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表示某种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氧浓度下0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的变化,请据图回答:
(1)外界氧浓度为5%以下时,该器官的呼吸作用方式是 ,你作出这种判断的理由是 。
(2)外界氧浓度为5%~15%时,该器官的呼吸作用方式是 ,你作出这种判断的理由是 。
(3)该器官C02的释放与O2的吸收两条曲线在B点相交后重合为一条曲线,这表明此时该器官的呼吸作用方式是 ,你作出这种判断的理由是 .
(4)当外界氧浓度为10%时,该器官CO2释放量的相对值为0.6,而02吸收量的相对值为0.4.此时,无氧呼吸的CO2释放量相当于有氧呼吸的 ;消耗葡萄糖的相对值相当于有氧呼吸的 倍.
(5)为了有利于贮藏蔬菜和水果,贮藏室内的氧气应调节到图中的哪一点所对应的浓度? ;除氧气外,储存蔬菜和水果还应该注意的措施是 .
下列各曲线所代表的生物学含义及描述正确的是
A.甲图表示人的肌细胞中ATP生成速率与氧气浓度的关系 |
B.乙图所示物质运输速率不受呼吸酶抑制剂的影响 |
C.丙图表示酵母菌呼吸时氧气浓度与CO2产生量的关系,a点时产生ATP最多 |
D.丁图表示小鼠的离体细胞内酶活性与温度的关系 |
由美国生物学家马古利斯(LynnMargulis)于1970年出版的《真核细胞的起源----共生起源假说》书中正式提出。她认为,被原始真核生物吞噬的蓝藻有些未被消化,反而能依靠原始真核生物的“生活废物”制造营养物质,逐渐进化为叶绿体。
(1)图中原始真核生物与被吞噬的蓝藻之间的种间关系为 ,是因为被吞噬而未被消化的蓝藻为原始真核生物的线粒体提供了 ,而原始真核生物可以为被吞噬的蓝藻提供“生活废物”,进行光合作用。
(2)原始真核生物吞噬某些生物具有选择性是与其细胞膜上的 (物质)有关 ,吞噬的方式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___________。
(3)马古利斯认为线粒体也是由真核生物吞噬某种细菌逐渐形成,试推测该种细菌的呼吸作用类型是 。
下列各项的结果中,不可能出现3:1 比值的是( )
A.15N标记的DNA在14N培养液中复制三次,子代中不含15N与含15N的DNA数量之比 |
B.黄色圆粒豌豆(YyRr)与黄色圆粒豌豆(YyRR)杂交子代的性状分离之比 |
C.酵母菌需氧呼吸与厌氧呼吸消耗相同葡萄糖时吸入的O2与产生的CO2总量之比 |
D.动物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的极体与卵细胞的数目之比 |
选取某植物幼苗进行了无土栽培实验,右下图为该幼苗的光合速率、呼吸速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图,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1)A点时叶肉细胞中O2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___。研究者用含18O2的葡萄糖追踪根细胞有氧呼吸中的氧原子,其转移途径是___________。
(2)图中____________点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两倍。
(3)研究者分别用12%的氧气和22%的氧气对两组幼苗的根系进行持续供氧。一段时间后,测得用12%的氧气处理植株的干重显著低于另一组,原因是____________。
(4)为了探究不同条件对植物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影响,用8株各有20片叶片、大小长势相似的某盆栽植株,分别放在密闭的玻璃容器中,在不同条件下利用传感器定时测定密闭容器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实验结果统计如下表:
编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温度(℃) |
10 |
10 |
20 |
20 |
30 |
30 |
40 |
40 |
光照强度(lx) |
1000 |
0 |
1000 |
0 |
1000 |
0 |
1000 |
0 |
12小时后CO2变化量(g) |
-0.5 |
+0.1 |
-1.5 |
+0.4 |
-3.0 |
+1.0 |
-3.1 |
+0.8 |
(注:“+”表示环境中二氧化碳增加;“一”表示环境中二氧化碳减少)
①用编号为2、4、6、8的装置可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实验组合,该实验组合的目的是探究___________。由表可知,植物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最强的分别是第_____ _编号组实验。
②在编号为1的装置中,叶肉细胞叶绿体中ATP的移动方向是___ ________。
③现有一株某植物的叶黄素缺失突变体,将其叶片进行了红光照射光吸收测定,与正常叶片相比,实验结果是光吸收差异 (“不”或“非常”)显著。
选取某植物幼苗进行无土栽培实验,下图为该幼苗的光合速率、呼吸速率随温度变化曲线图。请据图回答:
(1)温度在0~5℃之间,该植物幼苗细胞进行呼吸作用的场所是__________。
(2)假设上述实验在缺Mg的条件下进行,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图中的A点会向__________(左、右)移动。
(3)温室栽培该植物,为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应控制的最低温度为__________℃。
(4)限制AB段CO2吸收速率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图中__________点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两倍。
(5)为了探究不同条件对植物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影响,用8株各有20片叶片、大小长势相似的某盆栽植株,分别放在密闭的玻璃容器中,在不同条件下利用传感器定时测定密闭容器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实验结果统计如下表:
编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温度(℃) |
10 |
10 |
20 |
20 |
30 |
30 |
40 |
40 |
光照强度(Lx) |
1000 |
0 |
1000 |
0 |
1000 |
0 |
1000 |
0 |
12小时后CO2量(g) |
-0.5 |
+0.1 |
-1.5 |
+0.4 |
-3.0 |
+1.0 |
-3.1 |
+0.8 |
(注:“+”表示环境中二氧化碳增加;“-”表示环境中二氧化碳减少)
①用编号为__________的装置可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实验组合,该实验组合的目的是探究温度对植物呼吸作用速率的影响。欲探究其细胞呼吸的最适温度,实验设计思路是__________。
②由表可知,植物光合最强的是第__________编号组实验。
③现有一株某植物的叶黄素突变体,将其叶片进行了红光照射光吸收测定,与正常叶片相比,实验结果是光吸收差异__________(“不”或“非常”)显著。
如图所示各曲线所代表的生物学含义及描述正确的是
A.丁图表示小鼠体内酶活性与外界环境温度的关系 |
B.丙图表示酵母菌呼吸时氧气浓度与CO2产生量的关系,a点时产生ATP最多 |
C.乙图所示物质运输速率不受呼吸酶抑制剂的影响 |
D.甲图表示人的成熟红细胞中ATP生成速率与氧气浓度的关系 |
某学习小组为了探究氧气对酵母菌发酵的影响,特设计了甲乙两组实验,甲组中保留一定量的氧 气,乙组中没有氧气.底物均为葡萄糖,其余条件相同且适宜。实验过程中每小时测定一次两组中氧气和酒精的物质的量,记录数据并绘成右图。据此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是 ( )
A.在实验结束时甲、乙两发酵罐中产生的二氧化碳量之比为6:5 |
B.甲、乙两发酵罐分别在第5小时和第6小时无氧呼吸速率最快 |
C.统计甲发酵罐中酵母菌数量应采用标志重捕法 |
D.该实验证明向葡萄糖溶液中通人一定量的氧气可以提高酒精的产量 |
图甲表示在光照充足、CO2浓度适宜的条件下,温度对某植物真正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的影响。其中实线表示真正光合作用速率,虚线表示呼吸作用速率。图乙为该植物在适宜条件下,光合作用速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由图甲可知,与 作用有关的酶对高温更为敏感。
(2)乙图中用 表示植物的净光合作用速率。
(3)当环境温度为40℃时,该植物的有机物净积累量为 mg/h。理论上预计,在温度为 条件下,植物生长状况达到最佳,已知乙图是在此温度条件下绘制而成的曲线,理论上分析,如果温度改变为45℃,图中b点将向 移。
(4)乙图曲线中,当光照强度为0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 。
图甲表示某豆科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CO2释放和O2吸收速率的变化趋势,图乙表示该豆科植物初夏某天在遮光50%条件下,温度、光照强度、其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气孔张开的程度)的日变化趋势,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甲中在12-24h期间,呼吸速率逐渐增强,在此期间呼吸作用的主要方式是______呼吸,从第12h到胚根长出期间,萌发种子的干物质总量会______(增加、减少、不变),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胚根长出后,萌发种子的有氧呼吸速率明显升髙,若此时线粒体受损,则会直接影响有氧呼吸的______阶段。
(2)图乙中8:00到12:00,气温升髙,光照强度增强,呼吸作用______,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差值______,从而使净光合速率降低。18:00时叶肉细胞内产生ATP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
(3)实验过程中,若去除遮光物,短时间内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C3化合物含量____________。
植物在冬季来临过程中,随着气温的逐渐降低,体内发生了一系列适应低温的生理生化变化,抗寒力逐渐增强.下图为冬小麦在不同时期含水量和呼吸速率变化关系图.据图推断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A.冬季来临过程中,自由水明显减少是呼吸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
B.结合水与自由水含量的比值,与植物的抗寒性呈现明显的正相关 |
C.随着气温和土壤温度的下降,根系的吸水量减少,组织的含水量下降 |
D.随温度的缓慢降低,植物的呼吸作用逐渐减弱,有利于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
某科研所为提高蔬菜产量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
(1)在图(一)中,若呼吸底物为葡萄糖,氧气的吸收量为a,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共同释放的CO2总量为b,当O2浓度在 (填字母)范围内时,则a=b。细胞含水量与呼吸强度密切相关:一方面水是有氧呼吸第 阶段的原料;二是因为细胞内 水的含量影响呼吸强度。
(2)图(二)为甲、乙两种蔬菜在最适宜温度下的光合速率变化曲线。甲与乙比较,G点时细胞呼吸强度较高的是 。H点时影响乙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F点时,甲叶肉细胞中消耗ADP的场所有 。
如图中,图1表示萌发的小麦种子中可能发生的相关生理过程,A~E表示物质,①~④表示过程.图2的实验装置用来探究消毒过的小麦种子在萌发过程中的细胞呼吸方式(假定:葡萄糖为种子细胞呼吸过程中的唯一底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1中,产生物质B的过程②和④的酶分别存在于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 |
B.图1中,物质C是[H],物质E是酒精 |
C.若实验后,图2乙装置的墨滴左移,甲装置的墨滴右移,则小麦种子萌发的过程中进行的细胞呼吸方式是有氧呼吸 |
D.为校正装置甲、乙中因物理因素引起的气体体积变化,还应设置对照装置,将甲、乙两装置中萌发的小麦种子换成等量的煮沸杀死的小麦种子 |
如图为植物体内的一系列代谢的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要获取叶绿体,先要破碎叶肉细胞,再用 法分离。在甲图的叶绿体中,ADP的转移方向是_____________;与乳酸菌的发酵相比,图中呼吸过程中特有的步骤是________(填数字)。
(2)在乙图中,若a图所示为阴生植物曲线,则阳生植物曲线与其相比,C点应________移(左、右);由b图可知,30℃时植物能否显示生长现象?________。
(3)从b图可以看出,用玻璃大棚种植蔬菜,应选择温度为________左右,并且要选择________色的玻璃。
(4)在甲图中的Ⅱ和________(Ⅰ、Ⅲ、Ⅳ、Ⅴ、Ⅵ)属于同一种物质。在a图的B点时,植物体中,甲图中Ⅲ和Ⅵ的质量关系是Ⅲ________Ⅵ(>、=、<)。
如图1表示在最适条件下测得的某植物光照强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图2表示该植物叶肉细胞中两种细胞器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生理状态.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影响c点左右移动的主要外界因素是___________;适当提高外界温度,图中d点将向___________移动。
(2)由图1可知,光照条件下,光照强度大于___________klx时植物才会表现出生长现象.在相同温度下,将该植物的叶片置于8klx光照下9小时,然后移到黑暗处15小时,则该24小时内每100cm2叶片的光合作用所消耗的CO2的量为___________mg。
(3)图2中细胞器①利用CO2的场所和细胞器②产生CO2的场所分别是___________;对该植物来说,图1中四种不同光照强度(a、b、c、d对应光照强度)对应图2中的状态依次是___________。
(4)研究者进行了不同温度和光照强度组合处理对葡萄叶片光合速率、气孔开度及细胞间CO2浓度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3所示。
①在两种光强度下,随温度升高,叶片光合速率均___________;从甲、乙两图分析,原因可能是:随温度升高,___________,使叶片吸收的CO2减少。
②据丙图可知,适宜光强/40℃、强光/37℃及强光/40℃进行组合处理,推测这些条件下叶片光合速率___________ (填上升/不变/下降)。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