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9分 每小题3分)
荀彧字文若,颖川颖阴人也。彧年少时,南阳何颙异之,曰:“王佐才也。”永汉元年,举孝廉,拜守宫令。董卓之乱,(求出补吏,——删)除亢父令,遂弃官归。谓父老曰:“颖川,四战之地也,天下有变,常为兵冲,宜亟去之,无久留。”乡人多怀土犹豫,莫有随者,彧独将宗族至冀州。
自太祖之迎天子也,袁绍内怀不服。绍既并河朔,天下畏其强。太祖方东忧吕布,南拒张绣,而绣败太祖军于宛。绍益骄,与太祖书,其辞悖慢。太祖大怒,出入动静变于常,众皆谓以失利于张绣故也。钟繇以问彧,彧曰:“公之聪明,必不追咎往事,殆有他虑。”则见太祖问之,太祖乃以绍书示彧,曰:“今将讨不义,而力不敌,何如?” 彧曰:“古之成败者,诚有其才,虽弱必强,苟非其人,虽强亦弱。刘、项之存亡,足以观矣。今与公争天下者,唯袁绍尔。绍貌外宽而内忌,任人而疑其心,公明达不拘,唯才所宜:此度胜也。绍迟重少决,失在后机;公能断大事,应变无方:此谋胜也。绍御军宽缓,法令不立,士卒虽众,其实难用,公法令既明,赏罚必行,士卒虽寡,皆争致死:此武胜也。绍凭世资,从容饰智,以收名誉,故士之寡能好问①者多归之,公以至仁待人,推诚心不为虚美,行己谨俭,而与有功者无所吝惜,故天下忠正效实之士咸愿为用:此德胜也。夫以四胜辅天子,扶义征伐,谁敢不从?绍之强其何能为!”太祖悦。
十七年,董昭等谓太祖宜进爵国公,以彰殊勋,密以咨彧。彧以为太祖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太祖由是心不能平。会征孙权,表请彧劳军于谯,彧疾留寿春,以忧薨,时年五十。明年,太祖遂为魏公矣。
评曰:“荀彧清秀通雅,有王佐之风,然机鉴先识,未能充其志也。”
(选自《三国志·魏书十·荀彧传》,有删节。)
①问:通“闻”,名声,虚名。
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 )
A.彧年少时,南阳何颙异之异:看重 |
B.除亢父令除:废除 |
C.殆有他虑。殆:恐怕,大概 |
D.会征孙权会:正赶上,恰逢 |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说明荀彧有“王佐之才”的一组是( 3)( )
①彧曰:“古之成败者,诚有其才,虽弱必强,苟非其人,虽强亦弱。刘、项之存亡,足以观矣。②董卓之乱,(求出补吏,——删)除亢父令,遂弃官归。③公之聪明,必不追咎往事,殆有他虑。 ④董昭等谓太祖宜进爵国公,以彰殊勋,密以咨彧。⑤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 ⑥会征孙权,表请彧劳军于谯,彧疾留寿春。
A.①③④ | B.②⑤⑥ | C.①③⑤ | D.②④⑥ |
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 ( )
A.荀彧年少的时候,南阳何颙就认为他不同于一般,有王佐才,很看重他。 |
B.太祖迎天子后,四面受敌。袁绍给他写了一封言辞傲慢无礼的书信,太祖看后很生 气,出入的举动不同于平常,众人都说是因为失利于张绣的缘故。只有荀彧认为有 其他忧虑。 |
C.荀彧死后的第二年,太祖就升为魏公 了。 |
D.十七年,董昭等认为太祖应该晋升爵位为国公,以表彰他的特殊功勋,荀彧也认为 |
应该这样做,太祖因此对他更加重用。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公明达不拘,唯才所宜:此度胜也。
②然机鉴先识,未能充其志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9分 每小题3分)
黄歇受约归楚,楚使歇与太子完入质于秦,秦留之数年。楚顷襄王病,太子不得归。而楚太子与秦相应侯善,于是黄歇乃说应侯曰:“相国诚善楚太子乎?”应侯曰:“然。”歇曰:“今楚王恐不起疾,秦不如归其太子。太子得立,其事秦必重而德相国无穷,是亲与国而得储万乘也。若不归,则咸阳一布衣耳;楚更立太子,必不事秦。夫失与国而绝万乘之和,非计也。原相国孰虑之。”应侯以闻秦王。秦王曰:“令楚太子之傅先往问楚王之疾,返而后图之。”黄歇为楚太子计曰:“秦之留太子也,欲以求利也。今太子力未能有以利秦也,歇忧之甚。而阳文君子二人在中,王若卒大命,太子不在,阳文君子必立为后,太子不得奉宗庙矣。不如亡秦,与使者俱出;臣请止,以死当之。”楚太子因变衣服为楚使者御以出关,而黄歇守舍,常为谢病。度太子已远,秦不能追,歇乃自言秦昭王曰:“楚太子已归,出远矣。歇当死,愿赐死。”昭王大怒,欲听其自杀也。应侯曰:“歇为人臣,出身以殉其主,太子立,必用歇,故不如无罪而归之,以亲楚。”秦因遣黄歇。
歇至楚三月,楚顷襄王卒,太子完立,是为考烈王。考烈王元年,以黄歇为相,封为春申君,赐淮北地十二县。后十五岁,黄歇言之楚王曰:“淮北地边齐,其事急,请以为郡便。”因并献淮北十二县。请封于江东。考烈王许之。春申君因城故吴墟,以自为都邑。
春申君既相楚,是时齐有孟尝君,赵有平原君,魏有信陵君,方争下士,招致宾客,以相倾夺,辅国持权。
春申君相二十二年,诸侯患秦攻伐无已时,乃相与合从,西伐秦,而楚王为从长,春申君用事。至函谷关,秦出兵攻,诸侯兵皆败走。楚考烈王以咎春申君,春申君以此益疏。
(选自《史记?春申君列传》,有删改)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不如归其太子归:使……回 |
B.度太子已远,秦不能追度:估计 |
C.夫失与国而绝万乘之和与:参与 |
D.楚考烈王以咎春申君咎:责备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黄歇为楚太子计曰 ②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
B.①其事急,请以为郡便 ②吾其还也 |
C.①秦因遣黄歇 ②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
D.①令楚太子之傅先往问楚王之疾②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
下列各项中,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A.黄歇对当时秦楚两国的局势观察得非常透彻,他游说秦国相国应侯,在应侯的帮 助下,黄歇里应外合,与太子完一起返回楚国。 |
B.在太子易服后为使者驾车回国后,黄歇就守在屋中,常常称自己生病不见秦使者。 |
C.太子登基时,作为奖赏,封给春申君江东,春申君就在吴国故都修建城堡,把它 作为自己的都邑。 |
D.“战国四君子”,分别为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魏国的信陵君及楚国的 |
春申君。他们都礼贤下士,招徕宾客,互相争夺贤士,削弱对方力量来辅助君王
掌握国政。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若不归,则咸阳一布衣耳;楚更立太子,必不事秦。
(2)歇为人臣,出身以殉其主,太子立,必用歇,故不如无罪而归之,以亲楚。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弋谦,代州人。永乐九年进士。除监察御史。出按江西,言事忤旨,贬峡山知县。复坐事免归。
仁宗在东宫,素知谦骨鲠。及嗣位,召为大理少卿。直陈时政,言官吏贪残,政事多非洪武之旧,及有司诛求无艺。帝多采纳。既复言五事,词太激,帝乃不怿。尚书吕震、吴中,侍郎吴廷用,大理卿虞谦等因劾谦诬罔,都御史刘观令众御史合纠谦。帝召杨士奇等言之,士奇对曰:“谦不谙大体,然心感超擢恩,欲图报耳。主圣则臣直,惟陛下优容之。”帝乃不罪谦。然每见谦,词色甚厉。士奇从容言:“陛下诏求直言,谦言不当,触怒。外廷悚惕,以言为戒。今四方朝觐之臣皆集阙下,见谦如此,将谓陛下不能容直言。”帝惕然曰:“此固朕不能容,亦吕震辈迎合以益朕过,自今当置之。”遂免谦朝参。
未几,帝以言事者益少,复召士奇曰:“朕怒谦矫激过实耳,朝臣遂月余无言。尔语诸臣,白朕心。”士奇曰:“臣空言不足信,乞亲降玺书。”遂令就榻前书敕引过曰:“朕自即位以来,臣民上章以数百计,未尝不欣然听纳。苟有不当,不加谴诃,群臣所共知也。间者,大理少卿弋谦所言,多非实事,群臣迎合朕意,交章奏其卖直,请置诸法。朕皆拒而不听,但免谦朝参。而自是以来,言者益少。今自去冬无雪,春亦少雨,阴阳愆和,必有其咎,岂无可言?而为臣者,怀自全之计,退而默默,何以为忠?朕于谦一时不能含容,未尝不自愧咎。尔群臣勿以前事为戒,于国家利弊、政令未当者,直言勿讳。谦朝参如故。”时中官采木四川,贪横。帝以谦清直,命往治之。擢谦副都御史,遂罢采木之役。
宣德初,交阯右布政戚逊以贪淫黜,命谦往代。王通弃交阯,谦亦论死。正统初,释为民。土木之变,谦布衣走阙下,荐通及甯懋、阮迁等十三人,皆奇才可用。众议以通副石亨,谦请专任通,事遂寝。廷臣以谦负重名,奏留之,亦不报。景泰二年复至京,疏荐通等,不纳。罢归,未几卒。仁宗性宽大,容直言,谦以故得无罪,反责吕震等。
(选自《明史·列传第五十二》,有删改)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帝乃不罪谦罪:惩罚 | B.白朕心白:表明 |
C.但免谦朝参但:因为 | D.事遂寝寝:搁置 |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不能直接表明弋谦“骨鲠”的一组是( )
①直陈时政,言官吏贪残 ②谦不谙大体 ③遂免谦朝参
④复言五事,词太激 ⑤帝以谦清直
A.①③⑤ | B.②③⑤ | C.①②④ | D.③④⑤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杨士奇与明仁宗有三次交谈,第一次他劝仁宗宽容弋谦,第二次他劝仁宗不要言语神态严厉地对待弋谦,第三次他建议仁宗亲自降旨表明纳谏的心意。 |
B.王通放弃了交阯,弋谦也受牵连被判死罪。但弋谦在被赦免为平民后,仍向朝廷举荐王通为官,这体现了弋谦的大度。 |
C.仁宗不让弋谦上朝参拜后,进言的人越来越少,仁宗心中自觉愧疚,希望大臣们不要受此事的影响而积极进言。 |
D.交阯右布政戚逊因为贪财好色被罢免,朝廷命弋谦去代替他。后来,朝廷又提拔弋谦为副都御史,派他去四川治理采木事宜。 |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出按江西,言事忤旨,贬峡山知县。复坐事免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擢谦副都御史,遂罢采木之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柳宗元传
宗元少聪警绝众,尤精西汉、《诗》《骚》。下笔构思,与古为侔(móu)。精裁密致,璨若珠贝,当时流辈咸推之。登进士第,应举宏辞,授校书郎、蓝田尉。贞元十九年,为监察御史。
顺宗继位,王叔文、韦执谊用事,尤奇待宗元。与监察吕温密引禁中,与之图事。转尚书礼部员外郎。叔文欲大用之,会居位不久,叔文败,与同辈七人俱贬。宗元为邵州刺史,在道,再贬为永州司马,即罹窜逐,涉履蛮瘴,崎岖堙厄,蕴骚人之郁悼①,写情叙事,动必以文。为骚文十数篇,览之者为之凄恻。
元和十年,例移为柳州刺史。时郎州司马刘禹锡得播州刺史,制书下,宗元谓所亲曰:“禹锡有母年高,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往复万里,如何与母偕行。如母子异方,便为永诀,吾与禹锡为执友,胡忍见其若是?”即草奏章,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州。会裴度亦奏其事,禹锡终易连州。
柳州土俗,以男女质钱,过期则没入钱主,宗元革其乡法。其以没者,仍出私钱赎之,归其父母。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千里随宗元师法凡经其门必为名士著述之盛名动于时时号“柳州”云有文集四十卷。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卒,时年四十七。观察使裴行立为营护其丧②及妻子还于京师,时人义之。(选自《旧唐书.柳宗元传》)
注释:①郁悼(yù yáo):通“郁陶”,:忧思郁积。 ②丧:灵柩
对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下笔构思,与古为侔侔:与……相当 匹敌 |
B.当时流辈咸推之推:推崇 |
C.王叔文、韦执谊用事用事:使用的事情 |
D.以男女质钱质:抵押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蕴骚人之郁悼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
B.吾与禹锡为执友人方为刀俎 |
C.胡忍见其若是其孰能讥之乎 |
D.名动于时不拘于时 |
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柳宗元的为人或其才学的一组是( )
①下笔构思,以古为侔 ②应举宏辞,授校书郎、蓝田尉
③既罹窜逐,涉履蛮瘅 ④写情叙事,动必以文
⑤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州 ⑥著述之盛,名动于时
A.①②④ | B.②③⑤ | C.③④⑥ | D.①⑤⑥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柳宗元小时候,聪明机警,超群出众,尤其精通西汉的文章和《诗经》《离骚》。 |
B.科举成功后,柳宗元被授予校书郎、蓝田县尉的职务。贞元十九年升任为监察御史。 |
C.柳宗元被贬往南蛮瘴疠的地方,身处崎岖阻塞的环境,内心满怀抑郁的情绪。 |
D.柳州地方随意买卖男女的风俗很盛行,柳宗元上任刺史后马上革掉这种风俗。 |
断句和翻译。(10分)
⑴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4分)
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千里随宗元师法凡经其门必为名士著述之盛名动于时时号“柳州”云有文集四十卷。
⑵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如母子异方,便为永诀,吾与禹锡为执友,胡忍见其若是?(3分)
②观察使裴行立为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时人义之。(3分)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宝婺生传
(清)陆次云
宝婺①生,忘其名。顺治初,我师②破金华,宝婺生夫妇相散失。生卧积尸中,得免死。妇行不知所向,为健儿③所获。无何,健儿移师驻华亭。生觅耗于华亭,不可得。困乏无聊,坐叹于旅馆之侧。旅馆主人鉴其貌,怜而问之。生告以故,主人曰:“若识字乎?”曰:“识。”“习会计乎?”曰:“习。”主人曰:“盍留我馆中,勷④若事而徐访尔妻,可乎?”生曰:“得如是,诚幸甚。”生入馆,悉代主人劳。主人逸甚,而业加盛,利倍入。主人有女,欲妻之,而未发也。
一日者,旭始旦,一人急遽趋而来,至馆饭;饭毕,酬值,急遽趋而去。生视其有所遗,启之。灿然白镪⑤五十金也。以告主人,俟其返。日亭午,其人复急遽趋而来,汗渍衣,息喘喘,详视几地,茫然也。生问之,曰:“觅遗金。”生曰:“遗几何?”曰:“金五十。”生曰:“何用乎?”曰:“持向营中往娶妇,失之矣,将奈何?”生曰:“金固在,还之于子,无苦也。”即出金,其人受金拜谢去。越数日,失金者持二柬云:“蒙子还金,事谐矣。某日当婚,此婚君所赐也,敬请主人与君饮卮酒。”生固辞。主人曰:“吾勿暇,而尔不可却也。”
生秉主人之命至期往往见失金者之家乃亦一善族也日未晡⑥生闲步溪头遥见一叶扁舟半篙春水中有翠袖云鬟之人掩袖而坐云载新妇至。生偶举目视妇,俨然故妻也;妇偶举目视生,俨然故夫也。于是生一恸而偃于碧草之上,妇一恸而伏于孤篷之中。舟及门,促妇起,不能起也。问其故。曰:“适见一人如故夫,故伤悼欲绝耳。”问其人何若,妇言其仪表衣冠,宛然生也。娶妇者急觅生,见生悲卧不能起,问其故,不肯言。固问之,曰:“适见一人……”语未毕,哽咽不能续。娶妇者憬然⑦曰:“我知之,是妇即君妇也。君既得金,君之金矣。还金而赎妇,是天命我代君以完其偶也。君无悲,吾感君义,敢不以此为报乎?”生难之,娶妇者请其主人以为主。主人曰:“还金者,义士也;还妇者,义不在还金下。娶妇而失妇,不可也。吾有女,当妻还妇者;所娶妇。当返还金者。”闻者成以为善而两从之。更推主人之义,与二义士相鼎立。
(选自《虞初新志》卷九)
【注】①宝婺:浙江金华府的别称。②我师:指清军。③健儿:指清兵。④勷:同“襄”,相助。⑤白镪:白银。⑥晡:申时。即下午三时至五时。⑦憬然:醒悟的样子。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生觅耗于华亭耗:音信、消息 |
B.困乏无聊无聊:精神空虚 |
C.盍留我馆中盍:何不 |
D.生难之难:感到为难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①勷若事而徐访尔妻②娶妇而失妇,不可也 |
B.①何用乎②问其人何若 |
C.①坐叹于旅馆之侧②金固在,还之于子 |
D.①生偶举目视妇,俨然故妻也②促妇起,不能起也 |
下列句子中,全都属于“义举”的一组是( )(3分)
①主人有女,欲妻之 ②以告主人,俟其返 ③还之于子
④敬请主人与君饮卮酒 ⑤敢不以此为报乎 ⑥吾有女,当妻还妇者
A.①②③ | B.①④⑥ | C.②④⑤ | D.③⑤⑥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宝婺生在战乱中与妻子离散,一个旅店的主人收留了他。宝婺生为旅店的主人尽心操劳,店里生意越来越红火。 |
B.有个客人在旅店里吃早饭,匆忙中将五十两银子遗落在旅店里,宝婺生发现了银子,等那客人再次回来时如数奉还。 |
C.宝婺生如约参加失金客人的婚礼,发现新娘真像自己的妻子,新娘也认出了自己原来的丈夫,悲痛欲绝,不肯举行婚礼。 |
D.本文以宝婺生夫妇破镜重圆的故事为线索,赞美了宝婺生、店主、失金客人这三个普通人的美好情操和道义精神。 |
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给下列文段断句。(4分)
生 秉 主 人 之 命 至 期 往 往 见 失 金 者 之 家 乃 亦 一 善 族 也 日 未 晡 生 闲 步 溪 头 遥 见 一 叶 扁 舟 半 篙 春 水 中 有 翠 袖 云 鬟 之 人 掩 袖 而 坐 云 载 新 妇 至。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妇行不知所向,为健儿所获。(3分)
②吾勿暇,尔不可却也。(3分)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舟遥遥以轻颺,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长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乎天命复奚疑!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悟已往之不谏谏:挽回 |
B.审容膝之易安容膝:形容居室狭小,仅能容膝 |
C.善万物之得时善:羡慕 |
D.帝乡不可期帝乡:皇帝的居所,这里指仕途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门虽设而长关②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
B.①登东皋以舒啸②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
C.①胡为乎遑遑欲何之②之二虫又何知? |
D.①既自以心为形役②有鸟焉,其名为鹏 |
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是晋安帝义熙元年(405)作者辞去彭泽令回家时所作,抒写了归田的决心、归田时的愉快心情和归田后的乐趣。分“序”和“辞”两节,“辞”是一种与“赋”相近的文体名称。 |
B.通过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和劳动生活的歌颂,表明他对当时现实政治,尤其是仕宦生活的不满和否定,反映了他蔑视功名利禄的高尚情操,也流露出委运乘化、乐天安命的消极思想。 |
C.“三径就荒,松菊犹存”中“松菊”,既是庭院实景的描写,又有象征意义。松菊象征高洁的品格,松菊犹存喻坚韧芬芳的节操仍在。 |
D.结尾处两句话“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体现的陶潜那种顺应自然,乐夫天命超生死的思想,完全流露出他无可奈何、听天由命的思想情绪,这是他人性弱点的主要表现。 |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归去来兮辞》
(2)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陈情表》
(3)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论语》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专诸者,吴堂邑人也。伍子胥之亡楚而如吴也,知专诸之能。伍子胥既见吴王僚,说以伐楚之利。吴公子光曰:“彼伍员父兄皆死于楚而员言伐楚,欲自为报私仇也,非能为吴。”吴王乃止。伍子胥知公子光之欲杀吴王僚,乃曰:“彼光将有内志,未可说以外事。”乃进专诸于公子光。
光之父曰吴王诸樊。诸樊弟三人:次曰余祭,次曰夷眛,次曰季子札。诸樊知季子札贤而不立太子,以次传三弟,欲卒致国于季子札。诸樊既死,传余祭。余祭死,传夷眛。夷眛死,当传季子札;季子札逃不肯立,吴人乃立夷眛之子僚为王。公子光曰:“使以兄弟次邪,季子当立;必以子乎,则光真适嗣,当立。”故尝阴养谋臣以求立。
光既得专诸,善客待之。九年而楚平王死。春,吴王僚欲因楚丧,使其二弟公子盖余、属庸将兵围楚之灊;使延陵季子于晋,以观诸侯之变。楚发兵绝吴将盖余、属庸路,吴兵不得还。于是公子光谓专诸曰:“此时不可失,不求何获!且光真王嗣,当立,季子虽来,不吾废也。”专诸曰:“王僚可杀也。母老子弱,而两弟将兵伐楚,楚绝其后。方今吴外困于楚,而内空无骨鲠之臣,是无如我何。”公子光顿首曰:“光之身,子之身也。”
四月丙子,光伏甲士于窟室中,而具酒请王僚。王僚使兵陈自宫至光之家,门户阶陛左右,皆王僚之亲戚也。夹立侍,皆持长铍。酒既酣,公子光详为足疾,入窟室中,使专诸置匕首鱼炙之腹中而进之。既至王前,专诸擘鱼,因以匕首刺王僚,王僚立死。左右亦杀专诸,王人扰乱。公子光出其伏甲以攻王僚之徒,尽灭之,遂自立为王,是为阖闾。阖闾乃封专诸之子以为上卿。
节选自《史记·刺客列传》
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乃进专诸于公子光进:推荐。 |
B.光既得专诸,善客待之客:好客。 |
C.公子光详为足疾详:通“佯”,假装。 |
D.既至王前,专诸擘鱼擘:掰,用手把东西分开或折断。 |
以下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说明阖闾事成原因的一组是
①光真王嗣,当立 ②方今外困于楚,内空无骨鲠之臣
③夹立侍,皆持长铍 ④伏甲士于窟室中,而具酒请王僚
⑤使专诸置匕首鱼炙之腹中而进之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②④⑤ | D.②③⑤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楚平王死后,吴王僚趁火打劫,派兵围楚。不料楚国出兵断其回路,导致国内空虚,给公子光夺位造成可乘之机。 |
B.专诸认为,公子光才是吴国真正的继承人,吴王僚欲把王位传给他人是不道德的,所以专诸才决定帮助公子光夺取王位。 |
C.公子光看到夺位之机已到,一方面解除专诸后顾之忧,让其刺杀王僚;另一方面设宴邀请王僚,王僚终于上当被杀。 |
D.公子光依靠专诸夺位成功,他没有忘记自己对专诸的承诺,最后封专诸的儿子做了上卿。 |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伍子胥既见吴王僚,说以伐楚之利。
译文:
(2)且光真王嗣,当立,季子虽来,不吾废也。
译文:
(3)光伏甲士于窟室中,而具酒请王僚
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金石录》后序
李清照
右《金石录》三十卷者何?赵侯德甫①所著书也。取上自三代,下迄五季,凡见于金石刻者二千卷,皆是正讹谬,去取褒贬,上足以合圣人之道,下足以订史氏之失者,皆载之,可谓多矣。
余建中辛巳,始归赵氏。侯年二十一,在太学作学生。赵、李族寒,素贫俭,每朔望谒告出,质衣取半千钱,步入相国寺,市碑文归,相对展玩咀嚼,自谓葛天氏②之民也。尝记崇宁间,有人持徐熙《牡丹图》求钱二十万。当时虽贵家子弟,求二十万钱岂易得耶?留信宿,计无所出而还之。夫妇相向惋怅者数日。
后屏居乡里十年,仰取俯拾,衣食有余。连守两郡,竭其俸入以事铅椠③。每获一书,即同共勘校,整集答题。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叶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甘心老是乡矣!故虽处忧患困穷,而志不屈。
收书既成,归来堂起书库,大橱薄甲乙,置书册。如要讲读,即请钥上簿,关出卷帙。或少损污,必惩责揩完涂改,不复向时之坦夷也。余性不耐,始谋食去重肉,衣去重采,首无明珠翡翠之饰,室无涂金刺绣之具,遇书史百家字不刓阙④、本不讹谬者,辄市之,储作副本。于是几案罗列,枕席枕藉,意会心谋,目往神授,乐在声色狗马之上。
今日忽阅此书,如见故人。因忆侯在东莱静治堂,装卷初就,芸签缥带,柬十卷作一帙。今手泽如新而墓木已拱,悲夫!昔萧绎江陵陷没,不惜国亡而毁裂书画;杨广江都倾覆,不悲身死而复取图书。岂人性之所著,死生不能忘之欤?或者天意以余菲薄,不足以享此尤物耶?抑亦死者有知,犹斤斤爱惜,不肯留在人间耶?何得之艰而失之易也?然有有必有无有聚必有散乃理之常所以区区记其终始者亦欲为后世好古博雅者之戒云。
(节选自李清照《<金石录>》后序)
【注】①赵侯德甫:指赵明诚,字德甫,李清照之夫。赵明诚曾为莱州等地太守,故称“侯”。②葛天氏:传说中的远古帝王。③铅椠(qiàn):古代文具。铅为铅条,可书写;椠为木板,可书文字。④刓(wán)阙:磨损残缺。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下足以订史氏之失者订:修订 |
B.始归赵氏归:出嫁 |
C.装卷初就就:接近 |
D.或者天意以余菲薄菲薄:微薄 |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赵侯德甫所著书也是说也,人常疑之 |
B.不悲身死而复取图书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
C.竭其俸入以事铅椠则或咎其欲出者 |
D.何得之艰而失之易也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
下列对文中加粗部分的句子句读正确的一项是( )
A.然有/有必有无有聚/必有散乃理之常/所以区区/记其终始者亦欲为/后世好古博雅者之戒云。 |
B.然有有必有无/有聚必有散/乃理之常所/以区区记其终/始者亦欲为后世好古博雅者之戒云。 |
C.然有有/必有无有/聚必有散乃理之常/所以区区记其终/始者亦欲为后世好古博雅者之戒云。 |
D.然有有必有无/有聚必有散/乃理之常/所以区区记其终始者/亦欲为后世好古博雅者之戒云。 |
文章最后一段表达了李清照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留信宿,计无所出而还之。夫妇相向惋怅者数目。
(2)甘心老是乡矣!故虽处忧患困穷,而志不屈。
(3)岂人性之所著,死生不能忘之欤?
魏观,蒲圻人。元季隐居蒲山。太祖下武昌,聘授国子助教,再迁浙江按察司佥事。吴元年,迁两淮都转运使。入为起居注。奉命偕吴琳以币帛求遗贤于四方。洪武元年,建大本堂,命侍太子说书及授诸王经。未几,又命偕文原吉、詹同、吴辅、赵寿等分行天下,访求遗才,所举多擢用。三年,转太常卿,考订诸祀典。称旨,改侍读学士,寻迁祭酒。明年坐考祀孔子礼不以时奏,谪知龙南县,旋召为礼部主事。五年,廷臣荐观才,出知苏州府。前守陈宁苛刻,人呼“陈烙铁”。观尽改宁所为,以明教化、正风俗为治。建黉舍。聘周南老、王行、徐用诚,与教授贡颍之定学仪;王彝、高启、张羽订经史;耆民周寿谊、杨茂、林文友行乡饮酒礼。政化大行,课绩为天下最。明年擢四川行省参知政事。未行,以部民乞留,命还任。
初,张士诚以苏州旧治为宫,迁府治于都水行司。观以其地湫隘,还治旧基。又浚锦帆泾,兴水利。或谮观兴既灭之基。帝使御史张度廉其事,遂被诛。帝亦寻悔,命归葬。
摘自《明史·一百四十卷》
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入为起居注 入:与“出”相对,外官进朝廷 |
B.称旨,改侍读学士 称:适合 |
C.课绩为天下最 课:劝勉 |
D.或谮观兴既灭之基 谮:诬陷 |
下列选项全都直接表现魏观的才干的一项是
①命侍太子说书及授诸王经 ②访求遗才,所举多擢用
③廷臣荐观才,出知苏州府 ④以部民乞留,命还任
⑤政化大行,课绩为天下最 ⑥观尽改宁所为,以明教化、正风俗为治
A.①⑤⑥ | B.②④⑥ | C.②③⑤ | D.③⑤⑥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魏观是湖北蒲圻人,当初隐居山中,是朱元璋南下武昌时聘请他出来做官的。 |
B.魏观博学多才,深受太祖恩宠,先后受命寻访遗贤,教授诸王,考订祀典。 |
C.魏观在苏州知府任上,明教化,正风俗,深受百姓爱戴,最终朝廷命其留任。 |
D.在任苏州知府期间,魏观还迁苏州府,并治理了旧址,又浚通水道,兴修水利。 |
把下列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奉命偕吴琳以币帛求遗贤于四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明年坐考祀孔子礼不以时奏,谪知龙南县,旋召为礼部主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帝使御史张度廉其事,遂被诛。帝亦寻悔,命归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给下面一段文言文断句。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
(《老子》)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刘平字公子,楚郡彭城人也。王莽时为郡吏,政教①大行。其后每属县有剧贼,辄令平守之,所至皆理,由是一郡称其能。
更始时,天下乱,平弟仲为贼所杀。其后贼复忽然而至,平扶侍其母,奔走逃难。仲遗腹女始一岁,平抱仲女而弃其子。母欲还取之,平不听,曰:“力不能两活,仲不可以绝类。”遂去不顾,与母俱匿野泽中。平朝出求食,逢饿贼,将亨②之。平叩头曰今旦为老母求菜老母待旷为命愿得先归食母毕还就死。因涕泣。贼见其至诚,哀而遣之。平还,既食母讫,因白曰:“属③与贼期,义不可欺。”遂还诣贼。众皆大惊,相谓曰:“常闻烈士④,今乃见之。子去矣,吾不忍食子。”于是得全。
建武初,平狄将军庞萌反于彭城,攻败郡守孙萌。平时复为郡吏,冒白刃伏萌身上,被七创,困顿不知所为,号泣请曰:“愿以身代府君。”贼乃敛兵止,曰:“此义士也,勿杀。”遂解去。萌伤甚气绝,有顷苏,渴求饮,平倾其创血以饮之。后数日萌竟死,平乃裹创,扶送萌丧,至其本县。
后举孝廉,拜济阴郡丞,太守刘育甚重之。会平遭父丧去官。服阕⑤,拜全椒长。政有恩惠,百姓怀感。刺史,太守行部,狱无系囚,人自以得所。不知所问,唯班诏书而去。后以病免。
显宗初,尚书仆射钟离意上书荐平及琅邪王望、东莱王扶。至皆拜议郎,并数引见。平再迁侍中。在位八年,以老病上疏乞骸骨,卒于家。
(《后汉书•刘平传》)
【注】①政教:政令规章等。②享:通“烹”,煮。③属:刚才。④烈士:此指忠勇正直,坚忍不屈的人。⑤服阕:指服丧完毕,古代,父母死后,子女按礼须持丧三年。汉代任官者遭父母亡必须离职。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属与贼期 期:期限 |
B.贼乃敛兵止敛:搜刮 |
C.冒白刃伏萌身上冒:冒险 |
D.狱无系囚系:关押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仲为贼所杀困顿不知所为 |
B.平狄将军庞萌反于彭城以老病上疏乞骸骨,卒于家 |
C.常闻烈士,今乃见之后数日萌竟死,平乃裹创 |
D.所至皆理不知所问 |
下列各组句子中,能分别直接具体表明刘平“重诚信”“尽忠义”的一组是 ( )
A.平抱仲女而弃其子。平扶待其母,奔走逃难。 |
B.遂去不顾,与母俱匿野泽中。贼见其至诚,哀而遣之。 |
C.常闻烈士,乃今见之。号泣请曰:“愿以身代府君。” |
D.“属与贼期,义不可欺。”遂还诣贼。扶清萌丧,至其本县。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有错误的一项是
A.从文中可以看出,刘平是封建时代典型的儒家知识分子的代表人物,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美德:推至诚,明信义,奉孝养,行德政 。 |
B.本文主要记载了刘平的三件事情:战乱逃亡,养弟女,弃己子;荒野遇贼,俟母食毕,如约诣贼;太守遭难,舍己为人,送丧到家。 |
C.本文还附带提到了刘平善于治理,政绩突出的一面:他任郡吏,属县有贼,所至皆平;任全椒长,以德役民,政治清明,百姓感恩,皇帝颁布诏书,他才离职而去。 |
D.全文从德、信、能、绩等不同的方面折射出了刘平的一生,特别突出了他居难而操守不改,处变而笃行节义的精神,而这正是儒家思想所提倡的。 |
把文中画先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力不能两活,仲不可以绝类,遂去不顾。
(2)贼人见其至诚,哀而遣之。
用“/”给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平叩头曰今旦为老母求菜老母待旷为命愿得先归食母毕还就死因涕泣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曹操自江陵将顺江东下,诸葛亮谓刘备曰:“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遂与鲁肃俱诣孙权。亮见权于柴桑,说权曰:“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江东,刘豫州收众汉南,与曹操共争天下。今操芟夷大难,略已平矣,遂破荆州,威震四海。英雄无用武之地,故豫州遁逃至此,愿将军量力而处之!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权曰:“苟如君言,刘豫州何不遂事之乎?”亮曰:“田横,齐之壮士耳,犹守义不辱;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安能复为之下乎!”权勃然曰:“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吾计决矣!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亮曰:“豫州军虽败于长坂,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曹操之众远来疲散,闻追豫州,轻骑一百一夜行三百余里,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故兵法忌之,曰‘必蹶上将军’。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又,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协规同力破操军必矣。操军破,必北还;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成败之机,在于今日!”权大悦,与其群下谋之。
(选自《赤壁之战》)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遂与鲁肃俱诣孙权诣:到……去 |
B.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中国:中原地区,当时曹操占领的地方。 |
C.必蹶上将军蹶:跌倒 |
D.成败之机,在于今日机:关键 |
选出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 ( )
A.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
B.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
C.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
D.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这一段写因形势危急,诸葛亮到东吴劝说孙权联刘抗曹,分析曹、刘情况,坚定孙权抗曹的意志。 |
B.诸葛亮善于外交辞令,不卑不亢,他直言曹军的强大,也不讳言刘备打了败仗,他采用激将法劝告孙权 |
C.孙权心怀疑虑,诸葛亮说曹操已是强弩之末,不堪一击,刘备以逸待劳,必将击溃曹军,打消了孙权的顾虑。 |
D.孙权听了诸葛亮的一番劝说,又加上他也不甘心降曹,于是与臣下谋划抗曹事宜。 |
用“/”给下列文段断句。
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协规同力破操军必矣。
把下列出自课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先生金姓,采名,若采字,吴县诸生也。为人倜傥高奇,俯视一切。好饮酒,善衡文,评书议论皆发前人所未发。时有以讲学闻者,先生辄起而排之,于所居贯华堂设高座,召徒讲经。经名“圣自觉三昧”, 稿本自携自阅,秘不示人。每升座开讲,声音宏亮,顾盼伟然。凡一切经史子集笺疏训诂,与夫释道内外诸典①,以及稗官野史、九彝八蛮之所记载,无不供其齿颊,纵横颠倒,一以贯之,毫无剩义。座下缁白四众②,顶礼膜拜,叹未曾有。先生则抚掌自豪,虽向时讲学者闻之,攒眉浩叹,不顾也。
生平与王斫山交最善。斫山固侠者流,一日以千金与先生,曰:“君以此权子母③,母后仍归我,子则为君助灯火,可乎?”先生应诺,甫越月,已挥霍殆尽,乃语斫山曰:“此物在君家,适增守财奴名,吾已为君遣之矣。”斫山一笑置之。
鼎革后④,绝意仕进,更名人瑞,字圣叹,除朋从谈笑外,惟兀坐贯华堂中读书著述为务。或问“圣叹”二字何义,先生曰:“《论语》有两‘喟然叹曰’,在颜渊为叹圣,在与点则为圣叹。予其为点之流亚欤。”
所评《离骚》、《南华》、《史记》、杜诗、《西厢》、《水浒》,以次序定为六才子书,俱别出手眼。传先生解杜诗时,自言有人从梦中语云:“诸诗皆可说,惟不可说《古诗十九首》。”先生遂以为戒。后因醉,纵谈“青青河畔草”一章,未几遂罹惨祸。临刑叹曰:“斫头最是苦事,不意于无意中得之。”
曲江廖燕曰:予读先生所评诸书,领异标新,迥出意表,觉千百年来,至此始开生面。呜呼!何其贤哉!虽罹惨祸,而非其罪,君子伤之。而说者谓文章妙秘,即天地妙秘,一旦发泄无馀,不无犯鬼神所忌,则先生之祸,其亦有以致之欤!然画龙点睛,使天下后学,悉悟作文用笔墨法者,先生力也,又乌可少乎哉!其祸虽冤屈一时,而功实开拓万世,顾不伟耶!予过吴门,访先生故居,而莫知其处,因为诗吊之,并传其略如此云。( 节选自清代廖燕《金圣叹先生传》)
注① 内外诸典:佛教徒称佛经为内典,佛经以外的典籍为外典。 ②缁白:指僧俗,僧衣缁,故称僧为缁徒。四众:四部众的省称。佛教指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为四部众。这里泛指听众。③权子母:以资本经营或借贷生息。④鼎革:指改朝换代的重大改革,这里指入清以后。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先生辄起而排之排:分开 |
B.不意于无意中得之意:料到 |
C.领异标新,迥出意表迥:远 |
D.顾不伟耶顾:难道 |
下列六个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金圣叹先生“倜傥高奇”的一组是
①善衡文,评书议论皆发前人所未发 ②稿本自携自阅,秘不示人
③甫越月,已挥霍殆尽 ④后因醉,纵谈“青青河畔草”一章
⑤虽罹惨祸,而非其罪,君子伤之 ⑥使天下后学,悉悟作文用笔墨法
A.①③⑤ | B.②④⑥ | C.①②③ | D.④⑤⑥ |
下列叙述赏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金圣叹先生博览群书,学问渊博,讲学时旁征博引,极其透彻,让听众叹服。 |
B.金圣叹一个月花光了好朋友王斫山给他去放贷营生的千两银子,王斫山也只是一笑了之。 |
C.明朝灭亡后,金圣叹将自己的字改为“圣叹”,自我期许为孔子弟子曾点一类的人物。 |
D.本文作者既批判了金圣叹的不识时务,又高度评价了他的伟大成就,还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伤。 |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向时讲学者闻之,攒眉浩叹,不顾也。
(2)此物在君家,适增守财奴名,吾已为君遣之矣。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李迪字复古,其先赵郡人。曾祖避五代乱,徙家濮。迪深厚有器局,尝携其所为文见柳开,开奇之,曰:“公辅才也。”举进士第一,擢知制诰。真宗幸毫,为留守判官,遂知毫州。亡卒群剽城邑,发兵捕之,久不得。迪至,悉罢所发兵,阴听察知贼区处,部勒晓锐士,擒贼,斩以徇。
尝归沐,忽传诏对内东门,出三司使马元方所上岁出入材用数以示迪。时频岁蝗旱,问何以济,迪请发内藏库以佐国用,则赋敛宽,民不劳矣。帝曰:“朕欲用李士衡代元方,俟其至,当出金帛数百万借三司。”迪曰:“天子于财无内外,愿下诏赐三司,以示恩德,何必曰借。”帝悦。
初,上将立章献后,迪屡上疏谏,以章献起于寒微,不可母天下,章献深衔之。天禧中,拜给事中。周怀政之诛,帝怒甚,欲责及太子,群臣莫敢言。迪从容奏曰:“陛下有几子,乃欲为此计。”上大寤,由是独诛怀政。
仁宗即位,章献太后预政,贬寇准雷州,以迪朋党傅会,贬衡州。丁谓使人迫之,谓败,知河南府。来朝京师,时太后垂帘,语迪曰:“卿向不欲吾预国事,殆过矣。今日吾保养天子至此,卿以为何如?”迪对曰:“臣受先帝厚恩,今日见天子明圣,臣不知皇太后盛德,乃至于此。”太后亦喜。
知徐州,迪欲行县因祠岳为上祈年,仁宗语辅臣曰:“祈祷非迪所宜,其毋令往。”元昊攻延州,武事久弛,守将或为他名以避兵,迪愿守边,诏不许,然甚壮其意。
李迪贤相也,方仁宗初立,章献临朝,颇挟其才,将有专制之患。迪正色危言,能使宦官近习,不敢窥觎。而仁宗君德日就,章献亦全令名,古人所谓社稷臣,于斯见之。
(选自《宋史·李迪传》,有删改)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奇之,曰:“公辅才也。”奇:奇妙 |
B.以章献起于寒微起:出身 |
C.上大寤,由是独诛怀政诛:惩罚 |
D.元昊攻延州,武事久弛弛:延缓 |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斜体字意思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①李迪字复古,其先赵郡人②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
B.①发兵捕之,久不得②辍耕之陇上 |
C.①时频岁蝗旱,问何以济②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 |
D.①臣不知皇太后盛德,乃至于此②无论魏晋,乃不知有汉 |
下列句子中,都能表现李迪“胆量非凡”的一组是( )
①迪深厚有器局 ②部勒骁锐士,擒贼,斩以徇
③上将立章献后,迪屡上疏谏 ④以迪朋党傅会,贬衡州
⑤迪欲行县因祠岳为上祈年 ⑥守将或为他名以避兵,迪愿守边
A.①②⑥ | B.②③④ | C.②③⑥ | D.③⑤⑥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李迪本来是赵郡人,为了躲避五代的战乱,他与家人搬家来到濮地,并以文为媒,结识了柳开。 |
B.李迪不同意章献做皇后,因为这件事,他立即遭到了章献的打击报复,所以贬官衡州。 |
C.周怀政事件使皇帝非常生气,他认为太子也有过错,于是废掉了太子,杀掉了周怀政。 |
D.仁宗登基,章献成了太后。她曾经与李迪有嫌隙,但两人为了朝廷的利益,最终还是和好了。 |
翻译下列句子。
①帝怒甚,欲责及太子,群臣莫敢言。
②诏不许,然甚壮其意。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