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高中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聂政者,轵深井里人也。杀人避仇,与母、姊如齐,以屠为事。
久之,濮阳严仲子事韩哀侯,与韩相侠累有郤。严仲子恐诛,亡去,游求人可以报侠累者。至齐,齐人或言聂政勇敢士也,避仇隐于屠者之间。严仲子至门请,数反,然后具酒自畅聂政母前。
久之,聂政母死。既已葬,除服,聂政曰:“嗟乎!政乃市井之人,鼓刀以屠;而严仲子乃诸侯之卿相也,不远千里,枉车骑而交臣。臣之所以待之,至浅鲜矣,未有大功可以称者,而严仲子奉百金为亲寿,我虽不受,然是者徒深知政也。夫贤者以感忿睚眦之意而亲信穷僻之人,而政独安得嘿然而已乎!且前日要政,政徒以老母;老母今以天年终,政将为知己者用。”乃遂西至濮阳,见严仲子曰:“前日所以不许仲子者,徒以亲在;今不幸而母以天年终。仲子所欲报仇者为谁?请得从事焉!”严仲子具告曰:“臣之仇韩相侠累,侠累又韩君之季父也,宗族盛多,居处兵卫甚设,臣欲使人刺之,终莫能就。今足下幸而不弃,请益其车骑壮士可为足下辅翼者。”聂政曰:“韩之与卫,相去不甚远,今杀人之相,相又国君之亲,此其势不可以多人,多人不可无生得失,生得失则语泄,语泄是韩举国而与仲子为仇,岂不殆哉!”遂谢车骑人徒,聂政乃辞独行。
杖剑至韩,韩相侠累方坐府上,持兵戟而卫侍者甚众。聂政直入,上阶刺杀侠累,左右大乱。聂政大呼,所击杀者数十人,因自皮面决眼,自屠出肠,遂以死。
(节选自《史记·刺客列传》)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与韩相侠累有郤郤:仇怨
B.然后具酒自畅聂政母前  畅:畅饮
C.臣欲使人刺之,终莫能就就:成功
D.岂不殆哉      殆:危险

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聂政“士为知己者死”的侠义性格的一组是(  )
①政独安得嘿然而已乎
②遂谢车骑人徒,聂政乃辞独行
③因自皮面决眼,自屠出肠,遂以死       
④避仇隐于屠者之间
⑤游求人可以报侠累者               
⑥多人不能无生得失,生得失则语泄

A.①②③ B.②④⑥ C.①④⑤ D.③⑤⑥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聂政本是轵深井里人,杀了人后为了躲避仇敌的报复,与母亲和姐姐逃跑到齐国,以屠宰为业,奉养老母。
B.严仲子多次登门拜访,聂政都没有答应他,是因为母亲尚在。等到母亲去世后,聂政找到严仲子,为他手刃仇人。
C.侠累是韩君的叔父,侍卫众多,聂政谢绝严仲子多派助手一同前往的好意,是怕人多泄密,使仲子与韩国结仇。
D.聂政是市井小民,面对严仲子的真诚请求,他非常激动,于是不顾亲友的反对和阻拦,毅然前去刺杀了侠累。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严仲子恐诛,亡去,游求人可以报侠累者。
(2)而严仲子乃诸侯之卿相也,不远千里,枉车骑而交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魏文侯时,西门豹为邺令。豹往到邺,会长老,问之民所疾苦。长老曰:“苦为河伯娶妇,以故贫。”豹问其故,对曰:“邺三老、廷掾常岁赋敛百姓,收取其钱得数百万,用其二三十万为河伯娶妇,与祝巫共分享其余钱持归。当其时,巫行视小家女好者,云是当为河伯妇,即娉取。洗沐之,为治新缯绮縠衣,闲居斋戒;为治斋宫河上,张缇绛帷,女居其中。为具牛酒饭食,(行)十余日。共粉饰之,如嫁女床席,令女居其上,浮之河中。始浮,行数十里乃没。其人家有好女者,恐大巫祝为河伯取之,以故多持女远逃亡。以故城中益空无人,又困贫,所以来久远矣。民人俗语曰:‘即不为河伯娶妇,水来漂没,溺其人民’云。”西门豹曰:“至为河伯娶妇时,愿三老、巫祝、父老送女河上,幸来告语之,吾亦往送女。”皆曰:“诺。”
至其时,西门豹往会之河上。三老、官属、豪长者、里父老皆会,以人民往观之者三二千人。其巫,老女子也,已年七十。从弟子女十人所,皆衣缯单衣,立大巫后。西门豹曰:“呼河伯妇来,视其好丑。”即将女出帷中,来至前。豹视之,顾谓三老、巫祝、父老曰:“是女子不好,烦大巫妪为入报河伯,得更求好女,后日送之。”即使吏卒共抱大巫妪投之河中。有顷,曰:“巫妪何久也?弟子趣之!”复以弟子一人投河中。有顷,曰:“弟子何久也?复使一人趣之!”复投一弟子河中。凡投三弟子。西门豹曰:“巫妪弟子是女子也,不能白事,烦三老为入白之。”复投三老河中。西门豹簪笔磬折,向河立待良久。长老、吏傍观者皆惊恐。西门豹顾曰:“巫妪、三老不来还,奈之何?”欲复使廷掾与豪长者一人入趣之。皆叩头,叩头且破,额血流地,色如死灰。西门豹曰:“诺,且留待之须臾。”须臾,豹曰: “廷掾起矣。状河伯留客之久,若皆罢去归矣。”邺吏民大惊恐,从是以后,不敢复言为河伯娶妇。
西门豹即发民凿十二渠,引河水灌民田,田皆溉。当其时,民治渠少烦苦,不欲也。豹曰:“民可以乐成,不可与虑始。今父老子弟虽患苦我,然百岁后期令父老子孙思我言。”
至今皆得水利,民人以给足富。十二渠经绝驰道,到汉之立,而长吏以为十二渠桥绝驰道,相比近,不可。欲合渠水,且至驰道合三渠为一桥。邺民人父老不肯听长吏,以为西门君所为也,贤君之法式不可更也。长吏终听置之。故西门豹为邺令,名闻天下,泽流后世,无绝已时,几可谓非贤大夫哉!
(节选自《史记•滑稽列传》)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

A.为具牛酒饭食具:备办
B.以故城中益空无人更,更加
C.幸来告语之幸:幸亏
D.皆衣缯单衣衣:名词用作动词,穿着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会长老,问之民所疾苦②比诸侯之列
B.①以故多持女远逃亡②常以身翼蔽沛公。
C.①且留待之须臾②若属皆且为所虏。
D.①不敢复言为河伯娶妇。②常为晋君赐矣

以下对文意的理解、分析恰当的一项是(  )

A.西门豹初到邺城,从长老哪里了解到当地给河伯娶亲的事:即,祝巫看到长得漂亮的贫苦人家的女子,就说此女子应该嫁给河伯为妻,便立即给被选定的女子打扮好,投到河中。
B.西门豹为了改变这个恶俗,采用了“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办法,借口给河伯选定的妻子不好看。把祝巫投入河中让她给河伯禀告,并接着将祝巫的三个弟子、三老及廷掾都投入河中,邺城的官员百姓,再没有人敢提起给河伯娶亲的事情了。
C.西门豹到邺城后,开始兴修水利。老百姓有怨言,他也无所畏惧,并认为修水利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然而,兴修水渠的事情因为阻碍了御道而被迫改变。体现了西门豹审时度势,知错能改的优良品质。
D.本篇在写作上有不少值得借鉴的地方。在叙事上,通过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人物对话逐步展开的。这样就使文章生动具体,避免了平铺直叙。其次,注意从神态、语气上加强人物形象的刻画,也注意选择具有性格化的语言来刻划人物。

翻译(2小题,计6分)
① 状河伯留客之久,若皆罢去归矣。
                                                                     
②  民可以乐成,不可与虑始。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魏文侯时,西门豹为邺令。豹往到邺,会长老,问之民所疾苦。长老曰:“苦为河伯娶妇,以故贫。”豹问其故,对曰:“邺三老、廷掾常岁赋敛百姓,收取其钱得数百万,用其二三十万为河伯娶妇,与祝巫共分享其余钱持归。当其时,巫行视小家女好者,云是当为河伯妇,即娉取。洗沐之,为治新缯绮縠衣,闲居斋戒;为治斋宫河上,张缇绛帷,女居其中。为具牛酒饭食,(行)十余日。共粉饰之,如嫁女床席,令女居其上,浮之河中。始浮,行数十里乃没。其人家有好女者,恐大巫祝为河伯取之,以故多持女远逃亡。以故城中益空无人,又困贫,所以来久远矣。民人俗语曰:‘即不为河伯娶妇,水来漂没,溺其人民’云。”西门豹曰:“至为河伯娶妇时,愿三老、巫祝、父老送女河上,幸来告语之,吾亦往送女。”皆曰:“诺。”
至其时,西门豹往会之河上。三老、官属、豪长者、里父老皆会,以人民往观之者三二千人。其巫,老女子也,已年七十。从弟子女十人所,皆衣缯单衣,立大巫后。西门豹曰:“呼河伯妇来,视其好丑。”即将女出帷中,来至前。豹视之,顾谓三老、巫祝、父老曰:“是女子不好,烦大巫妪为入报河伯,得更求好女,后日送之。”即使吏卒共抱大巫妪投之河中。有顷,曰:“巫妪何久也?弟子趣之!”复以弟子一人投河中。有顷,曰:“弟子何久也?复使一人趣之!”复投一弟子河中。凡投三弟子。西门豹曰:“巫妪弟子是女子也,不能白事,烦三老为入白之。”复投三老河中。西门豹簪笔磬折,向河立待良久。长老、吏傍观者皆惊恐。西门豹顾曰:“巫妪、三老不来还,奈之何?”欲复使廷掾与豪长者一人入趣之。皆叩头,叩头且破,额血流地,色如死灰。西门豹曰:“诺,且留待之须臾。”须臾,豹曰: “廷掾起矣。状河伯留客之久,若皆罢去归矣。”邺吏民大惊恐,从是以后,不敢复言为河伯娶妇。
西门豹即发民凿十二渠,引河水灌民田,田皆溉。当其时,民治渠少烦苦,不欲也。豹曰:“民可以乐成,不可与虑始。今父老子弟虽患苦我,然百岁后期令父老子孙思我言。”
至今皆得水利,民人以给足富。十二渠经绝驰道,到汉之立,而长吏以为十二渠桥绝驰道,相比近,不可。欲合渠水,且至驰道合三渠为一桥。邺民人父老不肯听长吏,以为西门君所为也,贤君之法式不可更也。长吏终听置之。故西门豹为邺令,名闻天下,泽流后世,无绝已时,几可谓非贤大夫哉!
(节选自《史记•滑稽列传》)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

A.为具牛酒饭食具:备办
B.以故城中益空无人更,更加
C.幸来告语之幸:幸亏
D.皆衣缯单衣衣:名词用作动词,穿着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会长老,问之民所疾苦②比诸侯之列
B.①以故多持女远逃亡②常以身翼蔽沛公。
C.①且留待之须臾②若属皆且为所虏。
D.①不敢复言为河伯娶妇。②常为晋君赐矣

以下对文意的理解、分析恰当的一项是(  )

A.西门豹初到邺城,从长老哪里了解到当地给河伯娶亲的事:即,祝巫看到长得漂亮的贫苦人家的女子,就说此女子应该嫁给河伯为妻,便立即给被选定的女子打扮好,投到河中。
B.西门豹为了改变这个恶俗,采用了“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办法,借口给河伯选定的妻子不好看。把祝巫投入河中让她给河伯禀告,并接着将祝巫的三个弟子、三老及廷掾都投入河中,邺城的官员百姓,再没有人敢提起给河伯娶亲的事情了。
C.西门豹到邺城后,开始兴修水利。老百姓有怨言,他也无所畏惧,并认为修水利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然而,兴修水渠的事情因为阻碍了御道而被迫改变。体现了西门豹审时度势,知错能改的优良品质。
D.本篇在写作上有不少值得借鉴的地方。在叙事上,通过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人物对话逐步展开的。这样就使文章生动具体,避免了平铺直叙。其次,注意从神态、语气上加强人物形象的刻画,也注意选择具有性格化的语言来刻划人物。

翻译(2小题,计6分)
① 状河伯留客之久,若皆罢去归矣。
                                                                     
②  民可以乐成,不可与虑始。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兰陵武王长恭,文襄第四子也,累迁并州刺史。突厥入晋阳,长恭尽力击之。邙山之败,长恭为中军,率五百骑再入周军,遂至金墉之下,被围甚急,城上人弗识,长恭免胄示之面,乃下弩手救之,于是大捷。武士共歌谣之,为《兰陵王入阵曲》是也。历司州牧、青瀛二州,颇受财货。后为太尉,与段韶讨柏谷,又攻定阳。韶病,长恭总其众。
邙山之捷,后主谓长恭曰:“入阵及深,失利悔无所及。”对曰:“家事亲切,不觉遂然。”帝嫌其称家事,遂忌之。及在定阳,其属尉相愿曰:“王既受朝寄,何得如此贪残?”长恭未答。相愿曰:“岂不以邙山大捷,恐以威武见忌,欲自秽乎?”长恭曰:“然。”相愿曰:“朝廷若忌王,于此犯便当行罚,求福反以速祸。”长恭泣下,前膝请以安身术。相愿曰:“王前既有勋今复告捷威声太重宜属疾在家勿预事。”长恭然其言,未能退。及江淮寇扰,恐复为将,叹曰:“我去年面肿,今何不发!”自是有疾不疗。武平四年五月,帝使徐之范饮以毒药。长恭谓妃郑氏曰:“我忠以事上,何辜于天,而遭鸩也?”妃曰:“何不求见天颜?”长恭曰:“天颜何由可见!”遂饮药薨。赠太尉。
长恭貌柔心壮,音容兼美。为将躬勤细事,每得甘美,虽一瓜数果,必与将士共之。初在瀛州,行参军阳士深表列其赃,免官。及讨定阳,阳士深在军,恐祸及。长恭闻之曰:“吾本无此意。”乃求小失,杖士深二十以安之。尝入朝而仆从尽散,惟有一人,长恭独还,无所谴罚。武成赏其功,命贾护为买妾二十人,唯受其一。有千金责券,临死日,尽燔之。
(节选自《北齐书•高长恭传》)
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长恭总其众总:统领 B.求福反以速祸速:加速
C.今何不发发:发作 D.为将躬勤细事躬:亲自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邙山之捷不忍杀之,以赐公
B.朝廷若忌王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
C.于此犯便当行罚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D.杖士深二十以安之不赂者以赂者丧

下列用“/”给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王 前 既 有 勋 今 复 告 捷 威 声 太 重 宜 属 疾 在 家 勿 预 事。

A.王 前 既 有 勋 / 今 复 告 捷 / 威 声 太 重 / 宜 属 疾 在 家 / 勿 预 事。
B.王 前 既 有 勋 / 今 复 告 捷 / 威 声 太 重 / 宜 属 疾 / 在 家 勿 预 事。
C.王 前 / 既 有 勋 / 今 复 告 捷 / 威 声 太 重 / 宜 属 疾 / 在 家 勿 预事。
D.王 前 / 既 有 勋 / 今 复 告 捷 / 威 声 太 重 / 宜 属 疾 在 家 / 勿 预事。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长恭免胄示之面,乃下弩手救之。(4分)
译文:                                                                                 
(2)岂不以邙山大捷,恐以威武见忌,欲自秽乎?(4分)
译文:                                                                                
(3)长恭谓妃郑氏曰:“我忠以事上,何辜于天,而遭鸩也?”(4分)
译文: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9分 每小题3分)
朱博字子元,杜陵人也。家贫,少时给事县为亭长,稍迁为功曹,伉侠好交。是时,前将军望之子萧育、御史大夫万年子陈咸以公卿子著材知名,博皆友之矣。陈咸为御史中丞,坐漏泄省中语下狱。博去吏,间步至廷尉中,候伺咸事。咸掠治困笃,博诈为医入狱,得见咸,具知其所坐罪。卒免咸死罪,咸得论出,而博以此显名。
迁冀州刺史。博本武吏,不更文法,及为刺史行部,吏民数百人遮道自言,官寺尽满。从事自请且留此县,事毕乃发,欲以观试博。博心知之,告外趣驾。乃见自言者,使从事明敕告吏民:“欲言县丞尉者,刺史不察黄绶,各自诣郡。欲言二千石①墨绶长吏者,使者行部还,诣治所。其民为吏所冤,及言盗贼辞讼事,各使属其部从事。”博驻车决遣,四五百人皆罢去,如神。吏民大惊。后博徐问,果老从事教民聚会。博杀此吏,州郡畏博威严。
迁琅邪太守。齐郡舒缓养名,博新视事,右曹掾吏皆移②病卧。博问其故,对言:“惶恐!故事,二千石新到,辄遣吏存问致意,乃敢起就职。”乃召见诸曹吏书佐及县大吏,选视其可用者,出教置之。斥罢诸病吏,白巾出府门。郡中大惊。其折逆人如此。视事数年,大改其俗。
迁廷尉,职典决疑,当谳③平天下狱。博恐为官属所诬,视事,召见正监典法掾吏,谓曰:“廷尉本起于武吏,不通法律。然廷尉治郡断狱以来且二十年,亦独耳剽日久,三尺律令,人事出其中。掾吏试与正监共撰前世决事吏议难知者数十事,持以问廷尉,得为诸君覆意之。”正监以为博苟强,意未必能然,即共条白焉。博皆召掾吏,并坐而问,为平处其轻重,十中八九。官属咸服博之疏略,材过人也。每迁徙易官,所到辄出奇谲如此,以明示下为不可欺者。
(节选自《汉书•薛宣朱博传》)
【注】①二千石:指郡太守。②移:旧时公文的一种。③谳(yàn):审判定罪。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以公卿子著材知名         著:显著
B.博本武吏,不更文法       更:更改
C.咸得论出,而博以此显名   论:论罪,判定罪行
D.正监以为博苟强           强:逞强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朱博办事“奇谲”的一组是(   )
①博去吏,间步至廷尉中,候伺咸事                  ②博诈为医入狱,得见咸
③博本武吏,不更文法              ④欲言县丞尉者,刺史不察黄绶,各自诣郡
⑤选视其可用者,出教置之。斥罢诸病吏,白巾出府门。 ⑥视事数年,大改其俗

A.①②⑤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③④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朱博性格开朗、喜爱交游。尽管出身低微,但是他刚直仗义,因此能和一些公卿子弟相识相知,并在关键时刻以他的智谋舍身救人。
B.朱博有良好的应变能力。有个狡猾的官员趁他巡视部属时煽动几百人拦道投诉,他立即斩杀了组织者,解散了投诉者,判处如神。
C.朱博打击陋习毫不客气。刚到琅邪太守任上,就免去了一批故意装病作态的官员。几年时间使琅邪的陋习有了很大的改变。
D.朱博处事凌厉。每次升调改换官职到一个新的岗位,他常常先在下属面前展示自己的才智和威严,给他们来个“下马威”。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博诈为医入狱,得见咸,具知其所坐罪。
译文:                                                                
(2)故事,二千石新到,辄遣吏存问致意,乃敢起就职。
译文:                                                                
(3)所到辄出奇谲如此,以明示下为不可欺者。
译文: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
翟鹏,字志南,抚宁卫人。正德三年进士。性刚介,历官以清操闻。嘉靖七年,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宁夏。时边政久弛,壮卒率占工匠私役中官家。守边者并赢老不任兵,又番休无期,甚者夫守墩,妻坐铺。鹏至,尽清占役,使得迭更。野鸡台二十余墩孤悬塞外,久弃不守。鹏尽复之。岁大侵,请于朝以振。坐寇入,停俸。复坐劾总兵官赵瑛失事,为所讦,夺职归。
二十年八月,俺答①入山西内地。兵部请遣大臣督军储,因荐鹏。乃起故官,整饬畿辅、山西、河南军务兼督饷。鹏驰至,俺答已饱去,而吉襄军复寇汾、石诸州。鹏往来驰驱,不能有所挫。寇退,乃召还。
明年三月,宣大总督樊继祖罢,除鹏兵部右侍郎代之。其年七月,俺答复大入山西,杀掠太原、潞安。兵部复请设总督,乃起鹏故官。鹏受命,寇已出塞。鹏遣千户火力赤率兵三百哨至丰州滩,不见寇。复选精锐百,远至丰州西北,遇牧马者百余人,击斩二十三级,夺其马还。未入塞,寇大至,官军饥惫,尽弃所获奔。鹏具实陈状。帝以将士敢深入,仍行迁赏。旧例,兵皆团操镇城,闻警出战。自边患炽,每夏秋间分驻边堡,谓之暗伏。鹏请入秋悉令赴塞,画地分守,谓之摆边,九月中还镇。遂著为令。
二十三年正月,帝以去岁无寇为将帅力,降敕奖鹏,赐以袭衣。帝倚鹏殄寇,锡命屡加,所请多从,而责效甚急。鹏亦竭智力,然不能呼吸应变。御史曹邦辅尝劾鹏,鹏乞罢,弗允。(俺答)由顺圣川至蔚州,犯浮屠峪,直抵完县,京师戒严。帝大怒,屡下诏责鹏。鹏在朔州闻警,夜半至马邑,调兵食,复趋浑源,遣诸将遏敌。御史杨本深劾鹏逗留,致贼震畿辅。兵科戴梦桂继之。遂遣官械鹏,而以兵部左侍郎张汉代。鹏至,下诏狱,坐永戍。行至河西务,为民家所窘,告钞关主事而杖之,厂卫以闻。复逮至京,卒于狱。人皆惜之。
初,鹏在卫辉,将入觐,行李萧然,通判王江怀金遗之。鹏曰:“岂我素履未孚于人耶?”江惭而退,其介如此。隆庆初,复官。          (选自《明史》,有删改)
注:①蒙古族的一个首领。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擢右佥都御史擢:提拔
B.请于朝以振振:救济
C.而吉囊军复寇汾寇:敌寇
D.帝倚鹏殄寇殄:消灭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翟鹏性情刚直耿介的一组是(    )
①尽清占役,使得迭更;②岁大侵,请于朝以振;③坐寇入停俸;④鹏具实陈状;
⑤御史曹邦辅尝劾鹏,鹏乞罢;⑥岂我素履未孚于人耶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④⑤ D.②④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翟鹏生性耿介刚直,为官清廉。任官以来因为高尚的节操而闻名,但这也注定了他宦途坎坷的命运。
B.翟鹏巡抚宁夏时,看到边塞防守松弛,边塞重地只剩下老弱残兵把守,于是下令尽数清理占职位的现象,恢复了野鸡台一带的守备。
C.翟鹏仕途不顺,屡遭弹劾,先后被总兵官赵瑛、御史杨本深、御史曹邦辅、兵科戴梦桂弹劾,最终皇帝下诏将翟鹏逮捕入狱。
D.通判王江看到翟鹏上朝时行李简朴,送金钱给他,但遭到翟鹏的拒绝,王江感到惭愧。翟鹏最终死在狱中,人们都为他惋惜。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复坐劾总兵官赵瑛失事,为所讦,夺职归。
(2)帝以去岁无寇为将帅力,降敕奖鹏,赐以袭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晏殊,字同叔,抚州临川人。七岁能属文,景德初,张知白安抚江南,以神童荐之。帝召殊与进士千余人并试廷中殊神气不慑援笔立成帝嘉赏赐同进士出身。后二日,复试诗、赋、论,殊奏:“臣尝私习此赋,请试他题。”帝爱其不欺,既成,称善。
仁宗即位,章献明肃太后奉遗诏权听政。宰相丁谓、枢密使曹利用,各欲独见奏事,无敢决其议者。殊建言:“群臣奏事太后者,垂帘听之,皆毋得见。”议遂定。坐从幸玉清昭应宫,从者持笏后至,殊怒,以笏撞之折齿,御史弹奏,罢知宣州。数月,改应天府,延范仲淹以教生徒。自五代以来,天下学校废,兴学自殊始。太后谒太庙,有请服衮冕者,太后以问,殊以《周官》后服对。陕西方用兵,殊请罢内臣监兵,不以阵图授诸将,使得应敌为攻守;及募弓箭手教之,以备战斗。又请出宫中长物助边,悉为施行。
殊平居好贤,当世知名之士,如范仲淹、孔道辅皆出其门。及为相,益务进贤材,而仲淹与韩琦、富弼皆进用,至于台阁,多一时之贤。帝亦奋然有意,欲因群材以更治,而小人权幸皆不便。孙甫、蔡襄上言:“宸妃生圣躬为天下主,而殊尝被诏志宸妃墓,没而不言。”又奏论殊役官兵治僦舍以规利。坐是,降工尚书,知颖州。然殊以章献太后方临朝,故志不敢斥言;而所役兵,乃辅臣例宣借者,时以谓非殊罪。
逾年,病浸剧,乘舆将往视之。殊即驰奏曰:“臣老疾,行愈矣,不足为陛下忧也。”已而薨。帝虽临奠,以不视疾为恨,特罢朝二日,赠司空兼侍中,谥元献,篆其碑首曰“旧学之碑”。                                    (选自《宋史·晏殊传》,有删节)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章献明肃太后奉遗诏权听政权:权且
B.延范仲淹以教生徒延:邀请
C.又奏论殊役官兵治僦舍以规利规:规范
D.以不视疾为恨恨:遗憾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以神童荐之以旌其所为
B.欲因群材以更治相如因持璧却立
C.宸妃生圣躬为天下主窃为大王不可取也
D.乃辅臣例宣借者乃其一气之余烈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晏殊七岁便能写文章,参加殿试提笔成文,复试时主动要求更换已做过的试题,因而深得皇帝赞美,这充分表现了晏殊出众的文学才华和诚实的优良品质。
B.晏殊性情暴躁、自恃清高,曾用笏板撞落侍从牙齿,也曾轻视诏令、役使官兵,因而或被免官或被降职,一生坎坷,从中暴露出了古代文人的性格弱点。
C.晏殊任应天府时,兴办学校;太后拜谒太庙,他以《周官》中规定的太后服装应答;陕西作战时,他提出切实有效的军事建议。可见,晏殊具有文才武略。
D.本文写晏殊,除了正面刻画,还侧面烘托。如写晏殊重病时,皇帝将亲临探望,晏殊去世后,皇帝亲自祭奠,罢朝两天,以此突出晏殊在当时的崇高地位。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断句。(3分)
帝召殊与进士千余人并试廷中殊神气不慑援笔立成帝嘉赏赐同进士出身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群臣奏事太后者,垂帘听之,皆毋得见。(2分)
                                                                                  
                                                                            
(2)臣老疾,行愈矣,不足为陛下忧也。(2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宁 陈宁,茶陵人。元末为镇江小吏,从军至集庆,馆于军帅家,代军帅上书言事。太祖览之称善,召试檄文,词意雄伟,乃用为行省掾吏。时方四征,羽书帝午,宁酬答整暇,事无留滞,太祖益才之。淮安纳款,奉命征其兵,抵高邮,为吴人所获。宁抗论不屈,释还,擢广德知府。会大旱,乞免民租,不许。宁自诣太祖奏曰:“民饥如此,犹征租不已,是为张士诚驱民也。”太祖壮而听之。
辛丑除枢密院都事癸卯迁提刑按察司佥事明年改浙东按察使有小隶讼其隐过宁已擢中书参议太祖亲鞫之宁首服系应天狱一岁吴元年冬尽将决太祖惜其才命诸将数其罪而宥之用为太仓市舶提举。
洪武元年召拜司农卿,迁兵部尚书。明年出为松江知府。用严为治,积岁蠹弊,多所厘革。寻改山西行省参政。召拜参知政事,知吏、户、礼三部事。宁,初名亮,至是赐名宁。
三年,坐事出知苏州。寻改浙江行省参政,未行,用胡惟庸荐,召为御史中丞。太祖尝御东阁,免冠而栉。宁与侍御史商暠入奏事,太祖见之,遂移入便殿,遣人止宁毋入。栉已,整冠出阁,始命入见。六年命兼领国子监事。俄拜右御史大夫。八月遣释奠先师。丞相胡惟庸、参政冯冕、诚意伯刘基不陪祀而受胙,太祖以宁不举奏,亦停俸半月。自是,不预祭者不颁胙。久之,进左御史大夫。
宁有才气,而性特严刻。其在苏州征赋苛急,尝烧铁烙人肌肤。吏民苦之,号为陈烙铁。及居宪台,益务威严。太祖尝责之,宁不能改。其子孟麟亦数谏,宁怒,捶之数百,竟死。太祖深恶其不情,曰:“宁于其子如此,奚有于君父耶!”宁闻之惧,遂与惟庸通谋。十三年正月,惟庸事发,宁亦伏诛。
(节选自《明史·奸臣列传·一九六卷>)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馆于军帅家馆:寄居
B.太祖益才之。才:认为……有才干
C.多所厘革。厘:治理
D.免冠而栉栉:洗头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召试檄文,词意雄伟,乃用为行省掾吏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B.丞相胡惟庸、参政冯冕、诚意伯刘基不陪祀而受胙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
C.太祖以宁不举奏,亦停俸半月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D.久之,进左御史大夫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以下六句话,编为四组,全都能表明陈宁有才无德的一组是
① 太祖览之称善,召试檄文,词意雄伟。
② 宁酬答整暇,事无留滞,太祖益才之。
③ 奉命征其兵,抵高邮,为吴人所获。
④ 自是,不预祭者不颁胙。
⑤ 其在苏州征赋苛急,尝烧铁烙人肌肤。
⑥ 宁闻之惧,遂与惟庸通谋。

A.①②⑤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③④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宁向太祖进谏,善于变通陈情。一次他乞免民租,未得到允许,就向太祖面奏,以征租不止会把百姓赶跑为由,说服了太祖。
B.陈宁虽有才气,但性情严酷刻薄。他在苏州做知府时,征赋苛急,曾烧红了铁烙人肌肤。官居高位后,仍不听太祖的指责,也不听儿子的多次劝阻,反而恼怒,将儿子捶打数百至死。
C.太祖对陈宁虽爱其才,但恨其恶,不姑息。陈宁在提拔为中书参议后,因隐过被揭发,坐了一年牢。因为没举奏丞相胡惟庸等不陪祀而受胙,被停了半个月薪水。终因与胡惟庸勾结,二人一同被杀。
D.陈宁是一个奸臣,有才无德。他在广德任知府时,乞免民租,而在苏州知府任上时,却征赋苛急;虽以严为治,取得一点政绩,但严刻之中丧失人性,致使官民苦不堪言,乃至太祖恨恶之极。

断句和翻译。
(1)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辛丑除枢密院都事癸卯迁提刑按察司佥事明年改浙东按察使有小隶讼其隐过宁已擢中书参议太祖亲鞫之宁首服系应天狱一岁吴元年冬尽将决太祖惜其才命诸将数其罪而宥之用为太仓市舶提举。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宁自诣太祖奏曰:“民饥如此,犹征租不已,是为张士诚驱民也。”太祖壮而听之。
②三年,坐事出知苏州。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太史公曰:余登箕山,其上盖有许由冢云。孔子序列古之仁圣贤人,如吴太伯、伯夷之伦详矣。余以所闻,由、光①义至高,其文辞不少概见,何哉?
孔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②。”“求仁得仁,又何怨乎?”余悲伯夷之意,睹轶诗可异焉。其传曰:
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③,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④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⑤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由此观之,怨邪非邪?
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蚤夭。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盗跖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是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若至近世操行不轨事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余甚惑焉,倘所谓天道,是邪?非邪?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亦各从其志也。故曰:“富贵如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举世混浊,清士乃见。岂以其重若彼,其轻若此哉?
(节选自《史记·伯夷列传第一》)
[注]①由、光:人名,指许由、务光。②希:稀少。③木主:死人的牌位。④爰:于是;就。⑤徂:通“殂”,死亡。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扶而去之去:使……离开 B.天下宗周宗:祭祀
C.糟糠不厌厌:饱 D.余甚或焉或:通“惑”

下面句中虚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如吴太伯、伯夷之伦详矣 B.睹轶诗可异焉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复驾言兮焉求
C.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D.如此而饿死

分财利多自与               酌贪泉而觉爽
对文中画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若至近世/操行不轨/事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
B.若至近世/操行不轨事/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
C.若至近世/操行不轨/事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
D.若至近世/操行不轨事/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
(2)富贵如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3)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苏绰字令绰,武功人,父协,武功郡守。绰少好学,博览群书,尤善算术。从兄让为汾州刺史,上饯于都门外。临别,谓曰:“卿家子弟中,谁可任用者?”让因荐绰。文帝乃召为行台郎中。在官岁余,未见知。然诸曹疑事,皆询于绰而后定。所行公文,绰又为之条式。台中咸称其能。帝与仆射周惠达伦事,惠达不能对,请出外议之,乃召绰,告以其事,绰即为量定。惠达入呈。周文称善,谓曰:“谁与卿为此议者?”惠达以绰对,因称其有王佐才。帝曰:“吾亦闻之久矣。”寻除著作佐郎。
上与公卿往昆明池观鱼,行至城西汉故仓池,顾问左右,莫有知者,或曰:“苏绰博物多通,请问之。”乃召绰问,具以状对。上大悦,因问天地造化之始,历代兴亡之迹。绰既有口辨,应对如流。遂留绰至夜,问以政道,卧而听之。绰于是指陈帝王之道,上乃起,整衣危坐,不觉膝之前席。语遂达曙不厌。诘朝,即拜大行台左丞,参典机密。自是宠遇日隆。大统三年齐神武三道入寇诸将咸欲分兵御之独绰意与上同遂并力拒窦泰,擒之于潼关。封美阳县伯。
绰性俭素,不事产业,家无余财。以海内未平,常以天下为已任。博求贤俊,共弘政道,凡所荐达,皆至大官,上亦推心委任,而无间言焉。或出游,常预署空纸以授绰,若须有处分,则随事施行。及还,启知而己。绰常谓为国之道,当爱人如慈父,训人如严师。每与公卿议论,自昼达夜,事无巨细,若指诸掌。积思劳倦,遂成气疾。十二年,卒于位,时年四十九。                                     (《北史·苏绰传》)
对下面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除著作佐郎 寻:不久
B.博求贤俊,共政道 弘:改变
C.而无言焉 间:嫌怨
D.上乃起,整衣坐 危:端正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在官岁余,未见知                     谁与卿为此议者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独乐乐,与民乐乐,孰乐

A.两个“见”相同,两个“与”也相同。
B.两个“见”相同,两个“与”不同。
C.两个“见”不同,两个“与”相同。
D.两个“见”不同,两个“与”也不同。

给文中划线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大统三年/齐神武三道入寇诸/将咸欲分兵御之/独绰意与上同。
B.大统三年/齐神武三道入/寇诸将咸欲分/兵御之/独绰意与上同。
C.大统三年/齐神武三道入寇/诸将咸欲分兵御之/独绰意与上同。
D.大统三年/齐神武三道入寇诸/将咸欲分兵御之独绰/意与上同。

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苏绰之所以能做官,是因为他的堂兄苏让的推荐。开始,他并没有引起皇帝的重视,后来因为许多官员找他解决疑难问题,才逐渐引起皇帝的注意。
B.苏绰非常有才学,尤其对于政治和历史有独到的见解。在随皇帝去昆明池的时候,苏绰详细陈述了帝王安帮定国的根本道理,委婉地劝谏皇帝不要享乐误国。
C.大统三年齐兵入侵,诸将都主张分兵抵挡,只有苏绰的想法得到了周文帝的认同,结果证明苏绰的计策是正确的。
D.苏绰为人俭朴,不经营私人田产,把治理天下当作自己的责任,为国家广泛寻求优秀人才,周文帝也是诚心诚意地委任他,有些事情,甚至可以不经皇帝,由他作主安排实行。

解释下面的句子:
① 上乃起,整衣危坐,不觉膝之前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或出游,常预署空纸以授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 分)
③ 绰常谓为国之道,当爱人如慈父,训人如严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张释之,字季,南阳堵阳人也。中郎将袁盎知其贤,乃请徙释之谒者仆射。释之既朝毕,因前言便宜事。文帝曰:“毋甚高论,令今可行也。”于是释之言秦汉之间事,秦所以失,汉所以兴者。文帝称善。
从行。上登虎圈①,问上林尉禽兽簿,十余问,尉左右视,尽不能对,虎圈啬夫从旁代尉对上所问禽兽簿甚悉。文帝曰:“吏不当如此邪!尉无赖!”诏释之拜啬夫为上林令。释之前曰:“今陛下以啬夫口辩而超迁之,臣恐天下随风靡,争口辩②,亡其实。”文帝曰:“善。”乃止。顷之,太子与梁王共车入朝,不下司马门③,于是释之追止太子、梁王,毋入殿门。遂劾不下公门,不敬。薄太后闻之,使使承诏赦太子、梁王,然后得入。文帝由是奇释之,拜为中大夫。从行至霸陵④。上谓群臣曰:“嗟乎!以北山石为椁,用絮陈漆其间,岂可动哉!”左右皆曰:“善。”释之前曰:“使其中有可欲,虽锢南山犹有隙;使其中亡可欲,虽亡石椁,又何有戚焉?”文帝称善。拜释之为廷尉。
上行出中渭桥,有一人从桥下走,乘舆马惊。于是,使骑捕之属廷尉。释之治问。曰:“闻跸⑤,匿桥下。久,以为行过。”释之奏曰:“此人犯跸,当罚金。”上怒曰:“此人亲惊吾马,固不败我乎?而廷尉乃当之罚金!”释之曰:“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今法如是;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民安所错其手足?”唯陛下察之。上良久曰:“廷尉当是也。”其后,人有盗高庙座前玉环,得。文帝怒,下廷尉治。按盗宗庙服御物者为奏,当弃市。上大怒曰:“人亡道,乃盗先帝器,吾属廷尉者,欲致之族,而君以法奏之,非吾所以共承宗庙意也。”释之免冠顿首谢曰:“法如是足也。今盗宗庙器而族之,假令愚民取长陵一土,陛下且何以加其法乎?”文帝与太后言之,乃许廷尉当。
文帝崩,景帝立,释之恐。称疾欲免去,惧大诛;欲见谢⑥,则未知何如。卒见谢,景帝不过也。释之事景帝岁余,年老病卒。太史公曰:张季之言长者,守法不阿意。《语》曰:“不知其人,视其友。”张季之所称诵,可著廊庙。《书》曰:“不偏不党,王道荡荡;不党不偏,王道便便。”张季近之矣。
注:①虎圈:养虎的牢槛。②口辩:能言善辩。③司马门:汉代宫廷的外门。当时的宫卫条令规定:出入司马门必须下车,违者“罚金四两”。④霸陵:汉文帝为自己修造的陵墓。⑤闻跸:听到警跸的传呼。天子出行,沿途要警戒清道,禁止他人通行。⑥见谢:见帝而谢罪。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乃请徙释之谒者仆射徙:迁徙,贬职
B.因前言便宜事便宜:廉价
C.而廷尉乃当之罚金当:判决
D.卒见谢,景帝不过不过:不原谅

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张释之“依法办事”的一组是       (    )
①言秦汉之间事,秦所以失,汉所以兴者。
②今陛下以啬夫口辩而超迁之,臣恐天下随风靡。
③释之追止太子、梁王,毋入殿门。
④于是,使骑捕之属廷尉。
⑤释之奏曰:“此人犯跸,当罚金。”
⑥假令愚民取长陵一土,陛下且何以加其法乎?

A.①②⑤ B.①④⑥ C.②③④ D.③⑤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释之秉公执法,坚持原则,他认为,即使是皇上、太子也不能不守法。
B.张释之正直,不阿谀奉承。在霸陵,左右都迎合文帝的意思,而张释之敢于说直话。
C.在处理“惊舆马”和“盗玉环”两件事时,开始文帝认为张释之处罚过轻。经张释之的坚持,文帝最终同意了他的意见。
D.景帝还是太子时,张释之弹劾过他“不下公门,不敬”,后来景帝当了皇帝,张释之因恐惧而生了疾病,过了一年多就病死了。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使其中有可欲,虽锢南山犹有隙;使其中亡可欲,虽亡石椁,又何有戚焉?
译文:                                                                   
                                                                        
②、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今法如是;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民安所错其手足?
译文: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9分 每小题3分)
韦机传
韦机,雍州万年人。祖元礼,隋浙州刺史。父恪,洛州别驾。机,贞观中为左千牛胄曹,充使往西突厥,册立同俄设为可汗。会石国反叛,路绝,三年不得归。机裂裳录所经诸国风俗物产,名为《西征记》。及还,太宗问蕃中事,机因奏所撰书。太宗大悦,擢拜朝散大夫,累迁至殿中监。
显庆中为檀州刺史。边州素无学校,机敦劝生徒。创立孔子庙,图七十二子及自古贤达,皆为之赞述。会契苾何力东讨高丽,军众至檀州,而滦河泛涨,师不能进,供其资粮,数日不乏。何力全师还,以其事闻。高宗以为能,超拜司农少卿,兼知东都营田,甚见委遇。有宦者于苑中犯法,机杖而后奏,高宗嗟赏,赐绢数十疋,谓曰:“更有犯者,卿即鞭之,不烦奏也。”
上元中,迁司农卿,检校园苑,造上阳宫,并移中桥从立德坊曲徙于长夏街,时人称其省功便事。有道士朱钦遂为天后所使,驰传至都,所为横恣。机囚之,因密奏曰:“道士假称中宫驱使,依倚形势,臣恐亏损皇明,为祸患之渐。”高宗特发中使慰谕机,而钦遂配流边州,天后由是不悦。仪凤中,机坐家人犯盗,为完司所劾,免官。永淳中,高宗幸东都,至芳桂宫驿,召机,令白衣检校园苑。将复本官,为天后所挤而止,俄令检校司农少卿事,会卒。子馀庆。
馀庆官至右骁卫兵曹,早卒。馀庆子岳。
岳亦以吏干著名,则天时,累转汝州司马。会则天幸长安,召拜尚舍奉御,从驾还京,因召见。则天谓曰:“卿是韦机之孙,勤干固有家风也,卿之家事,朕悉知之。”因问家人名,赏慰良久。寻拜太原尹,岳素不习武,固辞边任。由是忤旨,左迁宋州长史,历海、虢二州刺史,所在皆著威名。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机敦劝生徒  敦:督促
B.高宗幸东都  幸:有幸
C.为祸患之渐渐:征兆,苗头
D.超拜司农少卿超:越级,破格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能够直接表明韦机勤勉能干的一组是( )
①机裂裳录所经诸国风俗物产②图七十二子及自古贤达,皆为之赞述③高宗以为能,超拜司农少卿④有宦者于苑中犯法,机杖而后奏⑤仪风中,机坐家人犯盗⑥岳亦以吏干著名

A.①⑤④ B.②③⑤ C.①②④ D.②③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滞留蕃地期间,韦机扯裂衣裳记录所经各国的风俗物产,名为《西征记》,返回后献给了太宗皇帝。
B.边州没有学校,韦机劝勉学生创立孔子庙,画孔子的七十二弟子以及古时贤达人物的肖像,并给每幅画像写赞记。
C.有宦官在苑中犯法,韦机杖罚之后将情况上奏,得到高宗的赞赏,但却得罪了天后,最终被罢免了官职。
D.韦机的孙子叫韦岳,也因有治理才干而著名,武则天召见他,说韦岳勤勉能干确有家风,赞赏慰问了好长时间。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寻拜太原尹,岳素不习武,固辞边任。
译文:                                                    
(2)造上阳宫,并移中桥从立德坊曲徙于长夏门街,时人称其省功便事。
译文: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阮籍容貌瑰杰,志气宏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博览群籍,尤好《庄》、《老》。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时人多谓之痴,惟族兄文业每叹服之,以为胜己。由是咸共称异。
籍尝随叔父至东郡,兖州刺史王昶请与相见,终日不开一言,自以不能测。太尉蒋济闻其有隽才而辟之,遣卒迎之,而籍已去,济大怒。于是乡亲共喻之,乃就吏。后谢病归。复为尚书郎,少时,又以病免。及曹爽辅政,召为参军。籍因以疾辞,屏于田里。岁余而爽诛,时人服其远识。
籍本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钟会数以时事问之,欲因其可否而致之罪,皆以酣醉获免。及文帝辅政,籍尝从容言于帝曰:“籍平生曾游东平,乐其土。”帝大悦,即拜东平相。籍乘驴到郡,坏府舍屏鄣,使内外相望,法令清简,旬日而还。帝引为大将军从事中郎。有司言有子杀母者,籍曰:“嘻!杀父乃可,至杀母乎!”坐者怪其失言。帝曰:“杀父,天下之极恶,而以为可乎?”籍曰禽兽知母而不知父杀父禽兽之类也杀母禽兽之不若众乃悦服
会帝让九锡,公卿将劝进,使籍为其辞。籍沈醉忘作,临诣府,使取之,见籍方据案醉眠。使者以告,籍便书案,使写之,无所改窜。辞甚清壮,为时所重。
籍虽不拘礼教,然发言玄远,口不臧否人物。性至孝,母终,正与人围棋。对者求止,籍留与决赌。既而饮酒二斗,举声一号,吐血数升。裴楷往吊之,籍散发箕踞,醉而直视,楷吊唁毕便去。籍又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及嵇喜来吊,籍作白眼,喜不怿而退。喜弟康闻之,乃赍酒挟琴造焉,籍大悦,乃见青眼。由是礼法之士疾之若仇,而帝每保护之。
(选自《晋书·阮籍传》 有改动)
对下列加点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于是乡亲共喻之喻,开导
B.籍因以疾辞,屏于田里屏,隐退
C.临诣府,使取之诣,前往
D.乃赍酒挟琴造焉造,赠送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自以不能测②苟以天下之大 ,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B.①坐者怪其失言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C.①籍留与决赌②相如闻,不肯与会
D.①乃见青眼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阮籍卓尔不群,率性而为,并深受老庄思想影响,其与众不同的表现,很多人认为他很痴,只有族兄阮文业很赏识他。
B.阮籍虽口不臧否人物,但对礼法之士疾之若仇,常以白眼相对,因此遭人忌恨,司马昭常常保护他。
C.文中写阮籍常常借酒醉远祸、自求东平相旬日而还以及对“杀父乃可”的妙解,表现出他在险恶环境中的生存智慧。
D.文章对阮籍“母终”时的表现和对裴楷、嵇康、嵇喜的不同态度的细节描写,让读者对其“不拘礼法”的个性印象深刻。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籍 曰 禽 兽 知 母 而 不 知 父 杀 父 禽 兽 之 类 也 杀 母 禽 兽 之 不 若 众 乃 悦 服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钟会数以时事问之,欲因其可否而致之罪,皆以酣醉获免
(2)使者以告,籍便书案,使写之,无所改窜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吴隐之字处默,濮阳鄄城人。美姿容,善谈论,博涉文史,以儒雅标名。弱冠而介立,有清操,虽儋石无储,不取非其道。事母孝谨,及其执丧,哀毁过礼。与太常韩康伯邻居,康伯母,贤明妇人也,每闻隐之哭声,辍餐投箸,为之悲泣。既而谓康伯曰:“汝若居铨衡,当举如此辈人。”及康伯为吏部尚书,隐之遂阶清级,累迁晋陵太守。在郡清俭,妻自负薪。迁左卫将军,虽居清显,禄赐皆班亲族,冬月无被,尝浣衣,乃披絮,勤苦同于贫庶。
广州包带山海,珍异所出,一箧之宝,可资数世,故前后刺史皆多黩货。朝廷欲革岭南之弊,以隐之为广州刺史。未至州二十里,地名石门,有水曰贪泉,饮者怀无厌之欲。隐之既至,语其亲人曰:“不见可欲,使心不乱。越岭丧清,吾知之矣。”乃至泉所,酌而饮之,因赋诗曰:“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及在州清操逾厉常食不过菜及干鱼而已帷帐器服皆付外库时人颇谓其矫然亦始终不易。
及卢循寇南海,为循所得。刘裕与循书,令遣隐之还,久方得反。归舟之日,装无余资。及至,数亩小宅,篱垣仄陋,内外茅屋六间,不容妻子。刘裕赐车牛,更为起宅,固辞。后迁中领军,清俭不革,每月初得禄,裁留身粮,其余悉分赈亲族,家人绩纺以供朝夕。时有困绝,或并日而食,身恒布衣不完,妻子不沾寸禄。
义熙八年,请老致事,九年,卒。隐之清操不渝,屡被褒饰,致事及于身没,常蒙优赐显赠,廉士以为荣。子延之复厉清操,延之弟及子为郡县者,常以廉慎为门法,虽才学不逮隐之,而孝悌洁敬犹为不替。
(节选自《晋书吴隐之传》)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郡清俭,妻自负薪薪:柴草
B.一箧之宝,可资数世资:积蓄
C.及卢循寇南海,为循所得寇:进攻
D.后迁中领军,清俭不革革:改变

下列各组词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广州包带山海,珍异所出②乃至泉所,酌而饮之
B.①朝廷欲革岭南之弊②饮者怀无厌之欲
C.①乃披絮,勤苦同于贫庶②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D.①辍餐投箸,为之悲泣②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及在州∕清操逾厉∕常食不过菜及干鱼而已∕帷帐器服皆付外库∕时人颇谓其矫∕然亦始终不易
B.及在州∕清操逾厉∕常食不过菜及干鱼而已∕帷帐器服皆付外库∕时人颇谓其矫然∕亦始终不易
C.及在州∕清操逾厉∕常食不过菜∕及干鱼而已∕帷帐器服皆付外库∕时人颇谓其矫∕然亦始终不易
D.及在州∕清操逾厉∕常食不过菜∕及干鱼而已∕帷帐器服皆付外库∕时人颇谓其矫然∕亦始终不易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9分 每小题3分)
李尚隐,其先出赵郡,徒贯万年。年二十,举明经,再调下邽主簿,州刺史姚珽说其能,器之。神龙中,左台中丞侯令德为关内黜陟使,尚隐佐之,以最擢左台监察御史。于是,崔湜、郑愔典吏部选,附势幸,铨拟不平,至逆用三年员阙,材廉者轧不琏,俄而相踵知政事,尚隐与御吏李怀让显劾其罪,湜等皆斥击。睦州刺史冯昭秦性鹫刻,人惮其强,尝诬系桐庐令李师旦二百余家为妖蛊,有诏御史覆验,皆称病不肯往。尚隐曰:“善良方蒙枉,不为申明,可乎?”因请行,果推雪其冤。湜、愔复当路,乃出尚隐为伊朗令。湜等伏诛,玄宗知尚隐方严,由定州司马擢吏部员外郎,进御吏中丞。御史王旭招权,稍不制,仇家告其罪,尚隐穷治,具得奸赃,无假借,遂抵罪。进兵部侍郎。俄出为蒲州刺史。浮屠怀照者,自言母梦日入怀生己,镂石著验,闻人冯待微等助实其言。尚隐劾处妖妄,诏流怀照播州。再迁河南尹。尚隐性刚亮,话议皆披心示诚,处事分明,御下不苛密。尤详练故实,前后制令,诵记略无遗。妖贼刘定高夜犯通洛门,尚隐坐不素觉,左迁桂州都督。帝遣使劳曰:“知卿忠公,然国法须尔。”因赐杂彩百匹遣之。迁广州都督、五府经略使。及还,人或袖金以赠,尚隐曰:“吾自性分不可易,非畏人知也。”代王丘为御史大夫。时司农卿陈思问引属吏多小人,乾隐钱谷,尚隐按其违,赃累钜万,思问流死岭南。改尚隐太子詹事。不阅旬,进户部尚书。开元二十八年,以太子宾客卒,年七十五.谥曰贞。尚隐三入御史府,辄绳恶吏,不以残挚失名,所发当也,素议归重。仕官未尝以过谪,惟劾诋幸臣及坐小法左迁,复见用
(选自《新唐书》卷一百三十,有删改)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崔湜、郑愔典吏部选典:掌管。
B.尝诬系桐庐令李师旦二百余家为妖蛊系:拘囚。
C.时司农卿陈思问引属吏多小人引:带领。
D.辄绳恶吏绳:制裁。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李尚隐严于执法的一组是   ( )
①尚隐与御史李怀让显劾其罪 ②湜等伏诛 ③尚隐劾处妖妄
④论议皆披心示诚 ⑤尚隐按其违,赃累钜万 ⑥不以残挚失名

A.①②⑤ B.①③ C.②④⑥ D.③④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李尚隐颇有从政才能。他在做下卦县主簿时,受到州刺史姚珽赏识和器重,后来辅佐关内黜陟使侯令德,因政绩考核优等升任左台监察御史。
B.李尚隐弹劾惩治不法者,不论其身份地位。他深入追究御史王旭的罪过,并依法治罪;他查明僧人怀照言行怪异荒诞,使怀照被流放到播州。
C.李尚隐性格刚正坦诚,而且熟知政令。他处理事情道理分明,对待下属不苛责小节;他对朝廷前后发布的制令,都能毫无遗漏地记住并背出来。
D.李尚隐凭着忠诚赢得了皇帝信任。李尚隐对妖贼刘定高夜犯通洛门事先没有察觉,依法应该被贬谪,皇帝却让他升任广州都督、五府经略使。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及还,人或袖金以赠,尚隐曰:“吾自性分不可易,非畏人知也。”
译文:                                           
(2)仕官未尝以过谪,惟劾诋幸臣及坐小法左迁,复见用。
译文: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