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现象中,能表明电和磁有联系的是( )
A.摩擦起电 | B.两块磁铁相互吸引或排斥 |
C.小磁针靠近通电导线时偏转 | D.磁铁插入闭合线圈过程中,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 |
关于元电荷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电荷就是电子 |
B.元电荷是自然界中真实存在的一种实物粒子 |
C.元电荷是表示跟电子所带电荷量数值相等的电荷量 |
D.物体所带的电荷量只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 |
1746年,富兰克林提出正、负电的概念,正负电荷可互相抵消。他还认为:摩擦是使电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上,电不会因摩擦而创生,这就是“电荷守恒定律”。富兰克林提出存在正、负两种电荷,但物体通常呈电中性,这是因为( )
A.物体没有电荷 | B.物体的正负电荷一样多 |
C.物体很容易失去电荷 |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
截面积为S的导线中通有电流I,导线每单位体积中有n个自由电子,每个自由电子的电荷量是e,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是v,则在时间Δt内通过导线某一横截面的自由电子的个数是 ( )
A. | B. | C. | D. |
关于接触起电,即一个带电物体与另一个不带电物体接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物体一定带异种电荷 | B.两个物体一定带同种电荷 |
C.两个物体一定带不等量的同种电荷 | D.两个物体一定带等量的同种电荷 |
把一个带正电的金属小球A跟同样的不带电的金属球B相碰,两球都带等量的正电荷,这从本质上看是因为( )
A.A球的正电荷移到B球上 | B.B球的负电荷移到A球上 |
C.A球的负电荷移到B球上 | D.B球的正电荷移到A球上 |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探究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与哪些因素有关时,设计了以下实验:
该组同学首先将一个带正电的球体A固定在水平绝缘支座上。把系在绝缘细线上的带正电的小球B(图中未画出)先后挂在图中P1、P2、P3位置,比较小球在不同位置所受带电体的作用力的大小。同学们根据力学知识分析得出细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越小,小球B所受带电球体A的作用力 (填“越大”或“越小”或“不变”),实验发现小球B在位置 细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最大(填“P1或P2或P3”)
关于点电荷的说法,下列正确的是( )
A.体积很大的带电体不能看成点电荷 |
B.物体带电量很小时,可以看作点电荷 |
C.点电荷是理想化的物理模型 |
D.点电荷的带电量一定是1.6×10﹣19C |
关于摩擦起电、接触起电、感应起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三种方式都创造了带负电荷的电子 |
B.这三种方式都创造了带正电荷的质子 |
C.这三种起电方式的实质是一样的,都是电子发生了转移 |
D.这三种方式都符合电荷守恒定律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