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哲学家王阳明与朋友一起游南镇,一朋友指岩中花树问:“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山中自开自落,与我心亦何相关?”王阳明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王阳明这一观点的错误在于他( )
①认为人对花的感觉是对花的存在的反映
②认为花的存在离不开人对花的感觉
③认为人对花的感觉离不开花的存在
④主张人对花的感觉是第一性的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①②④ |
我国战国后期的成都平原,洪水泛滥吞没良田,十年九不收。郡守李冰为治理水患,倡导兴建了水利工程都江堰,改变了成都平原水害、旱灾交织的局面。这一事例说明 ( )
A.人们可以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改变或创造规律,限制某些规律发生作用,直到变害为利 |
B.人们能够利用对事物规律的认识,指导自己的行动 |
C.人们可以把成功经验作为行动的向导 |
D.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
钱学森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同时又是一名哲学家,他曾经说过“没有科学的哲学是跛子,没有哲学的科学的是瞎子”。这句话告诉我们( )
A.各门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
B.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
C.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
D.哲学和具体科学密切联系、不可分割 |
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关于运动和静止关系的是 :( )
①动者恒动,静者恒静
②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③无动亦无静,无静亦无动
④动和静都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⑤静也是动
A.①②④ | B.②③⑤ | C.①③④ | D.①②⑤ |
一切存在物,一切生活在地上和水中的东西,只是由于某种运动才得以存在、生活。下列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①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②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物质离不开运动
③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④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高铁”的感觉一是比较平稳,二是似乎在飞,这说明
A.事物都有是运动变化的 |
B.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有机统一 |
C.物质世界是相对运动与绝对静止的有机统一 |
D.任何事物都处在变化发展中 |
宋代诗人陈与义《襄邑道中》诗云:“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这说明
A.事物运动是永恒的 |
B.静止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
C.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
D.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级大地震。截至26日15时,日本大地震及海啸已造成10418人死亡,另有17072人失踪,给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严重影响。这说明 ( )
A.自然界的物质性 |
B.人在自然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
C.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可知性 |
D.自然界是不可认识的 |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酒店试睡员、砍价师、团购师等新的职业层出不穷。新兴的职业为大学生创业提供给了多种途径。但有专家告诫:职场新人在涉入一个新的职业之前,都应该对该职业做足够的了解。不能光凭一时兴趣便贸然闯入,要根据自己的知识状况和性格特点谨慎选择。这启示我们在选择职业时应该
A.做客观与主观相符合 |
B.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 |
C.按客观规律办事 |
D.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 |
现行理论认为宇宙从大爆炸中诞生时产生了等量的正物质和反物质,但我们很难在宇宙中找到反物质。近期,欧洲科学家成功制造出多个反氢原子,并使其存在了0.17秒,这是物理学界的突破性发现,也是人类首次捕获到反物质。材料表明
A.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
B.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主要标准 |
C.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 |
D.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可知性 |
2012年12月21号是不是世界末日?据说这是玛雅人的预言。对此,你的看法是
A.没有规律的世界不可思议 |
B.物质能按自己的意志行事 |
C.只要有量变就会引起质变 |
D.人的认识能力不受条件限制 |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下列说法与这首诗的寓意一致的是
A.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
B.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
C.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
D.运动是相对的,静止是绝对的 |
咸海是中亚地区的咸水湖,曾是世界第四大内陆湖。但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注入湖泊的河流沿岸地区大规模引水灌溉,致使流入咸海的水量不断减少,目前咸海已萎缩成“大咸海”和“小咸海”两部分。由于面积大幅缩小,咸海沿岸及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发生变化。这说明
A.人类活动决定着自然界的发展方向 |
B.人类活动阻碍着客观事物的发展 |
C.客观环境的发展变化影响人类发展 |
D.人类活动对于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