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人口的不断增加,人类对食物品质的需求越来越严格,而且量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进而,育种方面的研究就越来越被人类重视。下列关于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单倍体育种与多倍体育种均要涉及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
B.植物杂交育种和动物杂交育种均能产生新物种 |
C.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的原理分别为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
D.单倍体育种可缩短育种年限,杂交育种可获得杂种优势的个体 |
科学兴趣小组偶然发现某植物雄株出现一突变体。为确定突变基因的显隐性及其位置,设计了杂交实验方案:利用该突变雄株与多株野生纯合雌株杂交,观察记录子代中表现突变性状的雄株在全部子代雄株中所占的比率(用Q表示),以及子代中表现突变性状的雌株在全部子代雌株中所占的比率(用P表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若突变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则Q和P值分别为1、0 |
B.若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Q和P值分别为0、1 |
C.若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为隐性,则Q和P值分别为1、1 |
D.若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Q和P值分别为1/2、1/2 |
下图表示以某种作物中的①和②两个品种分别培育出④⑤⑥三个新品种的过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I和II分别称为杂交和测交 |
B.III是花药离体培养 |
C.Ⅳ常用化学或物理的方法进行诱变处理 |
D.培育⑤所依据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
通过下列育种方法产生的后代,其染色体数一定发生变化的是
A.单倍体育种 | B.多倍体育种 |
C.杂交育种 | D.基因工程育种 |
基因型为dd的斑马鱼胚胎会发出红色荧光,带有G基因的胚胎能够发出绿色荧光。已知基因D位于17号染色体上,科学家利用转基因技术将斑马鱼的G基因整合到斑马鱼17号染色体上,未整合G基因的染色体的对应位点表示为g。下图是用个体M和N进行的杂交实验,据此推测不合理的是
A.将G基因整合到斑马鱼17号染色体上用到的工具酶有限制性内切酶和DNA连接酶 |
B.借鉴细菌或病毒侵染细胞的途径可将重组质粒导入斑马鱼的受精卵使其表达 |
C.将含斑马鱼G基因的染色体片段连接到斑马鱼17号染色体上属于基因重组 |
D.自然状态下的基因G与D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
同无性生殖相比,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具有更大的变异性,其根本原因是( )
A.基因突变频率高 |
B.产生新的基因组合机会多 |
C.产生许多新的基因 |
D.更易受环境影响而发生变异 |
下列关于生物变异说法,错误的是
A.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 |
B.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片段交换,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 |
C.染色体不分离或不能移向两极,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 |
D.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
甲磺酸乙酯(EMS)能使鸟嘌呤转变成7一乙基鸟嘌呤,后者不与胞嘧啶配对而与胸腺嘧啶配对。育种专家用适宜浓度的EMS溶液浸泡小麦种子,可以
A.使小麦的优良性状得以稳定遗传 |
B.导致DNA分子无法形成双螺旋结构 |
C.获得G—C转换成A—T的新DNA序列 |
D.获得嘌呤含量高于嘧啶含量的细胞核DNA |
下列大肠杆菌某基因的碱基序列变化中,对其所控制合成多肽的氨基酸序列影响最大的是(不考虑终止密码子)
A.第6位的C被替换为T |
B.第9位与第l0位之间插入1个T |
C.第l00、101、102位被替换为TTT |
D.第103至105位被替换为1个T |
一种果蝇的突变体在21℃的气温下,生存能力很差,但是,当气温上升到25.5℃时,突变体的生存能力大大提高,这说明( )
A.突变是不定向的 |
B.突变的有害或有利取决于环境条件 |
C.环境条件的改变对突变体都是有害的 |
D.突变是随机发生的 |
下列变异的原理一般认为属于基因重组的是( )
A.将四倍体植株与正常二倍体植株杂交,产生三倍体植株 |
B.血红蛋白氨基酸排列顺序发生改变,导致某些血红蛋白病 |
C.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下了一个既白化又色盲的儿子 |
D.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而引起变异 |
基因突变按发生部位可分为体细胞的突变a和生殖细胞的突变b两种。则:
A.均发生于有丝分裂的间期 |
B.a主要发生于有丝分裂的间期,b主要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
C.均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
D.a发生于有丝分裂间期,b发生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的间期 |
下列关于甲、乙、丙三个与DNA分子有关的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图②处的碱基对缺失导致基因突变,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可作用于①部位,解旋酶作用于③部位
B.若乙图中的模板链及其转录成的信使RNA共有2000个碱基,且A∶T∶G∶C=2∶1∶3∶3,则含碱基U有200个
C.丙图中所示的生理过程为转录和翻译,甲图中(A+C)/(T+G)比例表现DNA分子的特异性
D.形成丙图③的过程可发生在拟核中,小麦叶片细胞中能进行乙图所示生理过程的结构有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