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语文试题
高中语文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作文。
了解生物学的人都知道,各种生物不是独立生存的,而是生活在大大小小的生态圈中,彼此依赖,相互影响。人类社会也有各种各样的圈,大到国家,小到个人,哪个不在圈中?圈可以令人温暖、安全、成功……也可以让人狭隘、迷失、窒息……
面对形形色色的圈,请展开联想,谈谈你的感受或看法,自选文体(除诗歌外),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9分,每小题3分)
人类衣食住行这类维持生存的生活方式没有太大不同,即使有不同,也没有根本的意义。比如,用筷子还是用刀叉或者直接用手抓吃饭,对于人类的命运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但是主张义先利后还是义后利先,主张人是目的还是手段,把自然看作是与自己同属一个整体还是与己无关的对象,却足可影响人类甚至整个地球的命运。因此,这里不考虑作为物质现象的中国文化,而考虑这些现象中所渗透的中国的思想原则和精神原则,或者说,中国之道。
中国文化从产生的时候起,就推崇德性,倡导恃德者昌,恃利者亡,这是我们祖先的信念。我们的先人推崇的那些开天辟地的圣贤,其共同的特点就是舍己为人,克己让人,给人类造福,他们都有博大的胸怀,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牺牲自己,成全众人。被我们中国人奉为文明始祖的人,无论盘古、女娲,还是伏羲、神农,或黄帝、尧、舜,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创造文明,与民兴利,公而忘私,品德高尚。
中国文化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也有种种不足为人道的地方,但是它的文化精神就总体而言是高尚的,是不会过时的,只要人类希冀在和平与平等的世界上生活的话。中国精神或中国之道的核心可以概括为如下几项: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天下为公的政治理想、和而不同的共同生活原则和思想原则、义利之辨的道德理念、己立立人与己达达人的淑世情怀、四海一家与天下太平的世界愿景等。这些中国之道并非中国文化所独有,但却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和中国文化能够复兴的根据。这些理念与西方现代性的许多原则是不相容的,却是人类生存下去不可或缺的。现代中国文化要有不同于现代西方文化的感召力,只有建立在这些普适的理念基础上,而不能以已证明是有根本问题的某些西方现代性原则为基础。
当然,中国文化的复兴绝不是说只是将这些理念单纯地重申一下,而是要将它们予以现代的阐发,因为文化复兴实际是文化重建,这就需要我们不是把西方文化作为敌对的东西或对立的东西,而是要把它作为助缘。中国之道的理念若是普适的,它就能吸纳其他文化的优秀成果,就一定会有兼容性。重建中国文化不是恢复传统文化,而是发展中国文化。
下列有关本文中的“中国之道”的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

A.中国之道是指渗透着中国思想原则和精神原则的现象。
B.中国之道并不存在于所有中国文化现象之中。
C.中国之道的核心包括天下为公、天人合一、和而不同等思想。
D.中国之道是建立在普适理论基础上的高尚的文化精神。

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任何生活方式都不足以影响人类的命运,无关乎中国的思想原则和精神原则。
B.中国文化一贯推崇的德性,既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也是复兴中国文化的根据。
C.只要中国文化不过时,人类就能在和平与平等的世界上生活。
D.体现中国文化精神的一系列理念与西方现代性原则具有不相容性。

根据文中提供的内容,下列推断不合理的一项是(    )

A.坚持中国之道,并能吸纳其他文化的优秀成果,中国文化才能够发展、复兴。
B.西方文化中也可能包含中国之道的某些内容。
C.西方现代性原则不具备有利于人类生存下去的普遍意义。
D.现代中国文化要具备不同于现代西方文化的感召力,就必须重建中国传统文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在异乡
(美)海明威
深秋,战争不断进行着,但我们再也不去打仗了。米兰(意大利城市)的深秋冷飕飕的,天黑得很早。转眼间华灯初上,沿街看看橱窗很惬意。店门外挂着许多野味:雪花洒在狐狸的卷毛上,寒风吹起蓬松的尾巴;掏空内脏的僵硬的鹿沉甸甸地吊着;一串串小鸟在风中飘摇,羽毛翻舞着。这是一个很冷的秋天,风从山岗上吹来。
每天下午,我们都上医院去。医院很古老,也很幽美。对面有几幢新造的砖砌房屋。每天下午,我们在那里相聚,坐在将为我们治好病的手术椅上,大家彬彬有礼,互相关心地问是什么病。
医生走到我的手术椅旁说:“战前,你最喜欢什么?玩球吗?”
“不错,踢足球。”我说。
“好,”他说,“你会重新踢足球的,肯定比以前踢得更好。”
我的膝关节有病,从膝盖到踝节之间的小腿僵直,没有腿肚子似的。医生说:“一切都会顺利的。小伙子,你是个幸运儿。你会重新踢足球的,像个锦标选手。”
旁边的手术椅中坐着一位少校。他的一只手小得像个娃娃的手。上下翻动的牵引带夹着那只小手,拍打着僵硬的手指。轮到检查他时,少校对我眨眨眼,一面问医生:“我也能重新踢足球吗,主任大夫?”他的剑术非常高超,战前是意大利最优秀的剑术家。
……
每当我们坐在手术椅中,他总要不厌其烦地纠正我的意大利语法。我可以肯定,少校不相信机械治疗,可他总是按时上医院,从不错过一天。在一段时间内,我们谁都不信这玩艺儿。
有一天,少校甚至说,这些东西全是胡闹。少校长得矮小,却笔挺地坐在手术椅中,将右手伸入机器,让牵引带夹着手指翻动,眼睛直盯着墙壁。
“要是战争结束了,要是真有那么一天的话,你打算干些什么?”少校问我,“注意,语法要正确!”
“回美国。”
“结婚了吗?”
“没有,但很想。”
“你太蠢了。”他看上去很恼火。“一个男人决不能结婚。”
“为什么,少校先生?”
“别叫我少校先生。”
“为什么男人不应该结婚?”
“不该,就是不该,”他怒气冲冲地说,“即便一个人注定要失去一切,至少不该使自己落到要失掉那一切的地步。他不该使自己陷入那种境地。他应当去找不会丧失的东西。”
他说着,眼睛直瞪着前面,显得非常恼怒、痛苦。
“可为什么一定会失掉呢?”
“肯定会失掉,”他望着墙壁说,然后,低下头看着整形器,吱吱咯咯地把小手从牵引带里抽出来,在大腿上狠狠拍几下。“肯定会失掉,”他几乎大吼了,“别跟我争辩!”接着他对看管机器的护理员叫道:“来,把这该死的东西关掉!”
他回到另一间诊室去接受光疗和按摩了。一会儿,我听见他向医生请求借用电话,后来,门关上了。他重新回到这间房间时,我正坐在另一只手术椅中。他径直朝我坐的地方走来,把一条胳膊搁在我的肩上。
“真对不起,”他说,一面用那只好手拍拍我的肩膀,“刚才我太失礼了。我妻子刚去世。请原谅。”
“噢…….”我惋惜地说,“非常遗憾。”
他站在那儿,咬着下嘴唇。“忘掉痛苦,”他说,“难哪!”他的目光越过我,望着窗外。接着他哭了。“我简直忘不掉悲痛。”他边说边哽咽着。然后他失声痛哭,又抬起头,茫然呆视着,咬紧嘴唇,泪流满面,接着,挺起腰,带着军人的姿态,迈过一排排手术椅,昂然而去。
医生告诉我,少校的妻子很年轻,死于肺炎;少校直到残废不能再打仗后,才同她结婚,她只病了几天。谁也没料到她会死的。三天后,当他照常来就诊时,军服的袖子上多了一块黑纱。医院的墙上已经挂起镶着大镜框的照片,拍着各种病例在治疗前后的不同形状。不过,少校对那些照片却很淡漠,他只是向着窗外,凝望着。
(本文有删节)
第一段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叙述,有什么效果?
请简要分析小说题目“在异乡”的内涵?
请简要分析小说中少校的形象。
这篇小说带给你哪些思考?请结合作品谈谈你的看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下面横线处填入恰当的内容,使之与上下文句式协调,文意贯通。
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政客说:“是至高无上的权力。”乞丐说:“是色味俱佳的美食。”商人说:“_____      _   ___。”病人说:“_______      ____。”___    __说:“_______           _____。”看来,这个问题不会有统一的答案。我们只能说,一个人最重要的、最喜欢的,就是最宝贵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有两个口语交际的情景,请任选一个,用简明、得体的语言反驳其错误言论。
①有人随地吐痰,别人批评他:“随地吐痰不卫生。”他貌似有理地说:“有痰不吐更不卫生。”
③ 有人上公交车不排队,往前挤。别人批评他:“不要挤嘛,讲一点儿社会公德。”他嬉
皮笑脸地回答:“我这是发扬雷锋的钉子精神,一要有钻劲,二要有挤劲。”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句子,恰当的一组是   (     )
古人写评论,大致分三类:               这三类,未必概全,但纵有遗漏我想也无损于以下事实,即:古代的文学评论一直以私人性、兴趣和偶然为特色,有兴致便写一点,如没有,则可能一辈子也想不起来写,没有谁处心积虑当什么批评家。
①读了好诗文、好词曲、好小说,逢着妙处,就忍不住批解一番,后来整理出来,好教别人,也知道妙在何处,
②为所编的作品集写一些说明,或出于情谊而替别人的书写推荐文字,
③创作之余,有些敝帚自珍的心得、体会,或不得不吐,或值得总结,或欲与友人交流,
④于是借书简、诗词、短论而发。
⑤是为点评。
⑥是为序跋类。

A.①⑤/②④/③⑥ B.②⑥/③④/①⑤
C.③④/①⑤/②⑥ D.①④/②⑤/③⑥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莫泊桑师从福楼拜,在十年时间里刻苦练笔,写成了一篇又一篇文章,但是全部扔了,一篇都没有拿出去发表,一直到写成短篇小说《羊脂球》,作品一发表即震动文坛。成名后他还能沉寂下来刻苦写作,所以一生著作十分丰厚,被誉为19世纪法国“短篇小说之王”。
钱钟书先生一生不愿意接触媒体。曾有一名外国记者十分景仰他,声称读钱作,必须拜会钱先生本人,以当面讨教。钱先生婉言拒绝:“假如你吃了个鸡蛋觉得不错,何必非得认识那下蛋的母鸡呢?”
请以“寂寞与辉煌”为题目,自定立意,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名句默写
飞湍瀑流争喧豗,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孤舟一系故园心。
千载琵琶作胡语,                     
千呼万唤始出来,                     
                     ?杜鹃啼血猿哀鸣。
此情可待成追忆,                     
如何四纪为天子,                    
                     ,善假于物也。
故不积跬步,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诗句节奏的划分及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B.李白与杜甫齐名,贺知章曾经说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相传白居易读罢《蜀道难》,“称李白为‘谪仙’”。
C.白居易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D.孟子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了“仁政”的思想,被后人称为“亚圣”,主张性善论;荀子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一个代表人物,主张性恶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小题。(共21分)
(甲)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乙)孟子见梁襄王,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孰能与之?’对曰:‘天下莫不与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下列各句加横线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罟不入洿池(密)
B.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查)
C.然问曰(同“猝”,突然)
D.今夫天下之人牧(统治者)

下列划横线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涂有饿莩不知发顺风呼,声非加疾也
B.河东凶亦沛然下雨,则苗浡兴之矣
C.填然鼓,兵刃既接不嗜杀人者能一
D.则无望民之多邻国也水为之,而寒

下列划横线词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是(   )

A.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
B.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之。”
C.七八月之间旱,则苗矣。
D.假舟楫者,非能也,而绝江河

下列特殊句式一项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

A.申之以孝悌之义 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下面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孟子认为,对于社会混乱、哀鸿遍野的局面,不加以改变,却归罪于年成不好,这无异于拿刀杀人却归罪于兵器。
B.(甲)文,孟子层层深入,有力地阐明了使民归附的原因、道理和措施,显示了高超的讲话艺术。
C.(乙)文,孟子“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和“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等言论,既概括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也揭示了当时尖锐的阶级矛盾。但从文中可以看出,孟子并没有把梁襄王列入“嗜杀人者”之列。
D.甲、乙两文都运用了比喻说理的方法。甲文以五十步笑百步来做比喻,说明梁惠王与邻国执政者没有本质区别;乙文孟子以“禾苗”喻百姓,以“雨露”喻君恩,就清楚地向梁襄王表明了君恩之于百姓的重要性及实行“仁政”的好处。

翻译甲、乙两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1)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2)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完成小题。(6分)
①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论语·子罕》)
②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论语·子罕》)
上面两个选段共同阐明了一个什么道理?请简要概括。
两个选段都运用了比喻来说理,请分别简要分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内容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凤姐要见秦可卿之弟秦钟。贾蓉说秦钟生的腼腆,没见过大世面,怕婶子见了生气。凤姐说“凭他什么样儿的,我也要见一见”。
B.宝玉见秦钟人品出众,心中似有所失。他恨自己生在侯门公府之家,不能早与秦钟交结。秦钟见宝玉也自思道:“天下竟有这等人物!如今看来,我竟成了泥猪癞狗了。”
C.林如海之祖曾袭过列侯,到林如海便从科第出身。可惜林家支庶不盛,子孙有限。林如海虽有几房姬妾,但未曾生有儿子,只有女儿林黛玉,因此爱之如珍宝。
D.秦可卿是贾蓉之妻,贾珍的儿媳妇。秦可卿死去,贾珍悲痛之极,哭得泪人一般,不仅为秦可卿置办了贵重的棺木,还为贾蓉捐了龙禁尉,以抬高秦可卿的身份。

E.王熙凤协理宁国府,威重令行,心中十分得意。对一迟到者,她喝令拉出去打二十板子,并革了他一月的银米。如此一来,众人皆知凤姐的厉害,不敢偷闲。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简答题(任选做一题,100字左右)。
(1)请简述贾雨村夤缘复旧职的过程。
(2)请简述“王凤姐弄权铁槛寺”的故事。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在西域读李白
①李白的生命是由西域移植到大唐的。从李白幼年上溯约一百年,李白家族在隋末遭到很大变故,全家人从陇西成纪流放于遥远的中亚碎叶。李白五岁那年,在中亚度过了漫长岁月的李白家族又举家内迁。这个漂泊的家族在地广人稀的西域,在以游牧者为主体的人民中间,顽强生存上百年,完全拒绝异族血液是不可能的———李白至少是半个胡儿吧?这仅是我的猜想。
②这个漂泊家族终于孕育了一位伟大的漂泊者。历史在此与一个伟大的天才相遇。
③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具光彩的时代,开朗雍容的气势在整个封建社会空前绝后。只有大唐的江山才能安措天才李白那放达的脚步。历史的伟大契机在此形成。没有那个开放的时代,这个饱含异质的天才会被扼杀;没有这个天才的加入,那个时代也会减却许多光辉。
④异国情调、漂泊的情怀其实充满李白所有的诗文。李白是没有故乡的,或者说无处不是故乡,醉酒的地方就是故乡。他由碎叶入蜀,由蜀入荆楚入山东,由山东又辐射到大唐各地,沸腾的血液使他不能在任何一个地方安住,他永远行走在漂泊的长路上,饮他的酒,洒他的泪,唱他的歌。“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李白《春夜宴楼李国序》)这是诗人眼中的时间和宇宙———天地之间只有逆旅和过客。诗人拒绝根的存在。这是彻底的漂泊情怀:把生命看作一场纯粹的漂泊,并这样实践着,在中国文化中是没有第二人的。
李白实在是中国诗人中的游侠。他的浪漫、癫狂、爱恨情仇、寂寞与痛苦、梦与醒,他的豪气义气,他的漂泊,全都达于极端。“ 我本楚狂人,风歌笑孔丘。”所有读书人心目中的偶像却不是他的偶像。他有时也说孔丘几句好话,那是他向往功名富贵了。在他眼里,游侠比皓首穷经的儒生光彩多了。“ 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意轻千金裘,顾向平原笑。吾亦淡荡人,拂衣可同调。”( 李白《古风其十》)只有鲁仲连这样的侠客才是可与之同调的朋友。李白自称“十五好剑术”,传说中他曾手刃数人。他二十几岁便“ 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在维扬(今扬州)不到一年,“散金三十万,有落魄公子,悉皆济之”。这都是些游侠行径。他与朋友吴指南游楚,吴不幸病死于洞庭,李白扶尸大哭。大约那时洞庭一带还是很荒凉的,老虎来了,李白坚守不动。老虎走了,他将朋友权且葬下,后又返回旧地,起出朋友骨殖,就着湖水洗净,背着这骨殖走了很远的路,为朋友重新选择了葬地。有这份超乎功利之上的痴情,就是一位真正的游侠了。即使闯进了朝廷,他那强横乃至有些无赖的游侠脾气也是不改的。力士脱靴,贵妃捧墨,御手调羹,他要求权贵尊重他,皇帝也应把他当朋友待才好。他不习惯仰视。他之信任自己远胜过别人对他的信任。这一切足令权贵齿冷,令谦谦君子瞠目结舌。
⑥在喀什、若羌、阿勒泰、伊犁这些西域城市之间跋涉,每个地方的人文地理都给我有力的震撼。几十个世纪以来,这片广袤的大地为游牧民族提供了表演的舞台,今日,我们仍能感受到游牧者后裔的单纯与猛烈。昆仑山、天山、阿勒泰山,像横亘中亚细亚的三架竖琴,将咚咚的马蹄声传递到最遥远的地方。骑士们贲张的血脉不理会任何荒凉。成吉思汗的马队从塔尔巴哈台从伊犁河从阿勒泰山掠向中原,将浩瀚的里海变成内陆湖。多么凶蛮单纯而强烈的节奏啊。这个“只识弯弓射大雕”的大汗可真是大手笔啊。李白从另一个方向来了,大地高山冰川骏马胡姬,化为他精神的马队。他不在意中原已有的温柔敦厚细腻空灵,大笔横扫,狂飙突进,给大唐诗坛注入西域骑士的剽悍与纯粹,令所有骚人墨客为之一惊。洞庭烟波,赤壁风云,蜀道猿啼,浩荡江河,全都一下子飞扬起来。
⑦游侠李白飒沓而来,他的双脚和诗笔生动了大唐山水
文章第④自然段说“诗人拒绝根的存在”,句中的“根”指的是什么?诗人为什么要拒绝根的存在?
作者从哪些方面写出了“李白实在是中国诗人中的游侠”?请联系文章第⑤自然段,分条表述。每条均不超过5个字。
作者在第⑥自然段中描绘了昆仑山、骑士、成吉思汗的马队等诸多形象,其作用是什么?
文章结尾说“他的双脚和诗笔生动了大唐山水”, 文章第③自然段说“历史的伟大契机在此形成”,结合全文,从李白与唐朝的关系上,理解这些语句的含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伫立山亭远,但见石峰石柱星罗旗布,千姿百态,有的像老僧漫步,有的如母子偕游,有的若鸣啭于杜诗里的“黄鹂”,有的似普希金笔下的“渔夫与金鱼”……无不栩栩如生。面对这大自然的杰作,让游客流连忘返,高山仰止。
给文段中加横线的字注音:         
找出文段中一个错别字并修改:“      ” 应改为 “        
使用错误的成语是“             ”应改为“             ”。
段中有句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语文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