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中两点电荷所带电量分别为+2Q和-Q,相距为r,它们间静电力的大小是
A. | B. | C. | D. |
由粗糙的水平杆AO与光滑的竖直杆BO组成的绝缘直角支架如图放置,在AO杆、BO杆上套有带正电的小球P、Q,两个小球恰能在某一位置平衡。现将P缓慢地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两球再次达到平衡。若小球所带电量不变,与移动前相比 ( )
A.P、Q之间的距离增大 | B.杆AO对P的弹力一定减小 |
C.杆AO对P的摩擦力一定增大 | D.杆BO对Q的弹力增大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电荷实质上是电子和质子 |
B.真空中两个电荷量不变的点电荷之间距离每增大到原来的2倍,它们之间的库仑力就变为原来的1/2 |
C.电场强度的方向总是处处与等电势面垂直 |
D.任一点的电场强度总是指向该点电势降落最大的方向 |
在物理学史中,关于物理学家的贡献说法正确的是 ( )
A.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首先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即通电导线周围产生磁场。 |
B.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发现了DNA螺旋结构,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奖。 |
C.牛顿在物理学中作出了突出的贡献,用电场线和磁感线描述电场、磁场的特点 |
D.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发现了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即库仑定律。 |
有三个相同的金属小球A、B、C,其中A球带电荷量为q1,B球带电荷量为q2,C球不带电且与A、B两球相距很远。将A、B两球相隔一定距离固定起来,两球之间的距离远大于小球的直径,两球间的库仑力为F,若使C球先和B接触,再与A接触,移去C,此时A、B球间的库仑力大小不变、但方向相反,则|q1∶q2|为( )
A. 2∶3 B. 3∶4 C. 1∶6 D. 1∶10
如图所示,两个带电球,大球的电荷量大于小球的电荷量,可以肯定( )
A.两球都带正电 |
B.两球都带负电 |
C.大球受到的静电力大于小球受到的静电力 |
D.两球受到的静电力大小相等新课标第一网 |
两个完全相同的带同种电荷的金属小球(可看成点电荷),其中一个球的带电量为,另一个球的带电量为。当它们静止于空间某两点时,静电力大小为。现将两球接触后再放回原处,则它们间静电力的大小为
A. | B. | C. | D. |
两个半径均为1cm的导体球,分别带上+Q和﹣3Q的电量,两球心相距90cm,相互作用力大小为F,现将它们碰一下后,放在两球心间相距3cm处,则它们的相互作用力大小变为( )
A.3000F | B.1200F | C.900F | D.无法确定 |
两个分别带有电荷量-Q和+3Q的相同金属小球(均可视为点电荷),固定在相距为r的两处,它们间库仑力的大小为F.两小球相互接触后将其固定距离变为r/2,则两球间库仑力的大小为
A.F | B.F | C.F | D.12F |
下列描述中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
A.奥斯特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并很好地解释了一些磁现象 |
B.安培提出了用电场线来描述电场的观点 |
C.库仑发现了真空中两个静止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
D.法拉第根据小磁针在通电导线周围的偏转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
某同学用易得的材料制作了一个简易的实验仪器,如图所示.它可以用来( )
A.测电流 | B.测电阻 |
C.测电容 | D.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
真空中两个点电荷Q1、Q2,距离为R,当Q1增大到原来的3倍,Q2增大到原来的3倍,距离R增大到原来的3倍时,两电荷间的库仑力变为原来的( )
A.1倍 | B.3倍 | C.6倍 | D.9倍 |
两个分别带有电荷量为-Q和+3Q的相同金属小球(均可视为点电荷),固定在相距为r的两处,它们间库仑力的大小为F。现将两球相互接触后固定在相距为0.5r的两处,则相互接触后两球间库仑力的大小为
A.4F | B. | C. | D.12F |
两个放在绝缘架上的相同金属球相距r,球的半径比r小得多,带电量大小分别为q和3q,相互斥力大小为3F.现将这两个金属球相接触,然后分开,仍放回原处,则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将变为
A.4F | B.4F/3 | C.2F | D.1.5F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