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表示的是生态系统中的氮循环示意图。
(1)大气中的氮主要通过① 进入生物群落,其次通过高能固氮和工业固氮。若要从土壤表层中分离出圆褐固氮菌,对培养基的要求是 。这类培养基从用途上分,属于 培养基。
(2)实现图中③过程的生物,是否属于固氮微生物? ;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硝酸盐主要以 方式进入细胞内部。
(3)人体每天从食物蛋白质中获得的氨基酸属于 。
(4)人们正致力于转基因固氮植物的研究,检验是否已成功地将根瘤菌的固氮基因转移到了水稻细胞中,培养出转基因固氮水稻的标志是 。
现有两种固体培养基,已知其配制时所加的成分如下表:
|
甲培养基 |
乙培养基 |
成分 |
含量 |
含量 |
KHSO4 |
0.02% |
0.02% |
MgSO4·7H2O |
0.02% |
0.02% |
NaCl |
0.02% |
0.02% |
CaSO4·2H2O |
0.01% |
0.01% |
CaCO3 |
0.5% |
0.5% |
葡萄糖 |
0.5% |
- |
纯淀粉 |
2% |
- |
用这两种培养基分别分离土壤中的两种微生物,你认为它们适于分离 ( )
A.甲培养基适于分离自养型自生固氮菌;乙培养基适于分离异养型自生固氮菌 |
B.甲培养基适于分离酵母菌;乙培养基适于分离真菌 |
C.甲培养基适于分离异养型自生固氮菌;乙培养基适于分离自养型自生固氮菌 |
D.甲培养基适于分离异养型共生细菌;乙培养基适于分离异养型共生固氮菌 |
下列关于固氮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一种根瘤菌能侵入所有种类的豆科植物 |
B.豆科植物与其根瘤内的根瘤菌互利共生 |
C.土壤中的根瘤菌不能固氮 |
D.具有根瘤的豆科植物能以氮气为氮源 |
在氮循环过程中,对下列生物所起作用的正确表述是( )
A.植物能直接利用大气中的氮 |
B.生物固氮能将N2转化为NH3或硝酸盐 |
C.根瘤菌能够为植物体提供氮素 |
D.硝化细菌促进硝酸盐转化为氮气 |
下列有关根瘤菌及其生物固氮方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制备根瘤菌DNA时需用纤维素酶处理细胞壁 |
B.根瘤菌的固氮基因编码区含有内含子和外显子 |
C.大豆种子用其破碎的根瘤拌种,不能提高固氮量 |
D.根瘤菌固氮量与其侵入植物的生长状况有关 |
扦插枝条时,在枝条基部的切口处涂上某种细菌的浸出液,枝条容易生根。这种细菌是( )
A.根瘤菌 | B.圆褐固氮菌 | C.硝化细菌 | D.乳酸菌 |
大气中的N2,经过固氮作用形成的化合物中,哪一组化合物被植物吸收后直接可用于蛋白质的合成 ( )
A.NH3和NO3— | B.NH4+和NO2— | C.NH4—和NH | D.NO3—和NO2— |
下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和氮循环的一部分,A、B、C三类微生物参与其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类细菌是自养需氧型,B类细菌是异养厌氧型
B.C类微生物只能是异养厌氧型的,否则只能得到氮氧化物
C.进行C过程的微生物,有的是自生的,有的是共生的,分别作为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
D.A和C的活动可增加土壤肥力,而B的活动导致土壤氮素丧失
下面对氮循环的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
A.生物固氮过程就是通过固氮微生物,把大气中的氮气转化为硝酸盐 |
B.动物产生的尿素通过转化可被植物吸收利用 |
C.氮素一旦进入生物体内就不会再形成氮气 |
D.生物体内的氮的来源,主要是由于闪电的固氮作用 |
与括号内的几种微生物(①酵母菌.②乳酸菌.③硝化细菌.④蓝藻.⑤禽流感病毒)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①②③是分解者,④是生产者 |
B.从同化作用类型看,②是厌氧型,③④是需氧型 |
C.从异化作用类型看,①②异养型,③④是自养型 |
D.从结构和成分看,①具有成形的细胞核,⑤的遗传物质中不含胸腺嘧 |
下列有关根瘤菌及其生物固氮方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制备根瘤菌DNA时需用纤维素酶处理细胞壁 |
B.根瘤菌的固氮基因编码区含有内含子和外显子 |
C.对豆科作物进行根瘤菌拌种,不能提高固氮量 |
D.根瘤菌固氮量与其侵入植物的生长状况有关 |
有关氮循环中微生物代谢类型、相关生理过程及生态地位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序号 |
生 物 |
代谢类型 |
生理过程 |
生态成分 |
A |
根瘤菌 |
异养需氧 |
N 2→NH 3 |
消费者 |
B |
硝化细菌 |
自养需氧 |
NH3→NO3--- |
分解者 |
C |
圆褐固氮菌 |
自养需氧 |
N 2→NH 3 |
生产者 |
D |
反硝化细菌 |
异养厌氧 |
NO 3 --→NH 3 |
分解者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