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政治试题 / 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高中政治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中闪耀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来源。习近平主席也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借鉴了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以和为贵”等思想。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 公正、法治”,借鉴了儒家“天人合一”“隆礼重法”等思想。公民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仁”的推行表现为善待他人,推己及人,即“友善”;“义”的推行表现为处事得体,办事尽心,即“敬业”,传承了儒家文化的精华。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结合材料分析如何发挥传统文化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
(2)结合材料说明我国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是如何处理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人历来爱喝粥:关于粥的文字,最早见于周书:黄帝始烹谷为粥。中国的粥在四千年前主要为食用,2500年前始作药用,《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载有西汉名医淳于意(槲用“火齐粥”治齐王病;宋代苏东坡有书帖曰:夜饥甚,吴子野劝食白粥,云能推陈致新,利膈益胃。粥既快美,粥后一觉,妙不可言。可见,粥与中国人的关系,正像粥本身一样,稠粘绵密,相濡以沫;粥作为一种传统食品,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曼是超过了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好粥要慢慢熬,食材、火候、时间和一颗满满是爱的心,缺一不可。但“忙”字常挂嘴边的现代人固为生活节奏快,没有时间来为自己和家人熬那碗养生好粥,于是,罐装粥成了大家的首选。而素来以“真材实料、又香又糯”著称的“娃哈哈八宝粥”以“就像妈妈熬的粥,想起儿时的美味”为特色,长期在国内同类产品中遥遥领先。娃哈哈的粥除了经典的桂圆莲子八宝粥外,还根据不同人群的需要推出了多款健康养生粥。今年又推出一款名为“御粥坊”的新粥,该产品传承经典宫廷“御粥”配方,精心选材,用心制作,既传承经典,又融合时尚,让消费者们品尝到原本只有宫廷贵族才能喝得到的“御粥”。近年来,中国的粥文化已经被全世界广泛接纳和认可。如今粥已成为了许多国家人们理想的健康食品。
(1)上述材料体现了《文化生活》的哪些道理?
(2)有人从娃哈哈成功的经验中得出结论:“娃哈哈的成功秘诀就在于它打的是特色牌。你如何评价这一观点?请运用“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的有关知识阐明理由。
(3)结合材料,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主题拟定两条宣传语。要求主题鲜明、短小精悍、朗朗上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仁爱孝悌,传承祖宗古训;重学尚贤,突出文脉相继;科普教化,增强村民素养;民俗表演,彰显文化底蕴;白话故事,凝聚价值取向;热歌劲舞,展现时代气息——意在满足村民的多样文化需求,引领乡村核心价值理念的文化礼堂在浙江遍地开花。面对快节奏生活对乡村的影响,文化礼堂以休闲娱乐文化活动让人放松心境;面对开放社会给乡村带来的人伦文化负面冲击和价值冲突,文化礼堂起到了价值重建和引领的重要作用。乡村价值引领是文化礼堂建设的关键,它能让村民在此精神家园里丰富精神生活,构筑精神支柱,坚守乡村的精气神。
(1)运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关知识,阐述乡村文化礼堂建设的意义。
(2)运用整体和部分关系的知识,分析乡村文化礼堂建设既要重视多样化,又要重视核心价值引领的依据。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当前的文化发展、文艺发展存在较多问题,亟待解决,诸如文化的创新力不足,商业功利主义气息太浓,把文化、文艺只当作赚钱的产品来做,真正体现文化、文艺的正能量和接地气的作品太少……“接地气”成为国际文化竞争态势中脱颖而出的关键词。
《爸爸去哪儿》是湖南卫视2013年推出的一档“现象级”节目,节目一经播出便受到观众热捧。该档节目既有亲子关系、儿童成长,父亲责任等天下普适性关注点,又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同时还创新地采用了国外的“真人秀”形式,通过星爸萌娃常人化的表现,让父母和孩子都可以完全沉下心来,在慢节奏的节目中细细品味浓浓亲情。真诚、独特、接地气、适合全家观看也是该节目成功的重要原因。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爸爸去哪儿》的成功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有何启示?
(2)结合材料,从唯物辩证法角度分析《爸爸去哪儿》成功的原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京三联韬奋书店24小时营业以来,不仅更新了部分书架书台,增加了阅读书桌、阅读凳、阅读灯、阅读垫,还开设了免费WiFi,给读者提供了一个舒适自在的阅读环境。该书店经理说:“知识面前,人人平等,我们欢迎所有的读者来韬奋书店进行体验”。
转变经营模式、提升服务意识,让24小时书店经营成果喜人。据统计,北京三联韬奋书店从试营业到7月下旬,零售额比去年同期上涨了66.67%。
材料二:2014年10月23日闭幕的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会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要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立法项目征集和论证制度,健全立法机关主导、社会各方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和方式,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全会提出,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的综合工程,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24小时书店”经营模式的积极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近期公布的2014年中央巡视组第二轮巡视反馈情况中,对一些腐败问题的新提法引起广泛关注。“山头主义”、“小圈子”、架“天线”、搞“勾兑”等接地气的反腐新词,揭示了当下官场多种追逐权力与利益的“灰色文化”,不失为下一步深化反腐以及加强干部管理的着力点。
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两者都是治国理政的重要手段。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并把其作为实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这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知识,说明如何解决官场的“灰色文化”现象。
(2)“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为官之道也是如此。试从价值观和人生观角度,分析为官者为什么要达到上述标准。
(3)“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结合材料,就打造风清气正的官场生态拟两条宣传语,要求主题鲜明、朗朗上口,每条限15个字以内。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2014年7月13日,原创文化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第二届登陆中央电视台一套节目黄金档。第二季节目升级了考题难度,增加了大量古人常用而现代人较少使用的冷僻字。很多人认为,这样的节目应该限于常用易错字的矫正。
但在《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总导演关正文看来,片面强调常用易错字,对相对冷僻的字词简单地加以排斥,反映了当下母语价值观存在的缺失。而《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将向这种母语价值观发起挑战。关正文说,今年决赛考题的难度再次升级,节目的口号也变成了“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
关正文说:“现在大家都讲核心价值观,这个价值观不是今天才有的,它的重要来源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承,它的内容记载在历代经典古籍之中。不认识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我们就无法亲近经典,就谈不上核心价值观的传承与建树。”
(1)结合材料说明树立“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这一母语价值观体现的唯物史观。
(2)结合材料分析“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的文化价值。
(3)结合材料,就如何树立“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这一母语价值观提两点建议。不超过15个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法治,既是国家提升治理能力的利器,也是每个公民权利和力量的源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十八大明确了“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并首次在报告中提出干部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执法。法治成为治国理政的新提法,意味着依法治理已经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和行政执法部门管理国家事务的基本形式,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全面推进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新时期。
材料二: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过程中,M市某社区积极创新社区治理,着力建设法治社区。社区居民组建了以驻社区律师、调解员和居民代表为成员的社区法治工作小组,开办“法律大讲堂”,宣传普及法律知识,崇尚宪法法律权威,不得超越宪法法律;借助网格化管理平台,收集涉及可能引发矛盾纠纷的信息和解决问题的建议;坚持实行民主评议、论证听证和网上议事制度,社区法治工作小组的工作要接受社区居民的质询。这些举措有利于让法治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促进法治社区的建设。
材料三:M市特别注重通过法治文化建设推进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该市积极培育和践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取向,引领法治文化建设。既挖掘传统文化中的法治元素,又大胆吸收欧美法系中有益法治文化,丰富法治文化的内涵。选择百姓关注、影响力大、富有时代特征和地方特色的事件,设计并推出各种形式的法治文化活动,提高市民参与度。发挥报纸、广播、电视等的独特优势,扩大法制刊物、节目、栏目的覆盖面,建设一批宣传法治文化的主阵地。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对党和政府提出了什么要求。
(2)结合材料二,假如你是该社区的居民,请你从“公民的政治生活”角度,谈谈如何让法治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3)结合材料三,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分析说明M市上述做法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启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2014 年 12 月 9 日至 11 日召开的 2015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优化发展空间格局,重点实施“一带一路”。历史上,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就是我国同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东非、欧洲经贸和文化交流的大通道。“一带一路”是对古丝绸之路的传承和提升,它将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打破原有点状、块状的区域发展模式,更强调相互之间的互联互通、产业承接与转移,加快我国经济转型升级。
(1)有人认为“一带一路”是根据人类主观意愿建立的新的联系。结合材料运用“实践及其特点”和“联系的客观性”的知识,简要评析此观点。(12 分)
材料二:2014 年 2 月,南宁女孩石芳丽撞伤老人韩建后勇于承担责任,得到老人的谅解,老人的儿子还帮她重新找了一份工作。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先后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报道,以影响和教育世人,促进正能量传递和良好氛围的形成。当媒体问起这事时,两人是这样回答的:石芳丽:“我想过要赔多少钱,想过怎样照顾老人,也想过辞职后怎么找工作,就是没有想过撂下老人偷偷跑了。”韩建:“这姑娘一家人都挺厚道,家里也的确困难,我有医保,就不用她赔了。儿子能给她张罗一份新工作,我也挺开心。”媒体播出后,该事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在当今这个“扶不扶”都需要思考的社会,石芳丽和韩建的行为借助新闻媒体这块平台,向人们传递了和谐向上的正能量。
(2)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结合材料,说明应怎样让和谐向上的正能量得到更好的传递。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社会日益进步的同时,出现了某些人的信仰迷失,理想信念动摇、诚信缺少等现象,一些西方国家也加大了对中国意识形态的渗透。“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表达我党立足实践,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化和创新,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深厚滋养,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困难的精神力量,能够引领整合多样化社会思想意识,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定是一个长期而又艰难的过程,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付出辛勤劳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针对当前出现的某些人的信仰迷失、理想信念动摇、诚信缺少等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必将成为激励和动员全体中华儿儿女实现中国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而团结奋斗的精神力量。
(1)结合材料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凝聚中华民族的作用。
(2)结合材料和运用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的知识,分析为什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根据“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就公民更好的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提两条建议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文化贸易是对外贸易的重要内容,文化贸易的发展有助于提升我国开放水平和国家软实力
材料一:

材料二:2009、2013年我国文化贸易增长与近5年进出口比情况

项目
2009年
(亿美元)
2013年
(亿美元)
年均
增长
核心文化产品和服务输出引进量比
引进和派出文艺演出收入比
文化产品进出口
127.9
274.1
20.2%
1:2.5
6:1
文化服务进出口
28.3
95.6
28.7%

注:①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国贸易出口额大于贸易进口额称为贸易顺差,反之为贸易逆差;②2013年我国货物贸易额首超美国,居世界第一,文化贸易长期处于逆差。
(1)指出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的经济信息。
材料三:文化自省
2014年4月23日是第19个世界读书日。人类最伟大的思想,尽在书中。阅读事关全民素质的提高和文化强国的建设。调查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超五成成年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较少,六成以上国民希望当地有关部门举办阅读活动。李克强总理也在201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倡导全民阅读”。
(2)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我国倡导全民阅读有何意义?
材料四: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到人民福祉与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安徽省委省政府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努力建设美丽安徽,实现经济社会的永续发展。
(3)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结合材料四,简述建设生态文明如何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喇叭”年代。上世纪60年代,高音大喇叭把雷锋精神送进大街小巷。“电视机”年代。上世纪80年代,电视机把女排精神送进千家万户。
“互联网”年代。当今年代,很多人随身携带4G手机、平板电脑,随时上互联网,随时交流自己或身边的人与事。根据这种情况,眼下有多个主流网站同时推出《好人365》栏目,每天讲述一位中国好人的感人故事,说的都是人们身边的事,赞的都是身边的人,激发了大家的共鸣,得到广大网友的热捧。
材料二:农村生活为主的社会风貌。解放后,国民大力发展农业,解决吃饱穿暖问题。
洗脚上田浪潮下的社会风貌。改革开放后,国民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中国走向富裕。
城市生活为主的社会风貌。当下,极少数人就是任性,但是寻常老百姓中,有人清扫公共楼道、有人路边植树,有人主动让座、有人志愿当义工,有人无偿献血、有人积极捐款……,老百姓用热乎乎的心温暖着社会,也使自己的生活充满阳光,社会呈现和谐发展,国家走向强盛。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谈谈在文化建设上应该采取的合理做法。
(2)结合材料二,从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知识出发,指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什么;并进一步阐述它所揭开的社会发展的规律和主体。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的兴衰关乎国家、民族的命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文化的繁荣兴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是中国人的文化强国梦,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材料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从我国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中汲取营养,借鉴外来文化成果,通过文化产业的创新、市场的运作、大众传媒的传播,使文化产业获得新的价值增长点,同时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向。
(1)分析材料一蕴含的唯物辩证法道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咬文嚼字》编辑部每年都会在年底公布年度十大流行语,2014年十大分别是:顶层设计、新常态、打虎拍蝇、断崖式、你懂的、段舍离、失联、神器、高大上和萌萌哒。但近期风靡的“任性”“也是蛮拼的”“也是醉了”等词并未被收录。
(1)有人认为,《咬文嚼字》编辑部选出的这十大流行语带有很重的政治味道,没有体现大众心理。你是如何看待这一观点的?请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阐明理由。
(2)任何选择都是在一定的价值标准下做出的。《咬文嚼字》编辑部选择年度流行语的标准是“时代价值(反映时代精神)、语言价值(符合语法、表意明确)和社会价值(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相统一。”请你运用价值观的知识说明这条标准在选择中的作用。
(3)假如要让你制定某一个选择标准,你首先要做什么?说明理由并说出两种做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 现在很多机构、单位,尤其是媒体,都利用微博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传播信息和价值观;许多学者也通过微博发言,表达对社会的各种见解;重庆利用“红色微博”传播社会正面信息。微博中也充斥着“西化、淡化、俗化”等社会思潮,影响着网民的思想观、价值观。主流话语进入公共空间的程度,决定着公共空间与公共话语平台的品质。面对数亿网民,如何正确引导好网络文化的发展,不仅事关互联网行业的健康发展,更关系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成败大事。
(1)结合材料一,谈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国家应如何更好的发挥微博的作用?
材料二:目前,被专家以“革命性”形容的微博,以其“更新快、互动性强,直接点对点传播,效果明显”的特点正在日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但被微博热议的有时候真相居多,有时候假象居多,热议还会使人们的观点莫衷一是。据此,有人悲观地认为:“真理会在不明真相的微博热议中走失。”
(2)请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对这种观点进行反驳。
材料三:文明礼仪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内容。但是微博上并不是一个温馨家园,造谣生事的,人身攻击的,污言秽语的,这些不文明的行为,伤害了我们,也在误导着我们。为了营造一个清新、文明的网络环境,让我们更好的相互学习与交流,传递正能量,我们就需要规范网络用语,拒绝网络脏话。
(3)请你就此拟定两条公益广告词,要求主题鲜明、朗朗上口,每条限15个字以内。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政治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