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0.10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某一元酸HA的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此实验可以选用甲基橙作指示剂 |
B.该酸HA的浓度约为1×10-4 mol/L |
C.当NaOH体积为9 mL时,恰好完全中和反应 |
D.达到滴定终点时,溶液中c(Na+)>c (A-) |
有200 mL氯化镁和氯化铝的混合溶液,其中c(Mg2+)为0.2 mol·L-1,c(Cl-)为1.3 mol·L-1。要使Mg2+全部转化为沉淀分离出来,至少需加4 mol·L-1 NaOH溶液的体积为
A.40 mL | B.72 mL | C.80 mL | D.128 mL |
25℃时,将氨水逐滴加入到稀硫酸中,当溶液的pH=7时,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NH4+]=[SO42-] | B.[NH4+]>[SO42-] |
C.[NH4+]<[SO42-] | D.[OH-]+[SO42-]=[H+]+[NH4+] |
铜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及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某研究小组用粗铜(含杂质铁)制备氯化铜晶体(CuCl2·2H2O)的流程如下:
已知常温下,Cu2+、Fe3+的氢氧化物开始沉淀和沉淀完全时的pH见下表:
金属离子 |
Fe3+ |
Cu2+ |
氢氧化物开始沉淀时的pH |
1.9 |
4.7 |
氢氧化物完全沉淀时的pH |
3.2 |
6.7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溶液Ⅰ中加入试剂X可以调节溶液pH,从而除去Fe3+且不引人杂质
①试剂X选用下列物质中的_______(填代号)。
a.NaOH b.CuO c.Cu d.Cu(OH)2
②调节溶液pH时,理论上可选择pH最大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检验溶液Ⅰ中的存在Fe3+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向溶液Ⅱ中通入H2S气体,溶液变浑浊,pH减小,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
(4)某学习小组用碘量法测定CuCl2•2H2O样品的纯度(杂质不参与反应),实验如下:
a.准确称取CuCl2•2H2O样品mg于小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和足量的碘化钾,再滴入适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将所得混合液配成250mL待测溶液.(已知:2Cu2++4I-═2Cu↓+I2)
b.移取25.00mL待测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几滴淀粉溶液,用cmol•L-1Na2S2O3标准液滴定至终点,重复2次,测得消耗标准液体积的平均值为VmL.(已知:I2+2S2O32-═2I-+S4O62-)
①实验中使用的指示剂名称为___________;
②达到滴定终点时,仰视滴定管读数将使测定结果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③该样品中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用含m,c,V的代数式表示,不用化简)。
(5)在空气中由CuCl2•2H2O晶体得到纯的无水CuCl2的合理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下列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
A.pH=7的溶液 |
B.使石蕊试液呈紫色的溶液 |
C.c(H+)=c(OH-)=10-6 mol/L的溶液 |
D.酸与碱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正盐的溶液 |
25℃时,水的电离可达到平衡:H2OH++OH-,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向水中加入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动,c(OH-)降低 |
B.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硫酸氢钠,c(H+)增大,Kw不变 |
C.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CH3COOH,平衡逆向移动,c(H+)降低 |
D.将水加热,Kw增大,pH不变 |
下列水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 )
A.c(NH4+)=c(Cl-)的NH4Cl和氨水的混合溶液 |
B.c(H+)=1.0×10-7mol•L-1的溶液 |
C.pH=7的溶液 |
D.室温下将pH=3的酸与pH=11的碱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 |
某学生用碱式滴定管量取0.1 mol•L-1的NaOH溶液,开始时仰视液面读数为1.00mL,取出部分溶液后,俯视液面,读数为11.00mL,该同学在操作中实际取出的液体体积为( )
A.大于10.00mL | B.小于10.00mL |
C.等于10.00mL | D.不能确定 |
(1)某温度时,水的离子积Kw=1×10-13,则该温度_________25℃(填“>”、“<”或“=”)。在此温度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H+浓度为1×10-10 mol•L-1,则该溶液的pH可能为________;
(2)若温度为25℃时,体积为Va、pH=a的H2SO4与体积为Vb、pH=b的NaOH混合,恰好中和,此溶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_。
一定温度下,水溶液中H+和OH-的浓度变化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可能引起由c向b的变化 |
B.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为1.0×10-13 |
C.该温度下,加入FeCl3可能引起由b向a的变化 |
D.该温度下,稀释溶液可能引起由c向d的变化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