝宁:名利两得,身行俱全。我与林汝宁几皆在其术中而不悟矣;可不谓巧乎!今之道学,何以异此!
由此观之,今之所谓圣人者,其与令之所谓山人者一也,特有幸不幸之异耳。幸而能诗,则自称谓曰山人;不幸而不能诗,则辞却山人而以圣人名。幸而能讲良知,则自称曰圣人;不幸而不能讲良知,则谢却圣人而以山人称。展转反复,以欺世获利。名为山人而心同商贾,口谈道德而志在穿窬③。夫名山人而心商贾,既以可鄙矣,乃反掩抽丰而显嵩、少,谓人可得而欺焉,尤可鄙也!今之讲道德性命者,皆游嵩、少者也;今之患得患失,志于高官重禄,好田宅,美风水,以为子孙荫者,皆其托名于林汝宁,以为舍不得李卓老者也。然则郑子玄之不肯讲学,信乎其不足怪矣。
且商贾亦何可鄙之有?挟数万之资,经风涛之险,受辱于关吏,忍诟于市易,辛勤万状,所挟者重,所得者末。然必交结于卿大夫之门,然后可以收其利而远其害,安能傲然而坐于公卿大夫之上哉!今山人者,名之为商贾,则其实不持一文;称之为山人,则非公卿之门不履,故可贱耳。虽然,我宁无有是乎?然安知我无商贾之行之心,而释迦其衣以欺世而盗名也耶?有则幸为我加诛,我不护痛也。虽然,若其患得而又患失,买田宅,求风水等事,决知免矣。
(选自中华书局排印本《焚书》,有删节)
[注]①周、程、张、朱:指周敦颐、程颈、程颢、张载、朱熹。②抽丰:打秋风。指找关系走门路向人求取财物。也作“秋风”或“打秋风”。③窬(yú):同“逾”,越墙。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欲厉俗而风世 厉:同“励”,纠正
B.然显者俟我于城中 俟:等待
C.以嗛林汝宁 嗛:欺骗
D.有则幸为我加诛,我不护痛也 诛:诛杀
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作者直接抨击宋明理学虚伪本质的一组是
①彼谓败俗伤世者,莫甚于讲周、程、张、朱者也
②兹尚未厌足,如饿狗思想隔日屎
③可不谓巧乎!今之道学,何以异此
④名为山人而心同商贾,口谈道德而志在穿窬
⑤然则郑子玄之不肯讲学,信乎其不足怪矣
⑥然必交结于卿大夫之门,然后可以收其利而远其害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③④ D.①⑤⑥
3.下列各项中,对文章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通过郑子玄耻讲道学,与黄生的为“名利两得,身行俱全”的趋附权门的假道学作了鲜明的对比,揭示了自宋代程朱理学发展而来的明代理学家虚伪的本质。
B.商人在封建社会是被鄙视的,但作者却指出“且商贾亦何可鄙之有”,商人没有道学家的虚伪。道学家是“口谈道德而心存高官,志在巨富”。
C.作者勇敢地对自己进行了反思和解剖。指出自己也有“商贾之行之心”,并且那些患得患失,买田宅、求风水的事,自己也是有的。
D.本文笔锋犀利,逻辑严密。指出了所谓“圣人”、“山人”者,都是一路货色,都是“展转反覆”的“口谈道德而志在穿窬”的欺世获利之徒。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既已得高官巨富矣,仍讲道德、说仁义自若也。(5分)
译文:
(2)我与袜汝宁几皆在其术中而不悟矣;可不谓巧乎!(5分)
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与元微之书①
白居易
四月十日夜,乐天白:
微之微之!不见足下面已三年矣,不得足下书欲二年矣,人生几何,离阔如此?况以胶漆之心,置于胡越之身,进不得相合,退不能相忘,牵挛乖隔②,各欲白首。微之微之,如何如何!天实为之,谓之奈何!
仆初到浔阳时,有熊孺登来,得足下前年病甚时一札,云:危慑之际,不暇及他,唯收数帙文章,封题其上曰:“他日送达白二十二郎,便请以代书。”悲哉!微之于我也,其若是乎!又睹所寄闻仆左降诗云:“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此句他人尚不可闻,况仆心哉!至今每吟,犹恻恻耳。
且置是事,略叙近怀。仆自到九江,已涉三载。形骸且健,方寸甚安。下至家人,幸皆无恙。长兄去夏自徐州至,又有弟妹六七人提挈同来。顷所牵念者,今悉置在目前,得同寒暖饥饱,此一泰也。江州风候稍凉,地少瘴疠。湓鱼颇肥,江酒极美。其余食物,多类北地。仆门内之口虽不少,司马之俸虽不多,量入俭用,亦可自给。身衣口食,且免求人,此二泰也。仆去年秋始游庐山,到东西二林间香炉峰下,见云水泉石,胜绝第一,爱不能舍。因置草堂,前有乔松十数株,修竹千余竿。青萝为墙援,白石为桥道,流水周于舍下,飞泉落于檐问,红榴白莲,罗生池砌。大抵若是,不能殚记。每一独往,动弥旬日。平生所好者,尽在其中。不唯忘归,可以终老。此三泰也。计足下久不得仆书,必加忧望,今故录三泰以先奉报,其余事况,条写如后云云。
微之微之!作此书夜,正在草堂中山窗下,信手把笔,随意乱书。封题之时,不觉欲曙。举头但见山僧一两人,或坐或睡。又闻山猿谷鸟,哀鸣啾啾。平生故人,去我万里,瞥然尘念,此际暂生。余习③所牵,便成三韵云:“忆昔封书与君夜,金銮殿后欲明天。今夜封书在何处?庐山庵里晓灯前。笼鸟槛猿俱未死,人间相见是何年!”微之微之!此夕我心,君知之乎?乐天顿首。
(选自《白氏长庆集》,有删节)
[注]①唐宪宗元和十年,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元微之,即元稹,为白居易好友,当时被贬为通州司马。②牵挛乖隔,指各有拘牵,不得相见。⑧余习,这里指作诗的习惯。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人生几何,离阔如此? 阔:宽广
B.形骸且健,方寸甚安方寸:指心绪
C.又有弟妹六七人提挈同来提挈:扶助
D.大抵若是,不能殚记殚:尽,全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微之于我也,其若是乎!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B.且置是事,略叙近怀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C.因置草堂,前有乔松十数株,修竹千余竿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D.流水周于舍下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自居易与元稹友情深厚,如胶似漆,却相距遥远,如处胡越。别久思切,所以悲叹人生苦短,未来不可预测,命运无力改变,深感凄楚无奈。
B.白居易叙写读到元稹病危时写给他的书信,吟诵元稹病中“闻君谪九江”时所写的诗作,这既表达了对元稹病况的担忧,又体现了二人是患难相扶的知已。
C.自居易倾吐了贬官后的三泰:亲人团聚,衣食自给,山水胜绝。将困窘生活诗意化,既表现了随遇而安的旷达情怀,也表现了惟恐好友“忧望”的良苦用心。
D.白居易夜深不寐,赠诗元稹,以往昔之富贵反衬今日之沦落,以“笼鸟槛猿”喻自己和好友遭贬的困顿处境,表现出宦海浮沉、相见无期的失意抑郁之情。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此句他人尚不可闻,况仆心哉!
译文:
(2)顷所牵念者,今悉置在目前,得同寒暖饥饱
译文:
(3)计足下久不得仆书,必加忧望,今故录三泰以先奉报
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任 将
曾巩
(宋)太祖之置将也,隆之以恩,厚之以诚,富之以财,小其名而崇其势,略其细而求其大,久其官而责其成。
每朝必命坐,赐与优厚,抚而遣之。尝令为郭进治第,悉用筒瓦①,有司言非亲王、公主不得用之,上曰:“郭进控扼西山十余年,使我无北顾忧,我视进岂减儿女耶?”趣作,无复言。此可谓隆之以恩矣。
取董遵诲于仇雠,取姚内斌于俘虏,皆用之不惑。郭进在西山,尝有军校讼其不法。上曰:“进驭下严,是必罪人惧进法,欲诬进以自免也。”使中人执以赐进,令诘而杀之。此可谓厚之以诚矣。
西北边军市之租,多赐诸将,不问出入,往往赏赉又辄以千万。李汉超守关南,属州钱七八万贯,悉以给与,又加赐赉。汉超犹私贩榷场②,规免商筭③。有以事闻者,上即诏汉超私物所在,悉免关征。故边将皆养士足以得死力,用闲足以得敌情,以居则安,以动则胜,此可谓富之以财矣。
李汉超、郭进皆终于观察使,所居不过巡检使之名,终不以大将处之,然皆得以便宜从事。郭进在西山,上每遣戍卒,必谕之曰:“汝等谨奉法,我犹赦汝,郭进杀汝矣。”其假借如此,故郭进所至,兵未尝小衄④,此可谓小其名而崇其势矣。
夫宠之以非常之恩,则其感深;待之以赤心,则其志固;养之以关市之租,则其力足;小其名而不挠其权,则在位者有赴功之心,而勇智者得以骋。略其过则材能进,久其任而功利悉,自古用将之术,不易于是。太祖兼用之,内则吴越闽海岁奉贡职,外则交州、高丽王请吏向化,而契丹修好之使,数至于阙庭。拱挹指麾,而天下一定,不知封疆之忧,盖太祖用将之术如此,故养士少而蓄力多,操术简而收功博也。
——《本朝政要策》
【注】①筒瓦:筒瓦一般用于殿、阁等建筑物。②榷场:征收专卖税的交易场所。③商筭:商业赋税。④衄:失败,受挫。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久其官而责其成 责:要求。
B. 趣作,无复言 趣:通“促“,急,赶快。
C. 自古用将之术,不易于是 易:轻视。
D. 外则交州、高丽王请吏向化 向化:接受教化。
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 小其名而崇其势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计
B. 取姚内斌于俘虏 师不必贤于弟子
C. 待之以赤心,则其志固 王无异于百姓之以为王爱也
D. 故边将皆养士足以得死力 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属于宋太祖“任将“之术的一组是
①尝令为郭进治第,悉用筒瓦②尝有军校讼其不法
③以居则安,以动则胜④使中人执以赐进,令诘而杀之
⑤汉超犹私贩榷场,规免商筭⑥待之以赤心,则其志固
A.①③⑤ B. ①④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宋太祖任用将领,以恩德、诚意来感动将领,赏赐边关将领大量钱财,对将领的一些细节不予苛求,使将领们尽心尽责为国效力。
B.太祖曾经下令为郭进建造府第,郭进想要用筒瓦建房,有关官员认为郭进不是亲王、公主,不得使用筒瓦建房,后来太祖说他看待郭进和自己儿女一样,并催促赶快施工。
C.郭进驻扎在西山,军纪严明。太祖常常假借郭进除掉犯罪的戍卒,于是派遣这些戍卒去西山,并且说:“我想赦免你们,但郭进要杀你们。”
D.李汉超驻守关南,所属州郡租税钱有七八万贯,全部分给了手下士兵,另外还赏给士卒钱财。后来李汉超私自开设征收专卖税的交易市场,太祖知道后免征他的赋税。
5.把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进驭下严,是必罪人惧进法,欲诬进以自免也
译文:
(2)有以事闻者,上即诏汉超私物所在,悉免关征。
译文:
(3)盖太祖用将之术如此,故养士少而蓄力多,操术简而收功博也
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送石昌言为北使引
苏 洵
昌言举进士时,吾始数岁,未学也。忆与群儿戏先府君侧,昌言从旁取枣栗啖我;家居相近,又以亲戚故,甚狎。昌言举进士,日有名。吾后渐长,亦稍知读书,学句读、属对、声律,未成而废。昌言闻吾废学,虽不言,察其意甚恨。后十余年,昌言及第第四人,守官四方,不相闻。吾日以壮大,乃能感悔,摧折复学。又数年,游京师,见昌言长安,相与劳问如平生欢。出文十数首,昌言甚喜称善。吾晚学无师,虽日为文,中心自惭;及闻昌言说,乃颇自喜。今十余年,又来京师,而昌言官两制①,乃为天子出使万里之外强悍不屈之虏庭,建大旆②,从骑数百,送车千乘,出都门,意气慨然。自思为儿时,见昌言先府君旁,安知其至此?
富贵不足怪,吾于昌言独自有感也。大丈夫生不为将,得为使折冲口舌之间,足矣。往年彭任从富公使还,为我言曰:“既出境,宿驿亭,闻介马③数万骑驰过,剑槊相摩,终夜有声,从者怛然失色。及明,视道上马迹,尚心掉不自禁。”凡虏所以夸耀中国者多此类,中国之人不测也。故或至于震惧而失辞,以为夷狄笑。呜呼!何其不思之甚也!昔者奉春君使冒顿,壮士健马,皆匿不见,是以有平城之役。今之匈奴,吾知其本能为也。孟子曰:“说大人,则藐之。”况于夷狄?请以为赠。
[注]①两制:宋指翰林和中书两部门。②大旆:大旗。③介马:披甲的战马。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吾始数岁,未学也 始:开始
B.又以亲戚故,甚狎 狎:亲近
C.察其意甚恨 恨:遗憾
D.说大人,则藐之 藐:轻视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昌言关心后进和苏洵折节向学的一组是 ( )
A.昌言从旁取枣栗啖我 B.昌言举进士,日有名
吾后渐长,亦稍知读书及闻昌言说,乃颇自喜
C.虽不言,察其意甚恨 D.出文十数首,昌言甚喜称善
乃能感悔,摧折复学 虽日为文,中心自惭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本文是篇赠序,有临别赠言的性质。作者在文中表现出了对石昌言官场有为及出使虏庭的赞叹。
B.作者在文中描写了石昌言出使虏庭时出京的盛况,“从骑数百,送车千乘”,流露出对这种富贵排场的反感。
C.文章前半部分着重叙述了石昌言与作者家的渊源,及几十年来他对作者学业上的关心、勉励和影响,流露出作者的感激之情。
D.文章后半部分属劝慰之辞,借彭任随富公出使的事例及孟子的言论,提醒石昌言千万不要被虏庭的气焰所惑而有辱使命。
4.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游京师,见昌言长安,相与劳问如平生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丈夫生不为将,得为使折冲口舌之间,足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凡虏所以夸耀中国者多此类,中国之人不测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
与友人彭雪涛书
于成龙
广西柳州罗城,偏在山隅,土司①环绕,山如剑排,水如汤沸,蛮烟瘴雨。北人居此还者什不得一二。
选授后,亲者不以为亲,故者不以为故。同年生王吉人,劝勿往。私心自度:“古人‘利不苟趋,害不苟避’之义何为?”俯首不答。抵舍,典鬻田屋,得百金,携苍头②五人,拜先祠,别老母,门内外但闻哭声,不复回顾。
行及湖南冷水滩,卧病,扶掖陆行。之桂林,皆劝以善调治,勿亟赴罗城。抱痾之人,至是胆落,往日豪气,不知消磨何所矣!到县庭,无门垣,草屋三间,内廨支茅穿漏,四无墙壁。郁从中来,病不自持,一卧月余。从仆环向而泣,了无生气。乞归无路,扶病理事,立意修善,以回天意。凡有陋弊,清察厘革。无几何,一仆死,余仆皆病。万里一身,生死莫主。夜枕刀卧,床头树一枪以自防。然思为民兴利除害,囊无一物,猺獞虽顽,无可取之资,亦无可杀之仇也。事至万不得已,则勉强为之。申明保甲,不得执持兵器。间有截路伤命,无踪盗情,必务缉获,推详真实。渐次人心信服,地方宁静。而地与柳城西乡接境,其人祖孙父子,生长为贼,肆害无已。约某乡民练兵,亲督剿杀。渠魁③俯首,乞恩讲和,掳掠男女牛畜皆送还。敢有侵我境者,竟行剿灭,而邻盗渐息。
嗣后官民亲睦,环集问安,如家人父子。而民俗婚丧之事,亦皆行之以礼,感之以情。罗城之治,如斯而已。
自数年来,本非为功名富贵计,只欲生归故里。日二食或一食,读书堂上,坐睡堂上。首足赤露,无复长官之礼。夜以四钱沽酒一壶,无下酒物,快读唐诗,痛哭流涕,并不知杯中之为酒为泪也。回想同僚诸人,死亡无一得脱。是以赴蜀之日,益励前操,至死不变。偶书寄,以发知己万里一慨。
(节选自《清文观止》)
[注]①土司:元、明以来,在西北、西南等蛮苗地区设置由少数民族的首领充任世袭的官职。②苍头:仆人。③渠魁:盗寇中的首脑。
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典鬻田屋,得百金 鬻:卖。
B、凡有陋弊,清察厘革 厘:整理。
C、皆劝以善调治 调治:调整,治理。
D、申明保甲 申明;陈述,说明。
2、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是表述作者于成龙“利不苟趋,害不苟避”的一组是( )
①门内外但闻哭声,不复回顾 ②往日豪气,不知消磨何所矣
③乞归无路,扶病理事,立意修善,以回天意 ④万里一身,生死莫主
⑤约某乡民练兵,亲督剿杀 ⑥事至万不得已,则勉强为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④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去罗城赴任之前,朋友王吉人曾劝告于成龙,不要去那蛮荒僻野之地,于成龙没有动摇。
B、于成龙熬过了数年的艰难生活,既是为了能向朝廷表明自己的节操,也是为了能有朝一日能加官进爵。
C、于成龙经常一个人喝酒吟诗,想到自己的处境则痛哭流涕,可见他是一个性情中人。
D、在于成龙的精心治理下,罗城安定太平,官民之间像家人一样和睦融洽。
4、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选授后,亲者不以为亲,故者不以为故。
(2)间有截路伤命,无踪盗情,必务缉获,推详真实。
(3)是以赴蜀之日,益励前操,至死不变。
阅读文言文,完成1-4题
癸未去金陵日与阮光禄①书
〔清〕侯方域
仆窃闻君子处己,不欲自恕而苛责他人以非其道。今执事之于仆,乃有不然者,愿为执事陈之。
执事,尝与大人同朝,相得甚欢。其后乃有欲终事执事而不能。及仆稍长,求友金陵,,而大人送之曰:“金陵有御史成公勇者,当以为师。又有老友方公孔炤,汝当持刺拜于床下。”语不及执事。执事与方公,同为父行,理当谒,然而不敢者,执事当自追忆其故,不必仆言之也。今执事乃责仆与方公厚,而与执事薄。噫,亦过矣。
忽一日,有王将军过仆甚恭。仆初不解,既而疑以问将军。将军乃屏人以告仆曰:“是皆阮光禄所愿纳交于君者也,光禄方为诸君所诟,愿更以道之君之友陈君定生、吴君次尾,庶稍湔②乎。”仆敛容谢之曰:“光禄身为贵卿,安用此二三书生为哉。辱相款八日,意良厚,然不得不绝矣。”执事含怒不已,仆诚无所逃罪矣!
昨夜方寝,而杨令君文骢叩门过仆曰:“左将军兵且来,都人洶洶③,阮光禄宣言于清议堂,云子与有旧,且应之于内,子盍行乎?”仆乃知执事不独见怒,而且恨之,欲置之族灭而后快也。仆与左诚有旧,亦已驰书止之。若其犯顺,则贼也;仆诚应之于内,亦贼也。士君子稍知礼义,何至甘心作贼!
窃怪执事常愿下交天下士,乃至嫁祸而灭人之族,亦甚违其本念。倘一旦追忆天下士所以相远,未必不悔改。果悔且改,静待之数年,心事未必不暴白,天下士未必不接踵而至执事之门。仆果见天下士接踵而至执事之门,亦必且随属其后,长揖谢过,岂为晚乎?而奈何阴毒左计一至于此!仆今措此身甚易。独惜执事长伏草莽则已,万一复得志,必至杀尽天下士以酬其宿所不快,则是使天下士终不复至执事之门。而后世操简书以议执事者,不能如仆之词微而义婉也。仆且去,敢述其区区,不宣④。
——选自《四部备要》本《壮悔堂文集》
[注]①阮光禄,即阮大铖,明末戏曲家。曾依附阉官魏忠贤,魏党事败,被罢官。明亡后,福王在南京即帝位,马士英执政,阮大铖被起用为兵部右侍郎,不久晋为兵部尚书。他索贿敛财,镇压异己,对东林、复社诸人立意报复,大兴党狱。顺治三年因病发而死。②湔:(音煎jiān)洗刷。③洶洶:(音兄)惶惶不安。④不宣,即言不尽意。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而大人送之曰 之:我 B.执事与方公,同为父行 行:辈分
C.然不得不绝矣 绝:断绝 D.必至杀尽天下士以酬其宿所不快 宿:住宿
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阮大铖并非君子的一组是 ( )
①今执事乃责仆与方公厚,而与执事薄 ②执事含怒不已
③阮光禄宣言于清议堂 ④士君子稍知礼义,何至甘心作贼
⑤乃嫁祸而灭人之族 ⑥长揖谢过,岂为晚乎
A.①③⑥ B.③④⑤ C.②④⑥ D.①②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准确的一项是 ( )
A.侯方域与阮大钺曾同朝为官,两人相处得颇为融洽。但侯方域游历金陵时,并未拜访阮大铖。
B.阮大铖曾通过王将军结交侯方域,其目的是希望侯方域为自己说情,结果遭到了侯方域的拒绝。
C.侯方域认为阮大铖如果真想与天下名士结交,那就必须有所悔改,否则,必将遭到后人的鄙弃。
D.这封信开门见山地指出了阮大铖并非君子,然后一层一层地指出阮大铖所做之事并非君子所为,义正词严地谴责了阮大钺。
4.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阮光禄宣言于清议堂,云子与有旧,且应之于内,子盍行乎?
②倘一旦追忆天下士所以相远,未必不悔改。
③仆果见天下士接踵而至执事之门,亦必且随属其后,长揖谢过,岂为晚乎?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