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物理试题 / 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
高中物理

测得一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第1s内的位移是2m,第2s内的位移是6m,一同学对其做出以下一些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   )

A.物体一定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物体的加速度a= 4m/s2
C.物体在第1s末的速度是4m/s
D.物体在这2s内的平均速度是4m/s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以不变的速度向右运动。将质量为的物体轻轻放在水平传送带的左端处,经秒,的速度也变为,再经秒到达右端处,则:         (   )

A.前秒物体作加速运动,后秒物体作减速运动。
B.由传送带左端到右端的平均速度为
C.前的位移与后的位移之比为1:2
D.后秒内与传送带之间无摩擦力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示为在北戴河旅游景点之一的南戴河滑沙场有两个坡度不同的滑道AB和AB/(都可看作斜面)。甲、乙两名旅游者分乘两个滑沙撬从插有红旗的A点由静止出发同时沿AB和AB /滑下,最后都停在水平沙面BC上.设滑沙撬和沙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处处相同,滑沙者保持一定姿势坐在滑沙撬上不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甲在B点的速率等于乙在B /点的速率
B.甲的滑行总路程比乙短
C.甲全部滑行过程的水平位移一定比乙全部滑行过程的水平位移大
D.甲、乙停止滑行后回头看A处的红旗时视线的仰角一定相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A、B两棒的长均为L="1" m,A的下端和B的上端相距s="20" m.若A、B同时运动,A做自由落体运动,B做竖直上抛运动,初速度="40" m/s.求:(g取10 m/s。)

(1)A、B两棒何时相遇.
(2)A、B两棒从相遇开始到分离所需的时间.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做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时间T内通过位移s1到达A点,接着在时间T内又通过位移s2到达B点,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

A.物体在A点的速度大小为 B.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C.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D.物体在B点的速度大小为
来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AB两物体均做匀变速直线运动,A的加速度a1=1.0 m/s2B的加速度a2=-2.0m/s2,根据这些条件做出的以下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   )

A.B的加速度大于A的加速度
B.A做的是匀加速运动,B做的是匀减速运动
C.任意时刻两个物体的速度都不可能为零
D.两个物体的运动方向一定相反
来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物体的初速度为v0,以加速度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如果要它的速度增加到初速度的n倍,则物体的位移是                                        (  )

A. B. C. D.
来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物体以速度v匀速通过直线上的AB两点,所用时间为t;现在物体从A点由静止出发,先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a1)到某一最大速度vm后立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2)至B点速度恰好减为0,所用时间仍为t。则物体的                        (   )

A.vm只能为2v,与a1a2的大小无关
B.vm可为许多值,与a1a2的大小有关
C.a1a2须是一定的
D.a1a2必须满足
来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传递带与水平面夹角θ=37°,并以v0=10m/s的速度运行着,在传送带的A端轻轻地放一小物体。若已知该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滑动摩擦因数为μ=0.5,传送带A端到B端的距离S=16m,则小物体从A端运动到B端所需的时间可能是多少?(g=10m/s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物体以速度v匀速通过直线上的A、B两点需要的时间为t。现在物体由A点静止出发,先做加速度大小为a1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到某一最大速度vm后立即做加速度大小为a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至B点停下,历时仍为t,则物体的       (              )
A. 最大速度vm只能为2v,无论a1、 a2为何值
B. 最大速度vm可以为许多值,与a1、 a2的大小有关
C. a1、 a2的值必须是一定的,且a1、 a2的值与最大速度vm有关
D. a1、 a2必须满足

来源:单物体多过程运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⑴汽车在追上自行车前运动多长时间与自行车相距最远?此时他们之间的距离是多少?
⑵汽车至少要用多长时间才能追上自行车?
⑶试在右图的坐标中,作出此过程汽车和自行车的速度-时间图象.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质量m=1kg的质点开始静止在xoy平面上原点O,某一时刻受到沿+x方向恒力F1=2N的作用。若力F1作用一段时间t1到达A点(图上位置未知)后撤去,立即施加沿y轴方向的力F2,再经时间t2=2s,质点恰好通过该平面上的B点,如图所示,B点的坐标为x = 12m,y =4m。在B点时撤去F2并立即施加力F3,经过t3=2s质点到达C时速度刚好为零。不计其它作用。
(1)求力F2大小;
(2)求力F1的作用时间t1
(3)求力F3的大小和方向;
(4)在图上标出C点的位置。(不必写出计算过程)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滑板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V1;滑板与水面的夹角为q1的大小。
(2)在运动过程中运动员可以通过调节滑板与水面的夹角来改变速度,当滑板与水面的夹角为q2=30°时,水平牵引力F2=810N,运动员在竖直方向仍处平衡,滑板此时的速率V2为多少?此时滑板的加速度a为多少?
(3)若运动员要做离开水面的空中特技动作,运动员可以先下蹬,使重心下降,使牵引力与水面的夹角a=15°斜向上。滑板与水面的夹角为q3=53°。速度为V3="5m/s," 则在离水面前(水对滑板的作用力FN还存在)牵引力F3大小至少为多少?(sin15°=0.26)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物体重为50N,与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现如图所示加上水平力F1F2,若F2=15N时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F1的值可能是(m/s2)(      )

A.3N B.25N
C.30N D.50N

来源:力与运动单元检测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下端挂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上端固定在天花板上,用托盘托住物体,使弹簧恰好没有形变。如果使托盘竖直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a(a<g)。求经过多长时间物体和托盘相脱离。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物理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