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马铃薯块茎捣碎后的提取液中不能检测出蛋白质 |
B.噬菌体侵染细菌试验中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 |
C.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实验中,用澄清的石灰水可准确判断其呼吸方式 |
D.用取样器取样法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可以用目测估计法统计各种群的数量 |
将生长状况相同的某种植物的叶片分成4等份,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h,再光照1h(光照强度相同),测其重要变化,得到如下的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组别 |
一 |
二 |
三 |
四 |
温度(℃) |
27 |
28 |
29 |
30 |
暗处理后重量变化(mg) |
-1 |
-2 |
-3 |
-1 |
光照后与暗处理前重量变化(mg) |
+3 |
+3 |
+3 |
+1 |
注:净光合速率=实际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A.该植物光合作用最适温度是27℃
B.该植物在29℃时的净光合速率为6mg/h
C.27℃~29℃的净光合速率相等 D.30℃下实际光合速率为2mg/h
有一瓶混合酵母菌和葡萄糖的培养液,当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其产生的C2H5OH和CO2的量如下表所示: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氧浓度为b时,经有氧呼吸产生的CO2为6mol |
B.a值约为0 |
C.氧浓度为c时,所消耗的葡萄糖中有50%通过酒精发酵 |
D.d浓度时只进行有氧呼吸 |
下图是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装置。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个装置均需要在黑暗条件下进行 |
B.装置乙在Ⅲ处可检测到有酒精生成 |
C.装置乙中应让Ⅱ先放置一会再与Ⅲ连接 |
D.装置甲中NaOH的作用是吸收Ⅰ处的CO2 |
下图为某植物处于25 ℃环境中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坐标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a点时叶肉细胞的生理活动只受温度的影响 |
B.c点为该植物的光饱和点 |
C.d点的呼吸速率大于b点 |
D.b点时该植物的O2产生量为N1 |
如图表示绿色植物体内某些代谢过程中物质的变化,A.B.c分别表示不同的代谢过程。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A.X代表的物质从叶绿体的基粒移向叶绿体的基质
B.b在叶绿体内的囊状结构薄膜上进行
C.a中产生的O2参与c的第二阶段
D.水参与c中第三阶段的反应
如果人体细胞呼吸消耗的有机物全部是葡萄糖,那么当剧烈运动时,O2的消耗量和CO2的释放量之比为
A.等于1:1 | B.大于1:1 | C.小于l:1 | D.不能确定 |
从内地到西藏旅游,到达西藏后很多人会出现乏力现象,原因是在缺氧的环境下细胞呼吸作用的方式发生了改变。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无氧呼吸增多,导致内环境乳酸增多、pH下降 |
B.无氧呼吸增强,导致细胞释放的能量减少 |
C.细胞质基质产生的能量增多,线粒体产生的能量减少 |
D.由于氧气缺乏,导致第一阶段产生的丙酮酸减少,影响了第二、三阶段的进行 |
下列各曲线所代表的生物学含义及其描述正确的是
A.甲图表示人的成熟红细胞中ATP生成速率与氧气浓度的关系 |
B.乙图所示物质运输速率不受呼吸酶抑制剂的影响 |
C.丙图表示酵母菌呼吸时氧气浓度与CO2生成速率的关系,a点时产生的CO2全都来自有氧呼吸 |
D.丁图表示小鼠体内酶活性与环境温度的关系 |
关于细胞代谢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无氧呼吸能产生ATP,但没有[H]的生成过程 |
B.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的[H]可在线粒体内氧化生成水 |
C.某些微生物可利用氧化无机物产生的能量合成有机物 |
D.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产生的[H]可在叶绿体基质中作为还原剂 |
下表列出了某动物肝细胞和胰腺外分泌细胞膜结构的相对含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质膜 |
内质网膜 |
高尔基 体膜 |
线粒体 |
核内膜 |
其他 |
||
粗面 |
滑面 |
外膜 |
内膜 |
|||||
甲 |
2 |
35 |
16 |
7 |
7 |
32 |
0.2 |
少量 |
乙 |
5 |
60 |
<1 |
10 |
4 |
17 |
0.7 |
少量 |
A.细胞甲呼吸强度大于细胞乙
B.细胞乙为胰腺外分泌细胞
C.细胞乙合成的分泌蛋白多于细胞甲
D.不同细胞膜结构的含量不同取决于基因的不同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