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某种群在不同环境中的增长曲线,请回答:
(1)如果种群呈a曲线增长,说明种群处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环境中,称为_____________曲线增长。用达尔文进化观点分析,这是由于生物具有_____________的特性。
(2)如果种群呈b曲线增长,说明该种群处在_____________的环境中,称为_____________曲线增长,用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分析,图中阴影部分表示_______________。
某山区坡地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人们根据不同坡度,分别采取保护性耕作、经济林种植和封山育林对其进行了治理。
(1)陡坡在封山育林后若干年内,经历了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和灌木三个阶段,其典型物种的种群密度变化如图所示。调查植物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 。图中o→a,物种①密度上升,原因是在适宜条件下,物种①的出生率 死亡率;b→c,物种①逐渐消失,物种②密度逐渐降低到相对稳定,原因是物种②能耐受 ;c点后,在适宜气候条件下群落中最终占主导地位的植被类型将是 。
(2)该坡地经治理后,既扩大了植被覆盖面积、增加了对大气中 的固定,又提高了经济产出,初步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发展。
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对于不同种类的生物采用的方法存在着差异。
(1)植物——常用 。某同学采用此法对某种植物进行计数,下图是其中一个样方中该植物的分布情况(注:图中黑点表示该种植物),对该样方中该种植物进行计数时,应记录的结果是 。
(2)动物——常用 法。某同学在调查过程中,捕鸟30只,其中灰雀5只,标记后放回,再捕获30只鸟,其中有两只被标记的灰雀和6只没标记的灰雀,该区灰雀种群总个数为 ,和实际相比会偏 (大、小),理由是 。
(3)细菌——显微记数法。每单位面积上平均有50个细菌,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在液体中培养4 h后 稀释10倍,与以前相同的条件下再在显微镜下观察,这次观察到每单位面积上平均有 80 个细菌。则细菌细胞分裂的平均时间为 小时。
三裂叶豚草是传入我国的一种外来入侵植物。为减少其危害,可选取紫穗槐、沙棘等经济植物作为替代植物,建立豚草替代控制示范区。示范区建成后三裂叶豚草的数量明显减少,带来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如图为研究过程中绘制的三裂叶豚草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请回答:
(1)在建立示范区前,对三裂叶豚草种群数量影响最强烈的自然因素是 。在替代控制示范区内,由最初的豚草等草本植物阶段过渡到紫穗槐、沙棘等木本植物阶段,这种现象在生态学上称为 。
(2)若曲线Ⅱ表示替代控制示范区内的豚草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则bd段豚草种群增长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表明替代植物发挥明显生态效应的时间段是 段。
(3)若在示范区内替代植物遇到了虫害的袭击,图中α的角度将会 。
(4)若曲线Ⅱ表示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酿酒时,应将酵母菌的种群数量控制在 点(填“a”“b”“c”或“d”)所对应的数量时可获得最大效益。
科学家对某省大型湖泊内的A、B两个岛屿上的生物进行了研究,A、B岛屿的最高气温出现在夏季,最低气温出现在冬季。请回答相关问题:
(1)A岛屿上的香樟组成了 ,它们与B岛屿上的香樟存在 隔离。若要调查A岛屿上某种蚜虫的种群密度,采用的方法是 。
(2)科学家用捕鼠笼对B岛屿上的社鼠进行了标志重捕。进一步研究社鼠的性状发现,黑毛社鼠占90%,其中纯合子和杂合子所占比例为3:5,灰毛社鼠占10%,则黑毛基因频率为 (保持小数点后2位数)。
⑶在不同季节以社鼠进行标志重捕统计,所捕种群数量并记录性别比例,研究结果如图所示。
曲线表示种群数量,柱状表示某月性别比例。
推测:冬季不对社鼠进行重捕的主要原因是 。根据图中数据可以判断,从春季到夏季雄性个体的存活率要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雌性。假设从夏季到秋没有新个体出生,则雄性死亡的个体数比雌性死亡的个体数要 (填“多或少”)。
三峡水库蓄水库区支流回水区段富营养化和水华问题备受关注。某研究小组对库区大宁河回水区2012年5月~2013年5月间主要藻类的跟踪观测,得到如下图所示的结果。据图分析回答:
(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藻类属于水域生态系统中的 。不同藻类植物之间是 关系,它们在群落垂直方向上的分布具有 现象,这种现象与不同水域深度的 密切相关。
(2)该生态系统中.全年占主导地位的藻类是 ,图中 藻的细胞密度峰值出现在水温较低的1—3月间,属于比较耐低温的藻类。该区域的优势藻在一年中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这属于群落的 演替。
(3)蓝藻水华出现在2012年的 月之间,次年5月该区域又暴发了甲藻水华。该水域在春末夏初是水华高发期,主要的影响因素有 等。
某自然保护区沿沼泽至森林方向上依次分布有5种典型天然沼泽湿地,相应湿地的地下水位与地表距离、5种湿地不同层次的年有机碳储量测定结果如下图(表)所示。试回答:
有机碳储量 kg·m-2 |
沼泽类型 |
|||||
草丛沼泽 |
灌丛沼泽 |
毛赤杨沼泽 |
白桦沼泽 |
落叶松沼泽 |
||
湿地 的结 构层 次 |
乔木层 |
0 |
0 |
3.30 |
7.79 |
6.87 |
灌木层 |
0 |
1.27 |
0.11 |
0.08 |
0.24 |
|
草本层 |
0.33 |
0.14 |
0.05 |
0.03 |
0.03 |
|
凋落物层 |
0.15 |
0.18 |
0.34 |
0.43 |
0.35 |
|
土壤 |
38.28 |
33.06 |
29.03 |
19.2l |
23.73 |
|
地下水位与 地表的距离 |
(1)从草丛沼泽到落叶松沼泽,生物种类具有显著差异,这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____结构。影响这一分布差异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______________。
(2)测定植物群落的有机碳,常用的调查方法是______________。连续测定发现,白桦沼泽有机碳的含量逐年上升,这是群落______________的体现。
(3)与灌丛沼泽相比,毛赤杨沼泽的灌木层单位面积有机碳储量低,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土壤中有机碳的含量主要取决于动植物残骸量和_______________。
(4)下图是落叶松沼泽中碳元素的流动过程模型,请补充完整,并在箭头上标明碳元素的流动形式。
某野外调查小组在我国东部地区对东部群落进行深入调查,请分析回答:
(1)调查获得了树林中物种数与面积的关系图(如图1):该野外调查小组的研究方法叫做_____________。上图显示,调查该地区物种数的样方面积最好是_________________。
(2)图2东部群落在空间结构上具有___结构。影响群落中动物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___。
(3)图3是调查小组同学从当地主管部门获得的某物种种群数量的变化图,据此分析该种群在30年中种群数量最少开始于第 年,第20~30间种群的增长率为________。
(4)调查小组对一块荒地的几种植物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连续五年的调查,调查的结果如下表所示(单位:株/m2)。
年份 植物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A |
10.O |
9.2 |
8 |
6.8 |
5.5 |
B |
3.0 |
2.1 |
1.1 |
0.3 |
O.1 |
C |
0.3 |
0.6 |
1.1 |
1.5 |
2.3 |
D |
3.0 |
2.0 |
0.4 |
0 |
O |
如果4种植物中有一种属于入侵物种,则该入侵物种可能是C;入侵物种往往会对本土物种环境造成危害,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种群和群落的相关问题:
(1)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 ,预测某一种群数量的未来发展趋势的主要因素是该种群的 。若往稻田生态系统中同时引入相同数量的两种食草昆虫甲和乙(二者均可适应该地环境)下图中曲线表示甲的种群数量变化情况,试在图中画出乙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2)下图表示某种群数量变化可能的四种情况(“J”型、Ⅰ、Ⅱ、Ⅲ),其中a点表示外界因素的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若某种群数量变化呈现图中“J”型曲线,其种群增长率 。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因环境阻力而减少的个体数,这种变化可引起种群的 发生改变,从而可导致生物进化。
|
②若某种群为长江流域生态系统中的野生扬子鳄,当种群数量在a点后的变化曲线为Ⅲ、且种群数量为K2时,对野生扬子鳄种群最有效的保护措施是 。
③若某种群为东亚飞蝗,应控制其种群数量为 (K1、K2、0),以有利于维持该地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干旱能抑制造成蝗虫患病的一种丝状菌的生长,若a点变化为干旱,则a点后东亚飞蝗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可能为 。请回答关于群落演替的问题:
(1)在光裸的岩石上开始的演替和从森林被全部砍伐的地方开始的演替中,哪个属于初生演替,哪个属于次生演替?
(2)一般来说,若要演替到相对稳定的森林阶段,上述两个演替中次生演替所需的时间短,分析其主要原因。
(3)据调查,近5万年以来,某地区由于气候越来越干燥,森林逐渐被灌丛取代,这也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演替类型。近50年来,由于人类过度开垦,导致局部灌丛出现了荒漠化,该现象表明:与该地区具有的自然演替相比,人类的开垦活动使得该地区群落的演替速度(填"未发生改变"、"变慢"或"变快"),演替的方向(填"发生改变"或"未发生改变")
将某稻田等分为互不干扰的若干小区,均种上水稻苗(28株/)和3种杂草(均为1株/),随机向不同小区引入不同密度的富寿螺(取食水生植物)。一段时间后,测得各物种日均密度增长率如下图所示。
(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用样方法调查水花生种群密度时,常用的取样方法有。
(2)稻田生态系统中的富寿螺属于,它和鸭舌草之间构成关系。
(3)实验期间,中密度处理小区富寿螺种群的出生率死亡率,高密度处理小区的水花生种群数量呈型增长。
(4)若实验结束后停止人工管理,低密度处理的小区将经历演替,时间足够长,最可能演替为以为主的水生植物群落。
(5)若实验结束后除去富寿螺和杂草,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将降低。
现有两个密闭、透明的生态瓶,其生物组成和光照条件见下表。一段时间后,发现瓶的生态系统较B瓶稳定。
生态瓶编号 |
光照 |
含微生物的泥沙 |
浮游藻类 |
水草 |
浮游动物 |
A |
+ |
+ |
+ |
+ |
+ |
B |
- |
+ |
+ |
+ |
+ |
注"+"表示有,"-"表示有。
请回答:
(1)瓶中微生物、浮游藻类、水草和浮游动物共同组成了一个,浮游藻类和水草的种间关系为。
(2)一段时间后,瓶中浮游藻类种群密度,原因是;浮游动物的种群密度,原因是。
(3)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作用是。
实施西部大开发,要切实搞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大力植树种草,治理水土流失,防治沙漠化等。
(1)西部大开发过程中,“退耕还林、还草”的目的是处理好 同 、 、 的关系,走 的道路。
(2)根据群落演替的原理分析,如果草原的载畜量过大,将会造成牧草的 ,引起 的减少,甚至消耗殆尽, 就会取而代之。由此可以看出,人类的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 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下图①~④分别为A.地衣中的藻类和真菌、B.大小两种草履虫、C.狐与兔、D.细菌与噬菌体四组生物的种间关系示意图(纵轴表示个体数,横轴表示时间)。请据图回答问题。
(1)判断A~D四组生物的对应曲线。
A. ;B. ;C. ;D. 。
(2)②中出现的现象是由于 。
(3)④与②相比,结果不同是因为 。
(4)若四种种间关系中的b死亡,对a有利的曲线是 。
(5)若狐死亡,则兔的发展趋势是 。
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选用了两种形态和习性上很接近的原生动物进行以下实验,各取10只原生动物A和B,以同一种杆菌为饲料,分别放在相同容积的容器中单独培养,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情况如下表。
天数/天 动物/只 |
2 |
4 |
6 |
8 |
10 |
12 |
14 |
16 |
A |
15 |
60 |
80 |
81 |
80 |
82 |
81 |
80 |
B |
12 |
35 |
50 |
60 |
61 |
62 |
60 |
62 |
请分析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原生动物A单独培养6天后,种群数量趋于稳定,生态学上称此数量为 。
(2)由实验数据可以看出,单独培养时,A、B种群增长都属于 型增长。
(3)如果将原生动物A和B放在同一个容器中混合培养,假如有一个种群全部消亡了,那么能够生存下来的种群最可能是 ,判断的理由是 。但达到稳定状态时,种群数量比单独培养时要 。
(4)有人提出一种观点:混合培养时,生存下来的生物产生了杀死另一种生物的物质。请你设计一个实验,以证明其观点是否正确,你的实验思路是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