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在研究元朝历史时,引用了下面材料:“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之于内地。”该学者引用这些材料主要是为了说明
A.元朝推行民族融合政策 | B.边疆地区经济得到发展 |
C.元朝进行政治制度创新 | D.元朝加强对边疆的管辖 |
据考证,从公元994年起,成都的铁钱监铸钱就停止了,一直到公元1005年,成都没有再铸过钱,但成都市场上并没有出现钱荒。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白银成为主流货币 |
B.铜钱取代铁钱 |
C.民间发行交子,对铁钱的依赖降低 |
D.经济萧条,对铁钱的需求减少 |
某同学在进行研究性学习中,引用了下组数据。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他可能研究的主题是
年代 |
道、路、省 |
州数 |
郡国数 |
县、邑、道、侯国等 |
户数(万) |
西汉平帝(1—5) |
— |
13 |
103 |
1587 |
1223 |
唐贞观十三年(639) |
10道 |
358 |
— |
1551 |
缺 |
唐开元二十八年(740) |
15道 |
— |
328 |
1573 |
841.3 |
宋开宝(968—975)末 |
— |
297 |
— |
1086 |
309 |
宋宣和四年(1122) |
26路 |
288 |
— |
1234 |
— |
A.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不断加强
B.中国古代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C.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变迁
D.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演进
《论衡》中记载“深耕细锄,厚加粪壤,勉致人工,以助地力”,“地力盛者,草木畅茂,一亩之收,当中田五亩之分”。这体现出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
A.“重农”的思想 | B.“靠天吃饭”的观念 |
C.“不误农时”的思想 | D.“精耕细作”的特点 |
每个时代,都有它特定的时代主题。在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时代的主题由“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在这个时代中( )
A.美国凭借其实力充当资本主义的保护神 |
B.国家之间意识形态冲突趋向缓和 |
C.发达国家主宰着当今世界的事务 |
D.发展中国家完全处于不利地位 |
由中央新影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新中国外交历程纪念光盘,共12集,每一集的标题反映了这一时期的外交特点。其中能够全面反映20世纪七十年代中国外交特点的标题是
A.“另起炉灶”“分道扬镳”“播种友谊” |
B.“斗智斗勇”“再次较量”“峰回路转” |
C.“另起炉灶”“跨洋握手”“扬眉吐气” |
D.“扬眉吐气”“跨洋握手”“冰释雪融” |
尤尔根·哈贝马斯在《包容他者》一书中称“欧盟条约承认成员国的独立和主权,因此,欧盟有义务尊重每一个成员国的民族认同”,同时指出:“未来欧洲联盟的合法性,在于所有成员国的共同利益,而不在于欧洲的民族自决意识,一个单一的欧洲民族在政治上是不存在的。”材料认为
A.欧盟体现了统一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
B.民族利益成为欧洲一体化的主要障碍 |
C.欧洲一体化进程艰难 |
D.欧盟以尊重成员国利益为主要目标 |
新中国成立后,各大学法律专业的课程对各国家的根本大法大多以“国家法”作为教学的名称,而1954年后则都一律改为“宪法”。导致此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苏联法律教育模式的影响 |
B.中国法律教育理念的成熟 |
C.新中国法制建设发展的影响 |
D.社会主义教育体制的确立 |
1971年7月6日,尼克松演讲时说:“当我发表就职演说的时候,我提到一个需要谈判时代,而不是对抗时代。……现在,当我们环顾我们所处的世界时,我们发现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支配的地位了。”尼克松认为需要谈判而不是对抗的原因不包括( )
A.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劣势 |
B.改变策略,建立多极世界 |
C.欧日崛起,冲击美国地位 |
D.中国振兴,第三世界崛起 |
1960年1月,英国首相麦克米伦在结束非洲之行后发表演讲:我看到了国家意识的觉醒,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这些国家的人们依赖着别的国家生存;十五年前这一运动风靡亚洲,今天非洲发生了同样的事情,变迁之风吹遍整个非洲大陆。这股风靡亚非的“变迁之风”推动了( )
A.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 B.两极格局的逐渐巩固 |
C.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 D.美苏关系的持续缓和 |
如果以“两极格局的确立与解体”为题撰写专著,贯穿全书的主线应该是,美苏两国( )
A.根本利益的趋同 | B.军事冲突的加剧 |
C.国家实力的消长 | D.敌对意识的淡化 |
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是( )
A.日内瓦会议的圆满成功 | B.美苏争霸局面的出现 |
C.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
试题篮
()