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7分)
念奴娇·登多景楼①
[南宋]陈亮②
危楼还望,叹此意、今古几人曾会?鬼设神施,浑认作、天限南疆北界。一水横陈,连岗三面,做出争雄势。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
因笑王谢诸人,登高怀远,也学英雄涕。凭却江山,管不到、河洛腥膻无际。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小儿破贼,势成宁问强对!
【注】①多景楼,在江苏京口(镇江);②南宋孝宗15年,陈亮因反对南宋统治者以“长江为界的南北定势”为借口而放弃北伐的主张,亲自到京口一带考察。河洛腥膻无际”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
全词感情起伏变化很大,请结合诗歌具体分析。(4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月上瓜洲
——南徐多景楼作
南宋•张辑
江头又见新秋,几多愁?塞草连天何处是神州?
英雄恨,古今泪,水东流。惟有渔竿明月上瓜洲。
【注】南徐,古州名,治所在京口(今江苏镇江)。多景楼,为南徐胜迹,在镇江北固山上。
注:此题无问题。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小题。
【双调】沉醉东风·维扬怀古
无名氏
锦帆落天涯那答①,玉箫寒、江上谁家?空楼月惨凄,古殿风萧飒。梦儿中一度繁华,满耳涛声起暮笳,再不见看花驻马。
注:①化用前人诗句,意为游船已落到天涯那边,旧王朝已消亡。那答,那边。“维扬”的今昔有什么不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玉箫寒、江上谁家?”一句中,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小题。
清 平 乐
李清照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 挼[注]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注】挼,读ruó,“揉搓”之意。这首词处处跳动着词人生活的脉搏。词人对“赏梅”的感受因生活阶段不同而不同,请结合词句说明写了哪几个阶段的怎样的感受?
这首词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来表现赏梅的不同感受。请选择其中一种手法来说明。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丹阳送韦参军
唐·严维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一别心知两地秋”这句诗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这首诗的结尾有什么特点?试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共7分)
病后登快哉亭①
贺铸
经雨清蝉得意鸣,征尘断处见归程。
病来把酒不知厌,梦后倚楼无限情。
鸦带斜阳投古剎,草将野色入荒城。
故园又负黄华②约,但觉秋风发上生。
【注】①快哉亭,位于今徐州东南。本诗是诗人被贬职徐州病后所作。②黄华,菊花。同是多病之身,杜甫《登高》中是“潦倒新停浊酒杯”,而贺铸却“把酒不知厌”,
结合所学知识,试简要分析二者的异同。请从景与情的角度简析颈联“鸦带斜阳投古刹,草将野色入荒城”。(3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11分)
归嵩山作
王维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注]①这首诗是王维仕途失意,辞官归隐嵩山途中所作。次年王维即在张九龄的荐举下结束隐居,出任右拾遗。②长薄:绵延的草木丛。③闭关:佛家闭门静修。请简要分析颔联主要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5分)
本诗的前两联、颈联、尾联,所透露出来的情感有着细微的不同,请简要分析。(6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千 秋 岁①
秦 观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
忆昔西池②会,鹓鹭③同飞盖。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注]①千秋岁:词牌名。此词作于词人被贬处州时。②西池:汴京(今开封)金明池。
③鹓鹭:两种鸟,这里借指同游的同僚、朋友。词的开头四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请简要描述。这四句在全词中有何作用?(5分)
“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是传颂千古的名句,请结合全词内容对其表现手法进行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小题。
渡汶河①
(明)谢肇淛
霜飞月落野鸡啼,雾锁长林水拍堤。
夹岸人家寒未起,孤舟已过汶河西②。
注:①本诗为诗人在游宦途中所作的一首纪行小诗。
②汶河:今名大汶河,发源于山东莱芜北,流向西南,经汶上县入运河。请分析这首诗的前两句在写景上有何特点,烘托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
诗的后两句中,作者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写了渡河?试加以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金陵怀古
王硅
怀乡访古事悠悠,独上江城满目秋。
一鸟带烟来别渚,数帆和雨下归舟。
萧萧暮吹惊红叶,惨惨寒云压旧楼。
故国凄凉谁与问,人心无复更风流。
(注)王硅:时任北宋左相,写作此诗时北宋在与西夏的两次战争中均遭失败。概括这首诗中间两联的内容,并说说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受。
作者在诗中是怎样表达“凄凉”的。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夜 步
明·高攀龙
幽人夜未眠,月出每孤往。繁林乱萤照,村屋人语响。 宿鸟时一鸣,草径露微上。欣然意有会,谁舆共心赏。诗人描写了“夜步”时所见所闻的怎样景象,运用了那些写作手法?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
晚 望 (清) 郑珍
向晚古原上,悠然太古春。碧云收去鸟,翠稻出行人。
水色秋前静,山容雨后新。独怜溪左右,十室九家贫。这首诗字面平易,却实有锤炼之功。颔联“收”、“出”两字以浅为深,以俗为雅,用得很特别。请简要赏析这两个字的妙处。
这首诗是怎样表达诗人思想感情的?请结合全诗内容加以概括分析。
读下面古诗,回答后面问题。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整首诗刻画了诗人怎样的形象?“采菊”这一动作中包含着诗人怎样的人生追求?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赏析。
阅读下面的古代诗歌,完成题目。
题龙阳县青草湖① 唐温如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②白发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注】①青草湖:位于洞庭湖的东南部,因湖的南面有青草山而得名。“青草湖”与洞庭湖一脉相连,所以,诗中又写成了“洞庭湖”②湘君:尧的女儿,舜的妃子,死后化为湘水女神。这首诗极有“太白遗风”,请具体说明。
诗的前半部写景萧瑟,后半部记梦美好,是否矛盾?为什么?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