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生物实验原理、方法或结果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活动中,需保持细胞的活体状态 |
B.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吸取培养液制临时装片前要将试管静置后才能取样 |
C.观察DNA和RNA的分布实验中HCl的的作用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和使染色体分解 |
D.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时,加少量CaCO3是为防止研磨时叶绿素被破坏 |
甲地因森林火灾使原有植被消失,乙地因火山喷发被火山岩全部覆盖,之后两地均发生了群落演替。关于甲.乙两地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A.若没有外力干扰,甲地可重现森林 |
B.甲地和乙地发生的演替类型相同 |
C.地衣会比苔藓更早地出现在乙地火山岩上 |
D.甲.乙两地随着时间延长生物多样性逐渐增多 |
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一组是( )
①生活在人大肠内的所有细菌 ②长江中的全部生物
③肺炎患者肺部的肺炎双球菌 ④一根枯木及枯木上所有生物
A.① ② ④ | B.② ③ ④ | C.③ ① ④ | D.③ ② ④ |
下列叙述与下图所示模型不相符的是( )
A.若x表示种群数量,则①可以代表出生率或迁入率 |
B.若x表示捕食链中第二营养级的总能量,则②代表第一营养级的总能量 |
C.若x表示大气中的碳元素,则②可能代表光合作用 |
D.若x表示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则①可能代表物种丰富度 |
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实验中洒精是无关变量 |
B.用样方法调查某种植物的丰富度应该随机取样 |
C.对照实验中自变量和因变量只能是单一的 |
D.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可被健那绿染液染成蓝绿色 |
下列关于生物群落结构及群落演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物群落中植物的垂直分层与光照强度有关 |
B.光照强度、地形、土壤湿度等是水平方向上分布着不同生物类群的原因 |
C.毁林开荒、围湖造田可以改变群落结构但不会导致生物群落发生演替 |
D.自然条件下,群落演替一般是朝着物种多样化、群落结构复杂化、生态功能完善化的方向发展 |
种群数量的数学模型建立的一般步骤是( )
A.观察并提出问题→提出合理假设→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表达事物的性质→进一步实验或观察,检验或修正模型 |
B.观察并提出问题→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表达事物的性质→提出合理假设→进一步实验或观察,检验或修正模型 |
C.观察并提出问题→提出合理假设→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表达事物的性质 |
D.提出合理假设→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表达事物的性质→进一步实验或观察,检验或修正模型 |
下图表示种群特征之间的关系,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种群密度完全能反映③的变化趋势 |
B.种群数量还受自然气候等因素的影响 |
C.研究城市人口的变迁,迁入率和迁出率是不可忽视的 |
D.①②③④依次为年龄组成、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种群数量、性别比例 |
下图表示某种处于平衡状态的生物种群因某些外界环境变化导致种群中生物个体数量改变时的四种情形,下列有关产生这些变化原因的分析,最合理的是( )
A.若图①所示为草原生态系统中某种群,则a点后的变化原因可能是过度放牧 |
B.若图②所示为某发酵罐中菌种数量,则b点肯定增加了营养供应 |
C.图③中c点后发生的变化表明生态系统崩溃 |
D.图④表示海洋生态系统中的某种鱼,d点表明捕捞过度 |
某生态园的面积为40hm2,研究小组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仓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120只作标记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200只,其中发现6只带有标记。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农场仓鼠的种群密度约为4000只/hm2 |
B.仓鼠在捕捉一次后更难捕捉,导致统计的种群密度比实际密度大 |
C.此种方法可以调查该地的物种丰富度 |
D.生态园防治鼠害可以提高生产者到其他生物的能量传递效率 |
在无人为因素的干扰下,群落演替的总趋势一般为( )
A.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群落稳定性的提高 |
B.物种多样性的减少和群落稳定性的降低 |
C.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群落稳定性的降低 |
D.物种多样性的减少和群落稳定性的提高 |
下列关于出生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若某一种群年初时个体数为100,年末时为110,其中新生个体数为20,死亡个体数为10,则该种群的年出生率为10% |
B.若某动物的婚配制为一雌一雄,生殖期个体的雌雄比例越接近1:1,则出生率越高 |
C.若通过调控环境条件,使某动物的性成熟推迟,则出生率会更高 |
D.若比较三种年龄组成类型的种群,则稳定型的出生率最高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