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染色体中缺失一个基因属于基因突变 |
B.染色体变异可以用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 |
C.产前诊断可预防所有遗传病患儿的出生 |
D.秋水仙素作用机理是促进染色单体分离使染色体倍增 |
下列有关变异和进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产生了生殖隔离,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
B.种群中控制某性状的全部等位基因称为种群的基因库 |
C.具有生殖隔离的两个物种未必存在地理隔离 |
D.生物变异的有利性是相对的,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
某二倍体植物的花色受独立遗传且完全显性的三对基因(用Dd、Ii、Rr表示)控制。研究发现,体细胞中r基因数多于R时,R基因的表达减弱而形成粉红花突变体。基因控制花色色素合成的途径、粉红花突变体体细胞中基因与染色体的组成(其它基因数量与染色体均正常)如图所示。
(1)正常情况下,甲图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种,甲图体现了基因对性状控制的方式是 。某正常红花植株自交后代出现了两种表现型,其比例为_________。
(2)突变体①、②、③的花色相同,突变体③发生的染色体变异类型为 。对R与r基因的mRNA进行研究,发现其末端序列存在差异,如下图所示。
二者编码的氨基酸在数量上相差_____个(起始密码子位置相同,UAA、UAG与UGA为终止密码子),其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 ___。
(3)为了确定iiDdRrr植株属于图乙中的哪一种突变体,某小组进行了以下实验:(假设实验过程中不存在突变与染色体互换,各型配子活力相同,无致死现象)
实验步骤:让该突变体与基因型为iiDDrr的植株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表现型与比例。
结果预测:Ⅰ.若子代中红:粉红:白=____________,则其为突变体①;
Ⅱ.若子代中红:粉红:白=____________,则其为突变体②;
Ⅲ.若子代中红:粉红:白=____________,则其为突变体③。
对缺少优良性状的某植物,不宜采取的育种方法是
A.单倍体育种 | B.诱变育种 | C.基因工程育种 | D.杂交育种 |
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动物细胞,在完成一次细胞分裂后产生的子细胞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细胞为极体细胞,图乙细胞为初级卵母细胞 |
B.甲、乙两图中各有2对同源染色体、2个染色体组 |
C.图甲细胞的变异来自基因突变,图乙细胞会发生染色体变异 |
D.甲、乙两细胞分裂完成后可产生4种不同基因型的生殖细胞 |
玉米非糯性基因(A)对糯性基因(a)是显性,植株紫色基因(B) 对植株绿色基因(b)是显性,这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第9号和第6号染色体上。玉 米非糯性籽粒及花粉遇碘液变蓝色,糯性籽粒及花粉遇碘液变棕色。现有非糯性紫株、 非糯性绿株和糯性紫株三个纯种品系供实验选择。请回答:
(1)若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则两亲本基因型为___ ___并且在花期进行套袋和人工授粉等操作。如果筛选糯性绿株品系需在第______年选择糯性籽粒留种,下一年选择___ ___自交留种即可。
(2)当用X射线照射亲本中非糯性紫株玉米花粉并授于非糯性绿株的个体上,发现在F1代734株中有2株为绿色。经细胞学的检查表明,这是由于第6号染色体载有紫色基因(B)区段缺失导致的。已知第6号染色体区段缺失的雌、雄配子可育,而缺失纯合体(两条同源染色体均缺失相同片段)致死。
①若在幼嫩花药中观察上图染色体现象,应选择处于____ __分裂的______期细胞。
②在做细胞学的检査之前,有人认为F1代出现绿株的原因是:经X射线照射的少数花粉中紫色基因(B)突变为绿色基因(b),导致F1代绿苗产生。某同学设计了以下杂交实验,探究X射线照射花粉产生的变异类型。
实验步骤:
第一步:选F1代绿色植株与亲本中的___ ___杂交,得到种子(F2代);
第二步:F2代植株的自交,得到种子(F3代);
第三步:观察并记录F3代植株颜色及比例。
结果预测及结论:
若F3代植株的紫色 : 绿色为3:1,说明花粉中紫色基因(B)突变为绿色基因(b),没有发生第6染色体载有紫色基因(B)的区段缺失。
若F3代植株的紫色 : 绿色为_____ _说明花粉中第6染色体载有紫色基因(B)的区段缺失。
下列与同源染色体联会无直接关系的是
A.三倍体西瓜植株一般不能形成正常种子
B.基因型为Aa的植株自交,后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
C.马和驴杂交的后代骡一般不可育
D一对正常夫妇生了一个患猫叫综合征的孩子
某科技活动小组将二倍体番茄植株的花粉按下图所示的程序进行实验。
请根据图中所示实验,分析下列哪一项叙述是错误的( )
A.在花粉形成的过程中,发生了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
B.花粉通过组织培养形成的植株A为单倍体,其特点之一是具有不育性 |
C.秋水仙素的作用原理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
D.在花粉形成的过程中一定会发生基因突变,从而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 |
下列有关遗传变异的四种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克里克提出的中心法则包含了遗传信息传递的一般途径 |
B.高茎豌豆(Dd)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数量比例为1∶1 |
C.马和驴杂交生出的后代骡子是二倍体,不具备繁育能力 |
D.基因突变是基因结构的改变,而生物的性状不一定改变 |
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摩尔根在证实“基因在染色体上”的过程中,运用了类比推理的方法 |
B.在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转化的实质是发生了染色体变异 |
C.恩格尔曼的水绵实验中,好氧细菌的作用是检测细胞产生氧气的部位 |
D.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时,可选一个细胞持续观察它的整个分裂过程 |
下列有关实验探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温度和PH值是自变量 |
B.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的作用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并与DNA结合促进DNA水解 |
C.将重铬酸钾溶解在体积分数为95%的浓硫酸溶液中,配制成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来鉴定呼吸作用中产生的CO2 |
D.盐酸在“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和“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的作用相同 |
以下是科学家采用不同方法培育良种牛的过程,a~h为操作过程,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试管牛技术的操作流程是_________(填字母),属于 生殖。
(2)图中用激素处理良种奶牛过程用到的激素是________________,其目的是获得更多的卵母细胞,排卵指 (填“卵子从卵泡中”或“卵泡从卵巢中”)排出。
(3)若a表示体内受精,则在此过程中防止多精入卵受精的两道屏障分别为 和 。
(4)图中数字标号代表的结构名称是①_________,③___________。将③处的细胞分离可在饲养层细胞上进行培养,饲养层细胞的作用是 。
(5)d操作的名称是____________,受体母牛必须和供体牛属于同一物种。移植后的胚胎能在受体子宫中存活的生理基础是______________。
(6)若要获得遗传物质完全相同的两个新个体,可对发育到 阶段的早期胚胎进行________处理,再植入到受体内。若要对早期胚胎进行长期保存,应将其置于___________条件下。在对囊胚阶段的胚胎进行分割时,应注意 。
某高等生物体细胞内的染色体数是8条,若染色体中的DNA全部用3H标记,将该体细胞放入普通的培养液中连续培养两代,在第二次有丝分裂中期,每个细胞中被标记的染色体数为
A.2条 | B.4条 | C.8条 | D.16条 |
下图表示某种生物的部分染色体发生了两种变异的示意图,图中①和②,③和④互为同源染色体,则图a、图b所示的变异
A.均为染色体结构变异 |
B.基因的数目和排列顺序均发生改变 |
C.均使生物的性状发生改变 |
D.均可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