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当随时代”,绘画艺术要有时代精神,就要有创新。然而不继承优秀的传统遗产,创新很难有稳固的根基。这表明绘画艺术的发展要( )
A.正本清源,独树一帜 | B.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
C.薪火相传,推陈出新 | D.各美其美,和而不同 |
阿拉伯人有长衫、印度有纱丽、日本有和服、越南有奥黛。中山装曾作为中国人一度推崇的常式礼服,离我们的生活虽然有点遥远,但其文化的密码却在现代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中得以保存下来,比如人权思想、革命精神和民族复兴精神,它同时也承载着一种文化、一种礼仪、一份民族自尊和自豪感。这说明
①文化发展离不开物质载体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③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④文化具有传承性和民族性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④ | D.③④ |
尽管有网友调侃“春运买票难,难于上青天”,但是出门在外的人,还是会选择回家。因为对于中国人来说,春节已超越一个节假日,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许多离家在外的中国人认为回家陪父母过年是一种孝道。这反映了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为人类所特有
②一定的精神文化活动有相应的物质载体
③不同地域的文化无不呈现出各自特色
④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与交往方式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民间艺术、民间文化伴随着我成长,我从小耳濡目染这些文化元素,当我拿起笔来进行文学创作的时候,这些民间文化元素就不可避免地进入了我的小说,也影响甚至决定了我的作品的艺术风格。”这说明
①文化具有多样性 ②文化创新离不开文化继承
③民间艺术元素决定了文化作品的成败 ④文化由人创造,反过来又影响人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②③ |
(2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历史题材影视作品,是观众了解历史真相、获取民族记忆的一个便捷平台。在尊重历史事实和历史逻辑的基础上,为历史记忆注入血肉,涂抹色彩,使其鲜活起来,是电视剧创作的魅力之所在。
八年抗战对于中国人民来说是一部沉句甸的血泪史,战争的残酷和惨烈程度远远超出和平年代的人们的想象。然而近年来,一些抗战剧创作者不进行必要的采风活动,也不对历史资料和真相进行核查,便开始艺术创作;为了吸引眼球和提高收视率,甚至不惜篡改和游戏历史,将大量奇幻、神话、多角恋等低俗的情节充斥其中,误导观众对抗战历史的正确认知。
抗战剧篡改历史的现象愈演愈烈,引发网友吐槽,人民日报也痛批抗战剧戏说史实,丧失文化自尊。如何做到历史真实性与文学艺术性的统一,已成为抗战剧创作者们必须认真思考的课题。
(1)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当前我国抗战剧篡改历史的现象愈演愈烈的原因。
(2)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抗战剧创作为什么要坚持历史真实性与文学艺术性的统一。
(3)结合材料并根据所学的文化生活知识,就如何更好地进行抗战剧创作提出两条建议。
微博时代的到来,意味着
A.文化传播的手段越来越向多样化发展 |
B.一种新的传媒的出现和旧的传媒的消失 |
C.标志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 |
D.大众传媒的不断发展,文化传播增加了新的途径 |
报考普通高校不再受年龄和婚否限制,这不仅体现了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在向大众化发展,而且体现了终身教育思想,说明我国正在向学习型社会迈进。活到老,学到老,已不仅是一种美德,而且是一种生存和发展需要。关于教育的地位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基础
②发展教育事业必须加大对教育的投入
③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
④发展教育事业必须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② | D.③④ |
材料一:《国家人口发展十二五规划》指出,我国已“未富先老”进入老龄化社会,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近2亿,约占总人口的14%。老年人口基数大、增加快、“空巢老人”和失能半失能老人数量多,养老保障、养老服务和老年人产品的需求旺盛,但现有的养老服务机构与从业人员、养老基础设施和符合老年人需求的产品等严重不足。不同单位、行业、地区的养老差距较大,养老方式单一。养老这一系统工程,对中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形成严重的挑战。
材料二:中国自古就有“父母在,不远游”“养儿防老”的观念,如今家有儿女的老人,仍然把养老寄托在儿女身上。“孝”是道德的根本,作为儿女,赡养老人是应尽的责任,但随着独生子女第二代出现,“四、二、一”家庭结构出现,养老问题又凸显为时代新课题。
(1)结合材料二,运用“传统文化的继承”有关知识,如何看待中国人根深蒂固的“养儿防老”的观念。
(2)运用“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的知识,结合材料谈谈政府在养老问题上应该如何作为。
中国的电视、互联网、手机用户和网民数量已经是全球第一,广告收入增长迅猛,媒体是增长最快的消费品。未来的三到五年,是中国新媒体迅猛发展时期。大众传媒已成为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这主要因为
A.大众传媒传播的信息都是真实可靠的 |
B.大众传媒具有方式灵活、反馈及时的特点 |
C.大众传媒是社会生活中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现象 |
D.大众传媒依托现代化信息技术,能最大限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
对待前辈艺术家的艺术成果,应采取“把别人掰碎了成为自己,再加以提高”的态度。这说明
A.文化要体现时代精神 | B.文化创新要保持民族特色 |
C.继承和发展是统一的 | D.文化交流就是文化传播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文化产业最发达的国家,其产值目前已经占到GDP 的31%;英国文化产业平均发展速度是经济增长的两倍,每年的出口额达80 亿英镑; 日本文化产业的盈利已超过汽车工业盈利。而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在对外文化贸易方面存在巨大逆差。来自政府文化部门和专业公司的一系列数据表明,中外文化产品的进出口逆差至少是10∶1 。
材料二:在全球化的国际环境中,国产电视剧要“走出去”,但国产电视剧难以在国际市场上分一杯羹,除了制作上普遍粗糙,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国产电视剧过于自我,缺乏全球化视野。比如现在的武侠题材越来越狭窄,英雄性格过于单一,从头到尾都是义气,无法和现在的观众取得共鸣。甚至相当一部分外国观众认为,相比之下,武术、皮影戏、中医药、旅游地理相关的音像制品,反而更能直观地表现出中国文化的魅力。 文化的传递,是通过作品来潜移默化地实现的。真正的“走出去”,不只是剧卖出去了,而是文化输出去了,我们的思想、文化被对方接受了。
(1)上述材料体现了文化生活的哪些道理?
(2) 请结合文化生活有关知识,为中国国产电视剧“走出去”提几条合理化建议。(10 分)
彩色动画影片《大闹天宫》自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影响几代中国人,其后通过录像带、VCD、电视重播使其影响更加广泛,甚至登陆法国、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如今人们还可以在网络上观看3D版的《大闹天宫》。这表明( )
A.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B.科技进步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C.通俗化是文化发展的方向D.文学艺术是传统文化的瑰宝
当前,红色影视剧创作成为一种文化热点和文化时尚。“红色经典”的改编必须坚守一个基本的前提,那就是尊重原作的基本内涵、时代背景、主要情节,在此基础上,实现精神视野的拓展与艺术观念的更新。这要求创作者在改编“红色经典”时,必须处理好( )
A.借鉴与融合的关系 | B.吸收与传播的关系 |
C.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 D.改造与继承的关系 |
2012年8月13日,全国妇联、全国老龄办等单位共同发布新版“24孝”行动标准。12月2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法律明确规定,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这些标准、法规的出台( )
A.表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 B.是对传统“孝”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
C.做到了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 D.体现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 |
2012年7月,全国首届微艺术季在武汉落下帷幕。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70余位来自全国各地的艺术家在“微艺术”这一概念下创作了200余幅作品。“微艺术”也是第一次以正式独立的形态被大家所关注。据此回答:
下列对“微艺术”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具有发展性,不受时代的影响
②具有创新性,是作者在实践基础上的创新
③具有客观性,不受作者主观因素的制约
④具有继承性,需要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目前,“微艺术”浪潮席卷了整个网络,也延伸到很多人的生活中。微摄影大赛、微电影大赛……电影、摄影、绘画这些“高高在上”的艺术门类在“微”世界里,变得那么和蔼可亲。这体现了
①大众传媒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②文化发展要面向广大人民,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
③受群众喜爱的“微艺术”就是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
④“微艺术”的出现,意味着传统的文艺形式的衰落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③④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