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物理试题 / 多选题
高中物理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1、R2、R3均为可变电阻.当开关S闭合后,两平行金属板MN中有一带电液滴正好处于静止状态.为使带电液滴向上加速运动,可采取的措施是( )

A.增大R1 B.减小R2 C.减小R3 D.减小MN间距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波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各种波均会发生偏振现象
B.用白光做单缝衍射与双缝干涉实验,均可看到彩色条纹
C.声波传播过程中,介质中质点的运动速度等于声波的传播速度
D.已知地震波得纵波速度大于横波速度,此性质可用于横波的预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红光或紫光通过同样的双缝或同样的单缝后在光屏上呈现的图样,则

A.甲为红光通过双缝的图样
B.乙为红光通过单缝的图样
C.丙为紫光通过双缝的图样
D.丁为紫光通过单缝的图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两波源S1S2在水槽中形成的波形如图所示,其中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则

A.在两波相遇的区域中会产生干涉
B.在两波相遇的区域中不会产生干涉
C.点的振动始终加强
D.点的振动始终减弱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物体从一行星表面某高度处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自开始下落计时,得到物体离行星表面高度h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则:(    )

A.行星表面重力加速度大小为8 m/s2
B.行星表面重力加速度大小为10 m/s2
C.物体落到行星表面时的速度大小为20 m/s
D.物体落到行星表面时的速度大小为25 m/s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曲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B.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合外力方向一定在不断改变
C.只要物体做圆周运动,它所受的合外力一定指向圆心
D.做匀变速曲线运动的物体,相等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相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叙述和热力学定律相关,其中正确的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一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第一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是因为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
B.能量耗散过程中能量不守恒
C.电冰箱的制冷系统能够不断地把冰箱内的热量传到外界,违背了热力学第二定律
D.能量耗散是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反映出自然界中的宏观过程具有方向性

E.物体从单一热源吸收的热量可全部用于做功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图。现有大量处于n=3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些氢原子总共可辐射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
B.氢原子由n=3跃迁到n=1产生的光照射逸出功为6.34 eV的金属铂能发生光电效应
C.氢原子由n=3跃迁到n=2产生的光波长最长
D.这些氢原子跃迁时辐射出光子能量的最大值为10.2 eV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近代物理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α射线、β射线和γ射线是三种波长不同的电磁波
B.一群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能辐射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
C.重核裂变过程生成中等质量的核,反应前后质量数守恒,但质量一定减少
D.10个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在经一个半衰期后,一定有5个原子核发生衰变

E.在光电效应实验中,用同种频率的光照射不同的金属表面,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k越大,则这种金属的逸出功W0越小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两物体A.B通过跨过光滑定滑轮的轻绳连接,若两物体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绳的拉力大小等于A的重力大小     B.B可能受到3个力
C.B一定受到4个力                  D.B的重力大于A的重力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伽利略在物理方面的研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687年发表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B.1610年3月,伽利略的著作《时间简史》在威尼斯出版
C.1608年6月,伽利略做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小天文望远镜
D.伽利略发现摆的等时性,钟就是根据他发现的这个规律制造出来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物体运动的v —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在第1s末运动方向发生变化
B.物体在第3s内和第6s内的加速度是相同的
C.物体在2s末返回出发点
D.物体在第1s末和第3s末的位置相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A、B两点在同一条竖直线上,A点离地而的高度为2.5h,B点离地面高度为2h.将两个小球分别从A、B两点水平抛出,它们在P点相遇,P点离地面的高度为h.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则( )

A.两个小球一定同时抛出
B.两个小球抛出的时间间隔为(
C.小球A、B抛出的初速度之比=
D.小球A、B抛出的初速度之比=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直杆AB与水平面成α角固定,在杆上套一质量为m的小滑块,杆底端B点处有一弹性挡板,杆与板面垂直,滑块与挡板碰撞后原速率返回.现将滑块拉到A点由静止释放,与挡板第一次碰撞后恰好能上升到AB的中点,设重力加速度为g,由此可以确定

A.滑块下滑和上滑过程加速度的大小a1、a2
B.滑块最终所处的位置
C.滑块与杆之间动摩擦因数μ
D.滑块第k次与挡板碰撞后速度vk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某实验器材的结构示意图,金属内筒和隔热外筒间封闭了一定体积的空气,内筒中有水,在水加热升温的过程中,被封闭的空气(

A. 内能增大
B. 压强增大
C. 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减小
D. 所有分子运动速率都增大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物理多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