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物理试题 / 元电荷、点电荷 / 选择题
高中物理

关于点电荷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只有体积很小的带电体,才能作为点电荷
B.体积很大的带电体一定不能看作点电荷
C.点电荷一定是电量很小的电荷
D.体积很大的带电体只要距离满足一定条件也可以看成点电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基元电荷,正确的说法是()

A.基元电荷就是点电荷
B.1C电量叫基元电荷
C.基元电荷就是质子
D.基元电荷目前被认为是自然界中电荷的最小单元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右图所示,把两张用软纸摩擦过的塑料片相互靠近,它们会张开.这是由于它们之间存在

A.弹力 B.摩擦力 C.静电力 D.磁场力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有体积小到可以忽略的带电体才能看成点电荷
B.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
C.将分别带有等量正电和负电的物体相互接触,电荷发生中和消失了
D.带电体的电荷量可能为2.4×10-19C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点电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点电荷一定是电量很小的电荷
B.点电荷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实际不存在
C.只有体积很小的带电体,才能作为点电荷
D.体积很大的带电体一定不能看成点电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点电荷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只有球形带电体才能看作点电荷
B.只要带电体的体积很小,任何情况下都可看做点电荷
C.体积很大的带电体,任何情况下都不可看做点电荷
D.不论带电体多大,只要带电体间距离远大于它们的大小就可看成是点电荷
来源:2014-2015学年吉林四平亚正盛太教育咨询高二上期期末考试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有一带正电荷的验电器,当一金属球A靠近验电器的小球B时,验电器金属箔张角减小,则金属球A( )

A.可能不带电 B.可能带负电 C.可能带正电 D.一定带负电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对物体带电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不带电的物体一定没有电荷
B.带电物体一定具有多余的电子
C.一根带电的导体放在房间一段时间后,导体棒不带电了,这过程中电荷不守恒
D.摩擦起电实际上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的过程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物理学中引入“质点”、“点电荷”等概念的科学方法主要是()

A.控制变量 B.理想模型 C.类比 D.等效替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电荷实质上是电子和质子
B.真空中两个电荷量不变的点电荷之间距离每增大到原来的2倍,它们之间的库仑力就变为原来的1/2
C.电场强度的方向总是处处与等电势面垂直
D.任一点的电场强度总是指向该点电势降落最大的方向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北省宜昌市部分示范高中高二期末联考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两个大小材质完全相同的金属小球a、b,带电荷量分别为+3q和﹣q,两小球接触后分开,小球带电量为()

A.a为+3q,b为﹣q B.a为﹣q,b为+3q
C.a为+2q,b为﹣2q D.a为+q,b为+q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元电荷是指带电量为1.6×1019C的电子或质子
B.起电的实质是改变原来物质结构,产生新电荷
C.库仑测定了电子所带电量的值,为了纪念他,所以电量单位是库仑
D.在任何情况下,只要系统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电荷的代数和就不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元电荷,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元电荷实质是指电子和质子本身
B.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一定等于元电荷的整数倍
C.元电荷的值通常取作e=1.60×10﹣19C
D.电荷量e的数值最早是由美国科学家密立根用实验测得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实验中准确测定元电荷电量的实验是()

A.库仑扭秤实验
B.密立根油滴实验
C.用DIS描绘电场的等势线实验
D.奥斯特电流磁效应实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一个不带电的表面绝缘的导体P正在向带正电的小球Q缓慢靠近,但不接触,也没有发生放电现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B端的感应电荷为负电荷
B.导体内场强越来越大
C.C、B两点的电势始终相同
D.导体上的感应电荷在C点产生的场强始终大于在B点产生的场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物理元电荷、点电荷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