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收入不断增加 ,1978年我国职工工资总额为568.9亿元 ,2009年达到40288.2亿元;职工平均工资由1978年的615元增加到2009年的32736元。
材料一 在我国居民收入不断增加的同时,收入分配中的一些问题也逐步显现出来。
2009年,我国的最低工资是我国人均GDP的25%,世界平均为58%;我国最低工资是我国平均工资的21%,世界平均为50%
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国民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经济生活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政策建议
党的十八大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要求。某校高三(2)班学生在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时,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进行学习探究。
探究主题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济目标的新要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目标的调整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
十六大: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 十七大: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 十八大: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
注:①实现十七大提出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的目标,2012—202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4.5%即可,明显偏低(2002—2011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达10.1%)。②实现十八大提出的“两个翻一番”的目标,2012至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应分别年均增长7%、7%、6.7%。
(1)根据图(含注)反映的经济信息,说明十八大提出经济发展“两个翻一番”目标的合理性。
(2)结合上述两个图表,说明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济目标调整的哲学依据。
探究主题二 居民收入倍增计划
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围绕“如何实现收入倍增”问题,网友的两个帖子引起同学们的关注和思考。
(3)针对网友的观点,请你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别跟帖分析。
网友“淡淡”:经济发展了,居民收入也就上去了。 |
跟帖一: |
网友“冻土”:他年收入100万元,我年收入2万元,人均年收入51万元。几年后他年收入202万,我年收入还是2万,人均年收入102万,我的人均年收入不是“倍增”而是“被增”了。 |
跟帖二: |
下表为我国近几年经济发展情况:
年份 |
项目 |
GDP |
财政收入 |
城镇居民 人均收入 |
农村居民 人均收入 |
2008 |
总量(亿元) |
314 045 |
61 330 |
15 781 |
4761 |
比上年增长(%) |
9.6 |
19.5 |
8.4 |
8.0 |
|
2009 |
总量(亿元) |
340 903 |
68 518 |
17 175 |
5153 |
比上年增长(%) |
9.2 |
11.7 |
9.8 |
8.5 |
|
2010 |
总量(亿元) |
397 983 |
83 080 |
19 109 |
5919 |
比上年增长(%) |
10.3 |
21.3 |
7.8 |
10.9 |
|
2011 |
总量(亿元) |
471 564 |
103 740 |
21 810 |
6977 |
比上年增长(%) |
7.8 |
24.8 |
8.4 |
10.9 |
|
2012 |
总量(亿元) |
519 322 |
117 209.75 |
24 565 |
7917 |
比上年增长(%) |
7.8 |
12.8 |
9.6 |
10.7 |
(1)表格反映了什么经济信息?
(2)有人认为,民富是生产出来的。结合表格运用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的有关知识,请你谈谈对这一观点的认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7~2012年我国财政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纯收入情况
指标 |
2007年 |
2008年 |
2009年 |
2010年 |
2011年 |
2012年 |
财政收入 |
5.13万亿 |
6.13万亿 |
6.87万亿 |
8.31万亿 |
10.37万亿 |
11.72万亿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13 786元 |
15 781元 |
17 175元 |
19 109元 |
21 810元 |
24 565元 |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
4 140元 |
4 761元 |
5 153元 |
5 919元 |
6 977元 |
7 917元 |
材料二 近年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国政府着眼统筹全局,更加注重于地区差异的缩小,更加注重于加强财政投放以促进民生的改善,更加注重于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1)材料一中的图表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如何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2)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分析材料二中政府做法的原因。
(3)运用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简述三个“更加注重”的意义。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近5年我国GDP、财政收入及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长情况
注:数据已扣除价格因素。
材料二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更公平”三个字写进党代会报告,是以人为本理念的进一步深化,也是执政党将以更大力度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的明确信号。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信息?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分析这一经济信息产生的影响。
(2)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分析党重视收入分配公平的理论依据。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制度建设上的第一个行动就是进行“营改增”的税制改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税收弹性系数变化情况、中国基尼系数变化情况
表1:中国税收弹性系数变化情况
|
“九五”期间 |
“十五”期间 |
“十一五”期间 |
GDP增长率(%) |
8.3 |
8.8 |
11.2 |
税收增长率(%) |
11.4 |
15.5 |
21.8 |
税收弹性系数 |
1.37 |
1.76 |
1.95 |
注:税收弹性系数=税收增长率/GDP增长率。若税收增长率小于GDP增长率,即税收弹性系数小于1,则纳税人整体税负减轻。
表2:中国基尼系数变化情况
20世纪80年代 |
2000年 |
2005年 |
2010年 |
0.21~0.27 |
0.4 |
0.463 |
0.469 |
注:基尼系数是反映居民之间收入差距的指标。0.3以下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相对合理,0.5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
材料二 有关专家指出,实现十八大提出的“收入倍增计划”与减税密不可分,当前需要“放水养鱼”,提高企业的投资能力和居民的消费能力,释放经济的增长能量。
材料三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是国家实行结构性减税的重头戏,但是它的推行却困难重重,像酒楼做出的一桌饭菜,成本要素的价格是隐蔽的和不稳定的,税务部门要对一个服务产品的增值额进行核算很困难。为此,国家把上海作为先行试验点,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推广,采取“分档分行业税率”等具体措施加以落实,使这项改革在曲折中得以前进。
(1)结合材料一,请对我国的税收弹性系数和基尼系数作出简略判断。
(2)结合材料一、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为实现“收入倍增计划”提几条合理化建议。
(3)结合材料三,运用唯物辩证法知识,谈谈你对“营改增”的认识。
材料一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一番”这个量化指标的提出,事关百姓生活质量,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彰显了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坚定决心,温暖给力,振奋人心。
材料二 要实现翻一番的目标,有专家提出,首先要做好“加法”:在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上,特别要增加就业,保证普通劳动者收入每年都能稳定增长。其次要做好“减法”降低税收,让利于民,杜绝贫困,缩小贫富差距,控制物价,实现收入“倍增”而不是“被增”。
材料三 居民收入翻一番是好事,但也给我们带来了挑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一些跨国公司积极在中国设置生产基地,中国成为全球制造业加工中心,但大约80%是加工贸易,关键设备技术受制于人。随着近几年我国劳动者工资不断提高,部分跨国公司就像候鸟一样把设在中国的生产基地又迁移到了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国家。
(1)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气结合材料一,分析“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一番”的经济意义。(8分)
(2)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如何实现材料二所强调的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一番的目标。
(3)请结合材料三,谈谈面对收入翻一番带来的挑战,我们该实施什么战略并说明实施这一战略的重要性。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了“确保到2020年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目前,全国多地正在积极筹划地方版的收入倍增计划。
图1 十六大以来历年GDP总量及其增长情况
图2 十六大以来历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长情况
(数据国家统计局)
在国家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如何能够使民众具有更强的购买力?某国为推动其本国经济的发展,宣布实施“国民收入倍增计划”。该计划的目标概括起来有两个:一是从总量上,通过增加就业,迅速将国民收入增加一倍,并显著提升居民实际收入水平;二是在收入分配结构上,不断缩小农业与非农业之间、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地区相互之间以及不同收入阶层之间在生活水平和收入上的差距。
(1)图1、图2共同说明了什么问题?(10分)
(2)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某国“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成功对我国实施“收入倍增计划”的借鉴意义。(12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3年8月19日,李克强总理在兰州主持召开促进西部发展和扶贫工作座谈会时指出,持续发展经济,不断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正,是本届政府的主要任务和努力方向。为此,必须把握好经济发展走势和宏观政策取向。当前国际经济复苏艰难,国内经济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一些长期积累的矛盾凸显。我国经济发展已步入转型期,需要着力提高增长的质量、效益和可持续性,把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更好地结合起来,使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从根本上说,这还是要靠着力释放改革的最大红利,激发市场和社会活力,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以此促进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本届政府为什么要把持续发展经济,不断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正,作为主要任务和努力方向。
(2)结合材料,运用我国政府的相关知识,说明政府为什么要把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更好地结合起来,使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
(3)结合材料,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知识,说明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从根本上说还是要靠着力释放改革的最大红利。
山东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不断增创发展的新优势。”全省围绕“转调创”这一发展新思路,推动山东经济转型升级,建设经济文化强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山东省2011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
注:研发经费(包括研发人员收入在内的各项研发费用)占GDP的比重,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2007~2012年,山东全社会研发经费占GDP的比重从1.4%提高到2%。2011年北京市研发经费占GDP的比重为5.83%,深圳为3.66%。
(1)指出图表(含注)反映的经济信息,并从收入分配的角度,为提高山东省自主创新能力提出建议。(10分)
材料:无论是转方式,还是调结构,关键在科技创新。山东省提出“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抓住了经济转型升级的“牛鼻子”。
(2)运用辩证法的有关知识,分析“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正确性。(12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注:研发经费(包括研发人员收入在内的各项研发费用)占GDP的比重,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2007~2012年,S省全社会研发经费占GDP的比重从1.4%提高到2%。2011年北京市研发经费占GDP的比重为5.83%,深圳为3.66%。
指出图(含注)反映的经济信息,并从收入分配的角度,为提高S省自主创新能力提出建议。
材料一:
表一:2012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情况
|
人均可支 配收入(元) |
比上年实际 增长速度(%) |
高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
中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
低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
城市居民 |
24565 |
9.6 |
51456 |
22419 |
10354 |
农村居民 |
7917 |
10.7 |
19009 |
7014 |
2316 |
注:201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7.8%。
表二:我国2003—2012年居民收入基尼系数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0.479 |
0.473 |
0.485 |
0.487 |
0.484 |
0.491 |
0.490 |
0.481 |
0.477 |
0.474 |
注:①基尼系数是用于测定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一个指标。一般低于0.2表示收入绝对平均;0.2-0.3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相对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5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②2008年以来,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惠民生的强力措施。
材料二: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过分依赖投资和出口,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偏低,不仅大大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也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
(1)简述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信息。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材料一与材料二之间的关系,并就如何从根本上解决材料二中的问题提出两条建议。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城乡居民收入状况
|
GDP(亿元) |
城镇居民人均 可支配收入(元) |
农村居民人均 纯收入(元) |
总量 |
519322 |
24565 |
7917 |
比上年增幅 |
7.8% |
9.6% |
10.75% |
注:①2012年我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居民收入占整个GDP的比重不到40%,国际惯例一般最低在60%。
②近十多年来,我国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从53.4%下降到39.74%;企业盈余占GDP比重从21.23%上升到31.29%。而在发达国家,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大多在50%以上。
材料二 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理顺收入分配关系,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材料三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高度评价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5年来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和伟大成就,研究了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认为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原因。
(3)结合材料三,运用“社会基本矛盾”的相关知识,阐明实现“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
材料一近几年,国家财政支出大幅度向改善民生倾斜。五年来,国家财政用于教育支出累计3.43万亿,比前五年增长1.65倍;用于医疗卫生支出累计7298亿元,比前五年增长2.05倍;用于社会保障支出累计2.36万亿元,前五年增长1.75倍.
材料二 修建青藏铁路,投资大,周期长,短期内难以获得巨大利润,因此是任何企业无力承担也不想承担的。国家财政先后投资220多亿元。修好该铁路,促进西南地区的资源开发,改变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状况。
材料三 为了促进经济增长、稳定物价和防范金融风险,2013年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当增加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安排财政赤字1.2万亿元,比去年预算增加400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赤字8500亿元,代地方发债3500亿元。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财政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作用的。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