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物理试题 / 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 / 选择题
高中物理

(多选)如图所示,绷紧的水平传送带始终以恒定速率v1运行.初速度大小为v2的小物块从与传送带等高的光滑水平地面上滑上传送带,以地面为参考系,v2>v1.从小物块滑上传送带开始计时,其vt图象可能的是(  )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辆汽车以速度行驶了全程的一半,然后匀减速行驶了后一半,到终点时恰好停止,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

A. B. C. D.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兴趣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做探究物体动能实验时,让一物体在恒定合外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通过传感器记录下速度、时间、位置等实验数据,然后分别作出动能Ek随时间变化和动能Ek随位置变化的两个图线如图所示,但忘记标出横坐标,已知图1中虚线的斜率为p,图2中直线的斜率为q,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动能随位置变化的图线是图1
B.物体动能随时间变化的图线是图2
C.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大小为q
D.物体在A点所对应的瞬时速度的大小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a、b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加速时,物体a的加速度等于物体b的加速度
B.20 s时,a、b两物体相距最远
C.60 s时,物体a在物体b的前方
D.40 s时,a、b两物体速度相等,相距200m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A、B分别是甲、乙两小球从同一地点沿同一直线运动的v﹣t图象,根据图象可以判断( )

A.两球在t=2s时速率相等
B.两球在t=8s时相距最远
C.两球运动过程中不会相遇
D.甲、乙两球做初速度方向相反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相同方向相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个固定在水平面上的光滑物块,其左侧面是斜面AB,右侧面是曲面AC,如图所示.已知AB和AC的长度相同.两个小球p、q同时从A点分别沿AB和AC由静止开始下滑,比较它们到达水平面所用的时间( )

A.p小球先到 B.q小球先到 C.两小球同时到 D.无法确定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物体由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如图所示.取开始运动方向为正方向,则下列物体运动的v﹣t图象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传送带的水平部分长为L,传动速率为v,在其左端无初速释放一小木块,若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木块从左端运动到右端的时间不可能是( )

A.+ B. C. D.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4年我国多地都出现了雾霾天气,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健康和交通.设有一辆汽车在能见度较低的雾霾天气里以54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司机突然看到正前方有一辆静止的故障车,该司机刹车的反应时间为0.6s,刹车后汽车匀减速前进,刹车过程中加速度大小为5m/s2,最后停在故障车前1.5m处,避免了一场事故.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司机发现故障车后,汽车经过3 s停下
B.司机发现故障车时,汽车与故障车的距离为33 m
C.从司机发现故障车到停下来的过程,汽车的平均速度为7.5 m/s
D.从司机发现故障车到停下来的过程,汽车的平均速度为11 m/s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一大雾天,一辆小汽车以30m/s的速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突然发现正前方30m处有一辆大卡车以10m/s的速度同方向匀速行驶,小汽车紧急刹车,刹车过程中刹车失灵,如图A.b分别为小汽车和大卡车的v-t图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因刹车失灵前小汽车已减速,不会追尾
B.在t=5s时追尾
C.在t=3s时追尾
D.由于初始距离太近,即使刹车不失灵也会追尾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汽车从静止开始先匀加速直线运动,当速度达到8m/s立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至停止,共经历时间10s,由此可以求出(    )

A.汽车加速运动的时间 B.汽车的平均速度
C.汽车减速运动的距离 D.汽车运动的总距离为40 m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物体做加速度为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经过t时间,其速度由变为v,下列关于时间内所发生的位移X的表达式中错误的是( )

A. B.
C. D.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在下列给出的器材中,选出“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所需的器材并填在横线上(填序号)。
①打点计时器 ②天平 ③低压交流电源 ④低压直流电源 ⑤细线和纸带 ⑥钩码和小车 ⑦秒表 ⑧一端有滑轮的长木板 ⑨刻度尺
选出的器材是
(2)为了计算加速度,最合理的方法是(   )

A.根据任意两计数点的速度用公式算出加速度
B.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t图,量出其倾角θ,由公式a=tanθ求出加速度
C.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t图,由图线上相距较远的两点所对应的速度、时间,用公式
a=△v/△t算出加速度
D.依次算出通过连续两计数点间的加速度,算出平均值作为小车的加速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光滑斜面上的四段距离相等,质点从O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先后通过A.B.C.d,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由O到达各点的时间之比
B.质点通过各点的速率之比
C.在斜面上运动的平均速度
D.在斜面上运动的平均速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光滑斜面上放一轻质弹簧,弹簧下端固定,小球从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从它接触弹簧到弹簧被压缩至最短的过程中,小球的加速度和速度的变化情况是(  )

A.加速度一直变大,速度一直变小
B.加速度一直变小,速度一直变大
C.加速度先变小后变大,速度先变大后变小
D.加速度先变大后变小,速度先变小后变大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物理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