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政治试题 / 科技的作用和影响 / 综合题
高中政治

2013年,“雾霾”天气困扰着中国,各方努力,共同致力于大气污染防治。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大气治理,顶层设计】
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为我国未来五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勾勒出一幅明晰的路线图。根据示例完成下表。  

《计划》内容及要求
蕴涵的哲学道理
示例:根据不同地区的污染状况和群众的关
注程度,对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分别确定
不同的控制指标
示例:物质决定意识,要做到主观符合客观
既要治理现有污染源,又要控制新污染源,
并将“控新”作为治本之策

建立京津冀、长三角区域大气治理协作机
制,由区域内省级人民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
门参加,协调解决区域环境问题

要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必须全民参与

(2)【环境征税,势在必行】
环境税,也称生态税、绿色税,主要是针对污染、破坏环境的特定行为而课征的税种,征税对象一般为企业。国家通过征收环境税,力图达到遏止污染的目的,2013年下半年方案已上报国务院,环境税的征收已经进入“快车道”。
运用《经济学常识》中的相关知识,请完成下列图示内容(答题卡上),形成该政策的影响路径,并说明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该政策给予我们的经济学启示。

(3)【环保产业,方兴未艾】
大气污染防治需要大力发展环保产业,而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任重道远,问题主要体现在:环保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缺乏核心技术;环保企业规模偏小、产业集中度低;市场化程度不高,许多建设项目由政府拨款建设,政府补贴营运;产业政策亟待完善,标准体系不健全;在国际规则和人才的储备等方面尚未完全适应国际环保市场的发展需要。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请你提出发展我国环保产业的建议。
(4)【教育宣传,素质提升】
大气污染的治理,生活环境的改善,离不开每个公民的参与。要大力开展环境道德教育,提升公民自身的环境道德素质,使环境道德意识深入人心,并变成每个人的自觉行动。
运用文化对人影响的相关知识,说明如何通过环境道德教育来提升公民的环境道德素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市投资数亿元建设图书馆、博物馆、文化艺术中心。这些场馆建成后均向社会免费开放,体现以人为本、群众性、大众化的特点,以文化普及、艺术生产为主,休闲健身为辅,兼顾文化商业设施,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社交范围市民的文化艺术需求。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建设公益性文化设施的意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校高二学生积极开展了“弘扬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的主题系列活动,有主题班会、歌咏比赛、办板报、发微博,对外国友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社区做志愿者服务等,表达爱国热情,用实际行动推动梦想的实现。
从文化对人的影响角度,分析该校学生开展主题系列活动的依据。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6分)网络的迅猛发展在给信息交流带快捷方便的同时,也使谣言“插上了翅膀”。特别是近几年,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有人甚至有组织地造谣传谣,蓄意毁谤公民个人、策划网络热点事件,非法牟取暴利。网络谣言危害巨大,后果十分严重,不能不引起全社会的高度警惕。2013年9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明确了"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认定以及该行为的入罪标准。其中规定“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诽谤行为“情节严重”。
(1)结合材料,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正确认识网络文化?
(2)针对上述材料反映的问题,从文化生活角度,就如何克服互联网对青少年的消极影响提出合理化建议。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2年11月29日,中共最高领导层--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七位成员集体出现在国博“复兴之路”展览现场,回顾了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在屈辱苦难中奋起抗争,为实现民族复兴进行的种种探索,号召全党同志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更好地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并自觉落实在实际行动中。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强国梦属于国家,也属于每个中国人。
材料二 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中国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只有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将“中国梦”的伟大构想化为美好现实。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有关知识分析国博“复兴之路”展览的意义。
(2)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阐述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年来,西安市某中学坚持以素质教育为主题,以德育为先导,以全面育人为目标,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学校十分重视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利用校园网、广播电视网、报栏、黑板报等载体,创设浓厚的德育教育氛围,来点燃学生的激情,净化学生的心灵,完善学生的人格,通过定期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等主题活动,努力营造积极、健康、蓬勃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请从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角度,分析学校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依据。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提升文化自觉,实现文化自为,太原市加快文化强市建设步伐,总结提炼出“包容 尚德 崇法 诚信 卓越”的城市核心价值观,把文明创建作为“最大的惠民工程”来抓,提升人民幸福指数。实施文化振兴工程,开展积极向上的群体性文化活动,营造健康文化氛围,引导市民长期投身文化建设。通过系列活动不断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丰富城市人文内涵,对内凝聚力量、对外树立形象,提振城市精气神。
材料二 建设“包容性城市”已成世界城市发展趋势。太原要实现建成一流的省会城市、努力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性现代化大都市的奋斗目标,需要立足本土、放眼全国、胸怀世界。 太原自古地处中原汉民族与草原游牧民族的交汇之地,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融合之地,是一座连接南北、贯通东西的中国北方军事边贸重镇和历史古都。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太原是古代北方民族融合的中心,汉族和诸多少数民族在这里杂居相处、互通有无,逐步融为一体,丰富了中华民族大家庭。包容既体现了城市的人文情怀和人文精神,也体现了城市发展的软实力和现代化。有了尊重和包容,有了胸襟和敬畏,城市的繁荣发展就会赢得更多空间和潜质。
(1)结合材料一,从文化对社会和人的影响的角度,说明文化建设在该市创建文明城市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2)结合材料二,谈谈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内涵及其在城市精神建设中的作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华各族人民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饮食文化。中国的八大菜系各有其特点和渊源,湘菜以辣菜著称,闽菜以海鲜见长,且各菜系相互借鉴,如浙菜系善用北方的烹调方法将南方丰富的原料做得美味可口,“南料北烹”成其一大特色。中国的素食文化、茶文化和陶瓷餐具等,不仅影响周边国家,而且惠及全世界数十亿人。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华饮食文化在与世界各国文化碰撞中又出现了新的时代特色,如色、香、味、型外更讲究科学和营养,并产生了休闲食品、保健食品、绿色食品等。如今吃文化已经超越了“吃”本身,吃的是美食,品的是文化,收获的不仅是感官的享受,更是心灵的愉悦和丰盈。据统计,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高达800万吨,价值2000亿元,这种“舌尖上的浪费”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时下,倡导将盘中餐吃光喝净的“光盘”运动正在兴起,一些普通公众、餐饮业者、公益组织参与其中。拒绝“剩宴”提倡“光盘”成为更多人的共识。随着更多人加入,涓涓细流必能汇成珍视资源、反对浪费的潮流,从而在全社会形成厉行节约的良好风气。
(1)结合材料简要说明中国饮食文化的价值。
(2)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就如何传承和发展中国饮食文化提出建议。
(3)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相关知识,谈谈对“拒绝‘剩宴’提倡‘光盘’行动”的认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3年以来,我国大部分地区出现大范围雾霾天气,空气重度污染,夏季出现北涝南旱的极端天气,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损失。环境和发展不仅是政府的是,更是大家的事。中小学应该把环保教育作为日常教学的一部分常抓不懈,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重视环保行动。
结合材料,运用“感受文化影响”的知识,探讨和论证在中小学开展环保教育活动的合理性。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2年11月29日,中共最高领导层--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七位成员集体出现在国博“复兴之路”展览现场,回顾了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在屈辱苦难中奋起抗争,为实现民族复兴进行的种种探索,号召全党同志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更好地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并自觉落实在实际行动中。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强国梦属于国家,也属于每个中国人。
材料三 每个人都在追逐自己的梦想,这构成了“中国梦”的一块块基石。“中国梦”的建构,又为个人放飞自己的梦想提供了平台和土壤。习近平指出,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中“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有关知识分析国博“复兴之路”展览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公民和政府的相关知识,谈谈如何成就“中国梦”。
(3)结合材料三,运用《生活与哲学》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原理,说明如何正确处理“个人梦”和“中国梦”的关系。(10 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为我们展现了一幅鸟语花香、碧水蓝天、人与 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卷。这引起某校高三(10)班同学热议,他们纷纷在校园网上留言, 请你也参与讨论。
[彰显人文之美]

发帖
安徽省委、省政府印发《生态强省建设实施纲要》指出,弘杨生态文明,构建全民参与的生态文化体系。强化环保优先、绿色发展的意识;打造生态文化栽体;倡导绿色生活模式;加强宣传引导。
跟帖
要在全社会弘扬符合生态文明的生产观、消费观和价值观,形成人人尊重自 然、爱护生态和参与环保的良好社会氛围和文明观念。

   请你从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角度,说明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对建设生态强省的意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8分)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为我们展现了一幅鸟语花香、碧水蓝天、人与 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卷。这引起某校高三(2)班同学热议,他们纷纷在校园网上留言, 请你也参与讨论。
[畅想和谐之美]

发帖
十八大报告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 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跟帖
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到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我们党关于人与自 然和谐发展的理念越来越清晰c

 (1)请你结合材料,说明树立生态文明理念的唯物论依据。并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分析说明如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彰显人文之美]

发帖
安徽省委、省政府印发《生态强省建设实施纲要》指出,弘杨生态文明,构建 全民参与的生态文化体系。强化环保优先、绿色发展的意识;打造生态文化 栽体;倡导绿色生活模式;加强宣传引导。
跟帖
要在全社会弘扬符合生态文明的生产观、消费观和价值观,形成人人尊重自 然、爱护生态和参与环保的良好社会氛围和文明观念。

 (2)请你从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角度,说明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对建设生态强省的意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3年1月,习近平作出批示,要求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材料一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通过微距镜头这种新颖的拍摄手法让我们从不同角度去发现、了解一个微观的世界,展现事物的结构美,把“吃”还原到了家庭、乡村、社群、邻里关系,还原到了传统,还原到了人最本真的生活状态之中,从而表现中国饮食的文化内涵。一些经典的美食文化经过现代诠释变得通俗易懂,观众在纪录片中找到了情感的寄托和精神的共鸣,使得它成为“代表中国纪录片当下创作、创新、发展的新标杆。”
(1)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分析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为什么能够代表中国纪录片的新标杆。
材料二 据调查,中国人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一年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这种“舌尖上的浪费”引起人们的关注。2013年春节,全国各地纷纷开展“光盘行动”:政府部门取消团拜宴请、餐馆鼓励打包剩菜、消费者理性点菜。
(2)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请你谈谈树立节约消费观的意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铺张浪费是背离我国优秀文化传统的落后文化现象,公务上的铺张浪费更是一种腐败行为,败坏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2012年12月,中共中央提出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要求各级政府厉行勤俭节约,严格遵守廉洁从政有关规定,铺张浪费之风得到有效遏制,政府的公信力显著提高,崇谦尚洁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1)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对上述举措进行评论。
(2)结合"文化对人的影响"相关知识,谈谈对待铺张浪费等落后文化现象的正确态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城镇化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中国。今天,中国的城镇人口已经超过了农村人口,"农耕社会,乡土中国"逐渐转变为"工业社会,城市中国"。城镇化加快了中国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一个全新的城市文明时代似乎正在悄然到来。
在城镇化的浪潮中,大批村庄被合并,许多富有特色的传统村落不断消失。歌曲" 在希望的田野上"描绘的那种"一片冬麦,一片高粱,十里荷塘,十里果香"的田园景象日益不再。有人伤感地说:"不要问我从哪里来,因为我已经没有故乡。"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有人会对乡村的衰落感到惋惜。
(2)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说明如何认识城镇化进程中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的关系。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政治科技的作用和影响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