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物理试题 / 研究材料的保温性能
高中物理

在“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的活动中,为计算弹簧弹力所做功,把拉伸弹簧的过程分为很多小段,拉力在每小段可以认为是恒力,用各小段做功的代数和代表弹力在整个过程所做的功,物理学中把这种研究方法叫做“微元法”。下面几个实例中应用到这一思想方法的是(   )

A.由加速度的定义,当非常小,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加速度
B.在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C.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
D.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有质量的点来代替物体,即质点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研究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在对以下几位物理学家所作科学贡献的叙述中,正确的说法是    (   )

A.牛顿应用“理想斜面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观点
B.开普勒揭示了行星的运动规律,为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奠定了基础
C.安培通过多年的研究,发现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D.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后来被赫兹所证实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是物理学中一种常用的方法。下面四个物理量表达式中,属于比值法定义式的是

A.导体的电阻R= B.加速度a=
C.电流I= D.电容器的电容C=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法拉第通过精心设计的一系列试验,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将历史上认为各自独立的学科“电学”与“磁学”联系起来。在下面几个典型的实验设计思想中,所作的推论后来被实验否定的是

A.既然磁铁可使近旁的铁块带磁,静电荷可使近旁的导体表面感应出电荷,那么静止导线上的稳恒电流也可在近旁静止的线圈中感应出电流
B.既然磁铁可在近旁运动的导体中感应出电动势,那么稳恒电流也可在近旁运动的线圈中感应出电流
C.既然运动的磁铁可在近旁静止的线圈中感应出电流,那么静止的磁铁也可在近旁运动的导体中感应出电动势
D.既然运动的磁铁可在近旁的导体中感应出电动势,那么运动导线上的稳恒电流也可在近旁的线圈中感应出电流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体,斜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物块沿斜面下滑。关于物块下滑过程中对斜面压力大小的解答,有如下四个表达式。要判断这四个表达式是否合理,你可以不必进行复杂的计算,而是根据所学的物理知识和物理方法进行分析,从而判断解的合理性或正确性。根据你的判断,下述表达式中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 D.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了解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学会像科学家那样观察和思考,往往比掌握知识本身更重要。以下符合事实的是(

A. 焦耳发现了电流热效应的规律
B. 库仑总结出了点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C. 楞次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拉开了研究电与磁相互关系的序幕
D. 牛顿将斜面实验的结论合理外推,间接证明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物理学思想方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著名的伽利略斜面实验,主要应用了控制变量方法
B.在研究加速度a和外力F,质量m的关系时,主要应用了等效替代的方法
C.在研究气体的温度不变时,压强与体积的关系时,主要应用了理想实验方法
D.在定义“速度”、“加速度”、“电场强度”等物理量时,主要应用了比值的方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是物理学中一种很重要的思想方法,下列表达式中不属于用比值 法定义物理量的是

A.电流强度I= B.电容C= C.加速度a= D.磁感应强度B=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研究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在任意位置的速度方向时,可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设法使一个陀螺在纸上O点稳定转动,如图(a)所示,接着在陀螺的边缘滴几滴带颜色的水,水在纸上甩出的痕迹如图(b)所示,然后再用一张透明胶片做模板,画一个圆及其几根切线,如图(c)所示。



 
 

 

(1)圆的半径与陀螺的半径的比例应为___________;
(2)将圆心与纸上O点对准并覆盖其上,随后绕过O点、垂直于纸面的轴旋转模板,可观察到模板上的切线总是与水的痕迹重合,这种判断的方法通常称作(      )

A.控制变量法 B.建模方法 C.等效替代法 D.图像方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为库仑扭秤。细银丝的下端悬挂一根绝缘棒,棒的一端是一个带电的金属小球A,另一端有一个不带电的球B,B与A所受的重力平衡。当把另一个带电的金属球C插入容器并使它靠近A时,A和C之间的作用力使悬丝扭转,通过悬丝扭转的角度可以比较力的大小,改变A和C之间的距离r,记录每次悬线扭转的角度,便可找到力F与距离r的关系。这一实验中用到了下列哪些物理方法

A.微小量放大法 B.极限法 C.比值定义法 D.控制变量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叙述中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    )

A.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并测出了引力常量
B.奥斯特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提出了电磁感应定律
C.法拉第发现了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D.伽利略提出了著名的理想斜面实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物理学的发展中,有许多科学家做出了重大贡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命名了自然界中的两种电荷分别为正电荷和负电荷
B.安培提出了电场的观点,说明处于电场中电荷所受到的力是电场给予的
C.库仑总结并确认了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并通过实验得出静电力常量
D.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并很好地解释了一些磁现象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研究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在对以下几位物理学家所作科学贡献的叙述中,正确的说法是

A.牛顿用实验的方法测出万有引力常量G;笛卡尔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做出了贡献
B.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有力的作用物体才能运动;哥白尼发现了行星沿椭圆轨道运行的规律
C.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D.安培发现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规律,洛伦兹发现了磁场对电流的作用规律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图10中游标卡尺读数为    mm,螺旋测微器读数为    mm.

(2)(6分)在“探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记录小车运动的纸带如图11所示.某同学在纸带上共选择7个计数点A、B、C、D、E、F、G,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他量得各点到A点的距离如图所示,根据纸带算出小车的加速度为1 .0m/s2.则:

①本实验中所使用的交流电源的频率为     Hz;
②打B点时小车的速度vB      m/s,BE间的平均速度      m/s.
(3)为了测量某电池的电动势E(约为3V)和内阻r,可供选择的器材如下:
A.电流表G1(2mA  100Ω)          B.电流表G2(1mA 内阻未知)
C.电阻箱R1(0~999.9Ω)              D.电阻箱R2(0~9999Ω)
E.滑动变阻器R3(0~10Ω  1A)         F.滑动变阻器R4(0~1000Ω  10mA)
G.定值电阻R0(800Ω  0.1A)          H.待测电池
I.导线、电键若干
①采用如图12(甲)所示的电路,测定电流表G2的内阻,得到电流表G1的示数I1、电流表G2的示数I2如下表所示:

I1(mA)
0.40
0.81
1.20
1.59
2.00
I2(mA)
0.20
0.40
0.60
0.80
1.00

根据测量数据,请在图12(乙)坐标中描点作出I1—I2图线.由图得到电流表G2的内阻等于     Ω.
②在现有器材的条件下,测量该电池电动势和内阻,采用如图12(丙)所示的电路.在给定的器材中,图中滑动变阻器①应该选用   ,电阻箱②应该选用    (均填写器材后面的代号).
③根据图12(丙)所示电路,请在图12(丁)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实物电路的连接.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法拉第最先引入“场”的概念,并最早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现象
B.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G
C.质点、点电荷、自由落体运动都是理想化的物理模型
D.电流的单位“A”、力的的单位“N”都是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物理研究材料的保温性能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