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某种植物生长状态一致的新鲜叶片,用打孔器打出若干圆片,圆片平均分成甲、乙、丙三组,每组各置于一个密闭装置内,并分别给予a、b、c三种不同强度的光照,其他条件一致.照光相同时间后,测得各装置内氧气的增加量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装置内增加的氧气来自于水 |
B.光照强度为a时,光合作用停止 |
C.丙组装置内的CO2含量照光后比照光前低 |
D.该图反映了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 |
某种蔬菜离体叶片在黑暗中不同温度条件下呼吸速率和乙烯产生量的变化如图所示,t1、t2表示10℃~30℃之间的两个不同温度。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与t1相比,t2时呼吸速率高峰出现时间推迟且峰值低,不利于叶片贮藏 |
B.与t2相比,t1时乙烯产生量高峰出现时间提前且峰值高,有利于叶片贮藏 |
C.t1、t2条件下呼吸速率的变化趋势相似,t1>t2,t1时不利于叶片贮藏 |
D.t1、t2条件下乙烯产生量的变化趋势相似,t1<t2,t1时不利于叶片贮 |
图中①代表新鲜菠菜叶的光合色素纸层析结果,则右图②所示结果最有可能来自于( )
A.水培的洋葱叶 | B.生长的柳树幼叶 |
C.培养的衣藻 | D.秋冬的银杏落叶 |
生态系统中,组成生物体的C、H、O、N等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利用。其中,碳元素从大气进入生物群落的主要途径是
A.动物的无氧呼吸 B.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C.动物的有氧呼吸 D.植物的光合作用
如图是新鲜绿叶的四种光合色素在滤纸上分离的情况,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提取色素时加入碳酸钙是为了防止色素被破坏 |
B.甲乙两种色素分别对应的是叶绿素b和叶绿素a |
C.四种色素都能溶解在层析液中,丁的溶解度最大 |
D.四种色素中,丙和丁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
光合作用暗反应需要的原料物质有
A.C6H12O6、[H]、ATP、C6 | B.[H]、CO2、ATP、C5 |
C.[H]、O2、ATP、C3 | D.C6H12O6、CO2、H2O、C3 |
在晴天中午,密闭的玻璃温室中栽培的玉米,即使温度及水分条件适宜,光合速率仍然较低,其主要原因是
A.O2浓度过低 | B.O2浓度过高 |
C.CO2浓度过低 | D.CO2浓度过高 |
1939年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用180分别标记H20和C02中的氧的实验证明了
A.光合作用制造了有机物 | B.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来自水 |
C.光合作用需要利用根系吸收的水分 | D.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来自大气 |
科学家研究小麦20℃时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得到如下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cd段位置不断上移 |
B.a点时叶肉细胞产生ATP的细胞器只有线粒体 |
C.其他条件适宜,当植物少量缺Mg时,b点将向右移动 |
D.外界条件均适宜,c点之后小麦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加可能与叶绿体中酶数量有关 |
科学家在研究光合作用时,做了一个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实验前,他向一个密闭容器的溶液中加进了ADP、磷酸盐、光合色素及有关的酶等(见图甲)。实验时,按图乙的限制条件(光照、CO2等)进行,并不断测定有机物的生成率。随着时间的推移,绘出了曲线图(见图乙)。下列对此有关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曲线AB段平坦,是因为无CO2,不进行暗反应,所以不能生成C6H12O6,这个阶段相当于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 |
B.出现BC段的原因是暗反应的进行与光有关,既有CO2,又有AB段产生的[H]和ATP,故有机物生成量较多 |
C.曲线CD段迅速下降的原因是[H]和ATP不足 |
D.这位科学家设计的这个图甲装置相当于植物的叶绿体 |
在广东,每年的三月份经常出现连续多天的阴雨天气,此时绿叶蔬菜生长缓慢。从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 ( )
A.O2没有及时被利用 | B.CO2供应不足 |
C.环境温度较低 | D.光照强度较弱 |
在进行“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时,不能让层析液没及滤液细线的原因是 ( )
A.滤纸条上几种色素会扩散不均匀而影响结果 |
B.滤纸条上滤液细线会变粗而使色素太分散 |
C.色素会溶解在层析液中而使结果不明显 |
D.滤纸条上的几种色素会混合起来 |
用大豆新鲜绿叶进行如下图装置的实验,置于充足的光照下,分析D处的气体成分,最可能发现( )
A.O2量多于B处 | B.O2量与B处相等 |
C.无CO2和O2 | D.CO2量多于B处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