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化学试题 / 探究温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高中化学

Cr2O72-可通过下列反应转化成铬黄(PbCrO4):
Cr2O72-(aq)+2Pb2+(aq)+H2O(l)2 PbCrO4(s)+2H+(aq)  ΔH< 0
该反应达平衡后,改变横坐标表示的反应条件,下列示意图正确的是(       )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体积相同的甲、乙两个容器中,分别充有等物质的量的SO2和O2,在相同温度下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并达到平衡。在这个过程中,甲容器保持体积不变,乙容器保持压强不变,若甲容器中SO2的转化率为p%,则乙容器中SO2的转化率为(    )

A.等于p% B.大于p% C.小于p% D.无法判断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工业上制取氢气除电解水外还有多种方法.
(1)工业上可用组成为K2O•M2O3•2RO2•nH2O的无机材料纯化制取氢气.
①已知元素M、R均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3周期,两种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之和为27,则R在周期表的位置为                    
②常温下,不能与M单质发生反应的是           (填序号).
a.CuSO4溶液     b.Fe2O3     c.浓硫酸     d.NaOH溶液    e.Na2CO3固体
(2)工业上也可利用化石燃料开采、加工过程中产生的H2S废气制取氢气.

①高温热分解法 已知:H2S(g)⇌H2(g)+S(g)
在恒温密闭容器中,控制不同温度进行H2S分解实验.以H2S起始浓度均为c mol•L﹣1测定H2S的转化率,结果见图1.图中a为H2S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关系曲线,b为表示不同温度下反应经过相同时间且未达到化学平衡时H2S的转化率的变化曲线.据图计算985℃时H2S按上述反应分解的平衡常数K=        ;随着温度的升高,曲线b向曲线a逼近的原因是                  
②电化学法:该法制取氢气的过程如图2所示.反应池中反应物的流向采用气、液逆流方式,其目的是                                  ;反应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后的溶液进入电解池,电解总反应的离子方程为                                   
(3)H2S在足量氧气中燃烧可以得SO2,若在一个固定容积为5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20mol SO2和0.10mol O2,半分钟后达到平衡,测得容器中含SO3 0.18mol.若继续通入0.20mol SO2和0.10mol O2,则平衡             移动(填“向正反应方向”、“向逆反应方向”或“不”),再次达到平衡后,SO3的物质的量的取值范围为                      mol.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还原沉淀法是处理含铬(含Cr2O72-和CrO42-)工业废水的常用方法,过程如下:

已知转化过程中的反应为
   [MCr=52,M(FeS04·7H2O)=278]
转化后所得溶液中铬元素的含量为28.6 g/L,CrO42-有10/11转化为Cr2O7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溶液颜色保持不变,说明上述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B.若用绿矾(FeS04·7H2O)作还原剂,处理1 L废水,至少需要458.7g
C.常温下转化反应的平衡常数K=1×1014,则转化后所得溶液的pH=6
D.2V(CrO42-)= V(Cr2O72-)时,反应处于平衡态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向密闭容器中充入物质的量浓度均为 0.1 mol/L的CH4 和 CO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H4(g)+CO2(g)2CO(g)+2H2(g),测得CH4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及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平衡时CO与H2的物质的量比为1:1
B.p1、p2、p3、p4由大到小的顺序为p1<p2<p3<p4
C.1100℃,p4条件下,该反应10 min时达到平衡点X,则ν(CO2) = 0.008 mol•L-1•min-1
D.随着温度升高,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减小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对反应CO2(g) + H2(g) CO(g) + H2O(g)进行甲、乙、丙、丁四组实验,实验起始时放入容器内各组分的物质的量见下表:

物质
物质的量
实验
CO2
H2
CO
H2O

a mol
a mol
0 mol
0 mol

2a mol
a mol
0 mol
0 mol

0 mol
0 mol
a mol
a mol

a mol
0 mol
a mol
a mol

 
上述四种情况达到平衡后,n (CO)的大小顺序是
A.丁>乙>丙=甲              B.乙>丁>甲>丙  
C.乙=丁>丙=甲              D.丁>丙>乙>甲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温度时,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X(g)+bY(s) cZ(g)+dW(g),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压强增大至原来的2倍,当再达到平衡时,W的浓度为原平衡状态的1.8倍,下列叙述正确是

A.平衡正移 B.(a+b)<(c+d) C.Z的体积分数变小 D.X的转化率变大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设反应①Fe(s)+CO2(g)FeO(s)+CO(g) ΔH=a kJ·mol-1,反应②Fe(s)+H2O(g)  FeO(s)+H2(g) ΔH=b kJ·mol-1,以上两反应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和K2,在不同温度下,K1、K2的值如下:

T/K
K1
K2
973
1.47
2.38
1 173
2.15
1.67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b>0             B.在973 K下增大压强,K2增大
C.a>b             D.在常温下反应①一定能自发进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铜冶金技术以火法冶炼为主。
(1)火法炼铜的工艺流程如下:

反应Ⅰ:2Cu2S(s)+3O2(g)=2Cu2O(s)+2SO2(g)  ΔH =" -768.2" kJ·mol-1
反应II:2Cu2O(s)+Cu2S(s)=6Cu(s)+SO2(g)    ΔH =" +116.0" kJ·mol-1
①在反应Ⅱ中,每生成1 mol SO2转移电子________mol。
②反应Cu2S(s)+O2(g) =2Cu(s)+SO2(g)的ΔH =________ kJ·mol-1
③ 理论上m1:m2=________。
(2)炼铜的副产品SO2多用于制硫酸和石膏等化学产品。
①制硫酸中重要的一步反应是  
2SO2(g)+O2(g)2SO3(g)   ΔH =" -196" kJ·mol-1
右图表示将2.0 mol SO  2 和1.0 mol O  2 置于1 L密闭容器中,当其他条件一定时,SO2(g)的平衡转化率αX的变化关系,XX1X2)代表压强或温度。

X代表的物理量是________。A对应条件下平衡常数K=________。
② 下图表示的是生产石膏的简单流程,请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向CaCO3悬浊液中通入SO  2发生反应的原因________。

(3)工业硫酸中往往含有一定量SO  2 ,测定过程如下:取m g工业硫酸配成100 mL溶液,取出20.00 mL溶液,加入1 mL指示剂,用c mol·L-1 I2标准溶液滴定,消耗的I2标准溶液V mL,工业硫酸中含有SO2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式是_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大气污染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工业生产尾气中的氮氧化物必须脱除(即脱硝)后才能排放。
(1)已知:

CH4可用于脱硝,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已知反应①中的相关的化学键键能数据如下:

由此计算△H3=          kJ·mol-1,C-H化学键键能E=          kJ·mol-1
(2)反应2CO(g) +2NO(g)=N2(g)+2CO2(g)也可用于脱硝,图1为该反应过程中NO的平衡转化率a(NO)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其中初始c(CO)和c(NO)均为1mol.L-1],计算该反应在200cC时的平衡常数K=__       ,图中压强(P1、P2、P3)的大小顺序为_____________。

(3)有人利用电化学方法将CO和NO转化为无毒物质。装置如图2所示
①电极a是       极;②电极b的电极反应式是                   
(4)新型臭氧氧化技术利用具有极强氧化性的0,对尾气中的NO脱除,反应为NO(g)+O3(g)=NO2(g)+O2(g),在一定条件下,将NO和0,通人密闭容器中并不断加热发生反应(温度不超过各物质的分解温度),NO2的体积分数妒(NO2)随时间变化如图3所示,可以发现t1s后NO。的体积分数下降,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研究小组通过增大比值提高NO的平衡转化率,却发现当>1时,NO2的物质的量减小,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反应aA(g)       cC (g) + dD(g),反应达到平衡后,将气体体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当再次达到平衡时,D的浓度为原平衡的1.8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的转化率变大 B.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D的体积分数变大 D.a < c + d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容积为1.00L的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N2O4,发生反应N2O4(g)2NO2(g),随温度升高,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深。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的△H       0(填“大于”“小于”);100℃时,体系中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如上图所示。在0~60s时段,反应速率v(N2O4)为            mol·L-1·s-1反应的平衡常数K1           
(2)100℃时达到平衡后,改变反应温度为T,c(N2O4)以0.0020 mol·L-1·s-1的平均速率降低,经10s又达到平衡。a:T         100℃(填“大于”“小于”),判断理由是     
b:列式计算温度T是反应的平衡常数K2           
(3)温度T时反应达平衡后,将反应容器的容积减少一半,平衡向            (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移动,判断理由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Ⅰ已知在常温常压下:
①2CH3OH(l)+3O2(g)═2CO2(g)+4H2O(g)   △H=_1275.6kJ•mol-1
②H2O(l)═H2O(g)   △H=+44.0kJ•mol-1
写出表示甲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Ⅱ.甲醇可以与水蒸气反应生成氢气,反应方程式如下:
CH3OH(g) + H2O(g)  CO2(g) + 3H2(g) ;△H>0
(1)一定条件下,向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H3OH(g)和3molH2O(g),20s后,测得混合气体的压强是反应前的1.2倍,则用甲醇表示该反应的速率为        
(2)判断⑴中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是(填序号)             
①v(CH3OH) = 3v(H2)   ②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③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④CH3OH、H2O、CO2、H2的浓度都不再发生变化    
(3)右图中P是可自由平行滑动的活塞,关闭K,在相同温度时,向A容器中充入1molCH3OH(g)和2molH2O(g),向B容器中充入1.2molCH3OH(g) 和2.4molH2O(g),两容器分别发生上述反应。已知起始时容器A和B的体积均为aL,反应达到平衡时容器B的体积为1.5aL,容器B中CH3OH转化率为         ;维持其他条件不变,若打开K一段时间后重新达到平衡,容器B的体积为         L(连通管中气体体积忽略不计,且不考虑温度的影响)。

Ⅲ.如图甲、乙是电化学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两池中均盛放CuSO4溶液,甲池中石墨棒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甲池中盛放饱和NaCl溶液,则甲池中石墨棒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表述与示意图一致的是(   )

A.图①表示25℃时,用0.1 mol/L盐酸滴定20 mL 0.1 mol/L NaOH溶液,溶液的pH随加入酸体积的变化得到的滴定曲线
B.图②表示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反应2SO2(g) + O2(g)2SO3(g) ΔH < 0各成分的物质的量变化,t2时刻改变的条件可能是降低温度或缩小容器体积
C.图③表示某明矾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沉淀的质量与加入Ba(OH溶液体积的关系,在加入20 mL Ba(OH)2溶液时铝离子恰好沉淀完全
D.图④表示化学反应H2(g)+C12(g)==2HCl(g)的能量变化,则该反应的反应热△H=﹢183 kJ/mol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化学中常用图象直观地描述化学反应的进程或结果。下列图象描述正确的是

A.根据图①可判断可逆反应A2(g)+3B2(g)2AB3(g),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B.图②表示压强对可逆反应2A(g)+2B(g) 3C(g)+D(s)的影响,乙的压强大
C.图③可表示乙酸溶液中通入氨气至过量过程中溶液导电性的变化
D.根据图④溶解与溶液pH的关系,若除去溶液中的Fe3+可向溶液中加入适量 CuO,至pH在4左右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化学探究温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