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美食文化博大精深,西藏林芝的酥油蜂蜜、四川成都的麻婆豆腐、浙江杭州的笋干老鸭煲、贵州雷山的糯米稻花鱼……,风味美食数不胜数。各地美食多就地取材,应时而作,搭配姜、葱、蒜、椒等多种辅材佐料,或煎、或炸、或煮、或蒸、或腌、或酿,精制而成。一道道美食让人垂涎欲滴。无论是独自品尝,还是与家人邻里、远客近友共享,都会让人感受到一方水土的恩遇涵养,叹服一方人的智慧辛劳,感慨一蔬一饭来之不易,一饮一啄饱蘸苦辣甜酸。近期,一部介绍中华各地美食的纪录片在央视播出,无数食客闻风而动,众多游子平添乡愁。
(1)结合材料,说明美食的创造是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过程。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生活的有关知识阐述中华美食文化的积极意义。
中共中央印发《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2017年工作规划》,提出加强廉政文化建设要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理想信念和宗旨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积极借鉴中外历史上优秀廉政文化,把培育廉洁价值理念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法制教育之中。发挥文化馆、纪念馆和廉政教育基地等的作用,加强廉政文化精品工程建设,开展廉政文化创建活动,扬真抑假、扬善抑恶、扬美抑丑,培育良好的民风社风。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 有关知识,谈谈你对中共中央加强廉政文化建设要求的理解。
从2014年4月起,北京三联韬奋书店正式开始24小时营业。随后,“24小时书店”的经营模式迅速推广到全国,遍地开花的24小时书店将“一张书桌、一盏灯光”留给了深夜热爱阅读和思考的人们。
“24小时书店不仅是营业时间的延长,更重要的是它带来了一种经营理念的改变”。杭州“悦览树”24小时书店创造性地与民营咖啡馆使用,将“悦览树”真正打造成一家“能卖书的咖啡馆、能卖咖啡的书店”。
北京三联韬奋书店把“升级服务、提升读者阅读体验”作为书店的生存之道。自开放24小时营业以来,不仅更新了部分书架书台,增加了阅读书桌、阅读凳、阅读灯、阅读垫,还开设了免费WiFi,给读者提供了一个舒适自在的阅读环境。该书店经理说:“知识面前,人人平等,我们欢迎所有的读者来韬奋书店进行体验”。
转变经营模式、提升服务意识,让24小时书店经营成果喜人。据统计,北京三联韬奋书店从试营业到7月下旬,零售额比去年同期上涨了66.67%。
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分析“24小时书店”经营模式的积极意义。
材料一 家风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无字的典籍、无声的力量,在日常的生活中影响着孩子的心灵,塑造孩子的人格。有什么样的家风,往往就有什么样的做人做事态度、为人处世伦理,家风甚至影响了人们的一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风敦厚尤显重要。家风家训,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指引人们传播正能量。
材料二 在物质文化需求日益增长的今天,传统家风的传承显现出了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某地在开展传承家风的活动中结合本地实际培育特色,把感恩、平等、宽容等理念融入其中,更添加时代气息;充分发挥优秀家风的示范和带动作用;政府理清工作重点,做好公共服务工作。
(1)结合材料一,分析重视家风建设蕴含的文化价值。
(2)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分析该地传承家风活动中做法的依据。
微信是某公司推出的一款快速发送文字和照片、支持多人语音对讲的手机聊天软件。微信研发项目最初并不被看好,多数人认为微信所有做的事情手机QQ都可以做,没有发展空间。后来,“语音功能”加入,微信出现转机;“附近的人”和“摇一摇”加入,使微信功能走向了陌生人之间的交友,用户的激增;“朋友圈”的出现,则把微信推向社交化平台,一个更广阔的空间……今天的微信,注册用户量已经突破6亿,成为亚洲地区最大用户群体的移动即时通讯软件。
微信,已经成为很多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但也有人担忧地说,当人们越来越沉迷于使用网络通讯工具来交流时,人们将会日益丧失与人面对面交流的能力,“如果有一天,人人都低头摆弄手机,用通信工具交流,而不开口和身边的人交谈,那么每个人都将活成一座孤岛,而这个社会也就冷漠了。”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从认识论的角度,预测微信未来发展趋势。
(2)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为什么有人会对微信流行表示担忧。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新中国建立初期有4亿多人口,当时国家没有限制生育,提出“人多力量大”、“人多好办事”,人们也觉得“多子多福”。到了上世纪70年代初,我国人口已经多达8亿,国家开始关注计划生育问题。1978年,全国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第一次把“国家提倡和推行计划生育”写入宪法。此后,中共中央发出一对夫妇生一个孩子的号召。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国家的富裕和富强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独生子女政策实施以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变化,我国生育率不断下降。2012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首次出现绝对数下降,2013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人突破两亿,人口老龄化加速,社会负担加重,独生子女政策引发了许多令人关注的社会问题。如保持生育政策不变,势必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和国际竞争力。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不断调整完善生育政策,可以有效应对和积极缓解人口结构性矛盾的长期影响,保持合理的劳动力数量和结构,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新优势,准备更为有利的人口条件。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请运用唯物史观解读我国人口政策的演变。
(2)有人担心,放开“单独二胎”会导致人口剧增,人们生活水平降低,不利于社会和谐和持续发展。请你联系社会现实,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上述观点。
(3)人多未必力量大,关键是人的素质高低。中国需要从控制人口数量转向优化人口素质,只有全民族的素质提高了,才能不断提升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和国际竞争力。请从文化角度给出提升我国人口素质的建议。
材料一:2012年,我国18——70周岁国民图书阅读率达到54.9%,相对于2010年的52.3%、2011年的53.9%有所提高。2012年,我国18——70周岁国民人均纸质图书的阅读量为4.39本,根据国际出版蓝皮书的统计,韩国约为11本,法国为8.4本,日本为8.5本,美国为7本。2012年没有读过书的人群中有42.8%的人是因为“工作太忙没时间读书”,高达35.8%的人不读书是因为“没有读书的习惯”。
材料二:2013年5月25日,李克强总理在瑞士参观访问。一位瑞士大学生问他,作为中国总理是否还有时间读书。李克强笑着回答,无论工作多忙,都要抽出时间读书。总理曾在追忆自己的燕园生涯是说:“我来这里寻觅的不仅仅是知识,亦是为陶冶一种性情,修养一种学风。”温家宝同志也曾说过:“一个不读书的人是没有前途的,一个不读书的民族也是没有前途的。”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当前什么样的文化现象?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说说为什么两位总理都如此重视阅读。
材料一 久游网旗下的《劲舞团》其实是一款交友网游,玩家拥有像QQ秀那样的展示道具,但其最大的问题在于拥有“开房跳舞”、“结婚”等互动系统,这些功能设置给一部分玩家造成了容易发生“一夜情”的印象。
材料二 随着网络游戏的兴起,它不再紧紧依循虚拟世界的游戏规则,而越来越转向与现实社会的逐渐接轨。在“网游”这一特殊“土壤”中萌发的“代骂”,已成为一门赚钱的职业。而因网上对骂产生摩擦,进而导致现实生活中发生集体械斗的事件不胜枚举。
材料三 2010年7月14日,文化部文化市场司和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络局共同举行“加强网络游戏监管通气会”,通报批评了《劲舞团》等网络游戏的设计低俗化倾向和推广中对玩家不良诱导等问题。文化部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我国已建立了“经营性互联网文化活动监管通知单”制度,对网络游戏等经营性互联网文化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告知并要求改正,绝不能让法律和道德规范在虚拟世界被颠覆。
(1)材料一、二分别说明了什么?
(2)结合材料一、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材料三中“绝不能让法律和道德规范在虚拟世界被颠覆“的依据。
(3)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防治网络游戏低俗化提出相应建议。
福建是全国唯一水、大气、生态环境全优的省份,同时也是全国著名的产茶区,建设美丽茶乡既是生态福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美丽福建的靓丽风景线。某校高三同学以“关注生态文明,建设美丽福建”为主题开展探究,请你参与其中。
同学甲:2012年福建省茶叶总产量达32.1万吨,毛茶产值150亿元,均居全国第一位;全省涉茶人数超过300万人。近些年福建省大力建设生态茶园,发展名优茶,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使茶产业得到长足发展。
(1)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说明福建省如何建设生态强省,推动茶叶发展?
同学乙: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2)有人认为:在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关键是加强人大对政府监督。请你用《政治生活》相关原理评析观点
同学丁:发展绿色经济,不仅可以节能减排,而且能有效地扩大市场需求,提供新的就业岗位,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是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的重要结合点,是促进发展、转变方式的重要引擎。福建在转变发展方式上下工夫,在调整经济结构上求突破,在改进消费模式上促变革,在绿色可持续发展方面迈出新的步伐。
(3)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结合材料三谈谈应怎样促进福建绿色可持续发展?
同学丙:连绵中国茶文化历史,福建茶文化凝聚着地理灵性,茶在福建已有上千年之久,茶类的创制要数福建最多,品茶的技艺也数福建最奇,福建茶叶在中国茶叶发展乃至世界茶叶发展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
(4)以“弘扬福建茶文化,增强爱国爱乡正能量”为主题,为中学生设计一个行动方案,并简要说明实施行动方案对中学生意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伴随着经济的长期高速增长,我国各类环境问题集中爆发,环境保护已成为社会利益冲突的重要触发点。因此,中国需要在保护环境和经济增长、居民就业收入与环境质量等之间寻找恰当的平衡点,更好地落实政府和排污单位的责任,规范居民应尽的义务。
(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什么?请选用其中的一个特征,并结合材料一,就解决我国发展中的环境保护问题提出合理建议。
材料二:“内需”包括国内的消费需求、投资需求,下图为需求曲线图。
① 实现社会保障全民覆盖 |
② 大力兴建公共文化设施 |
③ 调整税收政策,扩大房屋租赁税的范围 |
④ 优化外贸结构,坚持市场多元化和以质取胜战略 |
⑤ 强化政府管理和服务职能 |
|
(2)扩大内需是我国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基点。请在图中画出有效扩大内需后总需求曲线的变化图。从左表中选择两项能够扩大内需的举措并分别说明理由。
材料三:中国梦的第一要义,就是实现综合国力进一步跃升。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保持旺盛的活力,综合国力、社会生产力、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升。处于伟大复兴进程中的中国,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发展;处于伟大复兴进程中的中国坚持把本国人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同破解人类发展难题。一句话,中国梦不仅是属于中国的,也是属于世界的。
(3)从政治生活的角度评析“中国梦不仅是属于中国的,也是属于世界的”的观点。
材料四:福建省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底蕴厚重。福建省提出了加快文化强省的一系列措施:要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培育新时期福建精神;要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闽西北优秀传统文化;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载体建设;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合作等。这些措施必将大大加快文化强省的步伐。
(4)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上述文化强省系列措施的依据。
截至2010年底,广东人均GDP按现行汇率计算超过7000美元,基本“富之”。下一步更重要的是“教之”,以教开智,以文“化”人,既富“口袋”,又富“脑袋”。这说明
①贯彻科学发展观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
②人的全面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③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相互结合、相互促进
④文化在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起着积极作用
A.①④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这句标语曾刷遍农村的大街小巷。但是近年来,“读书无用论”在部分农村地区死灰复燃。
反对“读书无用论”的人认为:
“我非常爱读书,喜欢泡在图书馆里。书本打开了我的眼界,提高了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读大学,才能让自己更有修养、更有层次,大学是对一个人综合素质的提升。”
“培养科学读书习惯,提高公民素养和人文情怀,以推动公民个人和社会健康发展,必须依靠科学系统的全民教育体系,而背后则需要制度的改变和观念的创新。
“书到用时方恨少,厚积薄发,活学活用,反对读书无用。”
支持“读书无用论”的人认为:
“民众从投资角度衡量教育,得出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以北京市为例,北京市生育成本是276万元,全国排名第一。按家庭年收入12万元计算,夫妻二人不吃不喝工作20年以上才能负担。生育成本中,教育投入约180万元.占总花费三分之二左右,大城市的子女教育负担越来越重。”
“数据显示,一个本科生培养成本相当于一个农民35年纯收入。”
“大学生薪金赶不上农民工,所学专业与从事职业脱节问题显现。极端例子是,仅约l/6的医学专业毕业生从事医疗工作。”
“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培育模式僵化、理念保守、管理失效,加之缺少科学职业规划和人生规划等,造成毕业生能力和水平日益贬值,无法满足就业市场需求。”
(1)你是支持还是反对“读书无用论”?请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阐明理由。
(2)实际上,学历与身价不能简单划等号,这是常识。所谓知识改变命运,往往不过是增加了人生向上的机会,而不是立竿见影的物质财富。请结合历史唯物主义的知识分析从“知识改变命运”到“新读书无用论”的变化。
新中国建立初期有4亿多人口,当时国家没有限制生育,提出“人多力量大”“人多好办事”。人们也觉得“多子多福”。到了上世纪70年代初,我国人口已经多达8亿,国家开始关注计划生育问题。1978年,全国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第一次把“国家提倡和推行计划生育”写入宪法。此后,中共中央发出一对夫妇生一个孩子的号召。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国家的富裕和富强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独生子女政策实施以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变化,我国生育率不断下降。2012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首次出现绝对数下降,2013年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人突破两亿,人口老龄化加速,社会负担加重,独生子女政策引发了许多令人关注的社会问题。如保持生育政策不变,势必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活力和国际竞争力。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专家预测符合这一条件的家庭大致只有200万左右),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不断调整完善生育政策,可以有效应对和积极缓解人口结构性矛盾的长期影响,保持合理的劳动力数量和结构,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新优势,准备更为有利的人口条件。
结合材料,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请运用唯物史观解读我国人口政策的演变。
(2)人多未必力量大,关键是人的素质高低。中国需要从控制人口数量转向优化人口素质,只有全民族的素质提高了,才能不断提升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和国际竞争力。请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就提升我国人口素质提出合理的建议。
(3)有人担心,放开“单独二孩”会导致人口剧增,人们生活水平降低,不利于社会和谐和持续发展。你是否赞同这一观点?运用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 26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事实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材料二 中国30多年来的改革不仅改变了国家的面貌、人们的生活,甚至也改变了人们说话的方式。第一个变化是有些词汇消失了,例如“粮票”、“布票”,它们在几十年前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同样一些新词汇出现,例如“周末”、“酒吧”、“咖啡馆”。第二个变化是港台词汇进入大陆日常用语。因此“办公楼”变成“写字楼”,吃饭结账变成了“埋单”。此外英文字母进入中文,现在中国媒体已经很习惯使用“CDP”“CPI”等字眼来形容经济现象。第三个变化是“数字革命”对语言沟通的影响,在当前信息和通信飞速发展的今天更是如此。
材料三 有观点认为,由于经过上个世纪新文化运动的批判,到“文革”时期的全民破“四旧”,再到批林批孔中对孔孟儒学传统文化的全面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对人们的影响日渐式微。这是造成我国当前类似“摔倒不敢扶”等道德问题的原因。
(1)根据材料一,运用社会发展基本矛盾的知识说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改革开放怎样改变了人们说话的方式。
(3)针对当前存在的道德问题,有人主张,提升道德素养就要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你是否赞同?请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阐明理由。( 4 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次的理念相互贯通,实现了政治理想、社会导向、行为准则的统一,实现了国家、集体、个人在价值目标上的统一,兼顾了国家、社会、个人三者的价值愿望和追求。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要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知行统一”。
(1)请你就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知行统一”提出三条合理化建议,并分别说明其哲学依据。
材料二 3月10日,福建成为国务院确定的全国第一个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今后福建省将在植树造林、节能减排、污染整治、水土流失治理等方面加大投入;淘汰落后产能行业,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促进传统产业提升改造、主导产业向先进高端发展,推动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现代服务业、节能环保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加强监管,严把项目准入关,注重提高城镇化建设质量。
(2)结合材料二,分析福建省推进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经济意义。
(3)有人认为,推进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只要政府发挥作用就行了。请用政治生活知识评析这一观点。
材料三 央视《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节目引发公众对传统家庭教育的关注与热议。这一话题将中华文化传统精华与当代国人的价值追求巧妙结合,传递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同学们认为,传承和弘扬优良家风对于引导人们自觉履行家庭责任、社会责任,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很有现实意义。
(4)结合材料三,请你从文化作用的知识找出传承和弘扬优良家风的依据。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