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台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广东省惠州市在“崇文厚德,包容四海,敬业乐群”的惠州精神指导下,深度激活文化生产力,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促进惠州经济蓬勃发展;扎实开展各项文化惠民工程,相继建成一大批公共文化场馆,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推动不同人群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以热情开放的客家文化为起点,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打造“四东”特色文化等,凭着历史的积累与当今的努力,走出了一条惠州文化建设的独特路径,提高了文化惠民的实效,丰富了惠州人民的幸福生活。
材料二 十八届三中全会立足我国国情,提出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等一系列新部署。全会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必须牢牢把握正确方向、掌握科学有效的改革方法,才能不断推动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向前发展。
(1)结合材料一,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分析说明惠州文化建设的依据。(12分)
(2)分析材料二所体现的辩证唯物论道理。(12分)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某校高三(1)班的同学分成三个小组围绕“我国的文化发展”主题开展了研究性学习,下面是同学们收集的资料和探讨的问题,请你参与其中。
【第一小组】——文化消费,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本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获得了以下数据:
2002-2012年城乡居民文化消费及相关数据(元/人)
年份 |
城镇居民 |
农村居民 |
||||
可支配收入 |
消费支出 |
文化消费 |
纯收入 |
消费支出 |
文化消费 |
|
2002 |
7703 |
6030 |
407 |
2476 |
1834 |
47 |
2006 |
11 759 |
8697 |
591 |
3587 |
2829 |
74 |
2012 |
21 810 |
15 161 |
1102 |
6977 |
5221 |
165 |
注:①2012年,东、中、西和东北地区居民文化消费总量之比为196∶111∶119∶100;文化消费占消费支出的比重分别为8.1%、6.5%、6.6%和5.5%。②在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居民文化消费占总消费额的30%以上。
(1)结合图表(含注)反映的信息,概括我国居民文化消费的现状。运用经济生活中有关消费的知识,谈谈应如何进一步释放我国居民的文化消费潜力。
【第二小组】——文化交流,文化发展的重要方式
本组同学对近段时间比较火的几档综艺节目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2013年我国新开播的综艺节目都是引进国外版权,同时还有许多电视台准备加入引进的队伍。同学们在讨论中形成了两种观点。观点一:综艺节目在中国起步较晚,“拿来主义”是一个必经之路。观点二:盲目跟风引进国外节目,不利于中国电视行业的发展。
(2)选择一种你赞成的观点,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第三小组】——立足实践,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
本组同学走访了该省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浓园国际艺术村。他们了解到该艺术村自创建以来,陆续为省内200多位美术家免费提供工作室附带居室;在园内修建了大型展览厅和销售厅,为美术家免费包装展、销作品。美术家们在艺术村可以近距离地感受社会生活,可以在一起切磋技艺、提高素养,通过开办美术培训班为培养新人贡献力量,逢年过节则为农民群众写春联、作年画等。2013年“闹春展”期间,美术家们“接地气”的作品受到参观者的热捧,也取得了可观的收益。
(3)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相关知识,谈谈该艺术村的经验对文化工作者创造与实现价值有何启示。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将文化产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型山水实景剧《印象·刘三姐》、《印象·大红袍》等《印象》系列作品创作,立足于当地人的生产生活,顺应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和文化消费需求,打破传统舞台剧模式并借鉴西方印象主义美术特点,“以秀丽风光实景为舞台,把当地自然山水、民俗民风、历史人文和美丽传说等元素与先进的声光电技术和现代歌舞表演理念融合起来”,使每一部作品都风格各异、凸显不同地域文化特色。《印象》系列剧的演出不仅带给观众美好的视听享受,而且还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材料二
注:国际统计数据表明:一国人均GDP在3 000美元左右,进入物质消费和精神文化消费并重时期;人均GDP超过5 000美元时,进入文化消费需要旺盛期。2008年我国人均GDP超过3 000美元,2011年达到5 432美元。
材料三 2012年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实现增加值18 071亿元,占当年GDP总量的3.48%,但文化产业及其产品结构还不能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文化消费需求。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印象》系列作品成功的原因。
(2)《印象》系列作品的创作是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
(3)《印象》系列作品从立项、投资到演出、推广,都得到当地党委和政府的倾力支持。据此有人认为,“组织和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是党和政府的重要职能”。请对这一观点予以评析。
(4)材料二反映了什么问题?请运用经济生活知识,结合材料三就政府应如何解决材料二反映的问题提出建议。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进入21世纪,我国明确提出城镇化战略,城镇化速度不断加快,截至2012年中国的城镇化率已达52.57%,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是我国的城镇化过程也暴露出很多问题。有些地方政府不顾本地区特点和经济发展阶段的实际,不顾城镇化的质量和效益,片面追求城镇化速度和城镇化率,大搞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开发投资,逼农民“上楼”;超前规划各种工业园区、开发区和新城区,缺乏产业支撑,造成很多“空城”。不仅透支了地方的大量财力,也造成了一些农民因城镇化返贫的现象。
材料二 2013年12月12日至13日,中央在北京召开城镇化工作会议,布局新型城镇化。会议要求,要传承文化,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要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要融入现代元素,更要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要注意保留村庄原始风貌,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
(1)结合材料一,运用矛盾特殊性原理分析城镇化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回答,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应该怎样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
(3)结合材料,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知识为我国城镇化建设健康发展提出两点方法论建议。
( 26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亲子户外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创下极高的收视率,成为2013年最受欢迎的节目之一。好评声中,也有网友表示遗憾:可惜不是咱们自己的原创。原来,这个节目的版权购买自韩国MBC电视台的《爸爸!我们去哪儿?》。事实上,各大卫视引入海外版权已不是什么新鲜事。2013年我国引进的电视节目模式约30多种。有数据显示,目前中国走红的电视综艺节目90%是从海外引进的版权。
材料二:优秀海外节目模式的输出,就像麦当劳一样,具备高度标准化才能在不同国度获得成功。对于这股引进潮,有乐观者认为,引进可以达速缩短我们与世界的距离,客观上提升着中国电视制作行业水准的基准线。但反对者则认为,引进海外版权是一种“拿来主义”,缺乏创新,盲目跟风,依赖海外模式会让中国电视人养成一种“情性”。
(1)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引进优秀海外节目模式我国电视行业发展带来的影响。(12 分)
(2)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相关知识,分析材料二所体现的哲理。(8 分)
(3)运用规律的相关知识,就突破我国电视综艺节目发展困境提出两条建议。(6 分)
伟大的抗日战争以惊天地、泣鬼神的业绩彪炳史册,而为这一英雄史诗作伴奏的是一大批抗战歌曲。“九一八”事变后,音乐家聂耳亲自到了义勇军队伍,亲身感受到他们用血肉筑长城的精神和勇气,创作出了《义勇军进行曲》。《义勇军进行曲》表现了中华民族勇往直前、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激励着亿万同胞团结一致,为挽救祖国的危亡而斗争。《义勇军进行曲》不仅有深刻的思想性,而且具有很高的艺术性,一经问世就传唱不衰并远播海外。20世纪40年代,美国黑人歌唱家保罗·罗伯逊演唱《义勇军进行曲》后蜚声世界,美国、英国、法国、印度及南洋各国的广播电台经常播放这首歌,后来美国又把它与美国的《美丽的美利坚》、法国的《马赛曲》等定为同盟国胜利之日预定的音乐节目广播歌曲。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的有关知识,说明文艺工作者应如何进行文艺创作。
(2)结合材料,运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说明《义勇军进行曲》为什么能够传唱不衰并远播海外。
(3)某校要组织一次抗战歌曲进校园活动,请你为如何开展本次活动提出两点合理建议。
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材料一:丝绸之路是沟通东西方文明的桥梁。在建设”一带一路”的进程中,我们要促使”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吸收、融汇外来文化的合理内容,促进不同文明的共同发展。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夯实我国同沿线国家经贸合作的民意基础和社会基础。
材料二:2015年3月28日,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时提出,要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坚持合作共赢、共同发展,携手迈向命运共同体、开创亚洲新未来。从国与国的命运共同体,区域内命运共同体,到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主席一次次深入阐述中国主张。这一超越民族国家和意识形态的“全球观”,表达了中国追求和平发展的愿望,体现了中国与各国合作共赢的理念,提交出一份思考人类未来的“中国方略”。
(1)运用文化作用和文化传承的知识,分析材料一相关要求的文化生活依据。
(2)结合材料二,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观点说明各国构建命运共同体为什么是可能的?
(3)请你为建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服饰作为物质文明的结晶,承载着各民族服饰的形制、色彩、质地、纹饰及制作工艺,又含有丰富的精神内涵,集中反映了人们在不同时期的生活习俗、审美情趣、价值观念,以及其他种种文化心理、宗教意蕴。云南省各少数民族都有着各自独特的民族服饰。该省开发的少数民族服饰受到了市场欢迎,如民族刺绣、彩绘工艺相融合的彝族传统服饰,巍山县扎染厂生产的扎染衣裙,大理白族的挎包、腰带、荷包、手巾、围腰、头饰等。开发少数民族服饰文化资源,促进民族服饰文化产业发展,不仅可以推动云南地方经济的发展,也将使云南各少数民族增强民族自我意识,增强民族文化的张力,为地方营造良好的社会发展环境。但是,目前民族服装人才匮乏、加工工艺粗糙、加工技术相对落后,产品较为单一、质量不稳定、产业体制不健全、缺乏国际视野等问题制约着该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开发少数民族服饰文化资源的意义。
(2)结合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知识说明应如何通过创新推动民族服饰文化产业的发展。
(3)在发展民族服饰文化产业的过程中,过分追求经济利益,忽视民族服饰文化资源保护的现象突出。有专家在对基诺族进行跟踪调查后认为,如果不采取措施,颇具特色的基诺族民族服饰可能在十年内消失。请你谈谈对保护民族服饰文化资源的建议。
(改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14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一带一路”战略作为新一年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目前,中亚经济大致相当于中国30年前的水平,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日益扩大的国际贸易。据估算,丝路基金与亚投行要逐步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至少需要融资约21万亿元。而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积累了5万多亿美元的对外金融资产,对外直接投资却仅有5000亿元左右,资本配置不尽合理也不够多元化。
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促进各地区协调发展是“一带一路”战略的使命所在。长期以来,区域发展不均衡是困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难题。“一带一路”战略的推出有益于打破固有的地区封锁和利益藩篱,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提到崭新高度。这就是要通过经济纽带将各个区域联系在一起,通过市场的力量促进区域之间、国内外之间的互联互通。
材料二:古丝绸之路是链接亚洲和欧洲、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的纽带。欧洲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曾得益于东方古代智慧的滋养,亚洲的现代化进程更离不开向欧洲科学技术和工业革命成果的学习。“东风西渐”、“西风东渐”各领风骚,促进了亚欧交流互鉴、取长补短,推动了人类社会发展进步。中国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着眼点是各相关国及背后多元文明的群体性复兴,以文化的交流交融为经济建设搭桥铺路,使古老文明在现代社会焕发新的活力。
材料三: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第22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开幕辞中指出,面对新形势,我们应该深入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打造有利于长远发展的开放格局,加快“一带一路”战略建设。亚太经 合组织应该发挥引领和协调作用,打破种种桎梏,迎来亚太 地区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 次的新一轮大开放、大交流、大融合。要打破亚太内部的封闭之门,敞开面向世界的开放之门,中国愿同亚太各方携手建设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共同为实现亚太的美好未来而努力。
(1)结合材料一,所学经济知识,分析区域之间、国内外之间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是如何通过市场的力量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促进各地区协调发展的。并运用国际社会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将“一带一路”战略作为新一年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的依据。(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创新的途径”的有关知识,阐明我们国家对待中欧文化交流交融应持有的态度。
(3)结合材料三,运用联系多样性的知识说明APEC各成员国如何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2013年,中国文化逐渐稳步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中国作为主宾国(注:在展会上由主办方确定以某一国家文化为主题进行宣传,这个国家即是主宾国。主宾国可以看成是第二个“东道主”。成为主宾国,是国家文化软实力提高的重要体现,是对国家形象的有效宣传。)参加的各类文化活动越来越多。结合材料,请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从容•淡定•渐成熟】
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根据法国艺术市场专业统计机构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2012-2013年度,中国已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大当代艺术市场。
(1)请从"文化与经济的关系"的角度,说明我国文化“从容、淡定、渐成熟”的原因及意义。
材料二:【自醒•自信•在路上】
毋庸讳言,尽管中国文化在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地位重要且影响深远,但当今部分国人传统文化修养不足,对文化传承仍现隔膜,在急剧变化的社会生活中,也常常遭遇思想道德上的“两难选择”。令人欣慰的是,国人对此问题已日渐重视,并开始重新审视。
(2)正视生活中的思想道德冲突,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我们青年学生应该怎么做?
材料三:【面对•应对•再出发】
中华文化有着独特魅力和感召力,如何向世界传递更多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色的文化内涵,需走对路、走稳路。
(3)请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谈谈我们应如何向世界传递更多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色的文化内涵?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孙子兵法》是世界上第一部军事著作,被誉为“兵学盛典”。《孙子兵法》诞生至今已有2500年历史,但它在近现代的军事斗争中仍然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和实用价值。20世纪中叶以后,西方军事家频频运用孙子的思想来研究军事问题。今天,《孙子兵法》一书已经出现了约30种文字的版本。其中的某些观点,如“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战略,强调慎重对待战争和控制战争的思想,注重联盟战略的“伐交”思想等,由于契合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而愈加显示出宝贵价值。
材料二
《孙子兵法》在非军事领域的运用研究至20世纪下半叶出现了高潮。50年代,出现了“兵法经营管理学派”,其影响波及世界各地,形成了经济领域《孙子兵法》研究的热潮。此外,人们还从哲学、医学、体育竞技、系统科学、决策学、心理学、语言学、数学、预测学、行为学等学科的角度来研究《孙子》,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孙子兵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有国人认为,不应该让它传播到国外。对此观点,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的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你的看法。
(2)运用真理与矛盾的相关知识,将《孙子兵法》应用到非军事领域研究必须注意哪些问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节日送礼,送到交通大拥堵。也算是一件奇闻。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举的一个例子,让人颇有感触。他说去年在北京开会,正赶上中秋节的前一天,是送礼高峰,他当时从东城到西城,堵在路上一个半小时。他坐在车里面就想到了一句话:“我们节日的内涵被偷换了。”
材料二:王岐山说,“党员干部要带头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全社会共同努力,做民风转变的参与者、实践者”。其中的关键,还是拿出务实行动,给公权戴上紧箍咒,遏止“公款送礼”等腐败,给净化民风提供标杆。
材料三:今年以来的传统节日越来越有传统味道。人们越来越追求老祖宗千百年传承下来的那种古老的庆祝方式,越来越重视这几个节日蕴涵的价值观,越来越重视追求回归传统的心灵诠释。
(1)请简述“找回被偷换的节日内涵”的文化意义。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矛盾的观点说明怎样才能“找回被偷换的节日内涵”。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古村落已经寥若晨星,还有不少成为“空心村”。为了保护好、利用好古村落,找回那种“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的诗意景象,“寻找广东十大最美古村落”活动在2012年已启动,同时,要建立起科学有效的古村落传承保护机制,深入挖掘古村落所蕴含的精神文化内涵,提高对古村落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的认识。
材料二 中国人,尤其是青年人,浪费食物令人吃惊。“舌尖上的浪费”已引起社会关注,倡导“光盘”文化的行动正在进行,很多青年人也参与到这项行动中来,加强自身文明修养,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为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做贡献。
材料三 以传统文化为背景的中国元素在全球商业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好莱坞大片《功夫熊猫2》在中国取得不菲的票房收入。其中,皮影剪纸灯笼花轿,亭台楼阁宝塔城堡国粹凤凰国宝熊猫……中国元素无处不在,而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推广时,也开始加入中国文化的元素,如吉利汽车在法兰克福车展上用原汁原味的京剧脸谱做表演,吸引了大量的参观者驻足。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的有关知识,阐述传承保护古村落的依据。
(2)结合材料二,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知识,分析青年学生如何参与节约食物的行动。
(3)结合材料三,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中国元素在全球商业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的原因。
经济全球化发展促进了世界文化的相互交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电影《泰坦尼克号》、法国名著《茶花女》、英国歌剧《罗密欧和朱丽叶》因歌颂纯真的爱情而为世人所熟知,也征服中国观众和读者;改编自我国爱情名著《牡丹亭》的同名舞剧在纽约上演,鲜明的中国风韵为美国观众所欣赏。
(1)请运用文化多样性的知识简要概述材料一所包含的道理。
材料二 2014年,《来自星星的你》等韩剧在大陆热播,引发了人们的热议。甲认为,“韩风劲吹”使我们的文化自尊受到了伤害,应该禁止包括韩剧在内的国外电视剧在中国播出;乙认为,韩剧热播,应该引起我国的文化工作者反思,并不是闭门造车就能写出一部好剧来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评析上述两种观点。
材料三 习近平指出:要了解各种文明的真谛,必须秉持平等、谦虚的态度。如果居高临下对待一种文明,不仅不能参透这种文明的奥妙,而且会与之格格不入。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傲慢和偏见是文明交流互鉴的最大障碍。
(3)根据材料三,运用文化生活知识,阐释傲慢和偏见为什么是文明交流互鉴的最大障碍。
材料一:在粤港澳经济结合作中,广东具有劳动力充足、土地资源丰富及制造业发达等有利条件,二港澳在自由市场经济体制、资金、国际市场等方面能够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材料二:改革开发30多年来,粤港澳合作从前店后厂式的产业分工,到CEPA(内地与香港、澳门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系列协议的签署和贯彻执行,再到广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横琴三个新区的破茧而出,一步步从渐进协作走向多边融合。近期,三地创新合作机制,推动申报设立"粤港澳自贸区"。
材料三:粤港澳地相近、人相亲、语相通,共同秉承中华文化。但是,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原因,三地文化业存在着较明显的差异。当前,三地交往更加深入密切,加强文化合作意义重大。
(1)根据材料一,概括粤港澳三地开展经济合作的理由。
(2)结合材料一、二,运用《经济生活》中科学发展观和对外经济的相关知识,阐述推进粤港澳合作对广东经济发展的意义。
(3)结合材料三,运用《文化生活》中文化交流和中华文化的相关知识,谈谈在文化合作上应该持有的合理态度。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