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生活中,不同国有企业的职工,付出相同的劳动,但获得的劳动报酬却可能有相当大的差别。这说明
A按劳分配只是一个抽象的原则,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
B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是与企业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
C按劳分配的实行只有经过一个漫长过程才能实现劳动者收入均等地获取报酬
D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是与企业的效益联系在一起的
近年来,在居民个人收入分配上,有贫富差距扩大的趋势。为此,党和国家提出要采取综合措施,防止两极分化,落实共同富裕原则。下列政府行为中,既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又有利于达成这一目标的是
A采取政策倾斜和经济扶持的办法,缩小地区和城乡差别
B对高收入行业的工资性收入进行控制
C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
D通过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帮助贫困地区发展经济、振兴科技教育
党中央、国务院决定,从1999年7月起,普遍提高全国城镇中低收入居民的收入。这项调整收入分配的政策:①是国家在实施调整人民内部关系的职能 ②体现按劳分配与按资分配相结合的原则 ③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④有利于刺激消费和维护社会稳定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下列能够体现分配问题上坚持兼顾公平的选项是:①加大对西部的投资,加快西部经济发展 ②扶助弱势群体,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③加快建立社会保障体系,落实“三条保障线” ④加快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建设,促进东部发展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对按劳分配的分配方式理解不正确的是
A这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B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这一分配方式的直接原因
C它是对几千年来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均分配的社会地位
D它不是我国现有分配方式的全部,但也不是普通的一种方式,是在其中居主体地位
我国现阶段只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决定我国现阶段分配制度的根本原因是
A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B这一制度适应了我国现实的生产力水平和特点
C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为了实现共同富裕的长远目标
D党中央、国务院一心一意要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
中共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应当得到保护。”下列各项中属于合法的非劳动收入的是 ①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和奖金 ②股金分红、技术股份分红和房屋租金 ③农民出售各种农产品获得的收入 ④国债利息和购买彩票获得的奖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第14条规定:“……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下列做法符合这一分配制度的有
A尽量利用行业垄断或某些特殊政策为本单位职工谋取实际利益,改善职工生活
B规范收入分配,消除收入差距,防止两极分化
C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扣除成本和税收后直接归劳动者所有
D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央财政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扶持、支持力度,努力缩小西部地区与东部发达地区的发展差距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这一原则的提出 ①是对以往分配制度改革认识的深化 ②承认了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都是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 ③是对按劳分配原则的进一步完善 ④目的是“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②④
在我国现阶段,除了按劳分配以外,还存在其他多种分配方式。“其他多种分配方式”主要包括:①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②按管理要素分配 ③按技术要素分配 ④按企业效益分配 ⑤按生产要素分配
A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②③⑤ D①⑤
上海某国有药业有限公司与四位博士合办一家新的有限责任公司,原公司注册300万元拥有60%的股份,四位年轻博士以“无形资产”——知识拥有40%的股份,既实现了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又实现了个人技术与国有资产的结合。这四位博士取得的收入属于
A按劳分配所得 B按劳动要素所得
C按生产要素所得 D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
对“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正确理解是:①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基础,没有效率的公平只能是普遍贫困 ②公平是效率的保证,没有公平的效率只能导致贫富分化 ③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 ④既要实现“部分先富”,又要最终走向“共富”⑤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二者既是一对矛盾,又具有一致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①②③④⑤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在公有制内部才能进行按劳分配,公有制内部也只能实行按劳分配
B按资金分配和按资本分配只是表述不同,实质是相同的
C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各个领域中都要认真贯彻按劳分配原则
D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党中央多次强调,在经济发展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注重社会公平必须
①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进行分配制度改革
②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③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④通过强化税收调节,整顿分配秩序
A.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