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反应aA(g)cC(g)+dD(g),反应达到平衡后,将气体体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当再次达到平衡时,D的浓度为原平衡的1.8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的转化率变大 | B.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
C.D的体积分数变大 | D.a < c+d |
一定温度下将0.2 mol气体A充入10 L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
2A(g)+B(g)2C(g)+D(s) △H<0,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此反应过程中测定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t/min |
2 |
4 |
6 |
8 |
10 |
n(A)/mol |
0.16 |
0.13 |
0.11 |
0.10 |
0.10 |
A.反应前2 min的平均速率ν(C) ="0.02" mol·L-1·min-1
B.平衡后降低温度,反应达到新平衡前ν(逆)> ν(正)
C.其他条件不变,10 min后再充入一定量的A,平衡正向移动,A的转化率变小
D.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反应在恒压下进行,平衡时A的体积分数与恒容条件下反应相同
甲醇脱氢可制取甲醛CH3OH(g)HCHO(g)+H2(g),甲醇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脱氢反应的△H<0 |
B.在t1K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8.1 |
C.600K时,Y点甲醇的υ(正) <υ(逆) |
D.若增大体系压强,曲线将向上平移 |
如图所示,图Ⅰ是恒压密闭容器,图Ⅱ是恒容密闭容器。当其它条件相同时,在Ⅰ、Ⅱ中分别加入2 mol X和2 mol Y,开始时容器的体积均为V L,发生如下反应并达到平衡状态: 2X(?)+Y(?)aZ(g)。此时Ⅰ中X、Y、Z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物质Z的化学计量数a = 2 |
B.若Ⅱ中气体的密度如图Ⅲ所示,则X、Y中只有一种为气态 |
C.若X、Y均为气态,则在平衡时X的转化率:Ⅰ﹤Ⅱ |
D.若X为固态、Y为气态,则Ⅰ、Ⅱ中从开始到平衡所需的时间:Ⅰ>Ⅱ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甲 乙 丙 丁
A.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A和B,发生反应:2A (g)+B (g) 2C(g),图甲为其正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则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
B.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提高活化分子的百分含量,从而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图乙显示的是催化反应与无催化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关系。 |
C.将BaO2放入密闭真空容器中,反应2BaO2(s) 2BaO(s)+O2(g)达到平衡时体系压强为P,保持温度不变,t0时刻将容器体积缩小为原来的1/2,体系重新达到平衡,体系压强变化如图丙所示。 |
D.将一定量的NO2充入针筒中后封口,发生反应2NO2 (g)N2O4(g),图丁表示在拉伸和压缩针筒活塞的过程中气体透光率随时间的变化(气体颜色越深,透光率越小)。则c点与a点相比,c(NO2)增大,c(N2O4)减小。 |
已知反应:2SO2(g)+O2(g) 2SO3(g) ΔH<0。某温度下,将2 mol SO2和1 mol O2置于10 L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平衡后,SO2的平衡转化率(α)与体系总压强(p)的关系如图甲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图甲知,A点SO2的平衡浓度为0.4 mol·L-1 |
B.由图甲知,B点SO2、O2、SO3的平衡浓度之比为2∶1∶2 |
C.达平衡后,缩小容器容积,则反应速率变化图象可以用图乙表示 |
D.压强为0.50 MPa时不同温度下SO2转化率与温度关系如丙图,则T2>T1 |
700℃时,向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CO和H2O,发生反应:
CO(g)+ H2O(g) CO2 (g)+ H2(g)
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表中t2>t1):
反应时间/min |
n(CO)/mol |
n(H2O)/mol |
0 |
1.20 |
0.60 |
t1 |
0.80 |
|
t2 |
|
0.20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在t1min内的平均速率为
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0.60molCO和1.20 molH2O,到达平衡时n(CO2)= 0.40mol
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向平衡体系中再通入0.20molH2O,与原平衡相比,达到新平衡时H2O转化率增大
D.温度升至800℃,上述反应平衡常数为0.64,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A(g)+B(g)2C(?)+D(g),此反应符合下列两个图像(其中φ代表物质的百分含量),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物质C不可能为气态 |
B.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
C.该反应,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 |
D.300℃下该反应到达平衡状态后,迅速充入He,平衡正向移动 |
可逆反应2A(g)B(g)(△H<0)从反应开始至建立平衡后改变某一外界条件(外界条件指的是温度、压强、浓度和催化剂)使平衡发生了移动至新的平衡,该过程中各物质的浓度(用c表示)随时间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试分析各图,指出导致平衡移动的因素和平衡移动的方向:
平衡移动的因素:①升高温度 ②降低温度 ③增大压强 ④减小压强
⑤减小生成物B的浓度 ⑥增加反应物的浓度
平衡移动的方向:①正反应方向移动 ②逆反应方向移动 ③不移动
序号 |
平衡移动的因素(填序号) |
平衡移动的方向(填序号) |
A |
|
|
B |
|
|
C |
|
|
D |
|
|
已知:2CH3OH(g)CH3OCH3(g)+H2O(g);ΔH=-25 kJ·mol-1,某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400。此温度下,在1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CH3OH,反应到某时刻测得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
CH3OH |
CH3OCH3 |
H2O |
c/(mol·L-1) |
0.8 |
1.24 |
1.24 |
A. 平衡后升高温度,平衡常数>400
B. 平衡时,c(CH3OCH3)=1.6 mol·L-1
C. 平衡时,反应混合物的总能量减少40 kJ
D. 平衡时,再加入与起始等量的CH3OH,达新平衡后CH3OH转化率增大
在一定的温度下, 向一密闭容器中放入 1 mol A 和 1 mol B, 发生下列反应:A(g) + B(g) C(g) + 2D(g),达到平衡状态时,C的含量为 m%,保持温度和体积不变,若按照下列配比在上述容器放入起始物质,达到平衡状态时C的含量仍然为m%的是
A.2mol A + 1mol B |
B.1mol C + 1mol D |
C.2mol C + 2mol D |
D.0.5mol A +0.5mol B +0.5mol C +1mol D |
相同温度下,体积均为0.25 L的两个恒容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
X2(g)+3Y2(g)2XY3(g) ΔH=-92.6 kJ·mol-1,实验测得反应在起始、达到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容器 编号 |
起始时各物质物质的量/mol |
达平衡时体系 能量的变化 |
||
X2 |
Y2 |
XY3 |
||
① |
1 |
3 |
0 |
放热46.3 kJ |
② |
0.8 |
2.4 |
0.4 |
Q(Q>0) |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容器①、②中反应平衡时XY3的平衡浓度相同
B.容器①、②中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百分含量相同
C.达平衡时,两个容器中XY3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2 mol·L-1
D.若容器①体积为0.20 L,则达平衡时放出的热量大于46.3 kJ
FeCl3与KSCN混合时存在下列平衡:Fe3++SCN﹣⇌[Fe( SCN)]2+.已知平衡时,物质的量浓度c[Fe( SCN)]2+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eCl3与KSCN反应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Fe3++SCN﹣⇌ [Fe( SCN)]2+△H>0 |
B.温度为T1、T2时,反应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则K1>K2 |
C.反应处于D点时,一定有V正>V逆 |
D.T2温度下,向B点溶液中加入FeCl3固体,平衡状态会从 B点变到A点 |
已知某可逆反应 mA(g)+ nB(g) pC(g),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图表示在 不同反应时间 t、温度 T 和压强 P 与反应物 B 在混合气体中的百分含量 B%的关系曲线,由曲线分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T1<T2、P1>P2、m+n>p,△H <0; |
B.T1>T2、P1<P2、m+n>p,△H >0; |
C.T1>T2、P1<P2、m+n<p,△H >0; |
D.T1<T2、P1>P2、m+n<p,△H <0;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